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潰敗

郭淮的這個軍令,其實是不怎麼負責任的。

作爲主將,在不到半個時辰內,下達了兩個完全不相關,甚至有些相反的軍令,很容易會造成軍中士卒在執行過程中的混亂。

前腳中軍的將士們還在努力圍殺魏延呢,後腳就突然改變進攻方向,要選擇往前進軍突圍.這要是魏延抓住機會,緊咬着不放怎麼辦?!

你讓毌丘儉帶領五千步卒和兩千騎兵拖延魏延,但這五千步卒的軍心士氣如何,身在戰場外圍的毌丘儉又該如何穿過夾在中間的蜀軍去指揮,你卻沒有任何交代。

最重要的是前軍和中軍全部改變進攻方向,那後軍的那幾千人又該怎麼辦?!負責斷後的文欽軍,到底誰去接應撤回?!

郭淮的這個軍令下達的,非常的含糊,也非常的不負責任,看着就跟郭淮降智了一樣。

郭淮到底不是降智了,他是沒辦法。

在郭淮的腦補預判下,即使自己能擺脫魏延的糾纏,文欽能擋住後方的蜀軍追擊,自己要面臨的,還有前方張溪領兵的阻截。

因此,郭淮必須在保證有生力量的同時,跟張溪搶時間。

如果有機會,郭淮當然也想帶着這三萬多的魏軍士卒全部撤回長安去,但如今,在郭淮的腦補之下,郭淮認爲,蜀軍不會給自己這樣的機會了。

略作權衡之後,郭淮不得已,只能心狠的拋棄一部分士卒,選擇儘可能保存禁軍部隊,畢竟禁軍部隊即使是這種撤退敗逃的情況下,至少還能有個組織度和戰鬥力。

而吳懿的這個決斷,卻讓魏延又氣又急。

因此,毌丘儉也必須考慮自己的退路問題。

這兩人都不是無能之輩,在看到自己的行軍目的後,肯定會理解自己的用意,絕對不會真的在一方死守不退的.關中平原那麼大,他們倆要想尋路逃跑,並不是什麼難事。

這些混亂,都是那些還不知道該怎麼調整自己進攻方向的士卒產生的,不僅僅是郡兵,一些身處一線作戰序列,正在圍攻魏延軍的曹魏禁軍也來不及調整。

而氣的是冷靜想想,吳懿的做法還真的沒錯。

這哪裡是撤退,這是敗逃,大規模的敗逃。

文欽倒是想爲國盡忠,帶領後軍的七八千兵馬盡力阻擋住張飛的追兵,給郭淮撤軍創造條件.但問題是,文欽有點高估了自己在軍中的威望了。

而對於兩位年輕將領,文欽和毌丘儉郭淮還真的不擔心這兩位。

既然這樣窮寇莫追吧,先去接應魏延將軍,把魏延從重重包圍中接應出來比較好。

但.如今就算毌丘儉再怎麼罵,他也沒有辦法了,戰場的局勢,已經呈現出了一邊倒。

因此,魏延也放棄了一開始原地防守等待救援的做法,轉向配合夾攻過來的吳懿和王平,打通兩者之間的通道,儘快完成合兵一處,然後再向魏軍的後軍掩殺過去。

而本來應該負責牽制的毌丘儉,在看到郭淮單獨領兵突圍之後,氣的直接破口大罵。

本來郭淮的軍令下達的就有問題,毌丘儉是在魏延軍的身後指揮騎兵作戰,郭淮卻要求毌丘儉協同指揮在魏延軍身前的五千步卒牽制住魏延軍這年月也沒個移動電話,騎兵和步兵之間隔着兩三里路不說,中間還夾雜着一個魏延軍,你讓毌丘儉怎麼去指揮。

可如今的局勢卻不是這樣的。

所以,郭淮的這個軍令,對於組織度比較高的禁軍士卒來說,雖然也會有些混亂,但執行起來終究還不算太難.組織度一般的郡兵,那就是能跟上多少算多少,郭淮已經無所謂了。

身後的其他士卒們,能跟上來的就跟不上的,那郭淮也愛莫能助了。

對於郭淮帶着禁軍逃命,留下大部分郡兵自生自滅的做法,毌丘儉也相當的看不慣這不是一個主帥該有的擔當。

吳懿當時就急了,想要追着郭淮前進的方向而去可仔細一想,自己只有三千人,而跟在郭淮身後突圍的魏軍,起碼有六七千,並且這個數字可能隨着突圍行動的繼續,持續增加。

唯一讓魏延還值得慶幸的地方在於,自己到底還是拖延了郭淮小半天的進軍時間,同時郭淮在撤軍的時候,扔下了至少一萬士卒,而這部分士卒在被郭淮拋棄後,已經徹底陷入了混亂崩潰的狀態。

前一刻吳懿還在圍着前軍防守的魏軍猛揍,誰想到郭淮突然就帶着數千士卒來援,並且直接反守爲攻,一舉擊退了吳懿的進攻,並且在擊退吳懿軍後,根本不做追擊,直接調轉方向,往着渭水沿岸揚長而去。

毌丘儉不是不想救,在看到魏延試圖配合吳懿夾攻那五千留守牽制的魏軍時,毌丘儉急的,不顧一切的下令讓騎兵們做好突擊準備,準備不計傷亡的用騎兵突擊的方式,牽制住魏延的進攻,給那些步兵們爭取一條生路。

急的是,吳懿這個判斷完全是分錯了主次,這個時候,吳懿就應該不惜一切代價,去追擊拖延郭淮軍的逃離,而不是過來接應自己。

因此,在郭淮的重新調整後,整個魏軍的進攻重心都變了,於此同時,魏軍內部,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很大的混亂。

吳懿就更加沒頭沒腦了。

魏延原本還在苦苦的阻擋魏軍的圍殺,擺出了一副防守的架勢可如今,魏軍自己內部出現了混亂,進攻沒有威脅不說,甚至還後撤擺出了防守陣型。

後軍那邊,至少還有七八千士卒,而且有文欽在負責指揮文欽的能力可一點都不差的。

毌丘儉也是無語了,他從軍經歷畢竟太少,第一次在戰場上親眼見到什麼叫兵敗如山倒.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他想做就能做到的。

這種感覺倒也不說是錯,但前提是,你得是這支部隊唯一的指揮官,士卒無人可以依靠,只能依靠你的命令行事。

而且說起來,你郭淮但凡稍微退的不那麼快一點,給毌丘儉一點時間,能讓他帶着騎兵迂迴繞道,前往跟步卒匯合了,那還有的一打.可你郭淮下完軍令就跑,一點反應時間都不給毌丘儉,毌丘儉能怎麼辦?!

而郭淮軍突然的這一轉變,讓原本還在苦戰的魏延,也多少有點應對不及,更別說原本還在努力進攻的吳懿和王平了。

在那種情況下,士卒爲了活命選擇逃跑,這是可以理解的但你們敗的這麼快,這不是讓我這邊一點準備都沒有嘛。

五丈原阻擊戰之後,讓文欽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隻要自己願意跟着士卒們一起慷慨赴死,那麼士卒們也會對他不離不棄。

到底是自己手裡的兵力太少,兵員素質不佳,戰鬥力不足.這三個劣勢,但凡少掉一個,吳懿都不至於要放棄追擊郭淮逃離的大軍,轉而來接應自己。

按照毌丘儉的想法,自己是留守牽制部隊的主將,前方的五千步卒雖然自己不能直接指揮,但這些士卒應該知道自己在哪裡,至少要堅守一下,等待自己的救援吧?!

可那邊吳懿纔剛剛殺到,這邊魏延都沒有開始正式反攻,這樣步兵就突然爆發了一陣混亂,然後開始四散而逃。

郭淮纔是全軍的指揮官,而且是郭淮下達了全軍前進突圍的軍令,更要命的是,在這些魏軍士卒們看來,郭淮將軍已經領兵打開了突圍通道,後面的士卒只需要跟上就可以逃出生天了。

此時的文欽,身邊大概只有不到一千人馬還在聽他的指揮。

而郭淮也根本不等這些士卒們全部調整到位,直接帶着幾千已經調整好的禁軍士卒前途,反攻向吳懿方向。

你主帥都跑了,留下來牽制魏延的那些步卒們,誰還能有心思給你戰鬥?!

前方的步卒已經崩潰了,一旦魏延和吳懿合兵一處,近萬人馬反身殺過來自己只有兩千騎兵,又身處敗軍之地,軍心士氣都丟的差不多了,肯定是打不過的。

至於其他郡兵,郭淮真的顧不上了.能逃出來多少是多少吧。

兩人一碰面,才知道雙方的境遇,其實差不多。

真要把對方逼急了,自己這三千人,還真的不一定能幹的過對方。

但.這幫步兵敗的也太快了點。

既然已經無力去追趕郭淮了,那麼郭淮留下來的這份“大禮”,魏延不收下就太對不起自己了。

可毌丘儉剛剛帶領騎兵起速,甚至都沒有跑出去兩裡地,他就看到了從後方大量涌來的敗兵.還都是自家的敗兵。

而這個時候,毌丘儉想到了後軍。

只要文欽還能勉強保持住軍卒的士氣和陣型,那麼在自己的兩千騎兵的配合下,想要突圍出去,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且現在對於毌丘儉來說,還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需要解決——他接下來,該怎麼辦?!

毌丘儉都懵逼了怎麼後軍敗退的速度,比中軍還要快的?!

到處都是敗軍,一團亂麻一樣,毌丘儉觀察了很久,好不容易纔找到了文欽的將旗所在,帶領人馬殺了過去,接應出了文欽。

這纔是讓魏延真正生氣的地方——只能眼睜睜的看着郭淮領軍突圍,自己手頭的這點兵力,到底也只能拖延郭淮到這個地步了。

一想到這裡,毌丘儉立刻帶領騎兵,快速前往後軍支援。

在這種情況下,誰會跟你文欽一起留下來送死啊!!!

因此啊,後軍的阻擊部隊,連張飛大軍的影子都沒看見呢,一聽說郭淮已經領軍先撤了,立刻軍心大亂,爭相逃命去了。

文欽和毌丘儉到底是資歷不夠,軍中威望不足,他們完全無法掌控這些爭相逃命的魏軍們,即使兩人拼命收攏混亂的士卒,最後也不過是收攏了不到三千的步卒,再加上毌丘儉還掌握在手裡的兩千騎兵,一共五千人左右。

這樣的軍隊規模,在這樣混亂的戰場上,是無法扭轉戰局的。

不得已,文欽和毌丘儉不得不合兵一處,也選擇了一個方向,全力突圍。

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666章 敗退第194章 示範區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25章 徐庶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621章 跑了第74章 密謀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1197章 退守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056章 水戰(四)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914章 壓力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72章 密謀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739章 私宴第933章 魯陽第599章 突破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613章 進攻第187章 治病第211章 豪賭第1158章 背鍋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576章 截擊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631章 單挑第1018章 陸凱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729章 空城計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95章 議戰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354章 曹操第93章 投石機第115章 察覺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183章 秋收第459章 變故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418章 疲兵計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745章 平叛策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184章 南郡異動
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991章 東吳的想法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666章 敗退第194章 示範區第1232章 勸降司馬懿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25章 徐庶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621章 跑了第74章 密謀第763章 東吳的想法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1197章 退守第798章 賈逵和蔣濟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201章 拖延時間第923章 水軍統帥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1056章 水戰(四)第192章 沼澤改田第1068章 朱然突圍第914章 壓力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372章 密謀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1132章 秦朗進軍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739章 私宴第933章 魯陽第599章 突破第560章 魏延的分析第771章 擅自出兵第1011章 司馬遲疑第613章 進攻第187章 治病第211章 豪賭第1158章 背鍋第592章 變小心的馮習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336章 公安城的戰鬥第576章 截擊第1007章 襄陽情勢第97章 襄陽的反應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631章 單挑第1018章 陸凱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917章 談判條件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戰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61章 出門在外皆不易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496章 偷工減料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729章 空城計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95章 議戰第525章 散關戰事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354章 曹操第93章 投石機第115章 察覺第1009章 虛實之戰第183章 秋收第459章 變故第514章 魏延的執念第855章 潼關之戰(十)第418章 疲兵計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453章 上邽對峙第1219章 孫權的疑心第562章 撤退和追擊第745章 平叛策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184章 南郡異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