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三年後(二)

陸遜是一個很神奇的人。

真要論用兵吧,歷史上的陸遜也好,這個時空的陸遜也好,用兵總給人一種扭扭捏捏的感覺。

他能通過自己的戰略安排,通過自己的戰術指揮,獲取一場在計算之內的勝利。

但同樣,因爲出現了一些不符合自己預期的敵軍反應,陸遜用兵就會變得非常的謹慎,往往不能全其功。

歷史上的陸遜,夷陵一戰沒有擒獲劉備,還可以說是爲了應對曹魏的威脅,不得不放虎歸山但石亭一戰,陸遜被賈逵虛張聲勢嚇退,打贏了曹休卻沒能改變淮南地區的對峙格局,就顯的有些小家子氣了。

石亭這一戰,不過是扭轉了彼此之間的對峙局勢,從曹魏壓制東吳變成了雙方勢均力敵而已一戰滅了曹魏數萬精銳,卻沒能順勢佔據淮南,這場仗打的,其實根本沒完成戰略目的。

而這個時空的陸遜,其實也沒好到哪兒去,同樣是坑了一把曹休,但最終只佔據了半個汝南郡,後半段打的扭扭捏捏的,硬生生的讓曹休緩過來一口氣,守住了汝南北部。

雖然東吳現在已經佔據了整個汝南郡,但這個不是陸遜的功勞,而是局勢變化的原因。

可你要說陸遜用兵水平不行吧這也不對。

歷史上的陸遜,鎮守南郡,硬生生的逼得曹魏在荊州方面不敢南下,荊州發生的幾次大戰,還都是陸遜主動進攻.雖然沒有什麼收穫吧,但曹魏處在戰略防守位置也是事實。

而這個時空,雖然手段不太光明吧,但陸遜確實也在一路往北發展,如今在兗州南部跟徐庶打了一個不分上下,甚至隱隱有壓過徐庶一頭的意思。

順帶一提,他兒子陸抗,其實跟他差不多,都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功勞,但只要往那一戳,對手就毫無辦法的存在。

這隻能說明,這對父子,其實都是戰略眼光極其出色的存在,他們知道什麼地方該佔,什麼地方是可以放棄的。

如今的陸遜就是.他不想放棄兗州南部的四個郡國,純粹是出於戰略考慮,知道這幾個地方的重要性。

因此,哪怕是陸遜的做法,跟孫權本身的預想不符,陸遜也依然會去做。

只是,陸遜這麼做,勢必不會得到孫權太多的支持,甚至有可能,孫權還會因爲陸遜的行爲,引發一些猜忌.但陸遜不得不這麼做。

他必須考慮到將來可能出現的局勢變化。

本來吧,陸遜還是壓力挺大的,但是.當時間來到了現在,局勢卻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變化。

大吳嘉禾七年,也就是蜀漢的延熙八年,曹魏的景初四年九月,曹魏天子曹叡因病,逝於鄴城昭陽殿。

這一突然的變故,導致天下風雲再起。

哪怕是再遲鈍的人都知道,隨着曹叡的病逝,天下恐怕又得再起爭端了。

而陸遜得到這個消息之後,立刻上奏給在建業的孫權,請求回朝敘職,商議接下來的作戰應對。

但.不到十天,陸遜就接到了孫權的聖旨。

原地待命,自行決斷。

原地待命,表示孫權並不需要陸遜立刻返回建業,商量接下來的戰略佈局,同時也意味着,孫權並沒有要趁着這次曹叡病逝後的局勢變化,做出什麼改變的意思。

而自行決斷.這就等於是給了陸遜授權,允許陸遜在關鍵的時刻,像上次兗州之戰那樣,如果遇到好的機會,還是可以自行出兵的。

但,僅限於動用淮南和青徐兩地的兵力,並且,不會有後續的其他支持。

也就是說,孫權給了陸遜一定的自主作戰的權利,但是吧,僅限於小規模作戰,就像上次兗州之戰那樣,鑽點空子,佔點便宜可以,發動大戰不行。

一時間,陸遜拿着這樣的聖旨,還真有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陸遜在這邊爲難惆悵,而大漢這邊,顯然是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的。

諸葛亮以大漢丞相的名義,再次召集各地刺史進京,在長安議事。

大漢休養生息了近三年的時間,碰巧又遇到了曹叡病逝這樣的好時機,如果不順勢做點什麼,那就太對不起這麼好的局面了。

諸葛亮又要北伐了,而且這次,諸葛亮的目標,就是直取鄴城,覆滅曹賊。

可這事兒吧.有點麻煩。

這次,連龐統都不太支持諸葛亮的北伐計劃。

原因吧,其實有很多,但總結起來就一句話——條件不成熟。

是,你別看,現在大漢一家勢力獨大,外部條件也是大漢採取攻勢,魏吳兩國主守.可在大漢內部,事情也一樣小不了。

而且這事兒的源頭,也不是別人,正是諸葛亮!!

三年前,歷史上本該病逝五丈原的諸葛亮,活蹦亂跳的發動了兗州之戰,並且一戰擊潰司馬懿,把曹魏趕出了中原。這個時空的諸葛亮,並沒有因爲殫精竭慮於國事而操勞過度,身體狀況雖然不算太好吧,但也不至於太差,還能有心思考慮一下其他的事情。

在平定了兗州之後,諸葛亮主要做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情,就是儘快的恢復兗州的民生,讓百姓儘快的安穩下來生產勞作。

另一件事諸葛亮要對吏治進行一次比較大幅度的調整和改革。

其實吧,諸葛亮不太想在天下還沒有徹底平定的時候,就開始動手改革的就如早年諸葛亮和張溪說過的那樣,天下未定,貿然改革朝政,因此得罪了天下士族,對奪取天下並沒有什麼好處。

因此,本來諸葛亮是打算在平定天下至少要在解決完了曹魏的威脅後,再動手改革朝廷的用人制度的。

但是吧.隨着曹魏的九品中正制暴露出了越來越多的弊端,再搭配上曹魏那邊盛行的“贖罪錢”制度造成的危害,讓諸葛亮終於是看清了,如今的世家大族,到底都是些什麼樣的存在。

而曹魏所屬的河東,河北地區,世家大族林立,那邊的世家大族影響力又極大,如果不能再收復這兩個地方之前,大漢做出相應的吏治和人事改革,將來即使能河東和河北的收復,這些世家大族依然不會太消停的。

諸葛亮思慮了很久,他終於還是下定決心,趁着現在大漢強勢,兵威正盛的時候,把規矩先定下來,省的將來麻煩。

當然,諸葛亮也沒想着一步到位.以如今世家大族的影響力,這就不是能一步到位的事情。

諸葛亮想的,不過是採取一些措施,先限制住世家大族的權利,爲天下平定後的大改革打好基礎而已。

因此,諸葛亮先是聯合了御史臺的御史大夫虞翻,兩人一起上奏天子劉禪,請求他派出御史臺的侍御史和直御史們,巡查地方,考覈吏治。

這是御史臺本來就應該承擔的責任,但是吧,這些年裡,大漢的重心一個在北伐上,另一個在遷都長安,穩定政局上,御史臺的存在感極其微弱。

這讓虞翻這個御史大夫非常的不滿.每次只能逮着一些朝廷京官的錯誤開噴,能噴的地方少不說,這些京官誰不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不起的降職罰俸而已,傷不到什麼汗毛。

而這次,諸葛亮主動找到虞翻,提議進行全國範圍內的吏治考覈,虞翻想都沒有想的,就答應了。

御史臺的責任,就應該是監察百官,覈查吏治總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而劉禪對這個事情的態度嘛.當然是想都不想的直接同意了。

相父要做的事情,那肯定是對的,也是爲了我這個當皇帝的好.有啥不同意的。

更別說,這次相父還是跟御史臺的虞大夫一起上奏的一直以來,相父和御史臺之間始終保持着一定的距離,目的就是避嫌,這次居然打破了這個慣例,那這個事兒,肯定是小不了的。

只要基於這兩個前提條件,那麼相父要做什麼,那就讓他去做好了。

就這樣,在大漢延熙六年的春節過後,大漢境內的第一次吏治覈查,就這麼開始了。

虞翻往荊州,益州,雲州,秦州,涼州,兗州,司隸七個地方都派出了直御史一人,侍御史五人,一共四十二人,覈查地方吏治。

如果只是單純的核查吏治的話,事情還不至於太糟糕.真正要命的是,在這四十二位御史臨行前,諸葛亮給與了這些御史大夫們風聞查事的權利,同時給與了直御史七人調動當地郡兵的權利。

御史風聞查事,按照朝廷的慣例,被彈劾的官員必須暫停職務,避嫌待查也就是說,侍御史查訪地方的時候,可以憑藉聽到的傳聞,臨時免除一地官員的職位,一直到調查清楚爲止。

而直御史七人,掌握調動郡兵的權利這事兒就更加麻煩了。

換句話說,如果直御史覺得地方吏治腐敗到了影響地方政權,需要調動兵力平叛的地步了.他是真的能調動軍隊來執行平叛任務的。

這個權利,給的是非常的大的,大到但凡派出去的御史有點什麼歪心思,都能造成民不聊生,甚至地方叛亂的結果。

但是這年月的“民”,可不是皇權集中後的普通百姓,而是世家大族。

“民”,在這個時代,可不好惹果不其然,在侍御史大量派出後,益州,雲州,涼州,都有地方因爲御史大夫巡查吏治而造成的叛亂。

尤其是益州,益州治下的陰平郡,那是舉郡皆反。

這下可把益州刺史譙周給急壞了.特麼這都叫什麼事兒?!

第1116章 伏擊第1004章 邀約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048章 戰備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290章 戰報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934章 誘敵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86章 衆議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533章 善後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621章 跑了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49章 大勝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025章 變數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744章 掛帥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20章 被搶了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1212章 考試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584章 失敗第74章 密謀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43章 輸了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630章 勸關羽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95章 議戰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696章 合議第214章 勸降?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89章 救援魏延第577章 接應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735章 決議第407章 詐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430章 任免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047章 南征第264章 再見面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20章 潰敗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256章 鍊鐵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487章 佔便宜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507章 開戰第218章 各種變故
第1116章 伏擊第1004章 邀約第387章 北方有變第1048章 戰備第965章 洛陽戰事(二)第290章 戰報第903章 調任和妥協第934章 誘敵第681章 平息叛亂第751章 前因後果第134章 江陵決戰(一)第1252章 滅吳時機第972章 迴歸江陵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314章 騎兵突襲第1249章 攪局者(二)第634章 張遼決意第1226章 對內妥協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280章 孫權的決斷第464章 總動員令第827章 魏延詐關第486章 衆議第303章 修改戰略第533章 善後第850章 潼關之戰(五)第260章 赴約文會第1081章 情報可靠性第621章 跑了第239章 巴東郡保衛戰(三)第805章 奇怪的北軍第491章 漢中預度部第49章 大勝第660章 曹真的顧慮第311章 曹操頭疼第1025章 變數第1028章 桃園重聚第744章 掛帥第1050章 朱然的謀劃第20章 被搶了第835章 截斷後路第1215章 下詔伐吳第1143章 撤軍方案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斷第1212章 考試第816章 曹叡的決斷第1251章 順流而下第341章 強攻江陵第584章 失敗第74章 密謀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740章 諸葛的苦衷第482章 曹丕的反應第618章 突然出現的王平第1176章 郭淮的盤算第345章 周瑜出馬第43章 輸了第976章 巴丘水戰(二)第630章 勸關羽第663章 潼關的差異第95章 議戰第261章 成都議事第1122章 局勢有變第696章 合議第214章 勸降?第1133章 心累的陳泰第1210章 劉放的打算第202章 各方反應第295章 兩軍對陣第309章 江東在行動第1065章 姜維東進第89章 救援魏延第577章 接應第828章 潼關失守第735章 決議第407章 詐第511章 曹丕的謀劃第430章 任免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1246章 大殺四方的文鴦第1047章 南征第264章 再見面第424章 中軍突擊第388章 戰略衝突第190章 江東內事第147章 關平娶親第570章 曹真的難處第620章 潰敗第101章 漢津口之戰第617章 吳懿突陣第256章 鍊鐵第731章 雍州戰事第487章 佔便宜第474章 魏諷謀反案第1105章 騎兵對決第209章 山間小道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507章 開戰第218章 各種變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