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悲歡不定

對於陸遜的疏奏,孫權最後的做法,是留中不發。

雖然陸遜的疏奏,在大朝議上引發了不小的爭論,但孫權最後還是靠着自己的威望壓下了這些爭論,到最後也沒有給出任何處理意見。

但是,隔天,孫權就下令,讓陸遜返回淮南。

在魯王孫霸一派的眼裡,孫權的這個詔命,是有着相當積極的正面意義的。

陸遜常年鎮守淮南,一直不在朝中,因此,陸遜對兩宮之爭的態度,一直是比較模糊的。

因此,當陸遜突然上疏,請求孫權固本清源的時候,連孫和這一派都沒有料到驚喜有點太突然了。

孫和身爲太子,又有了當朝上大將軍和丞相的雙重支持,孫霸一個魯王,還怎麼跟孫和爭?!

可以說,朝議當天,孫和一派是喜出望外的。

但誰也沒想到,就在隔天,孫權就下令陸遜立刻返回淮南.這下輪到孫霸一派喜出望外了。

有一說一,隨着陸遜的突然表態,對孫霸一派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一個朱然和一個顧雍還能對抗,但如果再加上一個陸遜.這對抗難度,瞬間上升了一個臺階。

所以,朝議當天,不僅孫霸有些不知所措,連全琮,步騭都心事重重。

但是,誰知道大吳至尊面對陸遜的上疏,不僅留中不發,不作出任何迴應,反而在隔天,下令陸遜返回淮南.可見,在大吳至尊的心中,就算是陸遜,也不能動搖他對孫霸的偏愛。

這就輪到孫霸一派歡欣鼓舞了事情還沒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孫霸依然有機會可以問鼎太子之位。

但隨後,高興了沒幾天的孫霸一派,卻又有點高興不起來了。

對於全琮彈劾顧譚一案,孫權在經過了一個月的“調查”後,發佈了詔命——罷免顧譚所有職位,勒令其閉門反省。

有一說一,全琮彈劾顧譚的事兒,算是有着落了,顧譚確實是被罷官免職了。

但這個結果,可不是全琮,或者說是孫霸一派想要的結果。

全琮彈劾顧譚,不是要針對顧譚這個小輩,而是要通過彈劾顧譚,把顧雍給拉下馬來,好給步騭接替顧雍成爲丞相鋪路。

這事兒,不僅附和孫霸一派的利益,同樣也符合步騭的利益。

步騭和顧雍之間沒多大的仇怨,但是,步騭對顧雍能擔任丞相,要說心中信服,那也是假的。

論資歷,論能力,步騭都認爲自己比顧雍更強。

資歷上來說,步騭更早追隨孫氏,不管是在孫策時期還是孫權時期,步騭就已經出仕孫氏了。

而能力上來說,步騭不僅能治理內政,他還能領兵作戰,比起顧雍這個純粹的文臣要更加多能一些。

而步騭之所以沒能接替張昭,出任丞相,完全是那時候呂壹小人從中作梗,把步騭當成了立威的靶子,導致孫權最後任命了顧雍接替病故的張昭成爲丞相。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只是步騭犯了小人。

因此,步騭是一隻不太信服顧雍的。

再加上這兩年,兩宮之爭越來越激烈,導致步騭和顧雍站到了不同的利益陣營裡,因此步騭對顧雍取而代之的心思,也慢慢的變得強烈了起來。

這次全琮彈劾顧譚,不僅僅是全琮的主意,其實步騭也從中參與謀劃了不少。

可最後的結果,顧譚確實是被免職了,但勒令反省是什麼鬼?!

勒令反省的含義,其實就是代表着孫權認可顧譚確實是犯了錯,但出於顧雍的面子,只是罷官處理孫權依然沒有要動顧雍的意思。

顧雍不下來,那步騭就上不去,而步騭上不去,魯王一派就無法擴大在朝中的分量和話語權。

這對魯王一派很不利。

而更要命的是,在赤烏四年正月的最後幾天,孫權突然下詔,命步騭持節,前往淮南,江夏前線,巡視防務。

這個消息,有好有壞。

好處是,不管是淮南的陸遜,還是江夏的朱然,諸葛恪,如今都被孫霸一派視爲太子黨,步騭持節巡視這些地方,很容易就能抓住一個錯誤,彈劾三人這要是能把這三個人中隨便一個拉下馬,哪都能讓孫霸從睡夢中笑醒。

而壞處是這種事情,大概率只會發生在睡夢中。

這三個人都是掌握一方兵權的存在,想要通過簡單的抓住錯誤彈劾,就讓他們罷官免職,實在是太過玄幻了。而且,步騭留在建業,他才能牽制住顧雍,爲孫霸出謀劃策,發揮最大的作用。

而步騭一旦離開建業,接的還是持節巡視諸軍的任務,沒有個一年半載根本回不來孫霸本來就沒有什麼重量級的支持者,步騭再一離開,就靠全琮一個人,恐怕是獨木難支。

因此,不管從什麼角度看,步騭去巡視諸軍,是一件弊大於利的事情。

可問題是,詔書已下,步騭也不可能抗旨不遵如果這麼做,只會引起孫權的反感,對孫霸一派更加不利。

畢竟,孫霸一派沒有足夠的政治大義名分,全靠着孫權的偏愛才能獲得現在的勢力孫霸是絕對不會輕易惹孫權不高興的。

步騭必須奉命出巡,而孫霸一派,再次陷入到了低氣壓之中。

而這,也是孫權要起到的目的。

雖然孫權也想搞平衡,利用孫霸牽制孫和一派,給自己的宗室勢力成長爭取時間但時局不同了。

曹魏滅了,蜀漢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掀起東征大戰,在如今的局勢下,繼續偏愛孫霸搞制衡,導致前線將士軍心變動,實在不是什麼理智的選擇。

沒辦法,誰讓你孫霸的支持者,一個在前線佔據高位的人都沒有呢。

在面臨戰爭威脅的時候,陸遜,朱然,諸葛恪,朱據這些人,很顯然比你一個魯王要更重要,孫權必須先安撫好這些人才行。

只是吧,孫權也沒有想着徹底廢掉孫霸的勢力,畢竟,孫權也必須考慮到自己死後,孫和能不能駕馭得了陸遜等人,因此,留着孫霸,在將來必要的時候,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所以,孫權想了好久,決定把在交州的呂岱,給召回了建業。

呂岱也同樣是孫霸的支持者,孫權派走一個步騭,給孫和一派安心,再叫回一個呂岱,安撫孫霸一派.還是那個熟悉的制衡的味道。

總而言之,這就是孫權對現在兩宮之爭的一個階段性總結——暫時以太子一派爲首,但也保留了孫霸的班底。

目的很簡單,就是一致對外。

只是,孫權這麼做的效果,到底好不好,可就真的見仁見智了。

對於一些有氣度,有大局觀的臣子來說,孫權這麼做,是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的。

比如說陸遜,朱然,朱據,顧雍等人。

哪怕是步騭,在臨離開建業前,也勸說過孫霸,說如今外事繁雜,建議孫霸暫且蟄伏,以國事爲先。

但對於像全琮,諸葛恪這類心眼不怎麼大的人來說,這麼做並沒有太大的效果。

越是這個時候,這些人想的要麼是“趁你病要你命”,要麼就是動用陰謀手段,實現絕地翻盤。

諸葛恪顯然是前者,他秘密聯絡了在朝中的孫和一派朝臣,讓他們繼續製造聲勢,逼迫孫權儘快做出決定,廢除魯王孫霸,確立孫和太子權威。

而全琮嘛,顯然是後者。

而全琮的手段,就是通過自己的妻子,也是孫權最喜愛的公主,孫魯班,去向孫權吹風,試圖通過這種手段,挽回現在劣勢。

如果是擱在別的朝代,一個長公主,想要拿捏朝政,決定國勢興衰,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這個時代的觀念裡,長公主可以有權勢,但是,不能沒界限.公主再尊貴,那也是嫁出去的人了,妄想插手朝政,那是自尋死路。

但是吧,偏偏在大吳,這事兒還真的能成誰讓孫權是真的喜愛自己的這個長女呢。

歷史上的兩宮之爭,鬧到後來那種不可收拾的地步,順帶引發東吳後期主少國疑,危及社稷的情況.孫魯班至少要負一半的責任。

而隨着孫魯班的強勢進場,原本已經決定要暫時以外事爲重的孫權,也出現了一個合格君主不該有的動搖。

誰也不知道孫魯班到底是跟孫權說了什麼,反正就在沒幾天之後,孫權又突然下詔,召回了已經走到廬江的步騭,讓他回建業理事。

而就在這個時候,也不知道老天爺是不是故意的.顧雍感染了冬春之際常見的風寒,但卻因此,一病不起,不能理事。

步騭取代顧雍成爲丞相的機會,又來了。

第368章 分兵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96章 試探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77章 礦營第579章 調整第31章 商討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834章 追擊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86章 搶攻第386章 水泥第919章 大婚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30章 對比第518章 二將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21章 跑了第430章 任免第254章 冠禮第20章 被搶了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862章 尾聲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457章 換將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204章 名分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88章 被圍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996章 試探第772章 拖延第1112章 甄城第167章 攤牌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2章 面試第882章 破城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120章 秦朗第591章 大昌集第729章 空城計第31章 商討第126章 絕北道第1章 求職第15章 兄長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45章 撤軍第586章 險計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035章 攪混水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42章 分地盤第702章 託孤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546章 糾纏第987章 議定第66章 戰後動態第641章 練將第507章 開戰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356章 五虎將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808章 添油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189章 變數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429章 搶時間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940章 大變故第274章 王基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88章 被圍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152章 調兵第384章 巡視地方
第368章 分兵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1038章 東吳退兵第794章 左馮翊防守戰第397章 分配任務第996章 試探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77章 礦營第579章 調整第31章 商討第756章 三伐議定第527章 老友聚會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834章 追擊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86章 搶攻第386章 水泥第919章 大婚第447章 街亭混戰(二)第30章 對比第518章 二將第85章 守城方略第621章 跑了第430章 任免第254章 冠禮第20章 被搶了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862章 尾聲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60章 孫尚香的奇妙冒險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457章 換將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1229章 荊州世家的難處第204章 名分第730章 領兵人選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88章 被圍第1022章 洛陽邀戰第113章 進軍陸口第611章 戰術之爭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136章 江陵決戰(三)第521章 陰差陽錯第996章 試探第772章 拖延第1112章 甄城第167章 攤牌第62章 諸葛初點兵第2章 面試第882章 破城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471章 蘇則的選擇第859章 潼關之戰(十四)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1120章 秦朗第591章 大昌集第729章 空城計第31章 商討第126章 絕北道第1章 求職第15章 兄長第791章 防禦體系第1096章 兵臨許昌第177章 等待和教學第945章 撤軍第586章 險計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035章 攪混水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142章 分地盤第702章 託孤第600章 包抄後路第546章 糾纏第987章 議定第66章 戰後動態第641章 練將第507章 開戰第887章 龐統訓姜維(二)第356章 五虎將第389章 替代戰略第808章 添油第858章 潼關之戰(十三)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189章 變數第438章 等不來的張郃第429章 搶時間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940章 大變故第274章 王基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88章 被圍第981章 搖擺的孫權第1152章 調兵第384章 巡視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