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第175章 這對祖孫太壞了!

這天早上,戶部衙門。

王遴從轎子鑽出來,一臉的氣急敗壞。

看門的小吏看到他,連忙上千。

“僉御史王老爺,你這是?”

“高尚書在嗎?”

“在跟各司郎中、員外郎開會呢。”

王遴悶着頭往裡走,“你們去個人,跟高尚書說一聲,說老夫找他。”

“是,王老爺請偏廳稍坐。”

過了一會,高拱提着前襟,匆匆走了進來。

“怎麼了繼津?”

王遴臉色鐵青,“今兒早上司禮監明發的詔書,新鄭公看了嗎?”

“還沒來得及看。高某正在跟各司郎中、員外郎議事,釐理部裡的事。

“今兒早上司禮監明發的詔書,說偏居江西原籍的嚴嵩,近日上疏,言及往年,爲報私仇,先後構陷冤枉夏言、楊繼盛等十二人,矇蔽先皇,鑄成大錯現在良心發現,故而上疏,向皇上請罪。並請爲夏言、楊繼盛等人平反追封。”

剛坐下來的高拱大吃一驚,長長的鬍子亂飛。

“.詔書裡爲楊繼盛等人平反,追授夏言上柱國、太子少師、吏部尚書,贈諡號文愍,賜祭葬.追授楊繼盛太常寺卿,贈諡號忠愍。其餘十人追封不一”

高拱臉色也變得鐵青,氣急敗壞。

“嚴嵩老賊,他作惡一輩子,要死了怎麼會良心發現啊!繼津,詔書有沒有說如此嚴懲嚴嵩?”

“有說,說嚴嵩此舉,罪不可赦,只是念及年過八十,又是先皇老臣,故着褫奪一切官階,貶爲庶民。”

“什麼?嚴嵩還有官階可奪?”

“唉,我查過,當年先皇貶斥嚴嵩的旨意,直說叫其致仕回鄉。按照我朝律制,官員致仕,留階不除,年七十者,還進一階。”

嚴嵩因爲其子嚴世蕃牽連,被從尚書、少師、華蓋殿大學士降階爲禮部侍郎,留用內閣。致仕留階,那就是還能以禮部侍郎官階致仕。

他都八十多歲了,照例進一階致仕,居然還能享受尚書待遇!

想到這裡,高拱馬上明悟到。

這件事,擺明了就是先皇和太子事先留了一手,就爲了今天之事。

偏偏在今天一早頌布此詔書,肯定是得知前兩日自己召集故友門生商議,定下此事。

自己與故友門生原本要以爲楊繼盛平反之事爲開頭,挾天下大勢,先斬嚴嵩,再清查嚴黨餘孽,去皮見骨,清算胡宗憲等人。

都合計好了,明後天一起上疏,結果司禮監卡在今天一大早,突然下明詔,故意噁心我們。

你們祖孫倆,實在是太壞了!

高拱氣得呼呼地喘氣,卻無可奈何!

王遴也是一臉的惱怒卻無可奈何。

“新鄭公,此詔一出,我們再上疏,就成了笑話。”

高拱黯然道:“早就成了笑話。新皇登基近半年,我等自詡正直諍臣,卻連給椒山公上疏平反,卻遲遲未定。

此詔一出,天下士子,聖教弟子,如何看待我們?”

王遴氣惱道:“老夫也是萬萬沒有想到,西苑動作這麼快。此前我等早就想上疏給椒山公平反,只是羣龍無首.”

高拱擺了擺手,“繼津,現在說這些沒用,還是想想,後面怎麼辦?”

他心裡清楚。

無利不起早!

朝中這些所謂清貴正臣,誰心裡沒個小算盤!

給楊繼盛等天下聞名,被嚴嵩冤枉的正直忠臣平反,可以啊,但我們得能撈到好處。名和利,都得佔一頭吧。

此前王遴等人,早就憋着心思,準備藉着給楊繼盛等諍臣平反之際,捲起大勢,然後挾勢對朝中政敵進行反攻清算。

只是他們名望和權柄都不夠,又或者肩膀太軟,扛不住事,一直等着自己回朝纔敢行此事。

結果被西苑搶先一步。

嚴嵩算是徹底與此前的破事割絕。

他都上疏自首,自揭其短,懺悔認罪,皇上寬容大量,念及年近九旬,只是貶爲庶民,說得過去。

只是嚴家因爲嚴世蕃被抄家,也自絕於朝堂,保留官階與貶爲庶民,有什麼區別?

反正嚴家有祠堂祭田三千畝,絕對餓不死。

先皇早在臨終前的遺詔裡就坦誠過,他秉政期間,受人矇蔽,失政誤國,誠懇地向天下道歉。

現在加上嚴嵩的“自首上疏”,坐實了先皇被矇蔽,他也被撇了乾乾淨淨。

在紫禁城逍遙快活的皇上,從天而降一頂仁德明君的大帽子,受天下士子敬仰感激。

唯獨準備撈名撈利的他們這羣人,成了笑話。

口口聲聲說自己是正臣,結果連楊繼盛等名臣的冤屈都置之不理,還要等皇上下詔平反。

要臉嗎?

高拱和王遴都知道了這一點,所以心裡又惱又恨,忍不住又嘀咕了一句。

這對祖孫,實在是太壞了。

“繼津,元川他們可還好?”

“大部分人都很失望。元川卻是不甘心,正在修改上疏,準備藉着皇上下詔給椒山公平反之事,繼續拱卒。

他說嘉靖朝被嚴嵩一黨構陷的正義之士,不止椒山公等人,他要刨根追到底,爲其他人平反,然後繼續去皮見骨。”

高拱眼角跳了跳,“元川他,還是年輕氣盛了。”

王遴搖了搖頭。

都四十歲了,還年輕個屁啊!主要是才中進士沒兩年,心高氣傲,沒有受過朝堂的毒打,不知天高地厚。

“元川執拗,我們勸是勸不住了,由他去吧。”

高拱現在一腦門的事情,也顧不上韓楫,只是叮囑了一句:“繼津,伱有空跟元川說說,從長計議。”

“好。”

王遴離開沒多久,葛守禮來了。

“與川公,你來的正好。”

“新鄭公,你說的是早上皇上明發的詔書嗎?”

“唉,那件事,過去就不過去了。西苑搶先一步,我等能奈何?”

“新鄭公,老夫勸你還是要小心。”

高拱臉色一正,“與川公,何出此言?”

葛守禮身子前傾,輕聲道:“新鄭公,今早這份詔書,是太子殿下在敲打你們啊。”

高拱馬上明白了,東廠!

太子殿下在提示他老高,你的一舉一動我都清楚,你悠着點。

高拱臉色謹慎,目光閃爍,過了好一會,才長舒一口氣。

“此事先皇深謀遠慮,身爲臣子的老夫,心服口服,毫無怨言。此事過去,椒山公也博得身後名,吾等心感欣慰。

老夫想與與川公商議的是兩淮鹽政。與川公在南直隸爲官數年,對兩淮之事,應該有所耳聞,老夫想請教一二。”

原來是這件事。

葛守禮連忙答道:“新鄭公但問無妨。兩淮鹽政,此前與嚴黨勾結頗深。嘉靖四十一年,嚴嵩叫心腹鄢懋卿巡視兩淮鹽政,爲國庫內庫弄銀子,不想成了嚴黨倒臺的起因。

ωωω✿ TTκan✿ C○

數年過去,兩淮鹽政,可以說是更亂了.”

高拱靜靜地聽着。

過了兩天。

西苑司禮監,朱翊鈞看到一份上疏,臉色微微一變,啪地一聲,把奏章丟在桌子上。

“蹬鼻子上臉!這些清流翰華們,都是一個德性!”

坐在一邊的黃錦拿過奏章,看了一遍後遲疑道:“殿下,這份奏章鋒芒畢露,有激怒內廷,搏廷杖的意思。”

“文官們的傳統手藝!”朱翊鈞雙手籠在袖子裡,冷笑幾聲,“賣直邀名,午門前吃一頓廷杖,又吃定了父皇剛即位,不敢下毒手。

吃一頓皮肉之苦,博個天下聞名的忠直諍臣之名,對他們來說,划算啊!

呵呵,想屁吃呢!”

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69章 高山衛事件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6章 嚴閣老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80章 又送走一位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第56章 一團和氣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74章 世子的反擊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101章 柳河大捷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38章 給海瑞上課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80章 又送走一位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349章 銀子花出去得聽個響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540.第537章 你們咋纔來呢!265.第265章 說說,你到底明白了什麼!第709章 錦衣衛和政工處第69章 高山衛事件234.第234章 紫禁城裡的母子情深634.第630章 真漢子從不回頭看火焰215.第215章 亂中再添亂第685章 不買對的只買貴的!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204.第204章 我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6章 嚴閣老303.第303章 還有一個赤峰城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591.第587章 江南恐怕是在劫難逃第80章 又送走一位245.第245章 或許這是最後一頓第63章 京營戎政督辦處307.第307章 前面是九萬背水一戰的韃虜551.第548章 大明在新大陸的第一座城627.第623章 赴湯蹈火,我等在所不惜173.第173章 太子確實難對付第676章 思南城下的釣魚佬第374章 王崇古的應對第72章 朱翊鈞的反駁159.第159章 我和太孫都希望你入閣第56章 一團和氣187.第187章 先毀其巢穴第385章 心灰意冷的高拱335.第335章 一曲肝腸斷,天涯何處覓知音第401章 哪幾藩的口碑最劣?第728章 腰桿子很硬的內閣和張相509.第506章 衆正盈朝第11章 東南剿倭糧餉統籌處553.第550章 歸我大明者永安於中華524.第521章 皇上,萬萬不可啊!第347章 我倆跟着太子一起千古流芳了!第394章 遠離上帝聖光的地方268.第268章 內憂外患的大明632.第628章 這也太嚇人了吧第74章 世子的反擊481.第479章 徐階心靜似高山不動602.第598章 果阿城裡的忠臣195.第195章 目標還是太子殿下第357章 這次我要彈劾太祖皇帝!第84章 你愛銀子嗎?第355章 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139.第139章 戎政督辦處623.第619章 拿我魚鷹當洞庭湖的麻雀?169.第169章 朝堂無高公,如黑夜無皓月第101章 柳河大捷第707章 這小子肚子裡絕對有貨!334.第334章 大明王師不搶糧食443.第441章 衍聖公,你可要盡職啊!570.第567章 大明第一張集體合影438.第437章 記得給孔聖人留份體面119.第119章 找到鮎魚和撬杆了第356章 大家都在糞坑裡,你也就不臭了176.第176章 太子的殺雞駭猴好生猛405.第404章 一念通達第381章 外交事宜最重要的是裡子238.第238章 形式主義的朝會593.第589章 不換思想,就換腦袋461.第459章 浩蕩海天秋146.第146章 帶不動的親爹595.第591章 資深公務員的學問514.第511章 啓新亭會議172.第172章 幹部就是決定的因素622.第618章 我會畫個鳥!231.第231章 風平浪靜,我們怎麼辦?219.第219章 自詡岳飛轉世的魏國公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118.第118章 用新方式跟你們講道理507.第504章 張居正,你要做什麼!605.第601章 大明的新起點194.第194章 是殿下在給你機會第103章 太孫預判了我們的預判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313.第313章 最大的奸臣在西苑!485.第483章 老夫只要青海!第38章 給海瑞上課210.第210章 我們可是大明的孝順兒子啊!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77.第475章 萊昂,一路走好!636.第632章 王尚書,警鐘長鳴啊!472.第470章 心迷意亂的潘應龍第380章 安南莫氏還在?第60章 還是世子能折騰422.第421章 攻守易勢562.第559章 想求善終的徐階193.第193章 義憤填膺的清苦京官492.第490章 祝壽大戲633.第629章 幾成熟才能去盡獸性?615.第611章 鋼鐵是怎麼煉成的!第713章 連戰連敗的戚繼光207.第207章 事事要走到前面第80章 又送走一位228.第228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