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

時間倏忽已至臘月。

關於中宮鳳位懸空這個問題,老百姓其實不怎麼關心。二黑娘只關心槽坊老闆說好了給二黑每月漲五百錢的事,到底能不能做到。莊七奶奶只擔心兒媳婦現在越來越潑辣,越來越不把她當回事,可怎麼是好。楊鴻正好督促弟弟,每日閉門讀書備考。莊秀雲只關心怎麼才能織出更多更好的布拿去賣,其餘時間,只顧料理內外家務。閔氏則每日裡聽女兒讀話本,給秦老太太刺繡,如今她已快繡完了。

如果非要問問老百姓,你支持那個妃子做皇后。他們根本不知道皇帝有那幾個妃子,如果一定要絞盡腦汁想一想的話,大約就會說———就安定府薛家那個進宮的娘娘唄。如果非要問一問爲啥,他們大約會說——聽說蕭夫人上次就是去他們家探親的。蕭夫人的親戚,那自然也是不錯的!

不過民意是民意,這事主要還是看皇帝陛下的意思——但因爲底下有羣臣盯着,所以皇帝也不能爲所欲爲。

其實要楊雁回說嘛,真帝后情深,你就空着後位,別立皇后了,而且當初就不該有妃嬪。不過,因爲蕭夫人是支持宸妃的,而楊雁回是希望蕭夫人贏了的,所以,她也只好支持一下宸妃。

不過其實楊雁回對此也不是非常關心,她現在正操心自己七日後的十二歲生辰怎麼過。她覺得這事比皇帝立哪個妃子爲後重要多了。

不過好像也沒什麼新鮮過法,至多不過閔氏再親自下廚做一桌飯菜。當然也可能是讓何媽媽的兒媳來做。

何媽媽年紀越來越大,身子越來越弱,雖還算康健,但氣力精神都不如以往了。只是因她一直勤懇踏實,又在楊家做工多年,所以閔氏從未開口讓她走。

不過何媽媽很識趣,她心知自己越來越不中用了,便想讓兒媳頂了她將來的缺。閔氏讓她先帶媳婦兒來看看。於是何媽媽隔三差五帶着兒媳來上工。也不要工錢,只說是媳婦兒先歷練歷練。實則是等兒媳上手以後,她就可以回去了。

何嫂子做的一手好菜,比閔氏的手藝還好上幾分。

不過只這樣怎麼能夠呢?

楊雁回兩世爲人,還是第一次對生辰有期待,只合家吃個飯,多麼沒有新意呀!

楊鶯說要送她生辰賀禮。楊鶴也神秘兮兮的說已經在給楊雁回準備生辰賀禮了。楊雁回聽了還是挺高興——好歹大家還記得她的生辰,上次二哥的生辰,早被大家忘在腦後了。她是不知道,楊崎是忘了,連楊鴻都是在趕車回來時,經閔氏的提醒纔想起來的。

忽一日,閔氏需完成的繡品都齊活了。於是,便趕在楊雁回生辰之前,帶着女兒去秦府向老太太覆命。

楊雁回自然還是高高興興跟着去了———她發現每次去秦家都有好戲看。不是秦家人自己唱,就是外人進去唱。熱鬧得緊。

因天冷,楊雁回已穿上了海棠紅的棉襖,衣襟領口處滾着雪白兔毛,粉雕玉琢般的小美人。

她這次一踏進秦家後宅,便覺氣氛不對。來來往往的下人,要麼面上喜氣洋洋,要麼是如喪考妣陰沉晦暗。楊雁迴心裡很得意,果然每回都有好戲看。

帶她二人去榮錦堂的,依舊是洗雪。這位老太太的貼身大丫鬟面上倒是一如往常,脣角始終微微翹着,帶着三分笑意,其他便看不出什麼了。

至少她並不是如喪考妣那一方的,楊雁回很快做出判斷,因而笑問道:“姐姐,府裡近來可有喜事?我瞧着大家面上都高興着呢。”不高興的那些,她當沒看見。

洗雪便道:“如今也說不好呢。”

她們正走着,忽見前頭走來秦英。

秦英步履匆匆而來,只叫了一聲:“洗雪姐姐……”還未來得及開口,卻見洗雪身旁跟着的楊雁回母女,立時跟受了驚的兔子似的,二話不說,身子轉個彎,往棲鳳軒方向去了。這小丫頭上回來秦家竟然沒有告他的狀,想來是不會再告狀了,畢竟他們是互相拿着把柄的。他雖酒後失德,這小丫頭小小年紀就有情郎,傳出去也不好聽。雖是這麼想,但他還是沒來由的心虛,因而跑得比兔子還快。

洗雪納罕的瞧了一眼身側的楊雁回。爲何大爺見了這小姑娘就嚇跑了?閔氏也頗爲奇怪,心想着,回去時需得好好問問雁回。

楊雁回倒是挺神氣,哼,算這小子識相,以後見到她,他就主動滾蛋纔好!

一行人進了榮錦堂後,羅氏看楊雁回穿得喜慶,便笑道:“又是你這討喜的小丫頭來了,想必我們秦家今兒個必有喜事。”往常她就瞧着這女孩兒莫名討喜,上回蕭桐又對楊雁回那般另眼相看,她便覺得這女孩兒日後必有造化。

楊雁回忙笑道:“有老太太這麼個福星在,秦家天天都是喜。”

正說着,崔媽媽匆匆來報說:“老太太,大喜,太太不是病了,是喜脈,太太有喜了。”

原來是太太有喜了。楊雁回這才明白下人們緣何如此了。想來是太太近來害病了,但那症狀像是害喜,今兒個便請了大夫來診脈。看來秦家的下人已經分成兩派了,一派支持太太,一派支持蘇姨娘。小姨果然有手段。在秦家做正妻,想跟小妾分庭抗禮還挺不容易。

其實秦明傑比他的父親和祖父生育能力強多了,畢竟他已有五個兒女,而且除了秦莞被逼死,其餘四個全都養活了。要不是蘇慧男從中作梗,秦明傑只怕也不僅僅只有一個兒子。現在可好,才幾個月工夫,小葛氏便有了身孕。人家肚子裡那個,纔是秦家正牌嫡出。

讓楊雁回意想不到的是,羅氏面上竟也是一副欣喜之色,瞧着不像作假。只聽她連聲道:“好好好,今兒個在清平苑伺候的都有賞。榮錦堂裡的也有賞。”

嘖嘖,楊雁回咋舌,小姨媽高升得可真快,幾個月就從華庭軒那麼個淒冷的地方,搬遷到清平苑去了。

一衆丫鬟婆子忙上來賀喜道謝。楊雁回和閔氏也連忙道喜。

羅氏又拉過楊雁回來,道:“小丫頭來得巧,也有賞。”

楊雁回喜得連忙道謝。

不一會,葛倩容也嫋嫋婷婷來了。羅氏不等她行禮,便叫她直接來炕上坐,葛倩容哪裡敢,只肯在一把交椅上坐了。

羅氏又問道:“大夫怎麼說的?”

葛倩容笑道:“好着呢。就是讓多休息。”

羅氏道:“從明兒個起,不在清平苑了,挪到我這裡來。”

葛倩容忙道:“這如何使得?”倒不是怕不自在,只是她是雙身子,傳出去了,人定要說,秦家反倒要婆婆來照顧媳婦。雖尋常莊戶人家,兒媳身子重時,也多有婆婆親自照顧的。尤其到了月子裡,婆婆伺候媳婦坐月子也是常事。可秦家是何等樣人家,丫鬟婆子衆多,那裡就能讓婆婆伺候兒媳婦了。

羅氏卻道:“聽我的,就來我院裡。”

楊雁迴心說,這分明是在防着有人謀害葛倩容腹中胎兒。連讓葛倩容自己弄小廚房都不放心,定要將葛倩容接到她這裡。榮錦堂的下人,至少比清平苑的下人可靠。

葛倩容也只得答應了。

羅氏又叫閔氏拿了繡品來,與葛倩容一道賞看。葛倩容對閔氏的手藝也是讚不絕口,直說自己往常繡的那些玩意兒一比,着實看不過眼。

楊雁回瞧她婆媳兩個相處和諧,不由抿嘴直笑,笑着笑着,忽又想起一樁事來,心裡卻又是“咯噔”一下,瞬間沉到底了。

羅氏看完了閔氏送來的繡品,十分滿意,按照原來所說的價錢補齊了銀子,又額外賞了閔氏一副碧璽耳環,賞了楊雁回一對絞絲金鐲子。雖是小孩子戴的,楊雁回估摸着,兩隻鐲子加起來也有一兩重。她自然又好好謝了一番秦老太太,又對着葛倩容說了一車吉祥話。

葛倩容對羅氏道:“老太太,我身邊的崔媽媽鎮日裡忙得腳不沾地,今兒我想饒她一日閒,不如就叫她帶了楊太太和楊姑娘,到後頭園子裡逛逛如何?”

羅氏道:“我差點忘了這一茬了,她們姐妹許久不見了,往後崔媽媽需每日更加小心謹慎伺候着,更是不得閒,今兒既然楊太太又來了,是該放她們去說說話。”

崔媽媽忙上來道謝,羅氏道:“待一會送了楊太太回去,便收拾太太的貼身物什,挪到我這裡,以後太太就住在東廂房。”

崔媽媽應了,又道了謝,便帶了閔氏母女兩個出去,一徑去了後頭的小花園裡。

不過幾個人來得不巧,正趕上大冷天的,英大奶奶在垂釣。想來也是心情不好———本是嫁了個從名分到待遇,都如嫡子一般的庶子,現在可不一樣了……

難怪要在這呵氣成冰的時節出來垂釣。明顯只是發發呆,想想事,畢竟這家裡的主子們,她誰也惹不起,想撒火都沒地兒去。

崔姨媽朝英大奶奶行過禮後,乾脆將閔氏和楊雁迴帶至了華庭軒。此處如今因太太住過,也是備受禮遇,每日裡有人灑掃,一應傢俱物什都未被動過。

崔姨媽將兩個看屋子的婆子打發去了外頭,點起掐絲琺琅大熏籠,屋子裡很快暖和起來。因有現成的熱水,崔媽媽便去倒了茶來,卻是釅釅的兩大杯茶,塞給她們一人一杯,還可以用來暖手了。

楊雁回一路走來,只覺得手臉都凍得冷呼呼的,此刻喝了熱茶,只覺渾身舒坦,便心滿意足的問道:“姨媽,我瞧着秦老太太似是很喜歡秦太太。”

崔姨媽道:“是了,也不知太太哪裡投了老太太的眼緣。打從她一嫁來秦家,老太太就不顯山露水的護過她幾次。我們太太也是個極懂得投桃報李的,便時常在老太太跟前孝順。偏生她兩個投緣,又極說得來,太太一張巧嘴又會哄人開心,才幾個月工夫,就處得極好了。”原先她還擔心,小葛氏走秦莞的路線,會不會也如同秦莞那樣,碰一鼻子灰,結果小葛氏卻一舉大獲成功。想來人老了,想法就變了吧,秦莞那時候也真是倒黴,沒遇到個好時候。幸好自己聽了雁回的主意,早早跟了太太。這小葛氏看着是個清雅秀致,弱質芊芊的女子,實則內裡也是極有主意的,人也極好伺候,她們在清平苑伺候的人,不像棲鳳軒那邊的人動輒得咎。

因此地是個極爲安靜的所在,是以,外頭很多聲音都能傳來。楊雁回忽又聽見外頭園子裡隱約傳來秦英的聲音,便對閔氏和崔媽媽道:“我出去偷偷看幾眼才子佳人後花園私會。”

閔氏張了張口,到底也沒叫住她。

其實人家小夫妻日常相處,委實不能叫私會。不過是楊雁回的戲言罷了。她心道,秦英這個王八蛋,看他如何在這時候還能哄得了嬌妻。說不定她還能偷聽到秦英這時候在打什麼鬼主意。

第151章 主意第175章 無題第54章 運河運河第69章 好戲開鑼(下)第50章 沒關係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143章 疑慮第100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第47章 小堂妹的疑惑第284章 歸來第36章 金屋藏驕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65章 心有牽掛第163章 救人第127章 忠烈侯痛打惡宮人第267章 開審第33章 雨後第223章 反擊第207章 新書第117章 聽人言楊鳴願救妹第304章 虛驚第279章 計策第52章 力氣活第177章 歸來第142章 香閨女偏提豔情書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44章 談話第62章 賞賜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277章 往事(二)第184章 婚前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11章 商議第172章 刁奴第112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67章 開審第183章 新年第217章 生日(下)第246章 審訊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272章 恩愛第304章 虛驚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42章 辭學記第48章 危機解除第237章 變故(三)第250章 倒黴第256章 前情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277章 往事(二)第230章 日子第248章 避難第171章 內情第236章 變故(二)第149章 心事第286章 父子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188章 方家第283章 大禮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197章 路窄第154章 陷害第178章 託付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32章 廟會第61章 糗事第221章 口福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190章 育嬰堂第223章 反擊第268章 捱打第88章 訴悲苦母女生陰謀第145章 不睦第297章 問責第212章 盯梢第235章 變故第202章 露陷第122章 故人不歸相思難解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22章 故人不歸相思難解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195章 請柬第308章 番外二第182章 年禮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223章 反擊第30章 婉轉相勸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53章 看戲第12章 仇人相見第300章 在意第145章 不睦第228章 昭雪第217章 生日(下)第33章 雨後
第151章 主意第175章 無題第54章 運河運河第69章 好戲開鑼(下)第50章 沒關係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143章 疑慮第100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第47章 小堂妹的疑惑第284章 歸來第36章 金屋藏驕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65章 心有牽掛第163章 救人第127章 忠烈侯痛打惡宮人第267章 開審第33章 雨後第223章 反擊第207章 新書第117章 聽人言楊鳴願救妹第304章 虛驚第279章 計策第52章 力氣活第177章 歸來第142章 香閨女偏提豔情書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44章 談話第62章 賞賜第80章 罵周氏雁回砸家宴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277章 往事(二)第184章 婚前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211章 商議第172章 刁奴第112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267章 開審第183章 新年第217章 生日(下)第246章 審訊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272章 恩愛第304章 虛驚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42章 辭學記第48章 危機解除第237章 變故(三)第250章 倒黴第256章 前情第85章 貴夫人反遭村婦欺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277章 往事(二)第230章 日子第248章 避難第171章 內情第236章 變故(二)第149章 心事第286章 父子第140章 農家女倒嫌官家子第188章 方家第283章 大禮第94章 妯娌相逢夫人動粗第197章 路窄第154章 陷害第178章 託付第45章 侯府秘辛第232章 廟會第61章 糗事第221章 口福第130章 花浴堂蕭侯說世情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190章 育嬰堂第223章 反擊第268章 捱打第88章 訴悲苦母女生陰謀第145章 不睦第297章 問責第212章 盯梢第235章 變故第202章 露陷第122章 故人不歸相思難解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122章 故人不歸相思難解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195章 請柬第308章 番外二第182章 年禮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223章 反擊第30章 婉轉相勸第63章 故人·往事(上)第153章 看戲第12章 仇人相見第300章 在意第145章 不睦第228章 昭雪第217章 生日(下)第33章 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