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潰逃

曹休無奈,雖然明知道可能是陷阱,但爲了保住僅存的士卒軍心,不得不選擇往下蔡方向突圍。

其實,不管是選下蔡方向,還是選平阿方向突圍,最終都要抵達汝陰。

沒辦法,這年月的交通條件就這樣,諸縣的外通大道就那麼幾條,而汝陰又是汝南重鎮,這些縣總有那麼一條大道是通往汝陰的。

只有大道,才適合用來行軍,各縣小道雖然也有,但曹休如今還剩下四萬多士卒,走小道行軍,非把行軍隊列走散了不可。

普通行軍都不會選小道,更別說現在曹休要儘量收攏軍隊,撤兵逃命了。

因此,曹休走下蔡或者平阿的結果都一樣,最後肯定要是先抵達汝陰,然後再擇機往其他方向突圍的。

而汝陰,如今已經在陸遜的控制之下,並且陸遜也做好了攔截曹休的準備。

曹休此時依然在努力的尋求着其他的突圍路徑,不斷的對外放出偵騎,尋找東吳軍的防守薄弱處,同時,還得儘量分兵斷後,阻擋從後追擊上來的東吳軍。

隨着包圍網的慢慢縮小,兵力對比上,曹休已經慢慢的處在劣勢了。

前方汝陰有多少東吳軍阻擋,曹休暫時還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會少於兩萬,否則東吳軍根本攔不住自己突圍。

而後方追擊的兵力,從壽春出發的追擊軍大概有兩萬左右,當塗的徐盛如果能及時收攏兵力的話,追擊人數也不會少於一萬.這麼大概估算一下,圍困自己的兵力,大概是在五萬人左右。

而曹休經過數番激戰後,這時候還能直接控制的兵力大概是在四萬人左右,而被曹休留在壽春城外斷後的張普以及他率領的五千人還能不能歸建,曹休已經不抱希望了。

壽春追兵都已經追到自己身後了,張普和他的斷後部隊,不用想都知道是什麼結果。

好一點的結果,是軍卒被人打散了,張普至少留了一條命。

壞一點的結果,那就是張普連帶那五千人,全軍覆沒了。

因此,曹休不得不再次分出五千人給薛喬,讓薛喬負責全軍斷後。

至於張特張特是從王凌那邊借過來的人,曹休多少要給點王凌面子,不好讓他承擔太過危險的任務。

再一個,曹休其實也有點看不上張特,畢竟此人從開戰到現在,並沒有表現出特別優秀的領兵素質,綜合能力來說,跟張普,薛喬二人相比,沒有太大的區別。

這也不怪曹休,畢竟張特這個人吧,歷史上的諸葛誕和毌丘儉也都沒看出此人有什麼特別的能力,而他在歷史上最耀眼的戰績,與其說是個人能力的體現,倒不如說是對手太過於自負。

嘛,扯遠了,總之呢,如今曹休爲了突圍,肯定是選用自己最信任的部下來斷後,張特就算有能力,曹休也不敢突然的任用他來斷後。

曹休不敢冒這個險。

當然,誰來斷後這種事,倒也不至於讓曹休太過於操心,真正讓曹休不能放心的是.軍心士氣。

自從選擇從下蔡突圍後,魏軍士卒都跟鬆了一口氣似的,一路行軍幾乎不用人監督催促,拼了命的往下蔡的方向行軍。

真的,那個撤退速度,可比平時行軍速度還要快,如果不是曹休再三下令約束,現在就不是撤軍,而是潰散逃命了。

以如今的撤軍狀態,一旦在汝陰遇到東吳軍的阻截曹休都不敢想士卒會亂成什麼樣子。

即使曹休拼命約束,但對急於逃命的士卒,這種約束的效果,並不大。

而如果要用軍法強行約束.曹休不是沒有試過,但如今大軍是在撤軍突圍,說難聽點就是大家都在逃命,如果過於嚴格的約束,恐怕不等東吳軍隊追上來,自己的大軍就該爆發兵變了。

這年頭士卒的紀律性就這樣了,不管在哪國都好不到哪兒去的。

曹休是真的着急,但他着急,並不能改變如今的現狀現在曹休是越來越明白,爲什麼東吳軍的主帥,要放開兩縣防禦,主動放自己撤退了。

現在曹休唯一還能指望的,就是在軍心徹底散亂前,自己能找到東吳軍的防守薄弱處,然後順勢突圍。

如果撤退路線再長一點,恐怕又得重複前些年石亭之戰的覆轍,被人千里追殺,最後不得不依靠別人的接應,才能安全撤回去了。

萬幸,在率軍通過下蔡縣後,曹休接到了偵騎的情報——汝陰西側,沒有看到太多的東吳軍出沒。

如今的曹休,已經沒有時間去考慮這是不是東吳軍故意設的陷阱了,只能選擇在軍心沒有徹底散亂前,往西側一搏。

因此,在通過下蔡,正式返回汝南境內後,曹休派出了張特,讓他領兵五千,往汝陰方向前進。

目的,是防止汝陰縣的東吳軍主動出擊,前來攔截自己。

而曹休自己,則率領剩下的三萬士卒,在中途轉道,往汝陰西側大道進發。

按照曹休的計劃,只要張特能攔住陸遜,而身後的薛喬能拖延東吳的追兵一段時間,同時徐質已經佔據了潁陽,並且察覺到自己撤軍的路線,主動出兵接應.那自己帶領的三萬大軍,還是有安全撤出去的可能。

而只要有了這三萬士卒在手,東吳軍就算有五萬之衆,在汝南境內打防禦戰,曹休還是不怕的。

畢竟汝南是曹休經營多年的地盤,而東吳軍的野戰能力嘛,懂得都懂。

曹休的計劃很好,但,只是計劃很好而已。

首先,是薛喬能不能攔住從壽春一路追擊過來,並且匯合了徐盛軍的東吳追兵.這個問題真不用多想。

薛喬從來不是什麼名將,他只是曹休的心腹而已,統兵作戰的能力是有的,但也只是有限。

而追擊曹休的東吳將領裡,不說丁奉,徐盛,就是孫盛都比他能力要強。

更別說,薛喬只帶着五千士卒,要阻擋的,卻是東吳三萬士卒的追擊。

根本擋不住。

而且這裡面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因素:大家都在跑,憑什麼要我們來斷後。

這就是薛喬率領的士卒,在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

如果曹休選擇自己親自領兵斷後,那可能還有點效果,畢竟主帥親自斷後,給士卒們爭取逃跑時間,這算是身先士卒。

跟隨這樣的主帥作戰,士卒們不用擔心自己會被當做棄子。

可你曹休帶着主力部隊突圍說好聽點是突圍,說不好聽點就是逃命,卻把我們留下來斷後?!

士卒可不會像曹休那樣,時刻擔心前方會不會出現東吳軍的攔截,他們沒有這樣的戰略眼光。

在普通士卒的眼裡,他們已經從淮南逃出來了,逃回汝南了,憑什麼你們先撤,我們還要去阻擋東吳軍的追兵?!

這樣的士卒,抱着這樣的想法,又遇到了一個並不是太擅長指揮作戰的將領能有多少的戰鬥力?!

薛喬率領的斷後軍,在遭遇到東吳追擊軍團的時候,幾乎是一觸即潰,連一天的時間都沒有給曹休爭取到。

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張特率領的軍卒身上。

汝陰可能有東吳軍的事兒,根本瞞不住,而張特的對手,又不是那個驕傲自負到妄自尊大的諸葛恪,而是有當世前五統帥能力的名將陸遜。

所以嘛,陸遜輕易就擊敗了張特率領的五千攔截軍,也開始加入到尾隨追擊曹休軍主力的隊伍中來。

陸遜就沒想過這次作戰一定要留下曹休。

當然,如果能留下曹休自然是最好,那樣汝南就可以不戰而定了,但如果不能,盡力的殺傷魏軍主力,削弱魏軍戰力,也不是不能接受。

而隨着陸遜從側翼開始對曹休主力展開追擊,而後方的東吳軍也開始慢慢的追殺上來曹休率領的三萬主力魏軍,終於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混亂潰散的情況。

這個時候,曹休寄予厚望的徐質,依然還呆在潁陽縣沒動,距離曹休至少還有五十里的路程。

五十里的距離,不遠不近,如果曹休不管士卒自己一個人跑,當然是能跑出去的但這三萬士卒,可就不一定了。

曹休那個愁的這五十里,自己到底要付出怎樣的代價啊。

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331章 燒營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915章 增援第870章 夜襲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41章 教子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938章 求戰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925章 誤會第1112章 甄城第47章 曹仁第52章 軍中嬉戲第390章 雜章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766章 人選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322章 疑兵計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925章 誤會第449章 吳王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638章 身後事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715章 救災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030章 另一路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840章 潰逃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584章 失敗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621章 跑了第1189章 變數第613章 進攻第156章 曲轅犁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604章 收尾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82章 蒙衝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869章 訓子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78章 議事第167章 攤牌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95章 議戰第661章 潼關路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907章 南下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931章 勸說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572章 破寨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
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27章 魏延的計劃第1000章 公安撤軍第432章 偷襲汝南第1039章 周瑜亡故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809章 蔣琬用兵第331章 燒營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403章 涼州軍團的威脅第854章 潼關之戰(九)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915章 增援第870章 夜襲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41章 教子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938章 求戰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925章 誤會第1112章 甄城第47章 曹仁第52章 軍中嬉戲第390章 雜章第1245章 接連敗陣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766章 人選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322章 疑兵計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925章 誤會第449章 吳王第255章 鄧艾的親事第951章 潁川應對第638章 身後事第249章 人手不足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715章 救災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088章 遭遇顛倒第1030章 另一路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840章 潰逃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584章 失敗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621章 跑了第1189章 變數第613章 進攻第156章 曲轅犁第708章 世家的想法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604章 收尾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82章 蒙衝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316章 溜邊將軍第1241章 大泉當千的影響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869章 訓子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78章 議事第167章 攤牌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152章 魚鱗圖冊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95章 議戰第661章 潼關路第1041章 劉協的難題第307章 江東的決定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907章 南下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1079章 要將與調兵第931章 勸說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572章 破寨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811章 前後夾擊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