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其中亦有區別,要先行分化已生嫌隙的符雄和馬瑜兩個土官。對於馬瑜要講明朝廷的態度,告知其不過是被矇蔽才捲入事中,只要他約束好所屬各硐,退出紛爭,朝廷可以赦免反叛之罪,並保留原職給予封賞。從而將此次俚亂兩個爲者分化開來,實力大減。
在穩住馬瑜一方後,符雄已經是聲勢大減、孤掌難鳴,若此時其表示臣服則可引誘其下山,趁機將他捕獲處死,將其家眷收爲官奴,另行委派土官,管理其屬民;而若其仍然負隅頑抗則可派兵攻打,滅其硐寨,屠盡其民,所屬俚人遷離世居之地,以此震懾其餘各硐寨,不敢再行生亂。至此兩個爲者已除,則俚亂可平……
“陛下,臣等之議可有不妥?”何仁德見陛下聽着他們的建議,開始還挺高興,頻頻點頭,可到了最後卻眉頭越皺越緊,臉色也陰沉下來,趕緊施禮相詢道。
“兩位愛卿之議,朕以爲可行,但其中尚有可商榷之處!”趙昺聽了擡頭看看何仁德道。
對於計劃的大方向,趙昺是贊同的。現在由於環島驛路已經打通,沿途驛館和驛站亦已投入使用,並派駐了兵馬,從而形成一道封鎖線。而隨着左軍的回防,中軍的移駐實際上已經完成了對各處俚人的分割,使大隊的俚人難以自由移動,更無法彙集在一起,可以說提前完成了第一步的部署。
利用兩位土官的矛盾採用一拉一打的方式瓦解他們的聯盟,削弱亂民的實力,這是趙昺沒有想到的,但也正是整個計劃的點睛之筆。可對於他們採用處置的方式,尤其是誘殺符雄的計劃他並不贊同,起碼讓自己心中不舒服。誘殺敵酋事情雖然簡單,見效也快,副作用同樣巨大,這對於本就相互不信任的雙方關係無異於是雪上加霜,雙方的芥蒂只會更深,以後再難以好好的溝通了。
不過趙昺也並不想因此斥責二人,因爲在這個**時代,談民主無異於背經叛,加上俚人在他們眼中都是蠻夷之列,更是禍患的根源,無論採用什麼方式處置他們都是合理的,絲毫不會有愧疚之意。所以限於時代的禁錮,他並不想在此深入探討此事,以免引不必要的爭論。而爲拉攏馬瑜對其封賞,他覺的如此也只能暫時穩住局面,且很可能造就另一個豪強,這對行朝來說仍然是不穩定因素。
“陛下以爲哪裡需要再議?”何仁德聽了再問道。
“朕以爲計劃能否達成關鍵在於何人爲使,可以說動馬瑜不參與此事,又能說動符雄棄械請降。”趙昺想想說道。他清楚現在的重點是在於如何選人溝通此事,如果談都談不成,更說不上如何處置叛亂的兩位土官了。
“陛下,臣願前往!”蔣科聽罷起身請命道。
“陛下,事本軍,與其談判乃臣之本職!”何仁德也上前一步道。
“二位愛卿忠心可嘉,朕也意屬兩位主持此事,但與敵談判卻非正選。”趙昺聽了搖搖頭笑道。
“陛下,臣等愚鈍,還請陛下明示!”何仁德與蔣科對視一眼卻現對方也是不解的樣子,小皇帝想讓他們主持平亂之事,可又不讓他們參與談判,又如何實施計劃,於是齊齊施禮問道。
“俚人與朝廷積怨百年,你們在野之時可以相交,但現在在朝,便難以再取得他們的信任,進而無益於促成此事。”趙昺解釋道。
“臣斗膽問一句,陛下是否已有中意的人選?”何仁德低頭沉思片刻突然擡頭問道。
“何知軍想多了,朕一時也未想到。不知二位可有合適的人選?”趙昺輕輕一笑道。何仁德的話中之意他聽出來了,現在行朝落足瓊州重建之時,誰都知道此時僧多粥少,所以表面上看風平浪靜,其實卻是暗流洶涌。而此刻若是能平定俚亂,那肯定保住地位不說還能再進一步,因而其懷疑自己有私心想將功勞讓與他人才有此一問。
“陛下,臣有罪,不該妄自揣度聖意!”何仁德聽了老臉通紅趕緊請罪道。
“呵呵,你如此想也是人之常情,但希望你們不要如此想朕!”趙昺擺擺手苦笑道,暗惆這過的什麼日子,天天跟韃子玩兒心眼也就罷了,跟自己人也得小心翼翼。
“陛下以爲出使俚硐什麼樣的人合適呢?”眼見局面尷尬,蔣科急忙將話題引開道。
“朕以爲此人當有三點方可擔此重任。一者此人心向朝廷,又在俚人中素有威望;二者應與此次俚亂沒有交集,也無利益衝突;三者其行事果斷,又有擔當。”趙昺略一思索道。
“陛下所言極是,非此等人無法完成,可臣一時也想不出何人可以擔此重任?”蔣科聽了苦着臉說道,陛下選人的條件夠苛刻的,這等人物卻不好找啊!
“陛下,臣想起一人,定能擔此重任!”自知說錯話的何仁德插言道。
“哦,何知軍快講!”趙昺急問道。
“臣以爲大寧寨俚酋李宜人可擔此重任!”何仁德言道。
“對啊,吾怎生忘了此人!”蔣科聽了拍拍腦袋道。
“宜人?此人是個女流!”趙昺卻是驚詫不已,他知道‘宜人’乃是婦女因丈夫或子孫而得的一種封號。文官朝奉大夫以上至朝議大夫,其母或妻封宜人;武官官階相當者同,相當於五品官位。這兩人給自己舉薦了女人來辦此事,讓他不禁有些懷疑在這男人當道的時代其能否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