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船上議論

第114章 船上議論

蔣幹終於還是來了。

這也讓張溪相信,這個赤壁之戰,大概率是走的演義線。

如果是這樣的話.嘿嘿,有好戲看咯。

不過蔣幹到來的消息,張溪並不是第一時間知道的,而是在周瑜宴請蔣幹的當天夜裡,由魯肅告知的。

羣英會嘛,這是周瑜向蔣幹展現東吳武力的一次酒會,也是周瑜反間計的第一步,爲的是讓蔣幹相信,自己有破曹的能力。

如果帶上了諸葛亮和張溪,那就變成了兩家合力抗曹,會讓蔣幹覺得周瑜是底氣不足。

因此,這場酒會,周瑜沒有邀請張溪和諸葛亮參加,純粹是江東將領們湊在一起,向蔣幹秀肌肉。

諸葛亮和張溪,還是在當天晚上,聽到大軍營寨中有鼓樂之聲,這才知道周瑜在軍中設宴,但具體邀請的是誰,其實兩人都不知道。

一直到魯肅到來,諸葛亮和張溪才知道,周瑜是在宴請自己的老同學蔣幹。

魯肅來諸葛亮和張溪的船上,是擔心周瑜沒有邀請諸葛亮和張溪,會導致這兩人對周瑜有什麼意見,進而影響了孫劉聯盟,所以魯肅特意帶了美酒,過來陪兩個人喝酒聊天。

“都督宴請蔣幹,乃屬私宴,非爲公事.故此未曾相邀,還請二位莫要見怪。”魯肅一邊給諸葛亮和張溪倒酒,一邊笑着解釋。

張溪跟諸葛亮對視了一眼,都笑了。

“子敬欺我!”諸葛亮笑着,對魯肅說道,“此番公瑾宴請蔣子翼,恐非單純公事爾!”

魯肅也是一臉尷尬。

確實,私宴何必讓江東將士們陪同,說是私宴有點假.雖然魯肅也知道周瑜這是要利用蔣幹施展反間計,但在明面上,還是周瑜宴請老朋友,不算公事。

魯肅只能尷尬的笑着,繼續解釋道,“九江蔣子翼乃是都督同窗好友,又以辯才聞名江淮,今日來見都督敘舊,不是私宴,又是爲何?!”

諸葛亮就笑笑,也說道,“子敬卻爲何不言,那蔣幹乃是從江北曹營而來?!”

張溪也幫着搭腔,說道,“如今兩軍對陣,曹操卻派一舌辯之士前來江南,又是都督舊友.莫不是勸降而來?!”

魯肅趕緊的擺手,說道,“誒,元長哪裡話!昔日在柴桑,元長便知都督抗曹之心,怎麼今日又說這等懷疑都督之言?!且都督已有明言在先,今日乃舊友相聚之會,雖各爲其主,卻不言公事。”

“不言公事?!”張溪樂了,直接笑出聲了。

不知道的人還真的會被魯肅給蒙了,但張溪怎麼可能不知道羣英會這一出。

而諸葛亮顯然也早就看穿了周瑜的計謀,因此也跟着笑了起來。

魯肅一時間有點摸不着頭腦,看着兩人,問道,“二位先生,爲何發笑?!”

“我看吶,那蔣幹恐怕無心論公事,可公瑾卻未必了!”諸葛亮笑着,對魯肅說道,“前幾日,都督心憂曹軍水寨嚴肅整齊,頗得水軍之妙,未想今日便有人送上門來此乃天助都督破曹矣。”

魯肅心裡咯噔了一下,趕忙問道,“孔明先生何出此言?!”

諸葛亮繼續說道,“那蔣幹,雖以辯才聞言,然不通機謀之事,此番過江勸降都督,必被都督所利用,正好使那反間之計.只需除去蔡張二賊,則曹軍水戰無人可用矣。”

魯肅頓時大驚,驚詫的看着諸葛亮。

一直以來,魯肅也以爲諸葛亮擅長文事,雖學識淵博,口才了得,卻從來沒有見過諸葛亮謀略的一面。

但今天的諸葛亮,卻是讓魯肅重新認識到,這個人,論計謀機變,恐怕也是非常了得的。

周瑜要使反間計,知道的人並不多,即便是帳中的那些江東大將們,也都以爲這只是一場嚇唬一下曹軍使者的宴會而已。

甚至一開始魯肅都不知道,還是魯肅自己看出不對勁,面對一個小小的蔣幹,周都督的私宴搞得這麼大,肯定別有圖謀。

因此魯肅纔會私下去詢問了周瑜,而周瑜也沒想瞞着魯肅,如實告知了,魯肅這才知道的。

可諸葛亮居然坐在這船裡就知道了.此人之才,恐怕不在周公瑾之下。

魯肅頓時在心裡調整了對諸葛亮的看法。

同時,既然被人看破了,魯肅也索性大方承認,並且說道,“先生既已猜到,當知此事還需謹慎,切勿走漏了風聲,錯使都督之計不成。

“如今孫劉兩家聯盟抗曹,亮又豈會壞都督大事?!”諸葛亮擺手,說道,“只是都督此計,恐能瞞得過一時,終究瞞不過一世.那曹操乃奸詐之輩,又慣於軍略,此事是否能成,全看天意爾。”

魯肅頓時默然,最後點點頭,說道,“確實如此.然世事者,焉能盡如人意。都督此計,成固然好,不成亦不憂,我等戮力同心,共破曹賊便是了。”

諸葛亮也是認可的點點頭,舉杯跟魯肅對飲了一杯。

魯肅喝完,看了眼張溪,當即也舉起酒杯,又跟張溪敬酒.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張溪也端起了酒杯,一飲而盡,然後才說道,“兩位卻是有些多慮,我看吶,都督此計,十之八九能成。”

“哦?!”魯肅也放下了酒杯,問道,“元長有何高見?!”

張溪心說,我能有什麼高見,主要是羅貫中的高見。

歷史上又沒有蔣幹盜書,人家蔡瑁活的好好的,後來一家都去了北方,曹軍在歷史上真正的水軍統帥就是曹操本人。

總不能曹操自己懷疑自己,要殺自己吧?!

既然這個時空要走演義線,那還不是羅貫中說了算?!

嘛.這些話沒法說啊,說了兩人也不懂。

所以嘛,張溪只能笑笑,說道,“曹操此人,性格多疑,怎會輕信荊州降將?!且曹操數年間平滅諸侯,如今又輕得荊州,早已自矜自滿,一時爲人所乘,也是必然不然何來宛城之敗?!”

其實吧,曹操還真的有這個毛病,一旦得勢很容易自滿。

當初他在兗州的時候,可以說對手下謀士言聽計從,但等到許都迎立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他就飄了。

宛城張繡是真心投降,他還管不住自己的好色毛病,生生逼反了張繡,導致自己損失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護衛將軍典韋。

現在這個時候的曹操,比起宛城時候的成就更大,眼看着就要一統天下了,自然心態比那個時候還要飄。

飄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劉曄都看出曹操這次進兵是強弩之末了,委婉的勸諫過曹操,說這幾年連年征戰,兵士疲憊,軍中也沒有做好準備,過冬的衣服都沒有準備好,荊州投降後也沒有好好消化,並不是南下的好時機。

可曹操壓根不聽,認爲劉曄不懂用兵,他還是堅持己見,一定要選擇南下。

大概是曹操覺得自己優勢很大,也想學學後世某位五星上將,認爲冬天就可以回家過年了。

再加上曹操根本看不起所謂的江東名將周瑜,認爲這是一羣耗子扛槍窩裡橫的東西,憑藉他的能力可以很快擊破周瑜.這種情況,有些自大中計,那是大概率事件。

魯肅一聽張溪這麼評價曹操,自己再仔細琢磨了一下,好像張溪說的也有道理心裡的這根弦,又吊起來了。

本來以爲一個諸葛亮就已經夠讓魯肅顛覆感官了,眼前這個在魯肅看來口無遮攔,只會品評人物的張溪張元長,居然如此深知人心之妙將來必是東吳大敵。

心裡雖然這麼想,但表面上魯肅依然是一片和氣,繼續陪着張溪和諸葛亮喝酒,一直到深夜,才告辭離開。

而張溪和諸葛亮卻互相對視一眼,眼神都有點複雜。

“魯子敬確爲誠實君子只是,確如元長所言,只對友誠實啊。”諸葛亮感慨的,說了這麼一句話。

魯肅雖然表面依然祥和,但到底做不到喜怒不形於色,一些變化,總是能察覺到的。

也因此,張溪更是不理解諸葛亮的用意,所以他問道,“軍師,爲何突然在子敬兄面前展露才華?!我等於江東結盟,亦只是一時之策,未來如何未必可知軍師難道不怕,那周公瑾對軍師不利麼?!”

這個張溪是真的不明白。

之前諸葛亮一直在藏拙,本來藏的好好的,張溪覺得諸葛亮應該不至於還會被周瑜嫉恨,因此也就不用擔心諸葛亮會被周瑜陷害了。

可現在爲什麼諸葛亮又要故意點破周瑜要使反間計的事情,讓魯肅和周瑜都察覺到諸葛亮的本事呢?!

諸葛亮卻是搖搖頭,無奈的說道,“雖是一時之盟,然終究是我等弱而江東強。我等若不能讓江東有所忌憚,恐破曹之後,便是我等覆滅之時矣。”

“所以軍師故意在子敬兄面前展露才能,是爲了讓江東忌憚,不敢輕易與我等翻臉?!”張溪聽明白了,卻依然搖搖頭,說道,“如此,則軍師危矣。周公瑾雖雅量高致,然其對“敵”,卻不會手軟。”

諸葛亮也是苦笑一下,說道,“對我等不手軟,總好過對主公不手軟。且有子敬在,破曹之前,我等當會安然無恙。”

張溪沉默,不說話。

要是演義上的魯肅嘛,這話張溪相信,但如果是歷史上的魯肅.這事兒可就有點不好說了。

雖然現在的戰事是按照《三國演義》的流程在走的,可這個魯肅,卻是典型的歷史線魯肅。

他可不是一個老實的老好人啊。

(本章完)

第10章 新年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430章 任免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051章 戰略第807章 夜戰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00章 撤軍第581章 切入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580章 接應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29章 破騎兵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1165章 平策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683章 影響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1章 商討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53章 蹴鞠第270章 江東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888章 巡江第204章 名分第729章 空城計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57章 東三郡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1048章 戰備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273章 開山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657章 疑兵計第401章 突襲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2章 秘方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383章 分配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813章 撤軍第808章 添油第149章 約定第46章 家內瑣事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498章 原因第1214章 聖裁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3章 吹牛第459章 變故第495章 柳隱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989章 戰備第613章 進攻第1192章 中計了第908章 請帖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808章 添油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518章 二將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297章 不合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115章 察覺第591章 大昌集
第10章 新年第549章 毌丘儉的計策第430章 任免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119章 船艙密謀第1051章 戰略第807章 夜戰第281章 漢中之戰序曲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100章 撤軍第581章 切入第671章 戰事停歇第580章 接應第532章 張溪的應對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293章 于禁的決策第1149章 三線戰事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287章 攻克宜城第129章 破騎兵第720章 雍州防務第1182章 曹爽在猶豫第886章 龐統訓姜維(一)第1165章 平策第1173章 東郡渡河第947章 互相試探第758章 司馬懿的焦慮第683章 影響第943章 心累的辛毗第31章 商討第550章 毌丘儉的決斷第402章 魏延的傷勢第53章 蹴鞠第270章 江東第838章 試探性進攻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888章 巡江第204章 名分第729章 空城計第760章 司馬懿的失策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823章 重泉縣內第357章 東三郡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699章 諸葛亮的態度第1090章 諸葛連弩二號機第801章 發現端倪第1048章 戰備第42章 編練鴛鴦陣第516章 長安的應對第1186章 河內變化第371章 孟獲的反應第273章 開山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971章 曹叡的鬱悶第990章 曹魏的困難第218章 各種變故第657章 疑兵計第401章 突襲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83章 賈詡之計第12章 秘方第780章 終於看破第501章 戰略討論第820章 騎兵對決第383章 分配第872章 緊急求援第813章 撤軍第808章 添油第149章 約定第46章 家內瑣事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535章 陳倉防務第498章 原因第1214章 聖裁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3章 吹牛第459章 變故第495章 柳隱第349章 樊城保衛戰(二)第524章 郭淮的狡辯第989章 戰備第613章 進攻第1192章 中計了第908章 請帖第1172章 河東世家第229章 結束對峙第808章 添油第877章 城門攻防戰第878章 南門攻防第1117章 孟達的決心第413章 冀縣城內第518章 二將第822章 折中一下第122章 夏口軍議第297章 不合第451章 雙方開戰第115章 察覺第591章 大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