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

3重生後的新家

秦莞再次醒來後,只覺得頭痛如裂。她輕輕牽動脣角,“嘶——”好疼。

聽到她的聲音,一箇中年婦人激動得撲到牀前:“雁回,你可是醒了。你再不醒,可叫娘怎麼辦啊?”

雁回?

秦莞轉動眼睛,打量四周。躺着的,不是自己原來睡的那張紅木雕花架子牀,只是普通的櫸木牀,牀邊掛的淡青色帷幔也都是普通面料,並非原來的輕羅紗帳。

屋子還算寬敞,一應擺設用具乾淨整齊,卻明顯比自家用的差了好些。只是她住的屋子,被蘇慧男選用暗色調的傢俱,佈置得陰沉沉的,住久了總覺得心裡壓抑憋屈。

這裡雖然比家中簡陋很多,可是溫暖舒適。陽光透過大開的窗子照進來,一樹桃花映在窗前,微風送來陣陣花香,和着暖暖的藥香,絲絲縷縷鑽入鼻孔,唔,好舒服的地方!

等等,不對,她怎麼會到了這裡?這裡是什麼地方?她明明記得,自己死了呀!

一個眼睛腫得好似兩顆桃子的中年婦人,急切地瞧着她:“雁回啊,你可一定要好起來!”

又是雁回?

秦莞怔怔地瞧着婦人,這是怎麼回事?這是什麼地方?雁回是誰?還沒等弄明白眼前的一切,一陣劇烈的頭痛襲來,她便又昏了過去。

時間一日日過去,秦莞又悠然醒來幾次,且一次比一次醒來的時間久,精神一次比一次好。隨着和這家人的接觸漸多,秦莞終於確定,自己沒死。不,準確說來,應該是死了,但是又借這個叫雁回的女孩兒的身體重生了。除了她沒有人知道,此刻的楊雁回早已換了一個靈魂。

又在牀上半真半假的昏迷幾日後,秦莞終於摸清楚了這家人的情況。這家人姓楊,是京郊青梅村的村民,自己如今的身份是楊家的獨女楊雁回。父親楊崎雖是一家之主,卻因積勞成疾落了一身病,家中裡裡外外大小事務,全靠母親閔氏做主。家中還有兩個讀書的哥哥——長兄楊鴻,二哥楊鶴。

楊家雖稱不上大富大貴,倒也頗爲寬裕。家中有良田百畝,另有一片綿延三裡的果園,一片佔地八畝的魚塘。楊家的魚塘,多養胭脂魚和鱖魚。

胭脂魚人工飼養不易,野生的卻也不多見,鱖魚多是生在大康北邊的江裡,這京中也不多見。虧得楊崎掌握了一手養魚的好技術,靠着他的指點,楊家的池塘裡,偏偏就能將這兩種魚養得極好,看上去肥美喜人,吃起來鮮嫩可口。也正因爲如此,楊家的魚從不怕賣不出去,早早就被幾家酒樓和京裡的大戶人家訂了去。

原本一家人生活的和和美美,可沒想到不久前出了一樁禍事,差點讓楊雁回魂歸離恨天,不,已經魂歸離恨天了。

說起來,楊雁回死的倒也可惜。那一日,到了楊家給禮部侍郎秦家送鮮魚的日子。閔氏剛好需要進城採買一些家用,便帶着兩個僕婦和一個夥計親去送魚。

楊雁回知曉後,吵着要和母親一起去。閔氏知道,女兒這是想進城裡看熱鬧,當下便也答應了。誰知騾車卻在秦府門前出了事,被霍家的馬車撞上,楊雁回小小年紀便一命嗚呼了。

但是很意外,楊雁回死而復生了。

一把年紀的老大夫,抖着長長的白鬍子,嘖嘖稱奇道:“許是前面幾個大夫誤診了。令媛只是昏過去了,因爲傷得重,脈息太弱,所以……不過傷成這樣,還能挺過來,令媛也真是福大命大。真是奇哉!奇哉!”

爲了讓女兒早些好起來,閔氏守在牀前,夜夜都不敢閤眼,守着楊雁回寸步不離。

楊家的女兒幾乎喪命,秦家卻從未打發人來看過,除了先頭給的二十兩銀子,這事便好似跟秦家沒關係了。至於霍家,當時撞了人,馬車都不肯停,更別提事後查問一下情由了。

倒是同村有個在霍家當差的婢女叫九兒的,跟自家人提了一嘴這事。那家人因是同村的,平時關係也還好,便告訴了楊家一些情況:撞人的馬車確是霍家的,那一日,霍家老夫人去秦家做客。老人家原本是坐馬車去的,可臨走時覺得身上有些不舒服,便改乘了轎子,讓自家馬車先一步回去,似乎還交代了些什麼事,是以霍家的馬車纔會急着趕路。

再後來,閔氏的一個表姐也想法子捎來書信,信中說那霍家着實不是善茬,且那撞人的車伕,是霍家老夫人身邊第一個得力媽媽的兒子,也是深得信任。霍老夫人是決計不會爲了楊家這樣的小門小戶斷己臂膀的。若她們不想帶累全家人都跟着倒黴,便千萬莫去招惹威遠侯府。

聽了這些,楊家也只有自認倒黴。閔氏唯有微微嘆息:“算了,就當這是我們雁回命裡的一場劫數。她渡過這場劫,往後就都是福了。只恨沒人能還雁回一個公道。”

她也想爲女兒討個公道,甚至恨不得宰了那駕車的人。她也恨死了威遠侯府的冷漠無情,她不信出了這種事,秦家的人就沒跟霍家說一聲——怎麼說也在人家門前撞死了人罷?霍家卻硬是能當成沒有這回事。

可他們平民小戶,又拿什麼去向那些高門大戶討公道?堅持要一個公道,最後不但得不着公道,說不定真如表姐說的那般,帶累全家人。

病牀上的秦莞聽着閔氏的話,朝閔氏微微一笑,虛弱地開口,聲音甜甜軟軟的:“娘,我很快就好了,也不用要什麼公道。”

閔氏聞言,落了一串眼淚下來,她的雁回就是懂事……

秦莞又闔眼休息。從此以後,她就是楊雁回了。雖然藉着別人身體重生這事叫她覺得匪夷所思,但是對於這個新家,她真的十分滿意,也十分感激上蒼。

閔氏依舊守着睡着的女兒,兩個兒子過來勸時,還是不肯走。

一個身着藕荷色掐牙背心,生得眉清目秀的小丫頭,從廚房端來熬好的湯藥。不等小丫頭走到楊雁回牀邊,楊鴻已經從托盤裡接過來那碗釅釅的湯藥,又朝一旁的弟弟楊鶴比了個眼色。

楊鶴會意,走到病牀前拉閔氏:“娘,你去休息吧,我和大哥喂妹妹吃藥。”

閔氏忙道:“不用,你們都去念書吧,娘自己來喂……”

楊鶴有些發急:“娘,你看看自己的臉色,再這麼耗下去,身體會垮的。”

楊雁回也睜開眼睛,虛弱地開口:“娘……你若累垮了,誰來照顧女兒,誰來照顧這個家呢?你……你若還要在這裡守着,女兒便不吃藥了。”

楊雁回尚未到十二歲生辰,說話做事比秦莞稚嫩很多。她的身體似乎還保留了對閔氏慣有的依賴和親近,加之閔氏這些日子不眠不休的悉心照顧她,令她心中十分感激。只覺得有娘疼愛的感覺真好。

閔氏在女兒的“威脅”下,不得已,被楊鶴和進來的小丫頭,連拉帶勸扶走了。

楊鴻這才坐到牀邊,放下藥,扶雁回坐好,動作十分輕柔小心:“今日有沒有覺得好些了?”

楊雁回只是輕輕“嗯”了一聲。她試着活動了下手指,確實覺着好多了。剛醒來的時候,她總覺得這具身體和自己的意識不搭調。但漸漸的,她便能運轉自如了。這身體,總算像是她自己的了。

楊鴻在楊雁回背後塞了個枕頭,讓她坐得更舒服些,這才又端了藥碗來喂她喝藥。少年看起來十四五歲的模樣,着一件淺藍色交領長衣,腰間一條褐色腰帶,腰帶上垂着一塊樣式古樸的玉佩,身板挺直,風神俊秀,目光極是清潤溫和:“雁回,來,喝藥。”

“大哥,苦……”楊雁回瞅了一眼藥碗,不由皺了皺眉。秦莞素來喝不慣湯藥,所幸也極少生病。偏巧現如今這身子也是個極爲抗拒吃藥的,這小動作,做來竟是極爲自然。

少年聽了她的話,眸子一亮。雁回自從醒來後,不像以前那樣愛說笑,總是安安靜靜的,極少說話,這是難得主動開口叫了她一次大哥。

楊鴻笑道:“吃了藥纔會好,待身體好了,就不用吃藥了。你若不肯吃藥,身體便總也不好,我就得時時端着苦湯藥來餵你了。”

楊雁回秀氣的眉毛皺成一團,卻始終不願意乖乖就範。

楊鴻雖笑得溫雅清和,說出的話就有些讓人抓狂了。他將一勺藥汁送到雁回脣邊,道:“你再不喝,倘若你二哥進來,大哥也幫不了你了。”

若是換了楊鶴來,能捏着鼻子直接給她灌下去。

楊雁回深深嘆了口氣,死就死了,她蹙着眉,抿了一小口,只覺得嘴巴里一片苦澀,連腸胃裡都苦得難受。

“好苦!”楊雁回一副慘兮兮的樣子。

這時,楊鶴和那小丫頭進了房裡。看到楊雁回這副樣子,小丫頭嘆了口氣:“我若能替姑娘喝藥就好了,我就不怕苦。可惜我喝了沒用。”

那小丫頭喚作秋吟,是在六歲上被賣到楊家的,和楊雁回比一般的主僕要親近得多。上一次,若非車廂有些小,坐不下了,少不得秋吟也得跟着進京。

楊鶴則上前道:“你一口一口的喝,更受罪。我看還是直接將藥灌……”

楊雁回看到少年靠近,已經下意識的捂住了口鼻,她已經因爲吃藥的事遭過一次罪了,不想再來一次。這位二哥哥,待妹妹可真是簡單粗暴。

楊鴻忙對弟弟道:“她身體不好,你別這時候嚇她。”

楊鶴同哥哥一般模樣的打扮,只是衣服顏色略深。他生得濃眉大眼,比較像父親,只是不如父親和大哥性子溫和。他道:“你這麼喂,只會讓她更難受。不如將碗擱到她嘴邊,叫她一口氣喝完。”

楊雁迴心道,挨個七八刀是死,挨一刀也是死,還不如選個痛快點的死法呢。她深吸一口氣:“好,我喝。”

楊鴻大喜:“這纔對嘛,我們雁回果然懂事不少。”

楊雁回就着楊鴻的手,一口氣將藥碗喝得見了底。只是藥碗剛拿開嘴邊,她便覺得被蹂、躪了一番的腸胃,翻江倒海一般難受,一張口就要往外吐。只是她嘴巴剛張開,一旁的楊鶴已經將手裡一塊看不清樣子的果脯塞入了她口中:“快吃,甜的。”

楊雁回似能聞到那果脯的清香,她嚼了幾口下肚,味道酸酸甜甜,肉質柔軟,果然十分好吃。

一個果脯下肚,她便不那麼想吐了,微微笑道:“很好吃呢。”

那溫婉的笑容,溫雅的語氣,叫屋裡另外三個人都怔了一怔————這哪裡像是楊雁回的神情語氣?

只是此時的楊雁回精神不濟,無瑕顧及旁人臉色,竟未察覺他三人的變化。

楊鴻怔了片刻後,這才道:“是咱家果園裡的大白杏做的。”

楊雁回依舊微笑着道:“咱家出的東西,沒有不好吃的。”

說完,便又懨懨地靠在了枕頭上。

她雖說身體虛弱,才喝了一碗湯藥的功夫,就又覺得累了,可心底卻是實實在在的開心。這個家並非大富大貴,但卻和和美美。

父親楊崎性子很好,尊重妻子,疼愛孩子,且無偏房妾室,兩個哥哥也都很疼妹子。閔氏更是將女兒看做心頭肉,兩個兒子均無小廝侍讀,唯獨給女兒買了個丫鬟。

她的屋子也極其明亮舒適,像個人住的地方,還常常可聞歡聲笑語。哪裡像她以前住的那屋子,雖然又大又奢華,園子的位置卻在背陰處,以至屋子裡也不怎麼亮,加之傢俱都是暗沉沉的,簡直像是個墳墓。

不,那原本就是個墳墓,埋葬了她的大好年華,埋得死死的,將一切的美好、罪惡、冤枉都埋在底下,永不見天日。

楊鴻看妹妹累了,便扶她躺下。秋吟見狀,連忙過去幫手。

楊雁回卻輕輕握住楊鴻的衣袖,輕聲哀求:“哥哥,我還不太想睡。”

楊鴻道:“大夫說了,你這些日子要多休息。”

楊雁回瞧着他,眸中有着楊鴻看不懂的擔憂,依舊是甜甜軟軟,卻又極輕極虛弱的聲音:“我怕一覺醒來,看不見你們。”

楊鴻笑道:“放心,大哥會一直在這裡守着你。”

楊雁回這才安心,乖乖躺好,任由秋吟給她蓋了被子,闔眼休息。

這時,門外忽然傳來一聲亮亮的高嗓門,“太太,崔媽媽來了。”聽聲音應該是於媽媽的。

另一邊廂,閔氏忙掀了簾子出去迎人。楊鴻和楊鶴兄弟兩個也出去和長輩見禮。秋吟也跟了出去。

楊雁回推開被子,悄悄坐起來,透過大開的窗子,可以看到院外的情形。就見閔氏上前握住了那位崔媽媽的手:“表姐,你可是來了。”

崔媽媽髻上插着根足有一兩重的金簪子,身着青綢妝花褙子,膚色偏白,眉眼開闊,看着便是個爽朗的人。她道:“妹子,我早該來瞧瞧雁回,只是府裡有好些事,一直走不脫。”

看到來人,楊雁回不由大吃一驚。閔氏口中的表姐,正是秦府的一個管事婆子。她隱約記得自己見過一面這人,聽素簪說那是“崔婆子”。只不過“崔婆子”到了這裡,就變成了稱呼好聽一些的“崔媽媽”!

崔婆子將帶來的補品交給一個僕婦拿下去,又和閔氏客套了幾句後,便和閔氏攜手往楊雁回的屋子裡走來。

雖然明知自己早已換了形容,可楊雁回還是沒來由的心虛,連忙躺好,閉了眼睛裝睡。

進屋後,崔婆子只是探頭瞧了一眼,發現女孩兒已經睡着,便知趣的遠離了繡牀。

秋吟早已搬了錦墩來給客人坐。閔氏便和崔婆子一道挨着坐了,低聲說些閒話。陪着二人一起進來的楊鴻楊鶴陪坐片刻後,便退了出去。

崔婆子微微嘆息:“好端端的孩子,怎麼就撞成了這樣……那天殺的霍家……他們的手段狠着哪。我真怕你不聽我的勸,鬧到霍家去。只是可憐了雁回……早知如此,我當初就不該牽這個線,讓你們往秦府去送魚。”一邊說着,一邊拿着帕子拭了拭眼角。

閔氏道:“這事與姐姐有何干系?姐姐不也是爲了我們好?雁回有這一遭劫難,也是命裡合該有的。”如今雁回既沒事了,她能忍便也就忍了。倘若雁回當初真的亡故了,她拼了這條命,也要跟霍家鬥一鬥。

崔婆子放下手帕,又道:“我這些日子,一直想着要來看看雁回,可秦家內宅這幾日不安生,我沒法告假。”

閔氏點點頭,嘆息一聲:“聽說秦家的大小姐前些日子忽然得了怪病,一晚上的功夫,人就沒了。和我們雁回出事是同一天,哎,可憐見的,才比雁回大了三歲。”

“可不就是這事麼。那小姐死得可憐啊……”崔婆子說到這裡,猛地又住了話,“哎……不說了。”

楊雁回藏在被子下的手,不由暗暗握緊,手指狠狠扣在手心裡。她一定要讓蘇慧男遭報應!

崔婆子又道:“我今日來這一趟,往後恐怕又不得空了。大小姐剛沒了,侯府的人便要迎娶二小姐,婚期很近,恐怕日後又有得忙了。”

閔氏問道:“二小姐?不是庶出的麼?嫁給威遠侯?”

崔婆子道:“我不是早與你說過嗎?我們府上那位蘇姨娘,原本也是個良家女,後來給老爺做了外室,深受寵愛。因爲前頭的太太總也生不出孩子,她又有了身孕,這才進了府裡做的偏房。”

結果蘇姨娘剛進門纔不過一個月,太太王氏就懷上了,可還是讓蘇姨娘趕在前頭生了個兒子。王氏難產,生秦莞傷了身子,沒多久便去了。後來續絃的太太葛氏,姿色平庸,家世也低,又沒生個一男半女,竟淪落得要在一個妾底下討生活。

閔氏卻道:“貴妾生的也是庶女呀!”

崔婆子道:“你有所不知。老爺外放那些年,太太在家中主持中饋,侍奉嫡母,教養小姐,蘇姨娘跟在任上侍奉夫君,打理內宅,迎來送往,跟正房太太一個派頭。”

就這樣,家裡的田產、地契,也都不在葛氏那裡,全被蘇姨娘帶走了。鋪子裡的生意,也要定時去信給蘇姨娘報賬。在任上那些年,蘇姨娘又幫着秦家置了不少產業,葛氏連個邊兒也挨不着。再後來,葛氏便鬱鬱而終了。

就聽崔婆子又道:“蘇姨娘若想讓自己的女兒頂了大小姐嫁去侯府,也不是什麼難事。”

楊雁回閉着的眼角,快速抖動了幾下,又迅速歸於沉寂。

兩個中年婦人,絮絮叨叨低聲說了許久的話,崔媽媽這才告辭離去。楊雁回睜開眼睛,瞳孔慢慢收縮。好風光的蘇慧男呵……我一定要看看你,還能風光到幾時……

聽到閔氏又往屋子裡來的腳步聲,楊雁回這才又閉了眼,假裝睡着,藉此平復自己的心緒。

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148章 懼內第287章 計謀第51章 苦肉計第252章 詭計第143章 疑慮第174章 壽禮第224章 反目第176章 逼迫第147章 敗露第58章 訴狀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52章 壽宴第168章 選擇第150章 留信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150章 留信第197章 路窄第97章 得寶船雁回戲謹白第12章 仇人相見第205章 風波第50章 沒關係第289章 勸諫第9章 誤會第273章 未歸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第217章 生日(下)第156章 賢婦第156章 賢婦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15章 孩子王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291章 紛亂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91章 紛亂第244章 秘密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92章 正事第254章 仁義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180章 請罪第303章 報信第61章 糗事第44章 談話第74章 密謀第22章 暗算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275章 斷義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10章 非禮第100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第234章 道別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79章 夜會第192章 正事第31章 趣聞第33章 雨後第270章 鬧事第277章 往事(二)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29章 背後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203章 家法第225章 包攬第173章 疑問第125章 村婦妝出花浴堂第284章 歸來第11章 閨中密友第229章 背後第183章 新年第148章 懼內第32章 懲戒第181章 說親第240章 佈局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14章第66章 看戲去第74章 密謀第147章 敗露第200章 惹禍第293章 心思第294章 殺戮第286章 父子第278章 往事(三)第277章 往事(二)第227章 重聚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272章 恩愛第199章 秘密第255章 歇菜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287章 計謀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79章 夜會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197章 路窄
第3章 重生後的新家第148章 懼內第287章 計謀第51章 苦肉計第252章 詭計第143章 疑慮第174章 壽禮第224章 反目第176章 逼迫第147章 敗露第58章 訴狀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52章 壽宴第168章 選擇第150章 留信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150章 留信第197章 路窄第97章 得寶船雁回戲謹白第12章 仇人相見第205章 風波第50章 沒關係第289章 勸諫第9章 誤會第273章 未歸第133章 遭戲弄雁回懲頑兄第217章 生日(下)第156章 賢婦第156章 賢婦第138章 憂愛女閔氏急定親第15章 孩子王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291章 紛亂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91章 紛亂第244章 秘密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13章 三姐生恨大義滅親第192章 正事第254章 仁義第21章 閨蜜的遭遇(下)第180章 請罪第303章 報信第61章 糗事第44章 談話第74章 密謀第22章 暗算第1章 楔子上·紅顏薄命第275章 斷義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10章 非禮第100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第234章 道別第20章 閨蜜的遭遇(上)第179章 夜會第192章 正事第31章 趣聞第33章 雨後第270章 鬧事第277章 往事(二)第111章 崔姨娘奪門救表姨第229章 背後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203章 家法第225章 包攬第173章 疑問第125章 村婦妝出花浴堂第284章 歸來第11章 閨中密友第229章 背後第183章 新年第148章 懼內第32章 懲戒第181章 說親第240章 佈局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14章第66章 看戲去第74章 密謀第147章 敗露第200章 惹禍第293章 心思第294章 殺戮第286章 父子第278章 往事(三)第277章 往事(二)第227章 重聚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272章 恩愛第199章 秘密第255章 歇菜第137章 老乞婆大鬧花浴堂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287章 計謀第119章 悔當初雁回思罷手第179章 夜會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197章 路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