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階段性結束

撤退呢,其實真的是一個技術活。

怎麼撤,往哪兒撤,誰先撤,誰斷後.這些都要有個統籌的安排。

否則,撤退分分鐘會變成敗退,而敗退也會分分鐘變成潰逃.到了那個時候,就徹底控住不住了。

這些道理,郭淮都懂,好歹也是積年的老將了。

但郭淮同樣知道,在戰場之上,不是所有的情況,都會按照你想的那樣去發展的,人力面對局勢的時候,總會有無能爲力的時候.就比如現在。

郭淮倒是想組織安排好士卒撤退的事宜,但如今的戰場局勢,已經不可能給他這個機會了。

因此,郭淮下令撤退,其實就是帶着本部五千人,外加過來匯合的毌丘儉所部四千餘人,提前退出戰場,往渭水渡口方向撤退。

至於其他還在維持防線的魏軍士卒,郭淮最大的良心,就是讓傳令兵打出旗語,允許各軍校尉退出戰場,分散突圍。

說白了,雖然郭淮也不想,但郭淮確實是把還在奮戰的萬餘魏軍將士們給丟下,先自己一個人跑了。

依然選擇堅守,不過是孫禮最後的節操所在.既然被曹真都督看重提拔,成爲散關守將,那他總要忠於職守,盡最後的努力才行。

就這樣,郭淮連斷後軍隊都沒有留,直接帶着文欽和毌丘儉兩人一起,領軍一路回撤,撤到渡口,組織士卒登船撤離。

經過一天的圍剿,被郭淮丟在渭水南岸的萬餘魏軍,除了少部分逃散外,大部分士卒都選擇了投降。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禮也知道散關是守不住的了.無奈之下,孫禮只能“順應民心”,聯繫關外的趙雲,主動打開散關,投降。

導致張郃重傷昏迷的原因,其實就是傷口感染,而這種病,擱在這個時代,除非遇到像華佗,董奉這樣的外科高手,你就是遇到張機都不頂用。

按照王昶的想法,戰略已經失敗了,主將都這種情況了,還守個屁啊,趕緊撤軍回左馮翊去,然後從長安請來名醫給老將軍治傷纔是正理。

對此,郭淮雖然無奈,但也沒辦法.有時候心不狠,真的做不了一軍主帥。

等張郃領兵離開山道,還沒回到武功縣內,他就已經因爲傷口發炎而發燒了,而當他勉強領兵到了武功縣後,整個人一放鬆,也就徹底暈倒了。

怪不得王昶撤兵撤的那叫一個乾脆利落呢!!!

因爲張溪的戰報最後,提到了另一件事——此戰之後,張郃重傷昏迷不醒,魏軍在張郃副將王昶的帶領下,主動撤離武功縣,退往右扶風,再從右扶風轉道,退回原本的駐地左馮翊。

趙雲的到來,確實是給了劉備一個好消息但武功縣那邊,張溪派出軍使傳來的消息,可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但即使如此,散關的軍心也非常的不穩,隨時都有崩潰的可能.而當郭淮將軍反攻眉縣失利,不得不退守渭水的消息傳到散關,散關的軍心就徹底亂了。

但仔細翻閱了張溪送來的戰報後,劉備又覺得在這樣的突然遭遇戰中,以張溪手下的郡兵對抗張郃率領的曹魏禁軍,打成這樣確實不意外。

這些敗軍,全都交給了諸葛亮去妥善安置,是押送回漢中,還是在眉縣就地安置,這些都是諸葛亮需要去頭疼的事情。

畢竟張溪用兵,素來謹慎小心,這麼大的戰損,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更別說張溪傳來的戰報裡,還有馮習重傷的消息,這就讓劉備更加的心疼和不理解了。

涼州軍團被散關擋在了關中之外,但如今渭水之戰已經結束,魏軍全面撤往右扶風,散關後路已經斷絕,根本翻不起大風浪出來.劉備爲了以防萬一,再次派出魏延領兵五千,配合趙雲攻取散關。

簡單來說,就是武功縣的大夫根本沒本事替張郃治療這個傷口感染的問題。

在關中平原作戰,缺什麼都不能缺了騎兵。

而郭淮之所以分兵給兩個人,一方面也是讓這兩個人長點見識,讓他們知道一下戰場的殘酷性,另一方面,他們的這一千人,多少是個預警。

張機這一脈,主治各種傷寒厲瘴,對外科真不怎麼擅長馮習到現在都還只能虛弱的躺在牀上就是一個明證。

郭淮倒也沒有說什麼,痛快的分給了兩人一千兵馬.但其實郭淮心裡也很清楚,他們接應不到多少敗退回來的袍澤的。

郭淮手裡一共就三千騎兵,就讓整個眉縣爭奪戰變得險象環生,如果不是夏侯楙太廢物,讓魏延搶佔了先機,又應對得力,這個眉縣說不定到現在都不好說到底是誰的。

張溪確實已經領軍佔領了武功縣,掃除了五丈原側翼的威脅,擊退了張郃.但如今張溪手裡的兵力,只有一萬人出頭了。

郭淮好歹是帶了八千多人撤回來呢,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全部登船完畢的.如果沒個警戒的話,蜀軍要是突然追擊而至,那自家士卒還得因爲慌亂而自相踐踏,導致不必要的損失。

這點兵力,顯然不足以執行之前的策略,輕兵突襲長安了。

讓劉備真正開心的事情就是這個——張郃重傷了,而且還昏迷不醒。

但好在,還有萬餘魏軍士卒被徹底留在了這邊的戰場上,倒也不算是徹底失敗.眼看着撤走的敵軍已經追不上了,張飛下令回軍,參與圍剿那些敗退的魏軍。

而王昶呢,只能是一直守着張郃,等到張郃難得清醒過來的時候,趕緊請教現在張溪可就在城外打造攻城器械呢,隨時可能攻城,這個武功縣,咱們還守麼?!

就這樣,渭水渡口一戰,終於是落下了帷幕。

對於張郃重傷昏迷這件事兒,王昶比任何人都不能接受明明是膝彎處中了一箭,一點小傷而已,怎麼就鬧的後果這麼嚴重的呢?!

而王昶呢王昶現在也是一腦門子的官司。

而劉備則暫時在渭水沿岸駐紮下來,跟張飛,黃權,龐統等人,一邊等待涼州軍團和武功縣方面的消息,一邊商議接下來的進兵路線。

但實際上來說,當朱贊在眉縣支援戰失敗後,告別毌丘儉,帶着殘兵返回散關後,孫禮就知道大勢已去了。

ωwш тt kǎn CO

是怪射出那一箭的馮習呢,還是怪爲了急行軍撤回武功縣,硬撐着把箭頭留在傷口內爬山路的張郃自己呢?!

趙雲突破散關後,除了給劉備集團帶來了生力軍外,最主要的是,趙雲帶來了劉備現在最需要的涼州騎兵。

這事兒,還是在張溪領軍進入武功縣之後,聽武功縣的那些世家鄉老們說起,才知道張郃已經是重傷昏迷了的。

張郃因此也是一陣昏迷一陣清醒的,根本不能理事。

可這事兒怪誰呢?!

因此,郭淮還是很痛快的給了這兩人士卒,同時也交代他們,一旦蜀軍追至,千萬不要應戰,保持警戒快速撤退就好一千人登船,撐死不到一刻鐘時間,足夠了。

這讓劉備很意外。

如果不是朱贊告訴孫禮,說郭淮將軍還有一個反奪眉縣的計劃,孫禮可以用來安撫散關守軍士卒的話,這個散關,孫禮可能十天都守不下去。

面對三萬多蜀軍的全線進攻,魏軍的防線已經維持不住了,自己也無法依靠中軍突陣挽回劣勢.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能逃出來多少就逃出來多少吧,總比被人擊破防線後,全軍覆沒來的強。

可惜,華佗已經讓曹操給殺了,華佗一脈的弟子,比如樊阿之類的,基本都在江東避難,而董奉嘛,倒是醫術和醫德俱佳的人物,唯一的缺點是——董奉今年才四歲!

蜀賊那邊的將軍們又不是傻子,他們一旦擊破了自家的防線,除了分割包圍自家殘軍外,第一時間肯定會派兵往渡口方向來的比起自家人,毌丘儉和文欽遇到蜀軍的可能性更高。

但即使如此,面對趙雲的進攻,孫禮也已經越來越力不從心了。

而事實上,就跟郭淮預料的那樣,文欽和毌丘儉根本沒有接應到多少從戰場上敗退下來的自己人,倒是在不到半個時辰之後,接到了斥候報告,說蜀軍距離渡口,已經不到十里路了。

但可惜,王昶只是副將,他沒有張郃的授權,還真的指揮不動這羣禁軍們,只能是等着張郃清醒過來後,再請示決斷。

但凡早點把這個箭頭取出來,敷上創傷藥,張郃的傷也不至於鬧到現在這麼嚴重。

雖然羌胡騎兵的戰力如何真就沒個準,但在進攻關中平原的時候,手裡有一支騎兵和完全沒有騎兵,那可是兩碼事兒。

至於張郃怎麼重傷的,張溪在軍報裡沒有說明原因,因爲張溪也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張郃前腳還生龍活虎的在大昌集大殺四方呢,轉頭就重傷昏迷了。

當張飛親自領着先鋒部隊三千人趕到渭水邊渡口時,只能看到已經飄蕩到渭水中間魏軍船隻.看的三爺只能在馬上連連嘆氣。

甚至於說,張溪的戰損太大了,大到必須要在武功縣暫停休整一段時間,纔能有再次作戰的能力。

到了這個地步,文欽和毌丘儉也不敢再抱有幻想了,立刻引兵緩緩而撤,趕在蜀軍趕到前,完成了最後的登船撤退事宜。

當魏延領兵剛剛走到半路的時候,趙雲已經帶領着涼州軍團進入了關中。

而等劉備看完了整個戰報後,他甚至還有點小開心。

倒是毌丘儉和文欽,才上戰場沒多久,心裡終究是有些不安,也有點不甘心.這兩人向郭淮要了一千軍馬,在渡口外圍列陣,試圖接應從前方敗退過來的魏軍士卒。

隨着朱讚的殘兵回到散關,不需要多長時間,散關內的守軍都會知道眉縣已經失守,散關後路斷絕的消息這麼堅守下去,不過是在拖延時間罷了。

到底是晚了一步。

張郃一連昏迷了三天,第四天才勉強清醒過來。

而張郃醒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讓王昶一定要保密他受傷的消息,不可讓張溪知曉那小子鬼主意太多,一旦知道自己傷重,必然會抓住機會攻城的。

而第二件事,張郃立刻寫下手書,授權王昶指揮全軍,在合適的時機,棄守武功縣,退守左馮翊。

不得不說,在有了張郃的授權之後,王昶立刻就支棱起來了一番操作,不僅順利的把張郃受傷的消息瞞過了張溪,也順利的撤軍,把剩下的七千餘魏軍士卒,安然帶回了左馮翊。

第1099章 失守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3章 吹牛第43章 輸了第149章 約定第894章 撤離第931章 勸說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44章 議罪錢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506章 等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1025章 變數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227章 和談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702章 託孤第1123章 撤軍第142章 分地盤第53章 蹴鞠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573章 急行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100章 撤軍第1070章 和談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302章 于禁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09章 到來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020章 兜圈子第473章 退兵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1086章 搶攻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626章 敗退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126章 絕北道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62章 賣馬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130章 變策第1005章 勸降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211章 豪賭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39章 訪友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619章 誤判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942章 守關第928章 授徒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572章 破寨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533章 善後第1100章 撤軍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264章 再見面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744章 掛帥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705章 女兒事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1172章 河東世家
第1099章 失守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205章 局勢變化第950章 諸葛亮的冒險第13章 吹牛第43章 輸了第149章 約定第894章 撤離第931章 勸說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674章 世家之議第1253章 拖時間第1044章 議罪錢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244章 王炸組合第340章 陸遜攻宜都第818章 涼州騎兵第506章 等第198章 對峙與密約第58章 另一個視角的三顧茅廬第1085章 曹叡的決策第1025章 變數第789章 領兵出征第227章 和談第469章 南陽戰局第702章 託孤第1123章 撤軍第142章 分地盤第53章 蹴鞠第127章 謀取荊南四郡第573章 急行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1100章 撤軍第1070章 和談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302章 于禁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609章 到來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1020章 兜圈子第473章 退兵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799章 陸遜的心態第1086章 搶攻第866章 諸葛出征第515章 僞木牛流馬第824章 異道會潼關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1134章 賈充的謀略第485章 搞事兒的孫權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1037章 曹叡的選擇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6章 這個世界不太對勁第626章 敗退第517章 曹真的直覺第126章 絕北道第1103章 調整部署第162章 賣馬第210章 山道肉搏戰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130章 變策第1005章 勸降第1016章 意外的變數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342章 呂蒙的動搖和堅持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211章 豪賭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748章 對內整治第39章 訪友第733章 內政外交第727章 補救措施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619章 誤判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29章 徐庶與張溪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942章 守關第928章 授徒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572章 破寨第955章 下下之策第842章 各方反應第533章 善後第1100章 撤軍第970章 御駕親征第675章 江州密議第264章 再見面第636章 將軍成長中第1235章 諸葛請辭第744章 掛帥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將第1010章 河洛戰事第705章 女兒事第847章 潼關之戰(二)第1172章 河東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