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張飛衝陣

張飛本來確實不該出現在東門外的。

最近一段時間,張飛的精神狀態確實非常的不好,一陣清醒,一陣糊塗的,因此諸葛亮叮囑了張飛府邸內的管家,讓他好好照顧張飛,非必要的話,就不要讓這位老將軍出門了。

諸葛亮是真的怕張飛在戰場上出事。

但.張飛難得的,清醒了一次。

當時諸葛亮正在東門外跟司馬懿交戰,而張飛,在午睡中,被東門外的喊殺聲驚醒。

“何人攻城?!”

醒來後的張飛,一聲大喝,然後跳下了自己的牀榻。

而此時,聽到動靜的張府管家,趕緊的入門內稟報,說道,“此軍中操練之聲也,非有敵情。”

這當然是一個藉口,但這個藉口,對迷糊狀態的張飛,一向很管用的。

但可惜,這次的這個張飛,是清醒狀態的。

“豎奴安敢誤我?!”

張飛一邊說着,一邊大步過去,一把揪住了管家的衣襟,怒聲說道,“老夫征戰沙場四十餘年,豈會不知何爲操練,何爲實戰?!”

管家一聽張飛這麼說話,頓時明白,這次的老爺,不是糊塗狀態。

趕緊的解釋,說道,“老爺息怒,此爲丞相所囑.老爺身體欠佳,不敢勞煩老爺。”

這麼說,就夠了。

只要是清醒狀態下的張飛,雖然性格脾氣不太好,但至少他講理。

只要說清楚了,張飛就不會計較那麼多了。

而張飛在聽到管家這麼解釋後,果然,也稍微收斂了一下自己的脾氣,放開了管家,說道,“老了,脾氣不好.一會兒汝去賬房支取十貫銀錢,權當老爺賞你的。”

這是善後補償畢竟是自己的管家,不能薄待了。

管家頓時喜出望外,趕緊謝恩領賞。

但,並沒有馬上去領錢,因爲張飛還有話問。

“既有戰事,汝且速速出門查探,將戰況報於我知.哦,對了,去軍中通知老夫本部親衛,速來府中集結,以備調用。”

張飛如此吩咐道。

雖然說,張飛其實也知道,自己現在的情況不適合上戰場,但真到了要拼命的時候,張飛也是要做好上陣搏命的準備的。

以往這樣的應對,管家自然不會說什麼,照辦就是了。

但今天,情況有些特殊啊。

“老爺莫非忘了,今日乃諸葛丞相與那司馬懿約戰之日.雖有戰況,當不礙城防,老爺不必憂慮。”管家說道。

就是在東門外野戰而已,不管勝敗,都不會影響到城內防務管家的本意,就是告訴張飛,讓他不用太過於擔心。

可這話,張飛聽不得。

張飛的性格,跟關羽正好相反,對士大夫階層,張飛一向比較尊敬,但對下人,可就沒那麼好脾氣了。

一個管家居然還敢妄言軍務城防就算你說的對,張飛也不可能聽你的。

“汝一介下人,安敢妄言軍事?!”張飛沒好氣的呵斥一聲,然後說道,“速去傳令,讓老夫親衛集結,雖老夫前往東門督戰!!!”

呵退管家去傳令,然後張飛就開始穿戴起披掛鎧甲,等待親衛集合,最後前往東門督戰。

一方面,張飛也擔心諸葛亮是不是魏軍的對手,打算在東門就近觀察,如果事有不諧,他張飛也能有個接應。

另一方面其實張飛也不想就這麼一直呆在府內養老。

清醒時候的張飛,他也知道自己現在的狀況不太對勁,能不給大家添亂是最好的選擇可你讓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在敵軍大舉圍城的時候呆在府內不出來,實在也是難爲了他。

縱使張飛知道自己現在幫不上太大的忙,但.能幫一點,是一點吧。

守在東門城樓上,名爲壓陣督戰,實際,不過是張飛慰藉自己這顆老將之心的舉動而已。

但就這麼守着,就這麼看着張飛的心境,慢慢的,發生了一些變化,眼前看到的戰況,也慢慢的發生了改變。

他似乎,又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

隱約間,張飛看到城下的兩軍對戰,一方的主帥,是自己的大哥劉備,而另一方,則是大漢國賊,曹操。

二哥對了,二哥呢?!

哦,想起來了,二哥在小沛屯守,現在應該已經接到消息,在趕來支援的路上了吧。 那麼自己對啊,自己爲什麼會呆在城樓上?!

曹賊無道,領兵來犯徐州,大哥都在城下指揮大軍激戰,自己怎麼可以在城樓上觀戰呢?!

張飛眼神一凝,幾乎不過腦子的大喝一聲,“來人,隨我出戰!!!”

說完,張飛轉身下城樓,找到了自己那匹看起來有點陌生的戰馬,拿起了自己熟悉的丈八蛇矛.策馬出城。

隨着一聲響徹戰場的怒喝,明明鬚髮皆白,但精神似乎又回到了三十餘歲的張飛,出現在了戰場之上。

這個時候的張飛,很顯然不是清醒狀態的張飛了,而是一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把洛陽當成了徐州城,把司馬懿當成曹操的張三爺。

也就搭着這個時期,曹魏方面的旗幟隨着曹丕稱帝,在規制上有了一些變化和改變,但總體的魏軍服飾和軍旗顏色並沒有改變.否則的話,這個時候的張飛,恐怕都無法分清,到底誰是隊友,誰是敵人。

好在,三爺對曹魏的軍旗,實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到了即使腦子處在混亂狀態,依然能分清敵我。

但腦子混亂的張飛,依然是一個相當危險的存在比如說諸葛亮,他就沒想過,張飛會在這個時間節點出現在戰場上,而且帶着五百親衛士卒,就敢直接對敵軍發起衝鋒。

諸葛亮趕緊叫來胡奮,讓他立刻從右翼防線分兵兩千,前往保護三將軍,千萬不能讓三將軍在戰場上有所閃失。

張飛真要有個萬一的話,對軍心士氣的打擊,可比輸掉這場約戰還要大。

胡奮趕緊奉命而行但不管是諸葛亮,還是胡奮,又或者是司馬懿,他們都沒有想到,張飛居然會這麼猛的,一路殺進了敵陣後,幾乎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阻礙,還能一路向前。

簡直就是一個戰場煞神一樣。

這裡面,固然有張飛確實出其不意的因素,導致魏軍的左翼士卒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畢竟就五百人,朝着七千人主動發起攻擊這種事兒,一般人是真的沒有遇到過。

當然,更主要的是,魏軍的左翼防線也不是沒有敵人的,他們也需要防禦當面漢軍的攻擊,一時間也無法脫身去阻攔張飛。

這就導致了張飛輕易的殺進了魏軍的左翼防線之內,而此時胡奮還落後張飛七八十步的距離,正在飛速的趕過來。

而隨着張飛直接殺入敵陣,並且一陣廝殺之後,慢慢的在撕開魏軍左翼防線的口子,再加上胡奮趁機領兵從張飛打開的口子裡殺進來魏軍的左翼防線,出現了動搖。

他們不知道是該去阻攔張飛繼續前途,還是要儘快堵上張飛製造出來的防線缺口,擋住胡奮的兩千士卒。

再加上張飛如此奮勇作戰,無形中激起了大漢右翼軍卒們的士氣和信心,也開始加大了對自己面前敵人的攻勢整個漢軍的右翼,魏軍的左翼,出現了一些混亂和動搖。

而這個時候,已經觀察到側翼不穩,要被敵軍突破的司馬懿,猶豫了一下,立刻派出了自己中軍最後的三千士卒前去支援左翼防線,增加左翼防守厚度。

至於自己身邊,就留下了不到一百人的護衛。

雖然看着很危險,但司馬懿認爲,只要自己的中軍三千人能堵住左翼防線的漏洞,那麼以目前的局勢來看,諸葛亮是不可能再有機會可以調整的餘地了.繼續這麼耗下去的話,最終受不了的,肯定還是諸葛亮。

嗯,前提是,司馬懿的三千中軍兵力,能堵住左翼的漏洞。

司馬懿認爲,這不是什麼問題。

左翼的防線雖然已經有些混亂的動搖了,但到底沒有潰散,只要增援到位及時,哪怕對面有張飛這樣的猛將衝擊,也不可能突破數千人設立起來的防線然後司馬懿就眼睜睜的看着張飛衝了出來。

司馬懿都傻眼了.這特麼還是人麼?!

就在司馬懿剛剛派出了三千兵力去支援左翼防線的同時,張飛在左翼軍陣中一路突進,終於是徹底殺穿了整條左翼防線,帶着自己的親衛,衝了出來。

而此時的張飛,已經是渾身浴血,白髮白鬚都快染成紅色了這裡面不僅有敵人的血,也有自己的血。

而跟隨在張飛身邊的親衛,也從五百人,銳減到只剩下一百七八十人了。

按照道理,這種情況下,張飛所部就算衝出了敵陣,也應該已經失去了戰鬥力了,最好的辦法,就是戰場側翼撤退,退往後方休整。

但.張飛卻依然直勾勾的,衝着司馬懿的中軍而去,對攔在兩者之間的那三千增援士兵,直接視而不見。

至於張飛剩下的那一百七八十人的親衛主將都已經殺上去了,他們這些當親衛的,能說什麼。

到了戰場上,親衛的目的就是護衛在主將身邊,保護主將的安全對親衛來說,是不存在不戰而逃的選擇的。

張飛殺了上去,他們也只能是殺上去而且有一說一,殺到現在這個地步,不止張飛,連親衛都已經殺紅眼了,根本沒有心思去考慮,一百七八十人去衝擊三千人的軍陣,到底是多麼離譜的一件事。

但.到底是兵力差距太大了,張飛再猛,他的親衛戰鬥力再強,一番左突右衝之下,依然沒能突破這三千人的阻截。

相反,張飛如今也被困在這三千人的軍陣之中,不得脫身。

就在諸葛亮揪心,司馬懿略微放心的時候.一支利箭從張飛所在的軍陣中飛出。

這支利箭,就跟有如神助一樣,非常神奇穿過了軍陣中所有的士卒,也避開了護衛在司馬懿身邊的那一百親衛.飄飄乎乎,不偏不倚的,射中了司馬懿的肩胛骨。

司馬懿應聲落馬。

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12章 誘敵第869章 訓子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85章 應對第599章 突破第363章 議策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383章 分配第1154章 鏖戰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610章 前鋒至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700章 收尾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315章 退敵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666章 敗退第138章 油江口第883章 嚇退第88章 被圍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802章 援兵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043章 升官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386章 水泥第685章 考題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1152章 調兵第631章 單挑第738章 青儲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724章 人選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76章 鄧艾去留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645章 議事(二)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207章 退路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44章 張機第47章 曹仁第697章 私宴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1192章 中計了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228章 戰與和第925章 誤會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909章 談崩第589章 試探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20章 潰敗第256章 鍊鐵第187章 治病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321章 石苞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57章 三顧茅廬第667章 勸降二將
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戰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12章 誘敵第869章 訓子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185章 應對第599章 突破第363章 議策第754章 出兵再戰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1156章 開始撤軍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383章 分配第1154章 鏖戰第953章 司馬懿的心態第610章 前鋒至第351章 漢中之戰落幕第700章 收尾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982章 魏吳結盟第315章 退敵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716章 關中世家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359章 嘈雜的軍議第1239章 進攻方略第666章 敗退第138章 油江口第883章 嚇退第88章 被圍第104章 長阪坡之戰(三)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802章 援兵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936章 蒲阪津之戰第616章 王雙的絕技第467章 涼州人選第379章 經濟作物第1206章 兵臨城下第786章 孫十萬的想法第193章 諸葛亮視察第414章 劉備的決斷第1043章 升官第21章 新官職,新工作第481章 孫權在準備第386章 水泥第685章 考題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1152章 調兵第631章 單挑第738章 青儲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724章 人選第337章 北方戰場第1220章 東征準備(一)第421章 張飛的遭遇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76章 鄧艾去留第520章 張溪定計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645章 議事(二)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1207章 退路第986章 洛陽隱患第1191章 瞞天過海第1014章 寇封來援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844章 張飛用計第144章 張機第47章 曹仁第697章 私宴第1080章 世家變化第172章 兄弟見面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966章 洛陽戰事(三)第1192章 中計了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奮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228章 戰與和第925章 誤會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909章 談崩第589章 試探第1218章 陸遜離淮南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997章 後手齊出第620章 潰敗第256章 鍊鐵第187章 治病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36章 單福薦諸葛第321章 石苞第105章 長阪坡之戰 (四)第57章 三顧茅廬第667章 勸降二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