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番外二

津門黃氏一族的年頭,比大康朝更久遠。

黃秀珠生在這裡,原本很是驕傲。然而如今,她已經越來越不能忍受在孃家的生活。

她和離回來,便是闔族的恥辱。

從她成親開始,她每次回孃家,所承受的風言風語便沒斷過。和離以後尤甚。畢竟,她和離的原因太過神秘,而秦英真實身份的傳聞,也是千奇百怪。

以前有人說她的壞話,多多少少還有嫉妒的意思在內。現在若有人給她眼色看,那卻是真真的瞧不起她。因爲她“也不知當初嫁了個什麼東西,自己倒還覺得挺風光。誰知她是犯了什麼錯,如今還不是被趕回孃家了。聽說以前在秦家時,她便驕橫跋扈,十分不知天高地厚。說是和離,那都是好聽的。若非看在老爺子的面上,人家給的便是休書了”。

以前,身爲族長的嫡長孫女,黃秀珠在黃家真如衆星拱月一般。

黃氏一族雖然聚族而居,但卻可以有私產,不必都交到族裡。她家這一房,家資豐厚,她以前本是尊貴的黃家大小姐,每日裡養尊處優。

如今,身爲族人眼中的棄婦,她的優待已經沒有了。族長嫡親孫女的身份,更是令她覺得難堪。

然而沒有辦法,她還是要每日裡面對衆人探究的目光。

黃氏家規,婦人們每日吃過早飯,便要聚集在一處紡線織布紡紗刺繡。她雖是黃家的姑娘,但卻是和離的姑娘,也是個婦人了。

家中私產多的“黃太太”“黃奶奶”們,自是不必如此。她們多的是藉口不做這些,只每年給族裡多捐些銀錢便了。

黃秀珠的母親,也就是如今的黃大太太,便不必如此。但是,黃大太太卻幫不了女兒。一個和離回孃家的棄婦,已經令黃氏一族聲譽蒙羞,怎能繼續養尊處優?若任由她如以往那般嬌養在深閨裡,只怕族長也難以服衆。

所以,黃秀珠也只能每日裡,和那些依附宗族生活的婦人們,在族裡安排的一處大院裡一道做活。

可那些婦人們的目光,總是讓她受不了。善意的、惡意的、探究的,都叫她受不了。她總是想躲得遠遠的。

她以前沒有這樣勞作過,是以,她每日都很累。可是,她並不能多睡。每日清晨,剛到辰時,族裡便會鳴鐘。

鐘聲響到第八下時,所有人都必須已經洗漱完畢,進入大堂了。連太太、奶奶、深閨小姐們都不能例外,何況是她。

照例,祖父中坐,其餘男女分坐左右。接着,便由族中年未弱冠的子弟朗誦男女訓誡之詞。

“《女訓》雲,家之和與不和,皆系婦人之賢否。何謂賢?事姑舅以孝順,奉丈夫以恭敬……”

黃秀珠每每聽到這裡,便總是在想,她真是不賢。

不過好像,秦英從來也沒嫌過她。

“何謂不賢?淫狎妒忌……”

黃秀珠聽到這裡,便會覺得,自己果真是不賢的。她對秦英也沒多好,但總是不喜歡看秦英和除了她以外的任何女人有親暱的舉動。

秦英好像也沒爲此生過氣。他只會因爲她不在意他和別的女人有過分的舉動而不高興。

《男訓》、《女訓》唸完了,她便隨着衆人起立,向族長行禮後,依次退出去。族裡的男人們,會在同心堂一起用早飯,女人們便在安貞堂一起用早飯。

以前,黃秀珠對這樣的生活習以爲常。如今,她卻總覺得難以忍受。

有一次,她和人一處做活時,一個婦人忽然對她道:“還是咱們黃家的日子舒坦吧?回來了也好,聽說秦家亂着呢。”

黃秀珠向來是不接口這種話的,只遠遠躲開便是。那一日,卻忽然鬼使神差道:“也挺好的。想什麼時辰睡,便什麼時辰睡,想幾時起來便幾時起來。”

她那時候,別說早起聽什麼家規、女訓了,連向長輩晨昏定省都不必。老太太免了兒孫晨昏定省。蘇氏還不配叫她去請安。秦英倒是每日裡去向蘇姨娘問安,風雨無阻。她不願意去,秦英也從未勉強過。她料想,蘇姨娘定然對此很有意見,也定然是不喜歡她的。但蘇姨娘便是在最鼎盛時,也從未將她如何過。她心裡明白,是秦英幫她擋在前頭。可是她總是瞧不起秦英的做派,她覺得,他也不該去跟蘇姨娘請安。畢竟他是爺,而蘇氏,只是個姨娘。

後來,小葛氏嫁入秦家,她也曾向長輩晨昏定省過一段時間。但不久後,小葛氏有了身孕。爲了安胎,小葛氏便住進了老太太那裡,也免了她們的晨昏定省。一直到生了兒女很久後,小葛氏都沒有再叫他們晨昏定省了。她似是怕擾了一雙兒女休息。

現在想來,她在那個讓她倍覺恥辱的秦家,生活的還算自在。如果她當時,能夠不理會外人的閒言碎語,只怕還能生活的更自在些。

黃秀珠偶然的一句話,自然又引來衆人紛雜的目光,和不斷的竊竊私語。

“聽聽,就是沒規矩的人家。”

“早聽說了。什麼侍郎、尚書,什麼詩禮之家,都是唬人的。跟咱們這樣的人家比……呵呵呵呵。”

不過,婦人們更關心的,並非是誰家的規矩更合乎禮法。她們爭相傳着黃秀珠那句話,也不過是因爲她們在那句話裡,發現了自己有多麼優秀,還發現了自己生活的這個家有多麼優秀。她們的內裡,比秦家那些表面風光的人家,也不知要強出多少哩。她們畢竟是黃氏一族的媳婦兒。

也有人暗暗羨慕黃秀珠在秦家那“想什麼時辰睡,便什麼時辰睡,想幾時起來便幾時起來”的生活。只是不敢說罷了。

其實,黃氏一族的作息時辰,於大多數人而言,還是合理的。但適用於大多數人,並不意味着適用於所有人。總要因人而異。比如黃秀珠這樣的體格,便總覺得每日裡睡不夠。她每時每刻都很疲憊。這樣的日子,真是煎熬。

……

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冷。

黃秀珠在做活時,手都快凍僵了。好不容易收工回到房裡,她搓了搓手,對丫頭憐兒道:“不如燙一壺酒來,大家喝了,也暖暖身子。”

憐兒怔了一怔,道:“姑娘若是冷,我再拿一個炭盆來。”又忙將手爐塞入她手裡,“姑娘,手爐也已燒好了。”卻是隻字不提燙酒的事。

黃秀珠也怔了片刻,忽然苦笑一聲,道:“我忘了規矩了。年輕人是不能喝酒的。”

不止女人不能喝,男人也不能喝。這就是黃氏一族的規矩。

可不知怎地,她忽然很想燙一壺酒來喝。就喝秦英用花雕兌的雙料茉莉。她以前雖覺得那酒味道不錯,但也不怎麼愛喝。如今忽然很思念那酒。

……

過了臘月二十,婦人們終於得以歇息。到了來年二月纔開工。

說是歇息,其實也不過是不用去紡線、織布了。臘月和正月,大家都忙着打掃屋子,做各種點心吃食,走親戚,招待親戚,祭天,祭祖。婦人們還是天天都在忙。

不過,於黃秀珠而言,卻是真的得以休息了。她家裡的丫鬟婆子多了去,用不着她做什麼。

黃秀珠得以暫時避開那些不想面對的目光。突來的閒暇,讓她有些無所適從。她沒心思讀書彈琴,也沒心思吟詩作賦,連品茶的心思都淡了。

她到底還是收買了小廝,讓小廝買了花雕和茉莉花酒,交給她的丫頭,偷偷帶了進來。她躲在繡樓上,自己兌了來喝。雖然手藝比不上秦英,但這味道還是讓她忍不住喝了一杯又一杯,眨眼間便喝了兩壺下去。

丫頭們嚇壞了,可又攔不住她。

迷迷糊糊間,黃秀珠道:“秦英,咱們來打雙陸吧,我一定贏你一次。”

一旁的憐兒勸道:“姑娘,天色晚了,還是先睡罷。你忘了麼,黃氏一族的規矩,平日裡不許玩牌,不許下棋,不許打雙陸,不許……”

黃秀珠一把扯住憐兒,道:“爺呢?他怎麼還不回來……”

憐兒聞言,不免落淚道:“姑娘,你這是何苦……”

“我好想他啊……”黃秀珠迷迷糊糊道。

如果時間能倒流多好,她一定好好待他。

黃秀珠正傷心時,族裡一位叔奶奶,帶着一衆媳婦子闖到了繡樓上。

偏偏這個時候闖進來,分明是有人走漏了消息。

叔奶奶很生氣,開口訓斥道:“滿屋子酒氣,成什麼體統。你母親平日裡是怎麼教你的?”

酒壯人膽。黃秀珠當即頂了回去,道:“這關我娘什麼事?你們闖進我的屋子,管我喝不喝酒,還指着我的鼻子,說我孃的不是。”

憐兒嚇得在底下拉扯她的袖子:“我的好姑娘,你快醒醒酒。”

黃氏家規,長輩教訓晚輩時,晚輩是不許分辨的。

叔奶奶果然怒不可遏,道:“我要找族長說理去。這哪裡還像是咱們黃家的姑娘。”

一個媳婦子忙道:“大嫂素來守規矩,秀珠未出閣前,也是個好孩子。這定然不關大嫂的事。都是秦家人,將咱們秀珠害成這樣的。那秦英本就……”

黃秀珠欺身上前,質問那媳婦子道:“秦英怎麼了?我丈夫不賭不嫖不貪杯不好色,平日裡孝順爹孃,練功時也肯下苦功夫。要你在這裡嚼他的舌頭根子?!你是什麼東西?別打量我不知道你呢,揹着我,就你嚼我舌頭根子最歡脫了。當着我的面兒,你又來假惺惺的做好人,幫着我娘說話。”

那媳婦子忙道:“秀珠,你這是說醉話呢。那秦英已不是你的丈夫了。他還配不上咱們黃家的姑娘……”

“哪兒配不上了?怎麼配不上了?你們總說他不好,可爲什麼沒人想想,我當初爲什麼嫁給他?他就是我的丈夫。再也不會有人,像他對我那麼好了……”黃秀珠說着說着,失聲痛哭起來,“爲什麼我以前那麼傻,總是辜負他……我總是不肯聽憐兒的勸……”

……

黃秀珠再也不想壓抑自己,借醉大鬧一場。結果換來關佛堂一個月的懲罰。這是她有生以來,過的最悲慘的一個年。可是她卻出奇的安靜。沒有人來打攪,她就可以心無旁騖的思念她的丈夫了。

她越想,越覺得那時候的秦英很可憐。雖然他看着像是衆星拱月,但其實也有許多人攻擊他的身份。妾生子,庶出罷了,也配和那些嫡出的公子們平起平坐,稱兄道弟。

那時候,她也是這些人裡的一個。她甚至很驕傲的向他提起黃氏家規。小妾連出入公堂的資格都沒有,在主子面前,只配站着,是不配有座兒的。她總是往他心口上插刀,插完了還要撒鹽。如果能有機會彌補那些錯誤,就好了……

……

二月裡,爺爺又給她定了一門親事,讓她改嫁。跟上一回一樣,她不需要知道對方的人品、相貌、性情。她只知道對方的名字,和他家裡的大致情形。

四月裡,她便又要遠嫁。這一次,比嫁入京城更遠。單單坐船,就要七天。

在船上那幾日,她每天都要蒙着蓋頭,坐在船艙裡,不能隨意走動,不能隨便開口說話,連蓋頭都不能掀開。行動舉止,不能有一絲絲不合規矩。

因爲她是黃家的大小姐。

這個身份,曾經讓她覺得驕傲,而今讓她覺得厭煩。

終於有一日,她實在忍不住,掀開蓋頭,出了船艙。送親的兄嫂着實被嚇到了,跟來的幾個長輩也勸她趕緊回去。

黃秀珠高聲道:“我已經快憋死了。你們爲何不蒙着蓋頭,在船艙裡坐七天試試。這是什麼樣的規矩?根本就沒人性!”

這邊的動靜,驚動了接親的人。兄嫂和長輩們又忙着去安撫接親的人。她趁機上到了最上面的一層甲板。幸好是改嫁,並不如何風光,跟來的人也不算多,她輕易的就站到了自己想去的位置。

這一段的河流很平緩,河面也不算寬。她站在甲板上頭,沐浴着春風,神清氣爽。她喜歡這自由自在的感覺,那些規矩,已經快將她束縛瘋了。

兩岸的風景,盡收眼底。忽然,一個熟悉的身影,牽着一匹馬走向河岸。

縱然遠了一些,黃秀珠也能認出來,那是秦英。他在讓馬兒吃河邊的青草。

黃秀珠揚起手裡的大紅蓋頭,拼命揮舞,幾乎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在大喊:“秦英!秦英!”

她摘了頭上的鳳冠,拋在腳下,任由青絲在春風中飛揚舞動。

上蒼垂憐,叫她這時候遇到他!

那聲音傳到秦英耳中時,已經很小了。可他就是聽到了她的呼喊。那個熟悉的聲音,叫他難以置信。

他擡頭看着她。

黃秀珠大喜,她能看見秦英,秦英也一定能看見她。

秦英看了她一會兒,垂首拍了拍身邊的馬匹,牽着馬,頭也不回的走了。

黃秀珠心中驀然一涼。船距離秦英越來越遠了,許多人上來拉扯她,叫她趕緊回去。黃秀珠將心一橫,也不知是從哪裡來的力氣,扯掉霞帔,推開了拉扯她的人,翻身上了船舷。她看了一眼不敢再妄動,只敢哀求她下去的送親隊伍,又脫去了正紅色的大袖衫,毫不猶豫的跳到了寒涼的河水裡。

秦英正垂頭離開,忽聞身後有人大喊,“跳河啦,有人跳河啦!新娘子跳河啦!”

秦英猛的回頭,果然看見河面上,一個小小的紅色身影,在朝岸邊奮力游過來。他丟開繮繩,朝黃秀珠的方向奮力奔跑過去。待跑到與她差不多持平的位置,一把扯開外袍,丟在地上,跳入河中,朝黃秀珠遊了過去。

黃秀珠很快就沒了力氣。她本來覺得河岸距離她很近,真的跳了水,才發現河岸離她那麼遠。她都筋疲力盡了,也遊不過去。就在她使不出一絲絲力氣,只能任由河水漫過她頭頂時,秦英到了她身邊,一手將她托起來,單手遊向岸邊。

黃秀珠覺得他力氣很大。她怎麼都遊不到的岸邊,他卻拖着她這麼大一個人,很快就游到了。

岸上的好心人搭了把手,將他們拉了上去。秦英取來地上的外袍,將凍的直打哆嗦的黃秀珠裹住。即便如此,她還是冷,秦英只能緊緊抱着她,用他同樣溼漉漉的身體,給她擋住哪怕一絲絲風也好。

好半晌,黃秀珠才哭出聲來:“我真怕你再也不肯回頭。”

她緊緊抓着秦英胸前的衣襟,彷彿害怕他又走掉:“你原諒我吧。我……我早就後悔了。太太將你的身世告訴我後,我便知道,我要和你分開了。就算我不想走,我家裡人也會叫我走。我那時便想,爲什麼以前不對你好一些。可是……已經……太晚了。你給我和離書時,我原本不想說那些話,我想讓你帶我一起走。可我那時候……太懦弱。何況我什麼也不會,我怕成爲你的負累。”

秦英道:“你瘋了嗎?我現在居無定所,孤身漂泊,你這時候跟着我,簡直傻透了。”

他尋了本分的人家,將秦芳和秦菁都嫁了。她們兩個的性子都收斂了不少,以後應當能過下去。他拿出剩餘的所有錢財,給她們兩個做了嫁妝。如今,他已無片瓦遮身。到了這種時候,黃秀珠卻拼了命的來到他身邊。

黃秀珠笑道:“我不怕。我現在已經變得很能幹了。我的繡工也長進了很多,比以前繡得更好看,還快了許多。就算不如楊太太的手藝,也能賣上價錢的。”

她說這話時,神情很驕傲。

她不再因爲她是黃家的小姐而驕傲,只是因爲自己變得能幹而驕傲。

秦英望着懷裡熟悉又陌生的人,心中的狂喜已無法言喻。他一直覺得她是一隻蚌,他需要費些力氣才能撬開她堅硬的殼。就在他覺得自己快要成功的時候,一場突來的變故,讓他功虧於潰。他只能和她分開。可是現在,這個女人主動向他張開了殼。那裡面藏着的,果然是一粒光彩奪目的明珠。

大船已靠岸,船上下來不少人,往秦英和黃秀珠這裡追來。

黃秀珠回頭看了一眼追來的人,又道:“秦英,你帶我走吧。”

秦英看着她殷切的目光,一把將她拉了起來。他將食指彎到脣邊,打了一聲唿哨。不遠處的馬兒撒開四蹄,向着這裡飛奔而來,秦英抱着黃秀珠飛身上馬,手中長鞭揚起,絕塵而去。

……

時逝如水。

黃秀珠很慶幸自己不顧一切的逃婚。她後來生活的很好,很快樂。

她也曾和秦英聊起過楊雁回。那時候,李傳書是秦莞的魂魄附身在了楊雁回身上的事,已從京城傳出來了。

秦英似乎並不太想說起楊雁回,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他曾有一段時間,極度憎恨這個人。如果不是爲了穆振朝,他真想找機會一劍殺了她。只是後來,他便冷靜下來。其實楊雁回也不過是無意間揭開了一個於他而言,十分殘忍的真相罷了。他還說,幸好他當初沒動手。原本就是他們母子,欠了秦莞,她只是做了她原本就該做的。

秦英最喜歡喝茶。不過有時,還是會兌了酒給她喝。但他好像一直都很剋制,喝酒並不多。他說自己酒品不大好,曾經因爲醉酒差點犯下大錯,所以,再也不想喝那麼多了。

黃秀珠逼問他曾經差點犯下什麼樣的過錯,秦英卻無論如何都不肯說實話了。

她們重歸於好五年後,黃氏一族起了一場大火。起火原因不明,只是火勢很大,燒燬了許多房屋。從那以後,原本聚族而居的黃氏一族便散居於大康各地了。

有一次,黃秀珠和秦英在一個小鎮上,遇到昔日的族人。那族人對她道:“大家都分開住,雖說沒有了從前那麼多倚靠,卻也省卻了許多煩惱,也不必再守那麼多規矩。前些日子,有族裡原來的長老奔走呼籲,讓大家再從各地搬回去,只是響應者寥寥。”

黃秀珠覺得,黃氏一族能如此結局,倒也不算很差。

其實黃氏一族的規矩也很不錯。黃家的男人不酗酒,不賭博,不納妾。只有四十無子,方可納一妾。便是如此,歷代族長也並不支持子孫納妾,更支持他們過繼子侄。黃家的女人們,大多也稱得上勤勞、賢良。她們當中最壞的人,手上也沒沾過人命。他們既強制卑幼必須尊敬和服從尊長,卻也不許尊長隨意撻伐卑幼,並以族規保護每一個幼童都能衣食無憂的長大,每一位老人都能得到奉養。

可是,總要允許有人衝出那些條條框框。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規行矩步。黃秀珠清楚的記得,她跟秦英遠走的那一日,在馬上回頭看向族人,他們當中有人露出的驚詫又豔羨的目光。

她是第一個生出了無限勇氣,私奔叛族的黃家人,但卻不是最後一個。後來的五年裡,黃家又出了好幾起類似的情形。原來,被束縛到窒息,豁出命也要逃離的,並不只是她一個。

……

那一日,秦英帶黃秀珠出了小鎮,在田野上縱馬狂奔。西天上的彩霞,輝煌而壯麗。

總有年輕人會踏碎陳舊的禮法規矩,馳騁在遼闊的大地上。

第253章 歉意第157章 成全第199章 秘密第211章 商議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255章 歇菜第12章 仇人相見第180章 請罪第240章 佈局第186章 洞房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90章 生疑惑少俠查少女第277章 往事(二)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253章 歉意第233章 不平第244章 秘密第228章 昭雪第229章 背後第228章 昭雪第296章 真相第232章 廟會第297章 問責第7章 新的生活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68章 好戲開鑼(中)第15章 孩子王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272章 恩愛第269章 會面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239章 瑣事第295章 危急(一)第304章 虛驚第41章 沐浴更衣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208章 新作第237章 變故(三)第285章 團聚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235章 變故第254章 仁義第145章 不睦第218章 逼問第131章 情公子邂逅俏佳人第31章 趣聞第201章 誤會第167章 轉折第4章 長兄長嫂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64章 來信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158章 攔路第299章 擔憂第269章 會面第188章 方家第70章 繼續看戲第12章 仇人相見第109章 各方插手劍拔弩張第219章 大鬧第149章 心事第219章 大鬧第48章 危機解除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280章 操心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199章 秘密第257章 告辭第53章 特大喜訊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259章 告狀第305章 結束第301章 心願第178章 託付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237章 變故(三)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15章 歡心第77章 中秋變故第239章 瑣事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201章 誤會第142章 香閨女偏提豔情書第27章 訓子第70章 繼續看戲第33章 雨後第224章 反目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50章 沒關係第65章 心有牽掛
第253章 歉意第157章 成全第199章 秘密第211章 商議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255章 歇菜第12章 仇人相見第180章 請罪第240章 佈局第186章 洞房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90章 生疑惑少俠查少女第277章 往事(二)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253章 歉意第233章 不平第244章 秘密第228章 昭雪第229章 背後第228章 昭雪第296章 真相第232章 廟會第297章 問責第7章 新的生活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68章 好戲開鑼(中)第15章 孩子王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272章 恩愛第269章 會面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239章 瑣事第295章 危急(一)第304章 虛驚第41章 沐浴更衣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208章 新作第237章 變故(三)第285章 團聚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235章 變故第254章 仁義第145章 不睦第218章 逼問第131章 情公子邂逅俏佳人第31章 趣聞第201章 誤會第167章 轉折第4章 長兄長嫂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64章 來信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158章 攔路第299章 擔憂第269章 會面第188章 方家第70章 繼續看戲第12章 仇人相見第109章 各方插手劍拔弩張第219章 大鬧第149章 心事第219章 大鬧第48章 危機解除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280章 操心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199章 秘密第257章 告辭第53章 特大喜訊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259章 告狀第305章 結束第301章 心願第178章 託付第95章 皇后崩萬民齊服喪第237章 變故(三)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15章 歡心第77章 中秋變故第239章 瑣事第107章 崔姨媽細說楊家女第201章 誤會第142章 香閨女偏提豔情書第27章 訓子第70章 繼續看戲第33章 雨後第224章 反目第124章 京郊村建起女浴堂第50章 沒關係第65章 心有牽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