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9章 四伐方略

張溪還是第一次知道諸葛亮收徒的事兒.實話實說,張溪本以爲經過自己的攪和,諸葛亮不一定有心思會收姜維爲徒弟了呢。

一個,是因爲姜維本身已經有了不錯的機會可以展現自己的軍事才能,並不是歷史上的降將那樣不受朝廷信任,需要諸葛亮來背書,才能展現自己的能力和才華。

另一個,如今關中都已經攻下了,眼看着下一步就是收復中原了,諸葛亮根本沒有那個急迫感,需要給自己找繼承人啊。

可誰知道,諸葛亮還是收了姜維爲徒,並且提前了好幾年,把《六韜》和《兵書二十四篇》傳給了姜維。

張溪是真的不知道諸葛亮是怎麼想的,而且在現有的環境下,張溪也沒那個心思去詢問諸葛亮的想法。

這次來長安,真正的目的,還是開會商議北伐的事情。

這個事情,張溪藉着拜訪龐統和法正的時候,也問了一個大概。

尤其是這兩人,爲什麼之前不同意北伐,現在卻又一百八十度大轉彎的同意北伐了。

這兩人其實也無奈。

本意上來說,龐統和法正也不是不贊同諸葛亮北伐,他們也知道,趁着司隸沒有完全恢復過來之前出兵北伐,是奪取司隸最好的時機。

但他們背後的利益集團並不那麼想,因此他們不得不站出來,代表這些人說話。

所以,這兩人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反對北伐的人。

而諸葛亮呢,就是通過說服這兩個人,讓他們暫時保持中立,然後自己回了一趟成都。

諸葛亮這次回成都,先是見了趙雲和張飛,跟武勳集團們達成了一致,利用武勳集團來壓制荊州,益州兩派人的聲音。

然後,諸葛亮又跟蜀地世家的李氏,王氏,黃氏的家主各自見了一面,密談了一次,進行了一系列的利益交換,換取他們不反對北伐。

是的,諸葛亮允許他們可以不支持,但不能反對。

換句話說,就是諸葛亮默許他們不出錢糧補貼北伐,不過將來打下了司隸,分攤司隸利益的時候,益州人自然也沒份。

一換一嘛,很公平合理的事情。

在擺平了益州派之後,諸葛亮不給荊州派反應的機會,直接上表朝廷,正式要求進行第四次北伐,並且上了《出師表》。

當然,這個《出師表》跟張溪知道的出師表,已經是不一樣了,諸葛亮不用對天子劉禪進行諄諄教導,但諸葛亮追憶先帝殊遇的那段,基本差別不大。

如今的朝廷內部,還是老臣居多,很多當年跟隨過劉備的荊州派老臣們,一看到諸葛亮上的這份《出師表》,連反對的心思都提不起來了。

而本該提出反對意見的蜀地世家們,這次也沒有任何人跳出來,找任何藉口反對北伐,反而全都陷入了沉默。

在武勳集團的支持,朝中老臣的默許之下,諸葛亮終於是得到了天子的旨意,正式出兵北伐。

就這樣,諸葛亮用半強逼,半說服的方式,通過了這次的北伐決議,然後迴歸長安,還是準備各種北伐事宜。

法正,龐統,吳懿等人,也從成都,漢中等地,紛紛的趕到了長安,開始配合這一次的北伐作戰。

而現在,之所以還沒有正式開始議事,是在等,等從成都監軍出發的趙雲,張飛二將抵達長安,到了那個時候,就可以正式開始準備北伐的事情了。

打,肯定是要打了,但怎麼打,諸葛亮有自己的想法,但這個想法,還沒有經過大家的議定。

所以,就等吧。

也沒等多長時間,大概就是七八天的功夫,張飛和趙雲率領着一萬益州郡兵先鋒,就抵達了長安。

人都到齊了,那就開始議事吧。

按照諸葛亮的想法,這次出兵,依然是兩路出擊。

一路,是走武關入南陽,進攻潁川郡,從潁川郡入河南,進攻洛陽。

另一路,是從左馮翊出發,以長安水軍爲主力,在蒲阪津渡過黃河,進入河東地區,順帶威脅潼關背後的弘農郡。

潼關這個堅固的要塞,諸葛亮是沒想過要跟它硬碰硬的,但凡能繞,還是繞過去的好。

主要作戰思路就是這兩條,但哪條主攻,哪條佯攻,諸葛亮還沒有完全想好。

按照諸葛亮的思路呢,其實還是以求穩爲主,主力從南陽出發,進攻潁川郡是比較穩妥的做法,畢竟那地方是真的平坦,無險可守,只要正常進兵,擊破當面之敵,就可以威逼洛陽了。

而蒲阪津那條線,主要是爲了牽制曹魏河東,弘農守軍的佯攻線路而已。

但這個思路的缺點呢,是目標過於明顯。 坐鎮洛陽的司馬懿又不是傻子,潁川郡的王凌也是一個文武雙全之輩,他們能不知道潁川郡的重要性,能不知道潁川郡無險可守?!

所以,從潁川郡方向進兵的話,肯定會遭到敵軍的強有力阻擊,甚至,可能會在南陽郡和潁川郡的交界處,爆發一場大規模的決戰。

這搞不好會是一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戰役。

有鑑於此,龐統和法正就聯合提出了一個比較冒險的方略。

正面戰場,還是以潁川郡戰場爲主,在那邊囤積兵力,擺出一副要打大決戰的架勢出來,吸引魏軍主力往潁川郡集結。

但真正的突破點,就選擇弘農郡。

還是利用長安水軍,引萬人突破蒲阪津進入河東郡,然後直接掉頭,南下進攻弘農郡。

在佔據弘農郡後,視實際情況而定。

若是洛陽防備空虛,則這萬人部隊直接東進,搶在潁川魏軍回援之前,強攻洛陽。

若是洛陽有備,那就暫時不要輕舉妄動,攻略弘農郡其餘諸縣,造成洛陽震動的局勢,逼迫潁川郡魏軍回援,給正面戰場的友軍創造跟進的機會。

這個方略呢,其實聽上去更加具有威脅性,但風險也不小。

先不說曹魏方面不可能不對蒲阪津進行防禦.當初曹操就是在這裡渡過的黃河,避開潼關的威脅,直接進攻長安,大破馬超,韓遂聯軍的。

這地方,司馬懿怎麼可能不知道他的重要性。

而且就算司馬懿真的沒有意識到,讓漢軍真的輕易渡過了黃河,佔領了蒲阪津,又怎麼能那麼順利的進入河東,甚至弘農郡。

河東,那是司馬懿的老家所在,這地方的一點風吹草動都不可能瞞過他,而司馬懿肯定也不會對河東不設防。

這地方,必然是寸步難行的地方。

弘農郡,同樣是中原大世家扎堆的地方,而中原世家普遍對曹魏還是比較支持的。

一萬人的兵馬,渡過黃河,在後勤補給受到限制的情況下,一頭鑽進弘農和河東這樣的世家大族林立的地區恐怕就憑當地世家大族的私兵,就足以讓漢軍寸步難行了。

你又不能在這兩個地方大開殺戒,畢竟將來佔據了河洛,沒有地方世家的支持,這地方也佔不穩的。

所以,這是非常大的風險。

可問題是,龐統是世家大族出身,而法正雖然是逃難進入益州的,可他家在扶風郡的時候,也不是什麼小世家,能不知道這些困難嘛。

世家大族林立,確實不是一個好攻取的地方,但同樣,對世家來說,只要不影響到他們的實際利益,河洛到底歸誰統治,對他們來說,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

河東世家不好說,畢竟河東世家跟曹魏的關係一直不錯,司馬懿如今又是洛陽留守,河東世家應該是會比較傾向於曹魏方面的。

但弘農郡,可就不好說了。

別忘了,當年弘農最大的世家,也是大漢的領袖世家之一,弘農楊氏,跟曹魏之間,可是有着不小的仇恨的。

當年楊修就是死在了曹操的手裡,完事兒曹操殺完人,還很誅心的去詢問楊彪,你兒子死了,你是什麼想法。

楊彪能有什麼想法?!伱曹操連皇后都敢殺,他楊彪敢說半個不字麼?!

真的,跟曹操一比,劉備當年誘殺楊奉,那都不算事兒。

畢竟,楊奉只能說是楊氏分支子弟,而楊彪和楊修,一個是弘農楊氏家主,一個是嫡子,未來的家族繼承人啊!!!

大概也正是因此,曹魏方面,對於弘農世家,一直是抱有不小的戒心,曹魏朝廷中,河東世家和潁川世家出身的人才不少,但弘農世家,真的沒幾個人入曹魏朝廷當官的。

所以,進攻弘農郡,並不是沒有可能,只是需要朝廷提出足夠的利益交換,換取弘農世家的倒戈就可以了。

尤其是弘農楊氏,雖然如今勢力已經大不如前了,但四世三公的名頭,數百年積累下來的底蘊依然還在。

如果能在戰前策反弘農楊氏,等到大軍兵臨弘農的時候,楊氏站起來振臂一呼,弘農基本可以不戰而定。

而有了整個弘農作爲依託,不管是進兵洛陽還是吸引潁川郡魏軍回援,都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你別說,這麼一套組合拳下來,就連諸葛亮都有點心動了。

但問題是說服弘農楊氏倒戈,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

第594章 輪班制第123章 聯軍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613章 進攻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4章 主僕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563章 圍堵第418章 疲兵計第11章 鄧艾?!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07章 開戰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865章 戰後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706章 拖第236章 造紙第165章 朋友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211章 豪賭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619章 誤判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086章 搶攻第614章 亂戰第956章 影響第263章 忙碌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574章 懲罰第868章 選擇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212章 投石車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646章 議事(三)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888章 巡江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773章 刻板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652章 雪橇第168章 解釋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386章 水泥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572章 破寨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665章 突圍第906章 安撫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102章 追擊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507章 開戰第313章 堅守不出
第594章 輪班制第123章 聯軍第395章 曹丕親征第188章 再次一換三第1114章 拆東補西第962章 出乎意料第613章 進攻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1128章 蔣濟的策略第4章 主僕第1150章 劉曄的建議第563章 圍堵第418章 疲兵計第11章 鄧艾?!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507章 開戰第114章 船上議論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1216章 兗州攻防戰第865章 戰後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1129章 有心無力的蔣濟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1066章 倒黴蛋張承第412章 郭淮的反應第1075章 又是聯姻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132章 攻取荊南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921章 出使歸來第706章 拖第236章 造紙第165章 朋友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1202章 鄧艾的進軍路線(三)第211章 豪賭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245章 百年大計第619章 誤判第335章 徐庶在行動第983章 洛陽的威脅第1086章 搶攻第614章 亂戰第956章 影響第263章 忙碌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1084章 司馬懿和曹爽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649章 司馬赴任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468章 馬超的神奇操作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574章 懲罰第868章 選擇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480章 孫權的想法第334章 襄樊議事第212章 投石車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646章 議事(三)第111章 變調的智激周瑜第888章 巡江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768章 突如其來的戰爭第283章 進攻準備第773章 刻板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652章 雪橇第168章 解釋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386章 水泥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572章 破寨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665章 突圍第906章 安撫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120章 竟陵之戰第1042章 遷都之議第1102章 追擊第1187章 兩線失敗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543章 無當飛軍對曹魏禁軍第507章 開戰第313章 堅守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