第347章 漢中反應

第347章 漢中反應

漢中距離荊州實在是太遠了,當劉備接到徐庶的第一封軍報,說江東背盟,偷襲荊州的時候,已經是十二月中旬的事兒了。

剛接到軍報文書的時候,劉備當時就怒不可遏。

可生氣又能有什麼用,漢中距離荊州太遠了,自己又不能騰雲駕霧的,馬上領兵出現在荊州,跟江東鼠輩決一生死。

再說了,就算有這個手段,現在劉備也走不開,他面前是曹操率領的十餘萬大軍,腳下是漢中大地,益州的屏障。

不打下這個地方,劉備就算在成都呆着,也會非常沒有安全感的。

因此,劉備接到徐庶的第一封告急文書的時候,雖然着急,但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趕緊找來法正和龐統兩人,商議對策。

法正和龐統看過書信後,也是驚疑不已。

尤其是龐統,作爲荊州人,劉備集團是否能佔據荊州,對他們這些本地出身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誰也不想自己的家鄉是在敵國的範圍內,這樣做起事情來,難免會有些束手束腳的。

但現實的情況,兩位謀士都非常瞭解,不解決對面的曹操,讓曹操重新掌控漢中的話,益州時刻會處在危險之中。

шшш▲ тt kΛn▲ ¢O

很難說這時候的荊州和漢中,哪個在戰略意義上更重要。

漢中是劉備守住家業的底線,而荊州,則是劉備爭奪天下的資本。

因此,法正對劉備拱手說道,“主公萬不可退,漢中乃主公基業之地也,非比尋常,不可不取,還請主公三思。”

法正雖然也不是益州人,但他現在的全部利益都在益州,因此也不好說荊州不重要這樣的話只能是強調,益州是現在劉備的根基所在,漢中這個屏障,關係到劉備的根基,不能輕易放棄的。

而龐統呢,雖然很想說荊州重要,但到了龐統這個級別的謀士,也不會因爲自己家鄉的得失來給主公做出錯誤的判斷.荊州重要,但漢中同樣重要。

因此,龐統也是拱手,對劉備說道,“主公,江東雖然背盟,然荊南有元直坐鎮,荊北又有關君侯與元長在,江東小兒縱然一時偷襲得逞,亦難久守主公且寬心等待,帶元長與關君侯書信到後,再做打算。”

劉備聽了龐統和法正的話後,這才勉強安定心神,繼續跟曹操對峙。

而沒過幾天,關羽的信就到了。

和關羽的信同時到的,還有在成都的諸葛亮的信。

關羽在信中說,他和張溪兩人早就對江東偷襲有所防備,在南郡做下了相應的安排,應該問題不大.倒是曹軍勢大,他和張溪暫時無法從襄樊脫身,但也已經從襄陽抽調了一萬人援軍前往江陵救援,應該問題不大。

而諸葛亮的信,同樣是寬慰劉備的。

諸葛亮沒多說什麼,只說了荊南有徐庶在,公安有文聘在,江陵有王基在,應對江東的偷襲不會有大問題。

同時,爲了以防萬一,諸葛亮已經命令巴東郡的輔匡,宜都郡的孟達,兩人快速救援江陵,短期內,江東不可能打下江陵。

收到了這麼多讓劉備寬心的信件後,劉備這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正巧這時候曹操親自領兵來到定軍山下挑戰。

兩軍對峙了這麼長的時間,曹操有點忍不了了,畢竟他的後勤壓力是真的大,到了冬天,長安到漢中一帶下雪,後勤補給的壓力就更加大了。

而劉備這時候還是有點掛念荊州的情況,所以也有點忍不了了,如果可以速戰速決,也符合劉備的利益。

所以,兩軍在漢中大地上,展開了一場正面交鋒。

結果嘛.有一說一,因爲人數的劣勢,劉備還是打的比較被動的,甚至劉備還一度打的有點上頭了,跑到前線去親自指揮作戰,還冒着箭雨死戰不退。

要不是法正拖着,見勸不動還擋在劉備身前,說了“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這類的話,劉備還在前線跟曹軍打死打活呢。

但最後,劉備終究還是沾了補給便利的便宜.真的,這個真的很搞笑,以益州到漢中的山路補給困難程度,劉備居然還是沾了補給便利的便宜。

一個,是成都終究離的漢中很近,而長安距離漢中太遠。

另一個,這是諸葛亮坐鎮漢中,籌備糧草規劃非常的給力,而曹操.曹操的“蕭何”,大漢忠臣荀令君,早在五年前就已經死了,被曹操送了一空食盒,給逼死了。

曹操終究無法在補給不利的情況下,持續給劉備製造壓力,雙方斷斷續續的互毆了一個多月,最終卻草草的結束這場決戰,雙方重新回到對峙的狀態。

而就在這個時候,劉備接到了徐庶的第二封戰報——江東偷襲荊州不成,退回陸口防禦。同時,周瑜重新率軍出鎮巴丘,威脅荊南。

這消息,讓劉備又喜又驚。

喜的是,江東小兒終究是偷雞不成蝕把米,沒能攻破自己的荊州防線。

驚的是,周瑜重新出山領兵,這是不是意味着,江東依然不肯放棄圖謀荊州?!

現在不過是暫時退卻休整,之後依然還有強攻荊州的可能?!

畢竟那是周瑜啊,當年在赤壁,以三萬大敗四十萬,沒摻雜任何水分的天才軍事統帥。

周瑜領兵的威懾力,連在漢中的劉備都不敢大意。

這時候的劉備,真的有了暫停漢中之戰,退回成都,然後快速發兵救援荊州的打算。

好在現在劉備的身邊,有兩個靠譜的謀士法正和龐統,坐鎮後方的還有諸葛亮這樣神級的戰略高手,紛紛勸阻了劉備的想法。

都打到這個程度了,眼看着咬咬牙,再堅持一下就能奪下漢中了,怎麼可以這麼半途而廢呢?!

而且諸葛亮也知道劉備的心思,因此在最快的速度整理了荊州的防衛情報,給在漢中的劉備送去,同時專門寫了一封分析局勢的信,讓劉備寬心。

咱們在荊南有一萬多人守衛,在公安還有四千人左右,江陵有兩萬人左右,總兵力有四萬多人,還有徐庶,文聘,張任,潘濬,王基等智勇雙全的人守衛,根本不用擔心周瑜的強攻。

而江東呢,偷襲不成,損兵折將的退回陸口,本身就是軍心士氣最低下的時候,這時候咱們不去攻打他們,他們就該偷笑了,怎麼可能還有餘力反攻。

周瑜就算再厲害,他也得講點兵法吧,這種情況下,周瑜大概率是坐鎮巴丘,收復軍心士氣,絕對不會輕易進攻了。

當然,這些都是諸葛亮爲了寬慰劉備說的話.這封信送出給劉備後,諸葛亮趕緊的又寫了一封信,讓人加急送到襄陽,給張溪。

信中就是告訴張溪,後路還是有危險的,希望張溪勸說一下關君侯,別太浪。如果真的曹軍勢大難制,那麼暫時退回南郡,保證南郡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別忘了,你們的目的終究是策應,現在曹操起碼分兵了五萬餘人在襄樊,兩人已經出色的完成了任務。

多出來的東西,能守住自然最好,但守不住也不要貪心。

諸葛亮可不敢給關羽寫這樣的信,生怕這位君侯傲氣又犯了,看了也當沒聽到。

但寫給張溪可以,畢竟張溪這人,可是出了名的謹慎,比他諸葛亮還要謹慎,讓他來判斷後路是否安危,從而勸說關羽進退,這纔是上策。

而張溪呢,接到諸葛亮的信件後,確實有些臉色凝重。

張溪這人吧,對於自己實在沒啥自知之明,也不知道現在自己在諸葛亮心中到底是個什麼評價.張溪就覺得吧,連諸葛亮都認爲自己後路有危險的話,那說不定是真的非常危險了。

畢竟,諸葛亮一身惟謹慎嘛.諸葛亮可是從來都不弄險的。

既然他都寫信提醒了,那說不定,荊州還有自己看不到的風險存在。

因此,張溪也給關羽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對後路的擔憂,勸說關羽,要實在不行,就讓關羽領兵回去救援一下,自己在樊城繼續擋着?!

雖然樊城的兵力不多,但那是因爲樊城本身放不下太多的兵力,並不是張溪的兵力不足。

而且以樊城的堅固程度,身後的襄陽作爲支援,就算沒有關羽的策應,張溪覺得自己支撐上一兩個月,應該沒有問題。

哪怕他對面的曹仁有六萬士卒,張溪也有這個信心。

可關羽有些納悶了,看着手裡王基發來的江陵無恙的軍報,再看看張溪寄來的書信.難道自己跟張溪看的軍報,是不一樣的?!

感冒了寫啥都迷迷糊糊的,自己都不知道寫了些什麼,有紕漏的話,請大家見諒,

(本章完)

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58章 送犁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579章 調整第1053章 水戰(一)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869章 訓子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81章 衝陣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246章 去成都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437章 街亭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8章 被圍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176章 誤解第812章 擊潰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503章 誰謹慎?!第945章 撤軍第1072章 丁口第386章 水泥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1159章 分工第60章 授徒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784章 調整第736章 爭(一)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315章 退敵第1004章 邀約第1018章 陸凱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743章 人事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533章 善後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222章 經濟戰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53章 餿主意第594章 輪班制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39章 變故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609章 到來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367章 花關索第840章 潰逃第620章 潰敗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242章 應對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08章 過江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331章 燒營第149章 約定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14章 勸降?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864章 亂戰第606章 回軍第766章 人選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195章 撤軍方案
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158章 送犁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579章 調整第1053章 水戰(一)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248章 私宴交談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869章 訓子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81章 衝陣第946章 洛陽防備第246章 去成都第284章 三路出擊第437章 街亭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960章 洛陽攻城第558章 魏延的奇計第633章 張遼的傷勢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88章 被圍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176章 誤解第812章 擊潰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503章 誰謹慎?!第945章 撤軍第1072章 丁口第386章 水泥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1159章 分工第60章 授徒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784章 調整第736章 爭(一)第567章 五丈原撤軍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315章 退敵第1004章 邀約第1018章 陸凱第61章 想對大家說的一些話第743章 人事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533章 善後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1145章 夾擊虎牢關第112章 找錯人了吧第1222章 經濟戰第1183章 司馬出山第344章 呂蒙的決意第753章 餿主意第594章 輪班制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564章 錯失機會第139章 變故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609章 到來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367章 花關索第840章 潰逃第620章 潰敗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242章 應對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08章 過江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331章 燒營第149章 約定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214章 勸降?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864章 亂戰第606章 回軍第766章 人選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195章 撤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