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等

諸葛亮終究還是寫了這一封信,不爲別的,就爲了大漢。

諸葛亮可以算是這個時代裡,少有的把國放在家前面的人,他對匡扶大漢的理想,其實一點都不比劉備差。

再加上劉備的知遇之恩,諸葛亮做出這樣的選擇,其實並不讓人意外。

而隨着諸葛亮的這封書信寄出後,整個北伐的戰略,基本也就確定了——採用龐統聲東擊西,出其不意的計策,走陳倉道攻取眉縣,一舉截斷渭水曹軍退路,然後圍攻長安。

戰略制定完畢,剩下的就是調兵遣將,完善細節方面的事兒了。

比如調遣多少兵馬進攻陳倉道,派何人領軍,如何在隴山道和褒斜道吸引曹軍主力注意,如何解決進攻過程中遇到的難題.等等。

這些都是細節方面的事情,而且有些還真的只能靠臨陣隨機應變,不可能在事前都預料到一切。

所以這五個人湊一起,也不過是儘可能的商量,如何降低風險而已。

至於劉巴,他可忙着呢。

現在劉備之所以一直沒有下詔,一方面是在等秋收的完成,另一方面,劉備也是在等一個時機。

這點,就是周瑜都沒法否認的。

之後也不需要再大動干戈,完全可以一邊坐視曹劉對戰,一邊訓練士卒習慣北方作戰特點,北上遼東聯絡公孫氏,收購戰馬組建騎兵部隊。

徐州方向曹魏不僅還有下邳郡在手,足以牽制佔據徐州東南部的東吳軍,守將臧霸也是地頭蛇,能力和威望都不低,鎮得住。

因此,曹丕私下給曹真寫了一封信,讓曹真提高警惕不需要大動干戈的提前做出佈防,那樣過於浪費軍糧,但必要的警惕還是要有的,不能大意。

現在的孫權,眼光還是朝外看的,他知道自己現在雖然佔據了淮南和青徐,但曹丕那邊,是肯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一直到現在,洛陽附近的區域,纔算是勉強恢復到以前的狀態,這還是曹丕拉下臉來,對河東的世家們一頓威逼利誘,讓這些世家們把趁亂隱匿的人口給吐出來,這才能勉強達到的結果。

孫權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強項和弱點在哪裡。

中原腹地,孫曹兩家的一場大戰,到現在這個時候,還沒有正式打響。

劉備的想法可以說沒有任何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當今三分天下,三家主君都不是傻子。

當然,最重要的是,現在孫登活的好好的,而且非常符合孫權的心意,孫登的太子之位,堅固的很,根本不存在任何“二宮之爭”的基礎條件。

因此,孫權很清楚,曹丕早晚會出兵青徐的,而孫權同樣清楚,現在的東吳士卒,要在平原上跟曹軍騎兵對戰,那勝算實在低得可憐。

可沒過多久,周瑜就給了他一份大禮——不僅偷襲攻下大半個徐州和整個青州,而且周瑜在淮南誘敵深入,一舉擊破曹休,拿下包括合肥在內的整個淮南,讓江東的觸角第一次有機會進入中原。

偷襲荊州沒成之後,孫權雖然很有擔當的保下了呂蒙,割地補償劉備,重訂盟約.但實話實說,這時候的孫權,多少是有些消沉的。

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證明這是劉備要搞大動作了,也許只是劉備剛剛立國,試圖解決國內內政的問題但萬一劉備就突然出兵關中了呢?!

曹丕打聽過了,那個叫陸遜的主將,不過是因爲仗着自己是江東世家豪族出身,又是孫策的女婿,算是孫氏外戚,這才得以掌權的孫權小兒如此用人,有何慮哉?!

一方面要忙着收尾關中經濟戰,另一方面也要跟龐統一起合作,儘可能多的收集關中情報。

劉備的想法很簡單啊,就是希望孫曹兩家趕緊先開打,等到曹軍的大軍全都動起來,被牽制在中原腹地,到那個時候他再領兵出關中,進攻長安,這樣不是壓力小很多麼。

曹丕雖然各方面都不及曹操,可在當世,也算是一個不錯的主君了,該有的政治頭腦他是一點都不缺。

劉備真的不明白,曹丕到底還在等什麼?!

一旦曹丕駕臨兗州,跟江東在青徐開戰,而這個時候劉備出隴山,攻略關中,那曹丕就是腹背受敵,免不了的又要來回折騰洛陽一帶的守軍再來這麼幾次的話,即使是繁榮富庶的中原腹地,也經不起這樣的折騰。

反正江東那幫子鼠輩們是不敢先動手的,如果劉備真的出兵隴山,進攻關中的話,那曹丕直接就把兗州的士卒調往長安和宛城一帶,只留下部分兵馬監視江東。

所以,不管是周瑜還是張昭,都建議孫權暫時不要輕舉妄動,以防守爲先,不跟曹軍野戰,引導曹軍主動進攻,把曹軍拖入攻城戰,這樣纔是對江東最有利的。

所以吧,曹丕也在等。

劉備的第二次北伐,具體時間沒有確定,但大概率,是在秋收以後。

歷史上的孫權,又因爲久攻合肥不下,每次不是損兵折將,就是被人嚇退,一點面子都沒有大概就是在那個時候,孫權已經放棄了一統天下的想法,轉而採取呂蒙的策略偷襲荊州,準備割據自守了。

真不是曹丕看不起江東,實在是江東這些年除了偷襲青徐和淮南的這一戰打的有模有樣外,其他的戰果都很拉胯江東唯一要注意的人是周瑜,只要把周瑜的精力牽扯在淮南,那麼徐州方向根本不足爲慮。

孫權也是因此,纔有了在曹丕,劉備相繼稱帝后,自己也稱帝的底氣,同時也重新點燃了北上中原,爭奪天下的念頭。

孫權雖然也採用了呂蒙的策略,但孫權幾次打合肥,都沒有經歷大敗,甚至他還差點就拿下了合肥.孫權還沒有徹底放棄坐天下之主的想法呢。

此時的孫權,也不過是四十出頭而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再加上這時候整個淮泗集團還沒有徹底凋零,還能跟江東世家集團對抗,因此孫權還不需要爲了平衡內部關係搞宮鬥。

因此,曹丕覺得,只要自己不主動去打青徐的東吳軍,那東吳軍絕對不敢貿然北上,在平原地帶跟曹軍騎兵爭鋒的。

等到擊退了劉備的進攻後,再回過頭來收拾這幫東吳鼠輩就可以了。

而呂蒙做出的應對策略,是讓孫權奪取荊州,佔據長江中下游全境,先立足於自保,之後再想辦法攻取宛城,洛陽等中原腹地,實力增強後,再北上。

而事實上,孫權確實沒有這個想法。

這次不需要繞祁山道而出,可以直接從隴山道和褒斜道出兵,那麼調兵和行軍時間就能大大的減少,即使劉備九月下詔,十月出兵,也能在冬季來臨前,攻入關中大地。

至於中原之地,因爲劉備的怪異舉動,曹丕到現在都沒有下定決心,正式開啓收復青徐的作戰。

可問題是,到現在都沒有看到任何動手的跡象,快四個月了,曹丕依然蹲在鄴城不動,而孫權也一直在建業沒有北上。

從中原傳遞到蜀中的情報上顯示,兗州從五月份開始就大規模籌集軍糧,而豫州地區,屯兵汝南的曹休也領兵東進,威脅淮南地區.按理來說,這場孫曹之間的戰鬥,早就該打響了的。

這樣曹軍就處在了腹背受敵,進退兩難的地步,到那個時候,東吳再伺機而動,奪下下邳,把淮南和青徐連城一片,這樣就好受多了。

即使北上不行,咱們自保也有餘了,割據江東稱王稱霸根本不在話下。

一旦曹軍主動在中原腹地發動對東吳的進攻,那麼在成都的劉備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他一定會再次出兵關中的。

呂蒙說的其實也沒錯,東吳擅長的是水戰,水師天下無敵,但你要到了青徐之地,甚至是兗州,去跟曹魏的騎兵較量,那純粹就是去找抽的。

曹魏又不是沒往蜀中派遣細作,安插間諜,蜀中現在的情況,以及劉備方重臣幾乎全員移駐漢中,這麼明顯的信號,曹丕多少也得防備着點。

等到曹劉兩家打到兩敗俱傷的時候,東吳又訓練好了北地進攻的士卒,就可以鯨吞中原,北上爭奪河北,奪取天下了。

但這個時代不一樣。

糧食歉收還是輕的,百姓丁口逃離,屯田敗壞這些影響纔是最重要的。

而且江東方面,派了一個沒啥戰陣經驗的書生來主持青徐軍事,多少有點所託非人。

兩年前在西北跟劉備一戰,曹魏的損失其實真不小,尤其是洛陽,河東,宛城一帶,那時候來回調兵防禦,幾乎把這些地區折騰的夠嗆,甚至可以說是一年不得安寧。

這就是周瑜重新爲孫權制定的戰略,孫權表示非常的認可。

所以,現在孫權也在等,一個是等曹丕主動發起進攻,另一個,則是希望劉備能先出兵關中,吸引曹魏的注意力。

這樣孫權就可以不用擔心曹魏主動來攻,而是謀劃該怎麼奪取下邳了。

天下三分之後的局勢就是這樣,大家都不敢輕舉妄動,都在等,等着一個人能站出來,打破這個微妙的平衡。

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62章 突破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683章 影響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70章 江夏太守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691章 戍邊第1027章 一箭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246章 去成都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001章 亂局第86章 攻城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459章 變故第620章 潰敗第907章 南下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766章 人選第766章 人選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66章 戰後動態第940章 大變故第324章 激將第644章 議事(一)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047章 南征第742章 歲月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357章 東三郡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27章 論將第257章 成本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865章 戰後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781章 右扶風第302章 于禁第94章 援兵到來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394章 矛盾第297章 不合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942章 守關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9章 寇封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715章 救災第60章 授徒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988章 巧合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1087章 應對第458章 設伏第1056章 水戰(四)第187章 治病第39章 訪友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714章 雪災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073章 流民
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62章 突破第259章 閒談江東諸將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1031章 大漢南軍第605章 下一階段第377章 戰後處置第353章 故交相見第683章 影響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70章 江夏太守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497章 一夜築城第175章 從長計議第691章 戍邊第1027章 一箭第770章 曹魏動向第203章 草率的漢中攻擊戰第839章 戰略改動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246章 去成都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775章 漢軍軍議第1001章 亂局第86章 攻城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693章 擱置爭議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1106章 失敗的影響第431章 詭異的南陽戰事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459章 變故第620章 潰敗第907章 南下第330章 英姿颯爽關銀屏第766章 人選第766章 人選第382章 礦產爭奪第66章 戰後動態第940章 大變故第324章 激將第644章 議事(一)第306章 形勢再變第18章 家有新人第1190章 意外的先見之明第1047章 南征第742章 歲月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357章 東三郡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320章 呂蒙的決斷第27章 論將第257章 成本第1063章 局勢明朗第865章 戰後第779章 舌辯結束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393章 曹魏的反應第512章 關羽的戰術第781章 右扶風第302章 于禁第94章 援兵到來第612章 撤退辦法第898章 東吳的盤算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394章 矛盾第297章 不合第856章 潼關之戰(十一)第876章 偷襲城門第942章 守關第885章 徐庶斷策第9章 寇封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899章 曹魏的盤算第715章 救災第60章 授徒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988章 巧合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659章 持節軍令第1087章 應對第458章 設伏第1056章 水戰(四)第187章 治病第39章 訪友第408章 姜維獻計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500章 各州情報第170章 再次離家出走第714章 雪災第461章 孟達對曹真第1062章 醴陵對峙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1073章 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