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臨陣變故

第296章 臨陣變故

真的,任何人站在朱靈的立場上,都有理由混日子,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

早年朱靈是袁紹的部將,但他看出袁紹不能成事,就帶領着自己的部衆投奔了曹操,再也不回袁紹身邊去了。

這時候的朱靈,是抱着得遇明主的心態來投奔曹操的,也有一番建功立業的想法。

但曹操對這種有人主動相投的事兒,是又開心又警惕。

開心的是,朱靈不僅來投了,而且帶來了不少的兵馬,這對那時候還在起步階段的曹操非常有幫助。

但警惕的是,朱靈這種背主另投他人的人,今天可以背叛袁紹,明天也可以背叛自己。

再一個,那時候曹操和袁紹的關係很不錯,朱靈本身就是袁紹派來幫助曹操攻打陶謙的,如果朱靈不回去,反而投靠了曹操,曹操有嘴說不清啊。

可人家主動來投靠你,曹操又真的很需要兵力,不收吧,曹操又不捨得。

所以最後曹操還是收下了朱靈,並且親自跟袁紹寫信解釋,求取袁紹的諒解。

但曹操本人對朱靈,其實並不喜歡。

因此,雖然之後朱靈跟着曹操屢立戰功,甚至在跟隨劉備去攔截袁術時,被劉備奪了兵權,朱靈依然迴歸曹操,曹操依然對這個人喜歡不起來。

總感覺這人做事不咋地道的,讓人放心不下。

到了後來,曹操索性派了于禁,奪了朱靈的兵權,把朱靈分給於禁看管,這才放心一點。

站在曹操的角度上來看,他是可以放心了,但站在朱靈的角度上簡直是倒黴到家了。

早年擇主,覺得曹操是個明主,跟着曹操混,將來一定能出人頭地。

所以朱靈放棄了當時勢力名聲最大的袁紹,選擇了還在起步階段的曹操,還給曹操帶去了他最需要的士卒。

結果曹操把他閒置了好久。

之後又因爲汝南行軍,士卒造反的事兒,曹操遷怒於他,認爲是他不聽告誡,並且擅自處死了造反的將領程昂,導致曹操對他嚴重的不信任。

但這事兒朱靈也冤枉啊,人家都造反了,你不殺一儆百的,以後這個兵還怎麼帶嘛。

再之後,朱靈又是打荊州,戰潼關,滅山賊,攻氐人,四處征戰,但依然無法挽回自己在曹操心中的形象,最後曹操還是不放心的把自己的兵權給奪了,把自己分配給於禁指揮。

就這樣的主公,朱靈不躺平,簡直都對不起自己。

所以啊,這次出征,朱靈就沒打算展現自己的存在感,于禁讓他指揮前軍,那他就指揮,但絕對不會主動去展現自己的軍事能力,你于禁怎麼說,我就怎麼做,省的將來還要來懷疑我是不是有異心的。

簡而言之,現在的朱靈,就是處在一個開擺的階段,愛咋樣就咋樣吧。

但隨後吧,朱靈發現,好像自己擺不下去了。

怎麼現在的關羽.這麼猛的麼?!

朱靈曾經跟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共事過。

在朱靈看來,三人中,劉備是治軍能力最強的,而關羽次之,張飛最差,只是一個莽夫而已。

但現在,關羽指揮的前軍,完全壓制了自己指揮的前軍就算是自己開擺,沒好好指揮,但這也不合理吧?!

什麼時候關羽這麼厲害了?!

再仔細觀察,朱靈發現,不是關羽厲害了,而是劉備軍的士卒們,厲害了。

很多地方,不是曹軍陷入局部兵力劣勢而造成了被動,而是在勢力均等的情況下,被劉備軍給壓制了。

這個不對吧,劉備軍,有這麼厲害?!

然後朱靈就發現,劉備軍真的那麼厲害。

訓練度來說,劉備軍跟自己率領的前軍相差不大,畢竟能放到前軍充當鋒銳的士卒,不可能是弱兵。

但軍械上,劉備軍佔據的便宜太大了。

長戈長槍這些常規兵器不用去說,雙方都差不多。

但劉備軍士卒的近戰兵器,好像比自家的士卒要長一截,而且似乎材質也比自家士卒的要好,硬碰硬的對抗,往往是自家士卒吃虧。

這下子,朱靈不敢開擺了。

再開擺,自己就要交代在這個戰場上了。

趕緊的集中精力,觀察場上的局勢,開始做出調整。

但,有些爲時已晚。

朱靈本身確實善戰,但也不是多麼厲害的名將,而他的對手,張嶷,雖然現在名聲不顯,但卻是有着名將之資的人。

張嶷各方面的天賦和能力都比朱靈要強,唯一欠缺的,可能就是戰場經驗。

但現在的情況是,由於朱靈的開擺,導致張嶷在第一時間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自己率領的士兵在軍械上還佔據優勢這要是還能讓朱靈靠調整扳回來,那張嶷還是趕緊問張溪要塊豆腐撞死算了。

因此,整個前軍的戰鬥,始終是張嶷死死的壓制着朱靈,再這麼打下去,朱靈的前軍一定會死傷慘重。

這時候,朱靈也顧不上搞什麼擺爛了,直接向中軍的于禁求援,伱要是再不做出應變,前軍崩潰後,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你的中軍。

于禁當然也看到了前軍的拙劣表現,他也想不通,爲什麼關羽率領的軍隊,可以在一對一的情況下,佔據這麼大的上風。

但現在於禁也看得出來,朱靈雖然在拼命調整,但每次的效果都不大,如果自己再不做調整,前軍真的會被擊潰的。

因此,不等朱靈的求援到來,于禁已經做出了調整,命令左右兩軍向前軍靠攏,對關羽的前軍進行包夾。

于禁這麼做,也是沒辦法的事兒,而且於禁也預料到了,關羽下一步一定會派出他的左右兩軍,攔截于禁的左右軍,爭取給張嶷率領的前軍擊破朱靈創造時間。

基於此,于禁只能提前調動中軍所屬騎兵部隊,準備支援兩翼,突擊關羽的步卒,給自己的左右兩軍援助中軍創造時間。

本來於禁的這支數千人的騎兵部隊,是打算在雙方僵持不下的情況下,用來破局了.現在好了,只能先出手了。

但是就在於禁打算派出騎兵的時候,戰場上的局勢卻突然的發生了變化。

于禁的右軍,倒是聽令前往前軍救援朱靈,但于禁的左軍,卻沒有聽他的軍令。

左軍的領軍將軍是許褚,他早就看關羽不順眼了。

上次誤把關平當成了關羽,事後許褚知道了,就覺得自己的功勞好像被人打了折扣。

許褚想來想去,覺得只有正面擊敗關羽,這纔是真正的,足以讓自己封侯的大功勞。

至於于禁,什麼大軍對戰,什麼作戰指揮,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應該是讓他許褚帶領幾千騎兵,直接衝擊關羽的本陣,殺掉關羽,這些敵兵自然就潰散了。

所以,許褚早就憋着一股子勁呢,只是礙於軍令,許褚不能擅自行動。

但現在,于禁的軍令來了,說讓左軍前去援救前軍許褚的小腦瓜子一想啊,自己對關羽本陣發動攻擊,不也等於是在援助前軍麼?!

當然,于禁的面子還是要給的。

許褚點起了三千騎兵,讓他們跟在自己的身後,直接對關羽的本陣發動了衝擊。

而左軍剩下的步兵們.你們自己想辦法去前軍救援吧。

啥,沒人指揮?!

去打架還要人指揮幹什麼?!衝上去就是了!!!

再說了,只要自己斬殺了關羽,敵軍就潰散了,有沒有人指揮左軍去支援,很重要麼?!

許褚根本不在意這些,他腦子就沒有什麼指揮作戰的概念,帶上騎兵就衝向了關羽的本陣。

而關羽.早就看到有個莽夫突過來了。

有時候吧,關羽也很感慨.都多少年沒見過這種莽夫了?!

關羽稍微思索了一下,讓自己的右軍先放開一道口子,繞過許褚的騎兵,前往撲殺無人指揮的于禁左軍步卒,同時讓自己的中軍出戰,用長矛和盾牌阻擋許褚衝擊的道路。

然後,聽命行事。

這時候的于禁,都快被許褚的擅自行動氣的罵娘了。

本來前軍就已經有點撐不住了,自己先出招改變陣勢,提前用出了後手,已經是落在了下風了,結果許褚還不聽將令,擅自行動。

好吧,你擅自行動就擅自行動吧,但至少要安排好自己軍中的事務啊。

你要率領三千騎兵去突襲送死就自己去好了,起碼把自己的左軍交給一個靠譜的屬下去率領啊。

現在好了,前軍在苦戰,左軍被人繞過來撲殺,這要是右軍再出點什麼事兒,今天這場仗就輸定了。

好在右軍還算堅挺,及時救援了前軍,暫時穩住了陣線。

但左軍這邊,于禁是真的沒辦法了。

左軍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防線,因爲各自爲戰,幾乎是一觸即潰,而且潰散的方向還是衝着中軍的方向來的。

于禁無奈之下,只能再次改變自己的部署,命令左翼騎兵儘量衝殺關羽的右翼士卒,然後又派出自己的中軍校尉,率領三千步卒前往左翼構築第二防線,就地防守。

而到了這個時候,于禁已經在想,如何體面的收場了。

不然怎麼辦。

前軍損失頗大,右軍雖然去支援了,但也不見得能撐多久,而左軍直接潰散了,還得自己中軍抽人去組建防線再不想撤退的方案,一旦被關羽軍擊破前軍,那就真的大敗虧輸了。

至於許褚的騎兵.真的,于禁覺得,但凡許褚能活着回來,都算許褚福大命大了。

但,就在這個時候,戰場上的形勢,卻突然的發生了變化。

關羽的前軍,左軍,右軍全都開始後撤收縮,于禁這邊的防守壓力頓時減輕了不少。

而於禁再仔細一看.許褚率領的三千騎兵,已經突破了關羽右軍的阻截,開始攻擊關羽的中軍了。

于禁頓時臉色一黑,猶豫不定起來。

這到底是關羽也沒想到許褚的突襲,導致了措手不及,還是關羽在用許褚誘敵,打算把自己這些人一網打盡?!

于禁有些琢磨不透。

(本章完)

第704章 挑明第81章 衝陣第1047章 南征第343章 調整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8章 年底酒宴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581章 切入第8章 年底酒宴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章 年底酒宴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08章 投降?!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737章 爭(二)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71章 聯姻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931章 勸說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619章 誤判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326章 關興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18章 二將第1112章 甄城第343章 調整第142章 分地盤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580章 接應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737章 爭(二)第1018章 陸凱第194章 示範區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761章 爭議第506章 等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935章 互換第51章 亂世人心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278章 議事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407章 詐第1152章 調兵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79章 準備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20章 被搶了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62章 尾聲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055章 水戰(三)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46章 家內瑣事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433章 巧遇第696章 合議第902章 折中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282章 變化
第704章 挑明第81章 衝陣第1047章 南征第343章 調整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999章 水戰決勝第8章 年底酒宴第746章 救援天水郡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581章 切入第8章 年底酒宴第519章 攻略西營第932章 司馬懿的預判第8章 年底酒宴第585章 張郃之計第216章 時間線變動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223章 李嚴的無奈第1208章 投降?!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777章 來者可是第446章 街亭混戰(一)第737章 爭(二)第369章 三路戰局第171章 聯姻第197章 法正再來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193章 蒼山嶺之戰第262章 應災準備第931章 勸說第530章 郭淮的後手第619章 誤判第66章 戰後動態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326章 關興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288章 胡修與呂常第493章 密議北伐第518章 二將第1112章 甄城第343章 調整第142章 分地盤第555章 東線戰事第1093章 中計慘敗第548章 眉縣之戰第580章 接應第526章 南陽戰場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737章 爭(二)第1018章 陸凱第194章 示範區第191章 長沙赴任第761章 爭議第506章 等第121章 勸降文聘第531章 衝陣對決第992章 兩路進兵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935章 互換第51章 亂世人心第678章 君臣一心第174章 又回來了第278章 議事第568章 應對方案第694章 復設丞相第407章 詐第1152章 調兵第889章 孫權的顧慮第701章 劉備病重第635章 鼓舞軍心第179章 準備第299章 于禁的處境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475章 三國時代第20章 被搶了第435章 石亭之戰第862章 尾聲第667章 勸降二將第597章 退守和換防第1055章 水戰(三)第1119章 成功阻敵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46章 家內瑣事第723章 諸葛回成都第347章 漢中反應第1170章 魏延的疑問第433章 巧遇第696章 合議第902章 折中第993章 真正的目的第1109章 棄守的代價第1057章 調兵遣將第853章 潼關之戰(八)第489章 閒着容易出事兒第409章 不覺中計的趙昂第559章 王平與朱贊第282章 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