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

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

建安二十七年四月,劉備在成都建制稱帝,封步氏爲皇后,甘氏爲貴妃,劉禪爲太子,年號章武。

同時下令改革中央官制,設三省六部,加強中央行政效率。

分設三省,中書省中書令諸葛亮,尚書省尚書令法正,門下省侍中龐統。

另立御史臺監察百官,以虞翻爲御史大夫,統領十二道巡查御史。

又在尚書省分設六部,禮部尚書許靖,吏部尚書秦宓,兵部尚書張溪,刑部尚書董和,戶部尚書劉巴,工部尚書簡雍。

六部各設諸司,設立各司主官,組建六部架構,共同組成中央官僚制度。

這次劉備的官制改革,僅僅侷限在中央官僚體制層面,畢竟很多事情無法一步到位,尤其在地方上,因爲世家大族的影響力依然很大,只能暫時保持目前的架構,一步一步的進行調整。

畢竟還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諸葛亮,張溪,法正等人也怕步子邁的太大,不小心扯到了,那纔是真的欲哭無淚。

至於軍制,劉備基本沒改,還是沿用的漢制。

拜關羽爲大將軍,假節,督荊州軍政事。

拜張飛爲車騎將軍,假節,督南北兩軍事,重建大漢南北兩軍。

拜趙雲爲驃騎將軍,假節,督涼州軍政事。

拜馬超爲衛將軍,督雍州軍政事。

之後,劉備又對麾下一些有功人員進行了封賞。

比如荊州方面,劉備升徐庶爲左將軍加荊州刺史,王基爲鎮東將軍加江陵太守,石苞爲揚武將軍加武陵太守,馬良爲荊州別駕,襄陽太守,費禕,伊籍,趙累等皆爲荊州治中從事。

益州方面,以楊洪爲益州刺史,吳懿爲中護軍,黃權爲右將軍加漢中太守,張溪爲前將軍加兵部尚書,李嚴爲後將軍加江州都督,李恢爲鎮南將軍加庲降都督,孟獲爲安南將軍加建寧太守。

雍州方面,除開馬超外,升魏延爲鎮北將軍加雍州刺史,姜敘爲安北將軍加雍州長史,馬岱爲揚威將軍加雍州司馬。

涼州方面,除開趙雲外,升徐邈爲鎮西將軍加涼州刺史,升龐德爲安西將軍加護羌校尉。

另立新城郡,把上庸,房陵,西城三郡合而爲一,命寇封爲安漢將軍加新城督,駐守上庸,董允爲興業將軍加新城太守,輔佐寇封處理新城郡政務,孟達爲安東將軍駐守西城,申耽爲輔漢將軍駐守房陵。

其餘諸將,如王平,張嶷,張翼,郝昭等,各有封賞。

劉備登基稱帝,昭告天下,在這個節骨眼上,曹丕當然是震怒不已.特麼劉協還沒死呢,你劉備稱的是哪門子的帝?!

就說這個劉備不是好人吧,你看,現在暴露野心了吧.啥匡扶漢室呀,根本就是他自己想做皇帝了。

這就是曹丕的真實想法,他就覺得劉備這個人很能裝,當初在自己父親手下的時候就能裝,一直裝到現在才暴露了本性。

自己剛剛稱帝沒多久,這個劉備就跟着稱帝,這是擺明了不給大魏顏面,也是不給自己面子.曹丕真的很想起兵,去削劉備這個老小子兩個大耳帖子。

可問題就在於曹丕自己也知道,這事兒就只能想想,畢竟自己在西北剛剛被劉備削過一頓,這事兒到現在還不到一年呢。

就算曹丕再腦殘,他也知道,現在暫時不是討伐劉備這個不臣之人的時候。

可對於劉備的稱帝舉動,曹丕又不能不做迴應,必須想個辦法,駁斥掉劉備稱帝的合法性才行。

曹丕這個人,不愧是能寫出《典論》的人.文藝典籍他曹丕都能批駁,更別說一個活生生的人了。

先給劉備扣一個“僭越稱帝”的名義,否定他繼承漢室的合法性,同時再從劉備稱帝后的官制改革下手,給他安一個“破壞祖制”的罪名一上來就否定了大漢實行了四百多年的三公九卿制,還好意思說自己是繼承漢室?!

大魏接受了大漢的禪讓,但在官制上,不還是全盤複製了大漢的官制,你劉備這個打着漢室宗親名號的傢伙,怎麼就敢一稱帝就改制?!

伱是在反對大漢列祖列宗制定出來的制度麼?!

那你還怎麼好意思自稱自己是漢室後裔,怎麼有臉面繼承漢室的?!

是的,曹丕打算從這兩個方面去入手,發動大魏的宣傳機器,對劉備稱帝這件事,進行全盤的否定。

曹丕好歹也是一個文學家,知道做這種事兒,你不能想一出是一出,這年頭也沒有互聯網可以給曹丕和劉備在網上互噴,所以要批駁劉備稱帝的合法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寫一篇文章,然後傳送天下,在文章裡把劉備稱帝的合法性給批倒。

既然要寫文章,那就必須全面瞭解對方後才能動筆。

“僭越稱帝”什麼的不用去多想,不管是站在曹丕的立場上還是站在劉協的角度上來看,這就是一個基本事實。

可問題是這個“三省六部制”,特麼曹丕越研究,越覺得這特麼是個好制度啊。

三省做出決策,執行和監督,六部各司其職,皇帝既能保證中央集權,還能分散羣臣手裡的權利,最重要的是可以問責有司,大大的加強中央的行政效率。

你回頭再看看自家的那些官員們,一天天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遇到什麼事兒都是能拖就拖的這幫人,要來幹嘛?!

曹丕帶着孫資和流放兩個人,越研究越覺得特麼這個“三省六部制”好啊,別的不說,光行政效率就能提升一大把。

如果再配合陳羣的九品官人法選出賢才,那麼豈不是能讓國家機器高速運轉,大大的提高實力?!

是的,這個時候,陳羣已經提出了九品官人法,而這個法其實是利弊皆有的。

好處是讓一些只會誇誇其談,不懂實際政務的所謂名士原形畢露,爲國家選出真正能用的人才出來。

但壞處是,這個九品官人法,實在是太容易被世家豪族們鑽空子,只要掌握了大小中正的官職,那我說誰有能力,誰就有能力。

這就造成了後來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豪族”的局面,朝政徹底被世家大族把控,皇帝基本成爲一個傀儡。

後世晉朝的八王之亂和東晉的“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多少都跟這個制度有切不斷的關係。

但這個時候,曹丕覺得自己只要能加強中央的行政效率,加強中央集權的話,是可以避免這種世家坐大的局面誕生的。

畢竟老曹家起家,可不是完全依賴世家,曹操連孔融,邊讓這樣的天下名士都敢殺,老曹家還能擔心這個問題?!

一方面是爲了跟世家大族們搞好關係,讓曹魏的統治變得更加穩固,另一方面曹丕也有要改變中央行政效率的實際需要,因此曹丕對九品官人法,還是持讚賞態度的。

而現在,劉備集團的“三省六部制”又讓曹丕看到了加強中央集權的一種制度,配上九品官人法選材的話,說不定就可以大幅度的限制住九品官人法的缺陷。

只要皇帝有集權在手,那麼世家依靠九品官人法坐大的可能性就會降低.這兩種制度,簡直是天造地設的好搭檔啊。

只是特麼這是劉備搞出來的玩意兒,自己堂堂大魏皇帝,駁斥他“不尊祖制”還來不及呢,怎麼可以厚着臉皮直接照抄呢?!

這個不行,絕對不行.必須想辦法套個殼子,才能拿過來自己用。

而這方面,孫資和流放絕對是專家。

這兩人,軍事才能可能很一般,但對政治制度的研究,是非常深入的,是不錯的政治人才。

這倆經過半個月的研究,終於發現了,這個制度其實就是在三公九卿制度上的一個延伸,削弱了三公的權利和職能,對九卿的權利進行了細化拆分,重組成六部,加強了這六部的權利。

總體來說,就是通過拆分權利來限制三公九卿們的職責,使得他們之間雖有統屬關係,但不存在依附關係,所有的權利出處最終都歸於皇帝。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套個三公九卿制的皮,借用這些內核,對三公九卿的職能進行重新定義不就可以了?!

雖然實際內核變了,但好歹是套着“祖制”的皮啊咱們照樣能痛罵劉備不尊祖制,沒有資格繼承漢室嘛。

曹丕聽完孫資和流放的建議後,頓時哈哈大笑,然後就秘密召集陳羣,劉曄等人,把孫資劉放兩人的主意一說,讓陳羣劉曄帶人去研究這個套皮製度該怎麼改才行。

不是曹丕不信任孫資和流放,實在是這兩個人的資歷太淺,讓他們倆來主持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根本不夠資格,誰也不會把這個改變當回事。

只有讓陳羣,劉曄這樣的老資格臣子來做這些事兒,纔是最合適的。

至於孫資和流放.這倆人還是幫着自己好好的想想,該怎麼寫文章罵劉備比較好。

而就在曹丕一邊琢磨怎麼批駁劉備,一邊想着怎麼改制的時候,又一個倒黴消息傳過來了。

大魏黃初二年十月,孫權在武昌稱帝,改元黃武,立國號爲吳,大赦天下。追尊其父孫堅爲武烈皇帝,追尊其兄孫策爲長沙桓王,立子孫登爲皇太子。

曹丕頓時暴怒。

(本章完)

第882章 破城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784章 調整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882章 破城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422章 大雪第1006章 開戰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55章 拜師第449章 吳王第331章 燒營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1147章 破關第744章 掛帥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322章 疑兵計第456章 反攻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1章 鄧艾?!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41章 應對第1005章 勸降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581章 切入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1212章 考試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1020章 兜圈子第146章 回府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55章 拜師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697章 私宴第533章 善後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874章 杜約第1101章 勸降第265章 蝗災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23章 聯軍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94章 援兵到來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44章 張機第194章 示範區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782章 敗退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33章 巧遇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1197章 退守第933章 魯陽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
第882章 破城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540章 散關之戰第784章 調整第1140章 退兵和追擊第1059章 偏師出兵第882章 破城第622章 謀士和武將第422章 大雪第1006章 開戰第765章 諸葛入長安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55章 拜師第449章 吳王第331章 燒營第836章 包圍網內的苦戰第419章 馬兒的行蹤第1147章 破關第744章 掛帥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322章 疑兵計第456章 反攻第1076章 事關國本?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814章 雙方誤判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783章 拖延時間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240章 中止經濟戰第182章 容後再議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92章 疲兵之計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107章 調整應對第11章 鄧艾?!第930章 黃河水軍第505章 陳倉守將第41章 應對第1005章 勸降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848章 潼關之戰(三)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607章 眉縣攻防戰第582章 各方變化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897章 英雄落幕第581章 切入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1248章 攪局者(一)第1212章 考試第24章 注水版兵書第1020章 兜圈子第146章 回府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796章 曹休的處境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55章 拜師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427章 人情交換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697章 私宴第533章 善後第3章 招賢館的目的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874章 杜約第1101章 勸降第265章 蝗災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1234章 悲歡不定第123章 聯軍第601章 柳隱的壓力第94章 援兵到來第755章 輕鬆獲勝第144章 張機第194章 示範區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782章 敗退第734章 方向之爭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433章 巧遇第1083章 登門造訪第732章 戰事漸息第384章 巡視地方第1197章 退守第933章 魯陽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