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商量

寧婉是知道胡家村村長家的,當年爹被胡家村的人打傷,因爲家裡無錢看病,她只得來胡家村討要。由此結識了胡村長的小兒子,後來她就是把寧家大房的地賣給了他。現在她就拉着爹的手繞過了眼前兩個傻站着的人,向胡家村裡走去。

那兩個人過了一會才醒悟過來,便追了上來,“你們找我們村長有什麼事?”

寧樑就向後指了一指,“自然是爲了這山溪的事,你們還不趕緊帶我們過去!”

那兩人想了想,又商量了幾句,覺得再沒有攔住他們的道理,反引着他們到了胡村長家門前。

胡家村這邊的房子與三家村沒什麼兩樣,通常都是三間的的土坯房,若不是這邊的房舍比三家村的多,在雨中還分不出哪個是胡家村哪個是三家村呢。胡村長家就在這一片土坯房中,比一般的人家略大一些,此時院門是開着的,大家推門直接進了屋子裡,早有十幾個人一同站了起來,七嘴八舌地問帶路的人:“怎麼?三家村的人打過來了?”

“不是,”那人就有些尷尬,“他們來人見村長。”

寧婉眼尖,早見屋子的一角堆着十幾件的鍬鎬等“武器”,再看眼前的人們個個緊張萬分,看樣子正準備隨時出門與三家村的來人大打出手,就忍不住輕輕笑了。寧樑進了屋子見這麼多的人原也是有些緊張的,聽了幺女的笑聲便放鬆下來,也笑了幾聲道:“我是三家村的人不假,不過我不是過來打架的,是想與你們村長講一講道理。”

胡家村的村長,也是胡家的長房長支,胡家村裡田地最多的人,大概五十歲上下,個子不高,可肩膀寬寬的,一雙不大的眼睛精光四射,這時已經努力將吃驚之色掩飾起來,笑着向寧樑揮手說:“既然不是來打架的,就請上炕上坐吧。”又回頭叫自己的老婆,“快送茶過來!”

寧樑渾身幾乎都溼了,哪裡好上人家的炕,因此摘了斗笠只在炕沿邊上坐了,擺手客氣道:“不必麻煩了。”然後就正色問:“胡家村將溪水都攔在我們三家村的田裡,是不是不應該?”

胡家村的十幾個人中立即跳出來一個,大聲喊道:“我們自在水邊設堤攔水,又關你們三家村何事?”

寧樑就道:“既然如此,我們也在溪邊攔水,攔得比你們村的堤還要高,將水攔到胡家村裡,你們再不會反對的吧?”來的路上,他自然和女兒商量了怎麼說話纔好,現在立即就駁了回去。

“你們三家村哪裡有那麼多人築堤?”三家村之所以沒有在自己家村子一面築堤攔水,是因爲三家村地勢較胡家村略低一些,築堤會更難,也是因爲村子裡人口少,想築出一條長堤會花費很多時間和工錢,胡家村便是仗着人多地勢偏高才築堤攔水,而且他們的堤也不是真正的堤壩,不過是臨時用筐子裝了土擋住水流而已。

這樣的話正是漏洞百出,寧樑不氣反笑,“如果胡家村的人認爲築堤攔水是對的,我們三家村人再少也要將堤築起來。”

那人便不知如何回答是好了,如果三家村果真發狠築了堤壩,只要比胡家村的高,那麼胡家村人便要築更高的,要知道眼下這道臨時的堤壩就費了多少人力,真正築更高的簡直不能想像。

如果說不許三家村築,又與他剛剛的話不符了,但隨便三家村可以築堤,他還真不敢,萬一三家村真築起了高堤,其實胡家村也是不能同意的。

寧婉在一旁聽着,心裡暗笑,爹這樣一個老實人,竟能有如此的口舌,看來這些日子去虎臺縣不只掙了錢,還學了別的本事呢。轉頭饒有興趣地看向胡家村衆人,聽他們怎麼回答。

這時胡村長站了出來,喝斥那人道:“老三!你亂說些什麼,剛剛你爹還罵你這麼大的人了卻什麼都不懂呢!”

那個叫老三的人便借勢說:“我爹還讓我早些回家呢,那我就回去了。”說着一溜煙跑了。他人一走,剛剛說的話也就都罷了,畢竟按胡村長所說,他就是個不懂事的人。

只是寧樑已經佔了上鋒,自然不會就些罷了,便向胡村長繼續問道:“胡村長的意思也是築堤攔水也是對的嗎?”

胡村長不回答這個問題,卻反問道:“那麼天旱時你們三家村把都水引到你們田裡也是對的嗎?”

實情也是如此,兩村百年世仇,其實並沒有一方完全佔了道理。

三家村地勢略低,在雨水多的時候自然吃虧,反之,當天旱時胡家村便正好易地而處,那時三家村將水引到田裡時,胡家村的人也會打過來。

所以不論是旱是澇兩村永遠是敵對的。

寧樑是三家村的人,所以他一直都是站在三家村的角度來想兩村爭水的事情。如今被胡村長一問,才第一次覺出原來三家村過去做的也不全對。天旱時三家村能將山溪水儘量引過來,那時胡家村的人看着田裡沒有一滴水,他們的心情應該與自己現在一樣的。一時間也如剛剛那個胡老三一般,竟有些無話可答。

這時寧婉便接過話來,“我們過來就是想大家在一起商量商量,定下一個章程,以後再遇到這樣的事情,大家應該怎麼辦纔好。”

雨天穿着蓑衣戴着斗笠,因此寧婉先前雖然與胡家村的人說過話,但是那畢竟是在風雨交加的室外,聽的人只當她是個半大男孩子,到了胡村長家,她也只在爹跟前站着,現在她突然說話,所有人便都聽出她是個小姑娘了。

胡村長便哈哈一笑,“三家村裡的事竟然要一個小丫頭出面嗎?”

寧婉不是第一次與胡村長打交道,當年她上門時,胡村長也是揮手趕她走,“讓你們家大人來和我說話!”那時的她尚且能將自家的事情辦好了,現在長了許多見識之後的她更不在意胡村長的態度,也笑了一聲,“胡村長是要講道理還是比年紀呢?”

胡村長被噎得一怔,這纔打量着眼前的小丫頭,突然想了起來,“你是寧家的,對了,收山菜的那個!”

原來自己收山菜的名聲已經傳到了胡家村!

但是寧婉也不奇怪,其實兩村相距實在太近了,胡家村那邊聽不到消息反倒不對呢。因此她點了點頭,“不錯,我們家是收山菜。”然後又加了一句,“如果你們有山菜也可以送到我們家,我用一樣的價格收。”

胡家村與三家村都在大山之間,也一樣可以採許多山貨,也同樣不容易送出山去。甚至,因爲不願意跨過這條山溪,從三家村前的路走出去,胡家村的人出山還要繞上更長一段路,比三家村到馬驛鎮和虎臺縣還要遠。所以寧婉知道,他們也是願意把山貨賣給自己的,而自己許了與三家村一樣的價格,對他們也是一個人情了。

果然屋子裡已經有幾個人面上露出了喜色,只是剛剛已經有了胡老三的例子,他們便沒有人敢再隨便搭話,便將目光都落到了胡村長身上,等着他決定。

胡村長雖然也願意村裡人收了山菜賣些錢,但是他畢竟沒有馬上就被這個好處打動了,而是謹慎地問:“你收我們的山菜是不是還有些別的條件?”

寧婉搖搖頭,“收山菜不過是村長提了起來我順便答應而已,與兩村商量排水的事情並無關係。但是我想着,我們兩村一水之隔,遇了事情爲什麼不能好好地商量,一定要動手,無論是哪一邊有傷亡,其實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每一次打架之後,兩村都各有傷亡,看傷賠錢是少不的,嚴重的時候還要打官司,胡村長當了二十幾年村長,沒少爲這些事情操心,自然也承認寧婉說得對,但是他對與三家村商量此事還是沒有信心。

不想從胡村長身後上前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頭上帶着四方巾,身上穿着青布長袍,一張臉在滿屋的莊稼漢間顯得格外白皙乾淨,舉止也落落大方,客氣地向寧氏父女拱了拱手道:“賢父女言之有理,我們兩村比鄰而居,正應該相互扶助,怎麼能爲了爭水而時常生釁呢?”

又轉頭向胡村長說:“爹,如今三家村來人,我們正應該坐下來商量以後澇時應該如何,旱時應該如何,再不必生干戈,豈不是好?”

寧婉自進屋子時便看到了胡村長的小兒子,他是胡家村裡唯一,不,附近十里八村唯一的一個讀書人。胡村長傾盡了全家之力,從小將他送到了馬驛鎮的私塾裡,就指望他能光宗耀祖,就連他的名字都是請了私塾先生起的,十分地文氣,與尋常莊戶人家不同,叫“敦儒”。

胡敦儒雖然未免太過文雅了一些,但是他這個人卻果真有儒者的風範。當年自己找胡村長討要賠償,他不只一直幫着自己說話,還對三家村的傷亡十分地內疚,後悔沒有及時攔住兩村的爭鬥。

後來他之所以買下寧家的地,寧婉覺得他不真正爲了地,而是想通過掌握了三家村最靠近山溪的地來緩解兩村的衝突,事實上他也果然做到了。

寧婉離開三家村後聽說,每有水情時,胡敦儒就寧肯顆粒無收也要將水困在原來寧家的那一片地裡,而遇到旱情,他也會放棄自己田裡的莊稼將溪水全讓給三家村這邊其餘人家。這樣,兩村的爭鬥終於停了下來。

第78章 上樑第146章 神奇第153章 無關第43章 蘑菇第170章 圓滿第314章 聲望第299章 壽麪第87章 拜年第272章 防備第267章 商婦第241章 放心第315章 不通第44章 積累第194章 火候第326章 年輕第174章 洛冰第112章 故人第79章 刨花第237章 喜信第70章 親熱第72章 故事第234章 送行第209章 成熟第332章 痛快第43章 蘑菇第162章 不回第64章 毛豆第38章 擔心第288章 出頭第139章 分店第129章 爭奪第107章 燈節第122章 婉拒第59章 我來第60章 買布第197章 疾馳第154章 挑揀第37章 收菜第127章 堅定第126章 沉默第326章 年輕第313章 狡詐第94章 投奔第174章 洛冰第114章 丟驢第313章 狡詐第141章 學話第329章 精明第331章 失蹤第165章 說定第332章 痛快第135章 聲譽第189章 底氣第76章 順利第311章 戰策第203章 悲凉第113章 夥計第240章 硬撐第348章 離京往事第267章 商婦第152章 捕快第265章 默契第275章 功勞第164章 幫忙第150章 耳墜養胎第289章 佛粥第64章 毛豆第159章 好奇秘密第282章 營生第339章 私藏第79章 刨花第236章 教訓第297章 團聚第168章 反對第296章 捐銀第72章 故事第134章 時機第123章 喜事第100章 草珠第238章 見解第135章 聲譽第285章 失落第196章 開心第30章 大伯第213章 相配第295章 冬學第39章 野豬第80章 口風第238章 見解第231章 行事第179章 嘻笑第70章 親熱第197章 疾馳第171章 嫁衣第86章 傢俱第223章 順便第80章 口風
第78章 上樑第146章 神奇第153章 無關第43章 蘑菇第170章 圓滿第314章 聲望第299章 壽麪第87章 拜年第272章 防備第267章 商婦第241章 放心第315章 不通第44章 積累第194章 火候第326章 年輕第174章 洛冰第112章 故人第79章 刨花第237章 喜信第70章 親熱第72章 故事第234章 送行第209章 成熟第332章 痛快第43章 蘑菇第162章 不回第64章 毛豆第38章 擔心第288章 出頭第139章 分店第129章 爭奪第107章 燈節第122章 婉拒第59章 我來第60章 買布第197章 疾馳第154章 挑揀第37章 收菜第127章 堅定第126章 沉默第326章 年輕第313章 狡詐第94章 投奔第174章 洛冰第114章 丟驢第313章 狡詐第141章 學話第329章 精明第331章 失蹤第165章 說定第332章 痛快第135章 聲譽第189章 底氣第76章 順利第311章 戰策第203章 悲凉第113章 夥計第240章 硬撐第348章 離京往事第267章 商婦第152章 捕快第265章 默契第275章 功勞第164章 幫忙第150章 耳墜養胎第289章 佛粥第64章 毛豆第159章 好奇秘密第282章 營生第339章 私藏第79章 刨花第236章 教訓第297章 團聚第168章 反對第296章 捐銀第72章 故事第134章 時機第123章 喜事第100章 草珠第238章 見解第135章 聲譽第285章 失落第196章 開心第30章 大伯第213章 相配第295章 冬學第39章 野豬第80章 口風第238章 見解第231章 行事第179章 嘻笑第70章 親熱第197章 疾馳第171章 嫁衣第86章 傢俱第223章 順便第80章 口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