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街亭

第437章 街亭

再三跟張飛嘮叨後,張溪終於率領一萬士卒出發,經過三天的急行軍,趕到了街亭。

這一點,隨行的王平不是很理解張將軍這麼急切,到底在趕什麼?!

對此,張溪的解釋是,早一步到街亭,早一步可以安排防守事宜.其實說到底,還是擔心張郃來的太快,不給自己足夠的反應時間。

但這話沒法直接說出來,因爲太不可思議了。

現在的劉備集團內部,對於魏軍是不是會有援軍來援助隴右,是有定論的,肯定會來。

但到底是哪裡的援軍.大多數的人都判斷,最有可能的是褒斜道口的曹洪分兵來救援隴右,對於還在洛陽的曹丕,大家都不覺得他有這個能力,能遠水解近火。

畢竟,從洛陽到街亭,這個距離太遠了,援軍從洛陽出發,等他們趕到街亭,整個涼州戰事說不定都結束了,斷隴也早就完成了。

但張溪知道,這是絕對有可能的,張郃在歷史上真的就做到了。

諸葛亮在得知張郃出長安,率兵來救隴右,趕緊派出了馬謖去堅守街亭,可當馬謖到達街亭後僅僅兩天,張郃的前鋒騎兵就已經趕到了街亭,速度非常之快。

從地圖上看看距離就知道了,從長安到街亭的距離和從上邽到街亭的距離,到底相差有多少,你就會知道,張郃這次來的到底有多麼的快。

張溪可不敢跟馬大哈似的那麼大意,還有心思慢悠悠的佈防.張溪總感覺好像張郃隨時會出現,唯恐時間不夠。

所以一到街亭,張溪第一件事,就是尋找適合當道下寨的地方。

然後張溪驚訝的發現,街亭,居然有城?!

是的,街亭有城,就在大道中央,有一座小土城,大概能容納個千把人守衛的樣子。

可雖然說是有城吧,但這座城,實在是太破敗了,裡面甚至居民都不剩下幾個了,一看就知道是一座已經荒廢了很久的舊城了。

張溪進城後,專門找當地的百姓詢問過,得知這個街亭城,還是前漢時期修建的,最近百餘年漸漸的荒廢了,甚至城內居住的百姓,都是一些因爲大雪封山,臨時落腳的商旅,也不是本地的常住居民。

而且這個街亭城,是傳統的西北土城這種土城,是需要常年保持維護才能保證城防堅固的。

而這座街亭舊城顯然沒有這樣的維護條件,年久失修之下,土牆都已經有大面積的龜裂,甚至有部分土牆都已經出現倒塌了,城門更是隻要稍微用點力推一下就咯吱咯吱響,感覺隨時都能倒塌下來的樣子。

很顯然,這座街亭舊城,雖然當道而立,但太小,無法放下太多士卒駐守,又年久失修,實在不是最好的防守選擇。

能守一下,但並不是最好的堅守之地。

不過爲了以往萬一,張溪還是在這裡留下了一個裨將加一千士卒,讓他們嘗試就地取材修繕一下城池,最後如果實在沒辦法,有城守總比沒城守要好一點。

繼續前行,觀察地形,同時選擇合適的當道下寨的位置。

看着看着,張溪突然能理解,爲什麼馬謖這小子,會選擇上山紮營了。

街亭這地方啊,跟張溪原本想的,有點相差太遠了。

張溪想象中的街亭,是兩面有山,中間一條小道,通道狹窄,大軍根本擺不開,只能一次性投入少量士卒,緩慢通過這樣的話,當道下寨,依靠地形優勢堅守,就能直接堵住魏軍的前進道路。

但實際上的街亭,兩邊倒是都是山沒錯,但中間根本不是小道,而是大道,一條寬達五六百米的大道,道路旁還有河流,不是小河,是那種寬二十米以上的大河。

這條大道,別說讓大軍展開作戰了,就是讓騎兵發動衝鋒突襲都夠了。

也就是說,如果選擇當道下寨,其實就是要跟曹魏的士卒硬拼,用人命來拖延時間.張郃帶來的,可是騎兵啊,而張溪手下的,可都是步兵。

相信馬謖也是發現了這個情況後,他才選擇了上山.放你張郃的騎兵過去,我負責切斷你的糧草補給線,不信你能靠手裡的存糧堅持多久的時間。

但,馬謖沒想到張郃來的那麼快,而他本身又是第一次領軍,舉止失措,指揮亂七八糟的,最後連個水源都沒看住,讓張郃輕易奪走.不過三四天,整個軍心全亂了,最後導致街亭失守,北伐失敗。

有那麼一瞬間,張溪也想上山.上山作戰至少不用跟張郃硬碰硬,可以有效的減少士卒的傷亡,不能說是一個壞主意。

而且張溪覺得,只要提前控制好水源問題,自己應該不會重蹈馬大哈的覆轍的。

張溪決定,先上山看看,考察一下環境。

可張溪一說要上山,王平頓時一臉便秘,欲言又止

張溪可不是馬謖,不是靠着丞相的信任第一次掌兵的菜鳥,張溪這一身官職,可都是實打實的打出來的。

甚至在南征的時候,王平還是張溪的下屬,所以對於張溪要上山考察的決定,王平雖然覺得這樣不好,但終究什麼都沒說。

張溪倒是把王平的樣子看在了眼裡,笑着對王平說道,“子均可是覺得有何不妥?!”

王平頓時拱手抱歉,連聲說“不敢”。

張溪笑笑這個王平啊,什麼都好,就是膽子有點小,自信心不足,人也太拘束了。

是,你王平現在確實只是一個牙門將軍,也不是漢人,只是個賨人.但別忘了啊,你執掌的是無當飛軍,是又一支劉備的近衛親軍,在外面,你代表的可是劉備的面子。

而且你能被劉備看重做這支部隊的首領,本身就說明了你的才能,何必總感覺自己低人一等呢?!

看看人家陳到,平時不顯山不露水,但一旦出征,誰敢小瞧了他?!

這會兒人家正和趙子龍一起配合,揍的曹洪明明佔據優勢兵力,卻根本不敢分兵支援隴右,這得是多大的本事才能做到!!!

“有話直說便是!”張溪笑着,對王平說道,“軍務之事,無不可言,軍令之事,令下必行謹記便可。”

王平這纔對着張溪一拱手,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王平是賨人,本人也沒啥文化,是個大老粗,所以他不會說什麼拽文的詞兒,直接就是詢問張溪,是不是要上山紮營。

張溪沒有表示,只是反問,上山紮營如何,不上山紮營又如何?!

然後王平就開始絮絮叨叨的開始講述起來。

首先,是街亭的地勢,雖有有山,但並不連續,若上山紮營,很容易被人困死,根本達不到互相呼應的目的,完全是困守孤山,會被敵人各個擊破的。

其次,從山下水道的流向來判斷,山上應該沒有泉水匯入河道,而山上是不是有暗河,這個咱不知道,而且即使有,非本地人也不一定能找的到,掘井爲泉估計也很難,水源會成爲大問題。

第三如果張溪想利用居高臨下的優勢衝擊敵軍的話,無當飛軍倒是可以做到令行禁止,但其他的士卒是否能做到,王平表示懷疑。

所以,這麼多的不利條件聚在一起,王平委婉的對張溪建議——還是不要在山上紮營的比較好。

張溪聽完,哈哈一笑.特麼這麼有條理的分析,歷史上的馬謖到底爲什麼就聽不下去呢?!

還是別看了。

上山紮營,聽着挺誘人的想法,但實際根本不可行。

先不說水源問題根本是無解的.到了山上,被人圍的跟鐵桶似的,軍心士氣都沒了,還怎麼指揮士卒往下衝鋒?!

真以爲背水一戰或者破釜沉舟是誰都能做的麼韓信的背水一戰,技術含量可是很高的,可不是單純的莽!

還是老老實實的,當道下寨,想辦法跟騎兵硬拼吧。

反正也不是第一天用步兵打騎兵了,現在還有時間來做準備,有功夫到處瞎逛,還不如讓士兵早早立寨,然後多修建一些鹿角來的划算。

下山後,張溪立刻下令,將一萬士卒分作兩批,第一批五千人,就在街亭古城前方十里處,設下了第一座營寨。第二批五千人,在街亭古城前方五里處再立一座營寨,算上還在修繕的街亭古城,一共三道防線。

來吧,張郃,咱們一道一道的磨,看是你先磨完這三道防線,還是我們主公先攻下廣魏郡,出隴山,進軍長安。

(本章完)

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495章 柳隱第71章 博弈第53章 蹴鞠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882章 破城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150章 蘄春第696章 合議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683章 影響第808章 添油第1020章 兜圈子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363章 議策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44章 張機第683章 影響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691章 戍邊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3章 議策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437章 街亭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39章 訪友第502章 重想第115章 察覺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650章 大雪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498章 原因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189章 變數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18章 苦肉計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59章 聯姻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31章 商討第834章 追擊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425章 尋仇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357章 東三郡第606章 回軍第1123章 撤軍第807章 夜戰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30章 對比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273章 開山第576章 截擊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49章 大勝第647章 退避三舍
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656章 槐裡圍城第207章 好事連連第495章 柳隱第71章 博弈第53章 蹴鞠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891章 應對與變故第1089章 陰差陽錯第882章 破城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150章 蘄春第696章 合議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683章 影響第808章 添油第1020章 兜圈子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363章 議策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44章 張機第683章 影響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1161章 三年後(二)第286章 張郃戰魏延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691章 戍邊第922章 江陵水軍第157章 鹽鐵和制度第385章 牂牁郡的發財道路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3章 議策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276章 襄樊之戰的真正用意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437章 街亭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39章 訪友第502章 重想第115章 察覺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650章 大雪第712章 東吳反應第639章 關羽觀陣第498章 原因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545章 王生?!王雙!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189章 變數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1163章 各懷心思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677章 內部矛盾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1194章 滿寵的才能第118章 苦肉計第1023章 諸葛八陣圖第159章 聯姻第294章 關羽的策略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31章 商討第834章 追擊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425章 尋仇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669章 宛城戰事(二)第357章 東三郡第606章 回軍第1123章 撤軍第807章 夜戰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30章 對比第219章 劉璋投降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308章 呂蒙的計劃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298章 許褚奪營第273章 開山第576章 截擊第75章 離去的準備第49章 大勝第647章 退避三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