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壞消息

潁川世家的投降速度之快,不僅驚到了陳泰,讓司馬懿也是無言以對。

身在鞏縣的司馬懿,在接到了陳泰的軍報示警後,就往南面派出了不少的偵騎滲透,獲取南面的情報。

沒辦法啊,現在司馬懿在鞏縣面對魏延的三萬北軍進攻,倒是能穩住形勢了,可要擊退魏延,也不是一天兩天能做到的。

如果這個時候,南面潁川郡全面失守,那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但是吧,司馬懿在那個時候,也沒有太過擔心。

潁川這地方,蜀賊已經攻了兩次了,一次在佔據襄城後無力前進,一次在潁水岸邊損兵折將因此,司馬懿對潁川方面堅守的能力,還是有一定的信心的。

雖然陳泰來信告知自己,希望自己能儘快撤退,但司馬懿預計,陳泰至少應該能堅守潁川一個月的時間。

這段時間,司馬懿還是可以尋求擊破魏延所部,兵臨洛陽的機會的。

倒不是司馬懿覺得憑藉自己手裡的五萬多士卒可以攻下洛陽,他倒也沒有那麼自大可這次出兵反攻洛陽,要是連一點戰績都沒有就選擇撤兵,恐怕朝廷那邊,會交代不過去。

擊破魏延所部,兵臨洛陽,就是司馬懿需要拿出來的戰績。

如果是以前的朝廷,司馬懿倒是可以不用在意這些戰績不戰績的問題,畢竟局勢如何,在朝廷中的那幫大臣們,都能看的明白。

哪怕司馬懿不在鄴城,自然也會有陳羣,劉曄,曹真等人幫自己說話,不至於會讓天子誤解自己。

但現在不同了天子身邊的人,除了滿寵還算靠譜一點外,剩下的都是沒啥戰略眼光的人。

如果沒有一點實際的戰績就選擇退兵的話,恐怕天子那邊還會派人來問責的。

更別說,自家軍營這裡還有個不省心的玩意兒在。

自己就算真的想退入兗州自保,曹爽那個傻缺玩意兒也不會答應的。

司馬懿也是無奈,雖然他不想這麼拖拖拉拉的在鞏縣繼續跟魏延扯皮,但有實際需要,他又不得不這麼做。

可.潁川那邊是不是有點太拉胯了點?!

陳泰那邊倒是還沒有什麼最新的軍報到來,但司馬懿派出南下的偵查的斥候,卻回來告訴司馬懿,說是聽到傳言,蜀賊已經輕取了陽翟和長社,如今正往鄢陵方向而去。

這一來一回,不到二十天的時間,陽翟和長社就已經丟了?!

真的,司馬懿都傻眼了。

雖然說吧,斥候打聽到的情報只是“傳言”,“傳言”這個東西,未必可信可司馬懿賭不起啊。

如果“傳言”是真的,陽翟和長社丟了,那麻煩可就大了。

蜀賊東進鄢陵,可以切斷許昌魏軍的退路,同時打開進入陳留郡的通道,而蜀賊北上進入河南郡,完全可以威脅自己的側翼甚至後路的威脅,以解洛陽之圍。

而且,就蜀賊進攻許昌的兵力規模而言,他們甚至有可能不需要做出二選一的抉擇,完全可以分兵爲之司馬懿不敢繼續在鞏縣呆下去了。

退兵,必須退兵,退到虎牢關以東,留下王凌堅守虎牢關,自己帶兵趕緊去陳留郡佈防,防止蜀賊突入兗州。

可就在司馬懿下令退兵的時候,曹爽再次進入了司馬懿的中軍帳,大聲質問司馬懿退兵的理由。

“今我軍強勢,若不順勢取之,何以建功?!”

這就是曹爽質問司馬懿的原話.司馬懿都不知道該怎麼回覆這個傻缺。

你哪隻眼睛看到咱們是“強勢”的一方了?!

難道就憑咱們人比敵人多麼?!

曹子丹佳人,怎麼會有這麼一個跟蠢豬一樣的兒子?!

其實吧,曹爽還真的不是傻缺,他雖然在大局觀和戰略上確實有點問題,看不明白現在的局勢變化,但他到底是曹真的兒子,普通的戰局判斷,他還是能夠看明白的。

現在的鞏縣戰局,雙方只能說是均勢,大魏這邊雖然依靠人多稍微佔優,但鐵定也不到“強勢”的地步。 曹爽這麼責問司馬懿,是有兩個目的。

一個,是曹爽真的不明白司馬懿爲什麼要退兵,如今雖然局勢僵持,但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另一個,是曹爽必須這麼說,將來司馬懿退兵導致反攻洛陽失敗的話,那他這個護軍就沒有任何責任了。

這兩個目的,第一個目的,還能說是曹爽的戰略眼光不足,無法看到潁川失守後兗州要面臨的被動局面,但第二個,就純粹是曹爽的私心作祟了。

而此時的司馬懿呢,也實在沒有心思和精力來跟曹爽解釋的太多,因此,只是把前線斥候的軍報交給曹爽,然後一言不發的去安排撤兵的事宜。

要從鞏縣撤兵,可不是簡單的下個命令就能解決的問題。

首先要防備魏延可能的尾隨追擊,需要安排好斷後的兵力和人選。

其次,要通知在孟津渡作戰的司馬師和夏侯霸,讓他們擇機撤退,不要傻乎乎的繼續在孟津渡作戰,這樣除了浪費兵力外,毫無意義。

這點,其實是司馬懿最爲頭疼的地方通訊太不方便了。

給孟津渡傳遞一個軍令,不能走洛陽方向轉道北上,必須從東郡繞一個圈,速度上慢了很多,很多應變都得靠司馬師和夏侯霸臨陣調整,太麻煩。

甚至到現在,司馬懿都還不知道這兩人被張溪伏擊的事情,還以爲這兩人依然在佯攻孟津渡呢。

總而言之,司馬懿在安排完了這些事情後,留下王凌斷後,自己居中,賈逵領軍先一步趕回陳留.有序撤兵。

至於曹爽,司馬懿是真的沒管,也懶得管。

而曹爽對此的應對就簡單多了.他直接上書彈劾司馬懿,彈劾他違抗君命,臨陣懼敵,貪生怕死,貽誤戰機。

這次,還真的不能怪曹爽,因爲他是真的看不懂司馬懿交給他的那些軍報中隱藏的信息,因此,曹爽是真的不明白,爲什麼司馬懿僅憑一些“傳言”就斷定蜀賊已經攻克了潁川郡,即將進犯兗州。

在曹爽看來,潁川這地方,從太祖武皇帝時期開始,就是大魏堅定的支持者,蜀賊縱然兵力充足,但想要攻克潁川全境,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

陳泰就算再無能,佔據汝水和潁水兩個天然屏障,依託縣城節節抵抗,怎麼着也能拖這麼久。

怎麼就能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裡丟了陽翟丟長社呢?!

因此,曹爽看來,這個“傳言”很明顯就是假的,是蜀賊故意散佈出來混淆視聽的,而司馬懿因爲這麼一個假的明顯的“傳言”而撤軍.曹爽除了“臨陣懼敵,貪生怕死”外,真的找不到解釋的理由。

嗯,雖然曹爽跟司馬懿很不對付,但是吧,曹爽多少還是相信一些司馬懿的爲人品行的,不相信他是那種會“裡通外國”的人,而結合司馬懿這些年面對蜀賊的戰績,“臨陣懼敵”恐怕纔是真正的原因。

因此,曹爽不得不上書彈劾司馬懿,這是曹爽的職責。

至於他的另一個權利,直接接管司馬懿的兵權這個曹爽還沒想這麼做,畢竟這麼做,就等於是跟司馬懿徹底翻臉了。

顯然,現在的曹爽還沒有自大到這個地步,覺得自己可以取代司馬懿在兗州的地位。

彈劾歸彈劾,撤軍的時候,曹爽還是跟着賈逵一起,第一批撤回兗州的。

而等到司馬懿撤過虎牢關,回到兗州孟津渡的最新戰報終於是繞過了大半個東郡,送到了司馬懿的手中。

給司馬懿看的,差點吐血。

戰報上,不僅講述了司馬師輕兵追擊,大意中伏,戰損萬餘兵馬的事情,還有一條更重要的事情——蜀賊佔據孟津渡浮州,配合水軍,切斷了渡河魏軍的糧食補給線。

好嘛,這個壞消息,是一個接着一個。

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099章 失守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840章 潰逃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587章 處罰第81章 衝陣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282章 變化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73章 調令第93章 投石機第52章 軍中嬉戲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46章 回府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069章 休戰第1056章 水戰(四)第626章 敗退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358章 戰與和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29章 空城計第840章 潰逃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08章 添油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209章 變數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42章 分地盤第38章 《隆中對》第9章 寇封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2章 軍中嬉戲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12章 擊潰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502章 重想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1207章 退路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862章 尾聲第12章 秘方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101章 勸降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802章 援兵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620章 潰敗第744章 掛帥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871章 滲透戰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894章 撤離第1159章 分工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12章 秘方第166章 暴露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62章 賣馬第17章 糜竺第180章 迎親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358章 戰與和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988章 巧合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1154章 鏖戰第1120章 秦朗第556章 諸葛誕第1047章 南征第423章 鏖戰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
第366章 作戰準備第399章 偷襲計劃第964章 洛陽戰事(一)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099章 失守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840章 潰逃第436章 合肥失守第375章 戰事漸平第587章 處罰第81章 衝陣第1160章 三年後(一)第350章 樊城保衛戰(三)第282章 變化第404章 姜冏和樑緒第73章 調令第93章 投石機第52章 軍中嬉戲第687章 蔣琬和陳祗第146章 回府第557章 冒險還是保守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728章 東吳出兵第676章 遷都之議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069章 休戰第1056章 水戰(四)第626章 敗退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358章 戰與和第995章 真正的戰略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729章 空城計第840章 潰逃第843章 郭淮撤軍第832章 曹休出兵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808章 添油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1209章 變數第901章 戰後處置第142章 分地盤第38章 《隆中對》第9章 寇封第963章 東吳的進度第875章 司馬昭的誤判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52章 軍中嬉戲第774章 王朗用計第1196章 識破和突圍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12章 擊潰第551章 局勢變化第502章 重想第1077章 北伐之議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237章 巴東郡保衛戰(一)第1139章 戰略目的第312章 調兵北上第1207章 退路第339章 陸遜之計第862章 尾聲第12章 秘方第1237章 解釋和問策第490章 預算制度第857章 潼關之戰(十二)第1101章 勸降第238章 巴東郡保衛戰(二)第802章 援兵第492章 巡視漢中第890章 朱然掛帥第620章 潰敗第744章 掛帥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871章 滲透戰第406章 樑緒在行動第894章 撤離第1159章 分工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12章 秘方第166章 暴露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544章 小鎮用兵第162章 賣馬第17章 糜竺第180章 迎親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358章 戰與和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988章 巧合第1125章 主力進軍第440章 略陽遭遇戰第1154章 鏖戰第1120章 秦朗第556章 諸葛誕第1047章 南征第423章 鏖戰第1024章 臨陣指揮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