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張郃之計

張溪這一路上,緊趕慢趕的,終究是在天黑前,趕回了自家營寨。

見到了還算完整的自家營寨,以及已經先一步入營主持防務的柳隱,張溪終於是鬆了一口氣。

還好,是自己想多了,虛驚一場。

張郃終究還是沒有對自家的空寨發動突襲。

不過這事兒吧,張溪雖然鬆了口氣,但對馮習的作爲,還是相當的不滿的。

這次是運氣好,張郃不知道出於什麼原因沒有這麼做,但不代表張郃真的想不到或者是做不到!!!

任何時候都不能小瞧這個時代名將的含金量。

這事兒,張溪決定,等馮習回來了,還是要好好的跟馮習掰扯一下的。

現在嘛.先穩定軍中軍心爲要。

張溪趕緊派柳隱領兵外出,去收攏之前被張郃擊潰後,還散亂在外的潰兵們,而自己則堅守營寨,應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張郃軍的突襲。

張溪從來不會懷疑張郃的能力,雖然這次張郃沒有偷襲營寨,但如果張郃想要突襲五丈原的話,早晚還得來攻打自家這個營寨。

能安全退回右扶風都算是僥天之倖了。

張郃聽完後,卻沒有任何生氣的意思,只是笑着點點頭,說道,“此計確險,老夫亦知之.然若非用此計,何能進軍五丈原,策應郭刺史脫險?!”

面對一千多人防守的營寨,哪怕張郃帶回來的士卒還有戰鬥意志和戰鬥力,他麾下即使算上之前留守在武功縣的一千人,也不過只有六千三百人而已就是把這些士卒全派出去攻打,要想在短時間內攻破一座營寨,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當然,最重要的是,沒有了這個營寨卡在進軍五丈原的路線上,張郃就可以驅兵直入五丈原,通道已經徹底打開了。

這是王昶能想出來,最委婉的勸解之詞了。

有一說一,雖然王昶在面對自己接應的時候,有些應對失措,但之前王昶能當機立斷,領兵以圓陣據守的應對,也讓張郃在內心對王昶有了一定的認可,否則張郃也不會在面臨這種關鍵決策的時候,找來王昶商議。

王昶遲疑了好一會兒,思慮再三,最後還是對張郃拱手,勸說道,“老將軍此計.太過弄險爾!!!”

爲此,張郃找來了王昶,想跟王昶商量一下,接下來的行動方略。

張郃把目前的局勢,尤其是郭淮軍團面臨的困境,跟王昶先簡單說了一遍,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旦出城進攻敵軍營寨遭遇阻礙,不能在半個時辰內攻破營寨,那麼張郃軍就又得再面臨一次兩面夾擊。

這一眼神,就非常複雜了。

而張郃,是在劉備第一次北伐的時候,隨着曹丕親征來到長安的,之後就一直在長安鎮守,在曹仁的安排下,坐鎮右扶風。

王昶微微一窒.確實,如今的局面,要想破局,確實只能這麼冒險了。

後軍七千餘人,被人徹底堵死在武功縣外不到二十里的地方圍剿,自己帶着兩千五百人去接應,最後算上自己的接應部隊,只有五千三百人逃出包圍圈,安全撤回武功縣.這簡直就是損兵折將,大敗而歸啊!!!

誰要是敢說這一仗算是他張郃贏了,張郃第一個找那人拼命沒這麼埋汰人的!!!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張郃纔沒有輕易出兵去進攻張溪在武功縣外的營地。

郭淮那邊,應該是撐不了太久的。

王昶低頭,仔細琢磨了一下,拱手問道,“老將軍有何妙計,還請示下。”

只要攻破了這個營寨,都不需要徹底佔領,只需要一把火燒了,把張溪營中的糧草補給都給燒了,接下來的仗就會好打的多。

張郃微微點頭,繼續說道,“老夫有兩計。一者,兩日後,我等戮力同心,出城與蜀軍一戰,勝,則順利進軍,敗,則棄守武功,退回右扶風。”

確實,張郃比張溪要更早回到武功縣城,也注意到了城外張溪的營寨內似乎有一些混亂,張郃確實動過心思,要不要趁機突襲一下張溪的營地。

但張郃現在不管這些,就是目光銳利的看着王昶,一動不動,等着王昶的回答。

兩個人之前確實沒有太多的接觸,而這半年的時間裡,王昶和張郃雖然有了一些交集,但一般都是一些政務上的接觸,在軍務上,張郃依然對王昶的瞭解不多。

因此,張郃思慮再三,這纔沒有出城去偷襲張溪軍的營地,也讓張溪逃過了一劫。

張郃現在也很憋屈。

再一個,張郃也不確定,現在的城外蜀軍營寨,到底有沒有將領主持防守。

而王昶呢,則是在大半年前,隨着曹真接任雍涼都督的時候,從河北調過來,配給張郃當副將的。

帶着一萬人從右扶風出兵進攻五丈原,如今卻被人堵在了武功縣無法前進。

可當張郃準備這麼做的時候,卻愕然發現,自己帶回武功縣的魏軍士卒,短時間內,是無法繼續作戰的。

張溪不想再輸一回,張郃同樣也不想再輸一回了。

“如今局勢危急,郭淮隨時有兵敗覆滅之危,我等需儘快進兵五丈原,策應郭淮然我軍新敗,蜀軍又當道立寨,若欲進兵,需行非常之事!”

對於王昶,其實張郃並不是太瞭解的。

事實上,張溪覺得自己沒能留下王昶等人,是自己輸了,但張郃同樣沒覺得之前一戰,自己算是贏了。

這次領軍突襲五丈原,張郃爲了追求速度領兵先行,王昶終於有了展現自己軍事才能的能力,而張郃呢,也終於對王昶的軍事能力,有了一個直觀理解。

張郃也不意外王昶會有這樣的眼神,說實話,這是可以理解的。

兩天後,張郃必須領兵出城,不管是主動出戰,還是冒險領兵突進,都必須立刻行動。

到了那個時候,張郃既沒有足夠的兵力,又缺乏進軍的支撐點,還拿什麼去進軍五丈原?!

但這個時候,張郃已經錯過了機會,即使現在再出城進攻,蜀軍也已經有備了.張郃不會幹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前面有敵軍營寨堅守,後方有張溪率軍回援包抄後路.這次,張郃要是被人堵住了,可就沒有人可以領兵來給接應自己了。

這時候的營寨內,還有一千多人駐守呢。

這要是有個萬一,那就不是損兵折將的問題了,武功縣都有可能隨時不保。

比如,張遼就曾經非常討厭自己的副將武周,想讓胡質代替武周成爲自己的副將,但最後被胡質婉言勸解了,纔跟武周和好。

之前的絞殺戰,張溪覺得,終究還是自己敗了,沒能徹底留下包圍圈裡的魏軍,還是讓張郃接應走了一部分軍隊但接下來的一戰,張溪可不想再輸了。

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這年頭,主將不瞭解副將,甚至討厭副將,跟副將合不來的情況,處處都有。

張郃帶回來的,是一羣久戰疲憊,僥倖脫身的士卒,這些士卒的士氣,全用在了之前的突圍上了.你現在讓他們再去進攻敵軍營寨,他們連基本的作戰慾望都沒有。

王昶聽完,一句話不說要是這種大家都能想到的辦法,張郃根本不需要找自己來做什麼參謀,他自己就能做決定了。

反正就目前的局勢來說,王昶一時間也想不到什麼好辦法,倒不如聽聽老將軍的想法。

合適自己就贊成,不合適自己再委婉勸諫就是了。

有這個功夫,張郃還不如讓士卒好好的休息一下,畢竟他的時間也不多,只能給士卒最多兩天的休整時間。

畢竟,張溪的大軍,最多也就距離自己小半個時辰的行軍路程,甚至以張溪的能力,張郃都不敢確信,張溪會給自己留下小半個時辰的時間。

果然,張郃繼續說道,“這二嘛老夫欲以文舒留守武功縣,以老夫旗號迷惑蜀賊,老夫則親領五千軍卒,繞開蜀軍斥候,從別道秘密進軍五丈原。”

這話一說,王昶立刻擡頭了,驚訝的看向了張郃。

畢竟,馮習雖然出兵四千去拖延張郃軍,也確實被張郃一舉擊潰,如今潰兵都沒有多少回營的但張溪好歹給馮習留下了五千多人鎮守營寨的。

王昶再次躬身,勸說道。

王昶不傻,知道以他目前的地位,張郃找自己來,肯定不是讓自己出主意的,撐死了就是一個參謀.那就讓張郃說唄。

而隨後,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柳隱就帶着五百人趕回了營寨,開始組織起營寨防務這時候,張郃終於意識到,之前的蜀軍營寨並沒有大將主持,否則蜀軍不會爲了着急行軍,先派五百餘人回來了。

張郃對着王昶這麼說道。

不打破自家的營寨,張郃根本不敢放心進軍五丈原的。

雖然看着有些混亂,但在張郃看來,這是在收攏殘兵過程中出現的正常混亂,並不能說明敵軍營寨無人主持。

但問題是

“只恐此計,難以瞞過那蜀軍主將啊。”

張郃聽完這個,也有些無奈確實,自己的這點小伎倆,要想瞞過張溪那個小子,確實有些難度。

但如今,張郃有的選麼?!

張郃只能苦笑着,起身,對着王昶說道,“張溪此人,用兵謹慎,我亦知之。然今我軍兵少,又值新敗,欲以堂堂之陣破敵,恐亦難爲也。若此,何不冒險一回,卻未必無效.不需多久,只需瞞過那張元長三日之期便可。此事,亦需文舒多加思量。”

王昶一聽這話,頓時壓力又上來了。

老將軍,你老人家.是不是有點太看的起我了?!

第74章 密謀第1165章 平策第984章 聯姻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113章 失算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030章 另一路第833章 誘餌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767章 安撫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257章 成本第941章 誤判第867章 定性第173章 人才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911章 過江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092章 共議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1222章 經濟戰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400章 夜襲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012章 誘敵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714章 雪災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54章 不對勁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067章 戰長沙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657章 疑兵計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363章 議策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626章 敗退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583章 搶時間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884章 戰後第583章 搶時間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59章 聯姻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652章 雪橇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章 年底酒宴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41章 甩鍋第1238章 改良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
第74章 密謀第1165章 平策第984章 聯姻第275章 成都來信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1113章 失算第1179章 進兵河東第969章 佔便宜的東吳第1030章 另一路第833章 誘餌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767章 安撫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523章 又送女裝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257章 成本第941章 誤判第867章 定性第173章 人才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1254章 兵臨城下第1141章 濮陽失守第952章 洛陽應對第911章 過江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092章 共議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310章 定軍斬夏侯第1222章 經濟戰第448章 混戰過後第948章 各地局勢第400章 夜襲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373章 花鬘和關索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797章 曹休的計劃第195章 張溪告狀第1171章 一請司馬懿第1012章 誘敵第504章 眉縣世家第714章 雪災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795章 涼州軍團入關第954章 不對勁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067章 戰長沙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657章 疑兵計第785章 諸葛亮的應對第363章 議策第1029章 誰比誰更爛第1225章 貿易戰(二)第1233章 孫權的壓力第441章 退守街亭第470章 關羽的決斷第380章 南中規劃第626章 敗退第977章 試探與使者第583章 搶時間第65章 攻擊和防守第1175章 烏龜出殼了第884章 戰後第583章 搶時間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378章 倒黴的小姑娘第159章 聯姻第410章 王異的掙扎第652章 雪橇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967章 潁川的處置第1162章 三年後(三)第598章 要命的巧合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240章 合肥之戰第465章 張溪和魏延第346章 周瑜接任第1036章 主帥心思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章 年底酒宴第1126章 互相猶豫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247章 成都述職第860章 潼關之戰(十五)第841章 甩鍋第1238章 改良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590章 還有一條路?!第1061章 北上長沙第764章 周瑜的計謀第750章 兵敗如山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