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望老人德高望重,如果自己能和他交好,那麼將來,即便胡家發現她沒死,陳志望會不會幫她說話呢?雖然懷着目的和別人交好有些不恥,齊瑩心中過意不去。
所以她想,她並不採取手段,只是平常的拜訪,如果天上眷顧她,她便走下去,如果不成,她也順其自然。
她希望自己和女兒能多一條路。
好在上天是眷顧她的,這幾天,齊瑩先以賠罪的名義拜訪陳志望先生,見陳志望並不反感她,便又以討論琴棋書畫的名義找他交流,幾乎用盡了所有的真才實學,幾天的時間,讓陳志望先生欣賞她。
齊瑩不免鬆了口氣,卻不想某天,聽到老先生嘆:“小子城府深,手段狠辣,若入仕必是奸惡之徒,重則禍國殃民,你這類人,本是老夫不喜,然而你心懷天下,歷經滄桑卻仍不忘初心,這是老夫欣賞你的地方。若不因此,早在你刻意交好老夫之時,老夫便將你打出門去。”
前半句,差點將齊瑩嚇尿,但聽到後面,則漸漸放了心。
齊瑩感激道:“多謝老先生不計前嫌,在下感激不盡。”
“老夫吃的鹽比你走得路還多,豈不看不出你的心思,只是老夫已告老還鄉,多年不理朝政,手中無實權,恐怕你的麻煩,老夫幫不了你。”
齊瑩恭敬地說道:“老先生慧眼如炬,不瞞老先生,在下確實有麻煩,只是在下交好老先生,卻不是爲了這個目的。”
“那你是爲何?”
“老先生品德高尚,在下一見如故,希望與你做朋友。在下身上有大麻煩,只希望東窗事發之事,老先生能不罵我。”
“哼!”不是不罵她,而是希望,他幫她吧?陳志望這樣想着,但他卻對這個年輕並不反感,這幾天的交談,他發現這個年輕極爲聰慧,思維較之常人,偏了些詭,又憂國憂民心底善良,若能入仕,當是萬民之福。
“你便從未想過入仕做官?”
齊瑩搖頭道:“我如今只是略識得幾個字,卻沒有半點功名,連個童生都不是,哪裡能通過正經渠道考取功名做官,我若做官,必是用錢堆出來。我雖有萬貫家財,但與其用在這些地方,倒不如捐給邊疆的將士,捐給天災的百姓。”
更何況,她是女子,如何能爲官,她才從京城逃出來,又怎會回去?
“真的不考慮了?”
齊瑩笑道:“老先生不怕我的狠辣用在百姓身上,禍國殃民?”
她倒是不知,這老先生從何處看出她心狠手辣了,的確她是對敵人心狠,但這幾月,她已經很久沒有戾氣了。或許,陳志望見得多了,眼光獨到,能從細節看出一個人的心境。
陳志望輕輕搖頭,“論識人,老夫還是有眼力勁兒的。老夫門生在遍及朝野,雖還鄉多年,但還是有人賣老夫面子,你若想,老夫便舉薦你,不用考取功名也成。”
“老先生的厚望,恐怕在下注定要辜負了。”
齊瑩正色道。能得到陳志望的賞識,齊瑩自是高興,也更讓她自信,但那個地方,她不會輕易回去了。
如此拒絕之下,陳志望不好再開口了,他點點頭,不再相勸,剩下的日子,便與齊瑩談及其他,自認可齊瑩之後,二人的相處改善許多,遇到不同的見解,則會爭論一番,即便再是爭得臉紅脖子粗,也不見陳志望生氣。
這讓齊瑩更喜歡這個老者。
洪城一行,收穫良多。
十天很快就到,齊瑩離去,然而在路上,卻遇到了突發情況。
洪城的地理位置與大魏北燕兩國邊界距離極近,齊瑩出城當夜所住的客棧多數爲兩國來往的商人,那天住店,倒讓她不經意地聽到消息,幾名來自大魏的商人不談論商場上的事情,卻談國事,齊瑩隔得遠,沒聽到太多信息,只聽那幾人說糧草啊軍餉啊,山路和包圍之類。
細聽,確實說的是大魏和北燕兩國。
而她又聽到,這幾人提到洪城。
齊瑩心裡突然升起一個想法,有些荒謬,但大魏和北燕這幾年關係的確緊張,她聽過胡家父子對此的看法,也聽齊成玉說起這些,魏皇一直都想開戰北燕,之所以遲遲不戰,不過是北燕一直隱忍,大魏師出無名罷了。
齊瑩不知道自己的猜測對不對,但萬一是對的呢?
她已經有此猜測,卻一走了之,那麼對此毫不知情的洪城百姓怎麼辦?陳志望老先生怎麼辦?他那麼寬容她,齊瑩實在無法冷眼旁觀。
況且,外敵入侵,又屬於另一個底線了。
她雖不滿北燕當權,但有國纔有家,她無法因爲自己的喜怒而連累千千萬萬的同胞做亡國奴。
當然,或許情況並沒有這麼嚴重,但若忽略此事,齊瑩過不去心裡的坎。
齊瑩終究又回到了洪城,她將自己的聽聞與猜測告訴了陳志望,希望陳志望能聯繫當地父母官,請他們早做防範。
陳志望輕輕皺眉:“你確定此事?”
齊瑩搖頭,“在下並不確定,但雖只是猜測,然而若此事爲真,當是洪城百姓的災難,也是整個北燕的災難,在下希望洪城能防範於未然,如若只是虛驚一場,自是最好。”
陳志望向洪城政府說了,然而政府明着應道,暗裡卻不當回事。
陳志望什麼人沒見過,哪裡看不出來,察覺他們的陽奉陰違之後,又找上他們,將厲害關係重新分析一遍,甚至用了逼迫的口氣,幾個洪城官員倒是老實許多,但總體情況仍舊不樂觀。
陳志望走後,洪城太守冷笑,“他告老還鄉這麼多年,住在洪城,本官就差拿他當親爹對待了,現在卻說威脅本官要上告皇上,簡直活生生的白眼狼。”
“或許,他的擔心是真的?”某一個官員試着說。
洪城太守冷笑,“大魏侵犯之事,臨城已經鬧了好幾次了,結果呢?哪次不是大魏賊子虛張聲勢?道聽途說的消息,也值得我們操勞一番嗎。”
那個嘗試着說服太守的官員閉了嘴。
而太守的親信則提議:“若我們防範,不免勞民傷財,屆時必定影響大人的政績,陳老先生倚老賣老,萬一,他真的上報皇上,道我們不拿百姓的性命當事,他資歷深,皇上必定聽他的話,到時候我們百口莫辯……如此一來,大人的仕途,恐怕……”
洪城太守皺眉深思,“你道本官該當如何?”
“老先生德高望重,他住洪城,我們哪點好處沒想着他,將他一家子都當祖宗伺候,大人已經夠仁義了,現在是他對大人不義,大人必須何必拿他當回事,今後他若識趣便好,不識趣,那麼……”說着,這親信做了一個殺的手勢。
洪城太守雙眸漸深。
當夜,齊瑩就住在陳志望的家中,夜間品茶深談,齊瑩忽然伸手指沾茶水,在桌上寫了幾個字:窗外有人。
陳志望大驚,齊瑩輕輕搖頭,示意他別打草驚蛇。
二人繼續對話,商談的卻不再是兩國之事,而是琴棋書畫之類。
然而當夜,報給洪城太守的消息,卻是陳志望正和友人相談,準備寫上奏給皇上耳朵奏摺。
洪城太守冷笑,你不仁就別怪我不義。
當夜,就有人給陳志望下毒。
好在陳志望和齊瑩都是謹慎之人,早早察覺端倪,成功應付過去,而爲了寬洪城太守的心,齊瑩提議用金蟬脫殼之計,等過了洪城的危機,再一起追究。
陳志望同意她的提議,於是,次日一早,就傳出了陳志望逝世的消息。
暗下,陳志望對齊瑩說:“我沒看錯你,你果真心憂家國。”
齊瑩道:“我只想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經過一場生死鬥爭,雖然驚險,但齊瑩覺得這種過命的交情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她不覺得恐懼,卻有種莫名的激動,彷彿全身的熱血都在沸騰,在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