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德聚豐搬到了虎臺縣裡,大姑和大姐就一直在鋪子裡做些麪食生意,竟十分紅火,於是她們最初的擔憂和膽怯早已經不見了,近日一直商量着要在外面買一處房舍開個小吃店,把生意做大些。
寧婉一向是贊成的,許久前就是她勸大姑和大姐賣麪食的,本錢小,回錢快,她們兩人做麪食的手藝又好,掙錢還不是一定的!如今大姑和大姐嚐到了甜頭,幹勁越發地足了,而且她們也已經認識到了,藉着德聚豐的鋪子做生意固然能省很多事兒,但其實又反限制了生意不能做大。如果一直靠着德聚豐,她們便只能賣些做成的饅頭包子之類的,哪裡有自己開一處小吃店有前景?
只是寧婉雖然與大姑和大姐都好,但卻不能主動勸她們離開德聚豐,這種事總要她們自己想通了纔好。是以,一兩個月前大姑和大姐終於有了出去開小吃店的主意,她贊同之餘又勸她們一定要與家裡人商量好,畢竟要開小吃店需要把先前掙的錢都拿出來做本錢,而且也不是隻她們兩個女人就能撐起來的。
“你大姑夫、大姐夫不但都同意了,而且他們也要搬到虎臺縣裡幫忙一起打點生意呢!我們家的老大一家還有賢兒的公婆、太公太婆還留在梨樹村裡,守着家和地。”大姑笑着說:“我本也要告訴你,看你這兩天也沒心思聽這些。”
於氏也笑,“以後大家都在虎臺縣裡住着,有什麼事就方便多了。”
寧婉就又問:“那房舍可看好了?”
“還是前幾天你陪我們去看那處,我想着倒也可以,雖然略偏了點,但是房價不高,院子又大,正能擺下幾張桌子。”
其實寧婉倒沒看上那房子,她自己買鋪子一向要挑最好的地段,從不怕貴,因爲這錢不是白白花的,貴總有貴的道理,德聚豐眼下生意紅火就少不了與佔據縣城裡極好的地段有關。但是她又想了想,大姑和大姐初做生意謹慎些也平常,而且她們的小生意又是主要面對縣城裡的兵士和住戶的,地段略差些也不十分要緊。而且據她所知,虎臺縣的房價一直在漲,所以她們先買那處也好,將來有了錢再換,不管怎麼樣也虧不了。
“也好,那就買下來吧,虎臺縣的房子是不愁賣的,再多等些時候也許被旁人買了呢。”寧婉說着又笑道:“大姑,不足的錢我幫你補上。”
大姑果然也是因爲銀錢有些不夠才捨不得買好房舍的,現在就笑道:“也好,等我掙了錢還你,也一樣給你算利息。”
“我不要利息,大姑到時候給我算投股兒吧。”
“那也行,到時候我給你分成!”
一家人既要相互幫忙,也要把帳算在明處,這樣親戚之間不會生出齷齪,才能越發親近,大家心裡也都暢快。
既然房舍本錢都有了,大姑、大姐還有寧家三家合夥兒出本錢的小吃鋪子很快就開業了。
鋪面在小巷子裡,院門上掛了招牌“萬記包子”,延續了先前在德聚豐的習慣,每日三餐時在院門前設了攤子賣饅頭、包子等,想買了家去的拿着便走了,但若是沒家沒業的就可以進到院子裡坐下慢慢吃。
院子裡搭了一圈棚子,下面擺着整齊的桌椅,且又有早上新磨的豆漿、現熬的米粥、幾樣小菜和蛋花湯。
到了中午晚上,還要添兩樣拌菜兩樣燉菜,幾個錢就能買一份,正配與麪食一起吃,若是再加些錢還可以放幾塊肉,算得上十分不錯的飯食了。大姑的意思是先試試這幾樣簡單的菜,如果生意還不錯過些時候再添炒菜,當然也要買些酒來賣,畢竟虎臺縣裡兵士多,晚上無事時成羣結夥兒地吃酒很是平常。
半個月下來,萬記包子鋪的生意還真不錯!雖然位置稍微偏了些,但是東西好吃、飯菜量大、價兒也十分便宜,因此尋常百姓也不怕多走幾步路。又有些人家拿了盆碗兒去買菜買麪食,回到家裡連火都不必升,直接吃就好了。
因此大姑家就招了夥計。
寧婉這些時候不好出門,還是在家裡聽娘說的,就笑道:“我先前就說要招個夥計幫忙,大姑就是不肯,現在怎樣,還是我說的對吧。”
“你大姑不也是剛做生意怕賠了,想着能省幾個就多省幾個?”娘倒是十分理解大姑姐,她們都是從鄉村裡出來的,過節儉日子習慣了,寧肯自己挨累受苦也不捨得多花錢的,卻又問女兒,“你猜,你大姑僱的夥計是誰?”
娘既然這樣問了,就應該是自己認識的,可是寧婉把在虎臺縣裡認得的人想了一圈,卻怎麼也沒有想到能是誰,只得笑道:“娘怎麼還和我打起啞迷了?趕緊告訴我吧。”
“是白氏,”見女兒還沒有想到,於氏就又提醒她,“先前孫固的媳婦。”
孫固娶的媳婦果然姓白,但是,“她怎麼出來做事了?”
“嗐!說來話長!”於氏就將剛聽的事兒講給女兒,“你大姑那裡雖然忙,但原本還沒想僱夥計的,可是前天白氏不知怎麼找上門來了,哭哭啼啼地求你大姑收留她。你大姑那個人你還不知道?一向刀子嘴豆腐心,說了白氏幾句就讓她留在萬記做夥計了。”
白氏一個年輕媳婦出來做夥計,一定是有原因的,寧婉就問:“可是出了什麼事?”
“白氏被孫家休了!”
“一定又是孫固娘挑唆的!”寧婉不必別人告訴她,早就猜到了。孫固其實人不壞,但就是沒主意,而他娘看起來十分柔弱,整日纏着兒子,而且小心思極多,偏孫固又最信他孃的話。
從還在馬驛鎮上做夥計時,孫固就偷偷地利用收菜的機會回家,又將鋪子裡的包子帶給他娘,當時寧婉還覺得孝順的人總是不錯的,因此許了孫固娘到鋪子裡住。最初還好,只當寡母守着獨子,過份關愛些,但是日子久了,便能看出來,孫固娘對孫固也未免太粘了,眼見着快二十歲的兒子,還當小孩子一樣一時也分不開。及至孫固娶親後,孫固娘對媳婦着實苛刻,娘和大姑看不過眼曾說了幾句。不想孫固娘因此對東家更加不滿,後來終於收了劉五郎的禮來讓孫固給劉五郎的次貨放水。
其實寧婉當初趕走孫固時是留了情面的,只扣了他半個月的工錢了事,卻沒有將事情揭開,因此他又能在別家鋪子裡做夥計。原也想着給他一個改過的機會,畢竟他是古太太的侄子,與胡敦儒有轉折親,總不好太過,現不想孫固竟將白氏休了!
娘也嘆道:“你說的不錯,孫固娘一向看不上媳婦,先前在我們家時就常叫兒子到她屋裡住,不許與白氏在一處。如今白氏嫁過來有一年多了,還沒有身孕,她就攛掇兒子以無子之故休了白氏。”
“那白氏爲什麼不回孃家呢?”
“白氏的孃家要是能幫她,她哪裡能走到這一步?如今她連孃家也不肯回呢,說是怕給孃家丟臉,且她孃家必不能容被休回去的女兒。”
世上還真有這樣的人家,明明女兒被欺負了,可是他們非但不能幫忙反倒要落井下石,寧婉就說:“如此說來,白氏留在大姑家也算不錯了。”
“是啊,你大姑雖然口裡說她太老實,罵她不爭氣,但其實待她卻不薄,吃住都在萬記,工錢給的也不少。”娘說到了這裡,就停了下來,遲遲疑疑、猶猶豫豫地說:“所以人家都說不要嫁寡母獨子,我原來還沒放在心上,現在倒是想起盧家……”
其實關於吳夫人,真有這方面的傳言,還十分地難聽。據說小周夫人與盧鐵石成親的當夜,吳夫人便將兒子從新房裡叫走了,一夜沒放兒子回來。因新房空了,小夫妻二人便一點也不恩愛。
先前寧婉就是不大信的,世上有多少夫妻新房沒有空過一樣反目成仇?又有多少夫妻初一成親就兩地分隔但一樣情深意篤?且不論吳夫人是不是真在新婚之夜叫走了兒子,盧鐵石本就不會與小周夫人生出情愫,他竟然能忘記自己娶過妻子,哪裡還能談及恩愛?
現在與吳夫人來往多了,寧婉更知道她是什麼樣的人,因此趕緊說:“吳夫人與孫固娘不一樣,孫固娘不得已讓兒子出門當夥計尚不放心,吳夫人可是把兒子送到了多倫;還有盧鐵石更不同於孫固,他可是有頭腦有擔當的人,明白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並非誰教唆幾句就會糊塗的。”
女兒的話果然有幾分道理,當孃的放下心,“我就是亂想的,女婿人很好的,這些日子他時常帶着手下的兵士去萬記吃飯。聽你大姑說,有時他們一天三頓飯都在那裡吃,就爲了給萬記捧場。”
寧婉眨了眨眼睛,“是不是他們太忙了沒空做飯?”這些日子盧鐵石應該在忙着修繕城牆,哪裡會專門去大姑的包子鋪捧場,一定是圖省事順路去的!
“你這孩子怎麼這樣不懂事!”娘很少生氣,但是眼下卻不高興了,“明明你大姑的鋪子纔開女婿就常去吃飯,不是捧場又是什麼!而且就算他們忙,縣城裡飯鋪子還不多得很,去哪裡吃不成,一定要去萬記?而且萬記離他們住的地方又不近,過去吃飯差不多要穿過整個縣城!”
又語重心長地向幺女說:“婉兒,我原以爲你聰明,現在才知道你只是在生意上精,別的事就一直糊塗着呢!這樣的事,你見了女婿可是要道謝的。要知道你可是高嫁的,連這些人□□故都不清楚,早晚吃大虧!”
寧婉不敢再反駁,連聲應了下來,又幾句話將娘哄得開心,將她老人家送走了。只剩下她一個人時免不了在心裡尋思,倘若自己和盧鐵石真的成了親,會是什麼樣子的?
寧婉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