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姨媽帶來的消息

17姨媽帶來的消息

崔婆子母女的騾車漸漸停在楊家門前。閔氏聽到門外的聲音,便拉着雁回出去迎客。綠萍還未下車便聽到了閔氏的聲音:“可算是到了,快下來,趕緊進屋歇歇。”

綠萍身子輕巧,當先下了車,又扶着崔婆子下了車。崔婆子笑道:“你媽還不老,不用你這般小心。”

閔氏讚歎道:“小半年不見綠萍,前些日子在如意銀樓門口撞見,我瞧她出落得越發水靈了。如今再看,人也更乖巧懂事了。姐姐,你可真是個有福的,有個這樣好的女兒。”

綠萍笑道:“姨媽又來打趣我了。”

閔氏身邊站着個少女,那少女梳着雙丫髻,髻上各纏着一串淡粉色小絨花,身着艾青色琵琶袖窄襖,水紅色撒花百褶裙。這一身鮮紅嫩綠的穿戴,若換了別人只怕撐不住,可在她身上,卻不見絲毫俗氣,反將她襯得愈發粉妝玉琢、嬌美動人。

綠萍如往常般,親熱的拉過女孩兒的手:“雁回,你在病牀上時,我一眼沒來瞧瞧,現下你大好了我纔來。你不會怨了我吧?我知道你愛吃愛玩,今兒個從侯府帶來許多好吃的點心,外頭買不着的。”

綠萍本以爲楊雁回會大大咧咧笑着回她一句:我病着時你來瞧我做什麼?現下我好了,咱們兩個正好一起玩。說完後,她便歡歡喜喜拉着她往家去。

誰知楊雁回卻只是怯生生瞧着她,彷彿瞧一個陌生人,盯了她半晌,才問道:“你就是綠萍表姐?”

她這一問,在場的人都愣住了,連時常給崔婆子母女趕車的王老漢都怔住了。

閔氏最先回過神來:“雁回,你怎麼又犯糊塗?”

楊雁回卻一臉無辜地瞧着閔氏:“難道我又認錯人了?不是說綠萍表姐今日來嗎?”

綠萍覺得楊雁回有些怪怪的,拉着她的手也不自覺地鬆開了。往常楊雁回都是“姐姐姐姐”的,叫她叫得親熱着呢。可這會兒,楊雁回看她的目光,完全就是看着個陌生人。除了陌生,那眼底深處,似乎還有那麼一些她看不懂的東西,莫名的讓她發憷。

這時,楊鶴的聲音忽如霹雷一般從裡面傳來:“楊雁回,你看看你幹得好事!”

楊雁回聞言,朝閔氏一笑:“娘,二哥叫我哪,我這就去瞧瞧我乾的好事。”說完,轉身匆匆跑進街門,直接將綠萍撇邊兒了。

她自然是認得綠萍的,可她忘不了綠萍對秦莞的冷言冷語,更忘不了她和秦芳一唱一和對秦莞惡言相向,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還有她做過的那些傷天害理的事……

她實在無法與她親熱。那就乾脆裝作很陌生吧。

閔氏本以爲楊雁回全好了,沒成想今日忽然來了這麼一出。她憂心忡忡道:“這,這可怎麼是好呢……”

崔婆子寬慰道:“妹子,你別急。我瞧着雁回身子早就好了,人也不糊塗,只怕是一時還沒記起綠萍。”

綠萍問道:“姨媽,雁回受傷後,時常這樣麼?”

閔氏道:“起先是,後來就極少這樣了。”

綠萍低聲納罕道:“我怎麼瞧着像是變了個人似的。’

楊雁回提着裙子跑到楊鶴房裡,進門就叫:“楊二鴻,你鬼叫什麼?不知道姨媽來了?也不出去迎一下。”

“你反倒教訓起我來了?這話你怎麼不去跟大哥講?”楊鶴手指隔壁,“你若敢去教訓大哥,我便服了你。”

楊雁回道:“大哥和爹去莊大爺家了,你不知道呀?”

楊鶴一怔,問道:“去莊大爺那做什麼?”

楊雁回扁扁嘴:“我怎麼知道?等他們回來了再問唄。要沒別的事我就走了。你屋子裡臭死了,你昨晚睡覺肯定沒洗腳,臭襪子又塞牀底下了吧?早上起來也不知道開窗子換換氣。”

“你等等”楊鶴不准她離開,一把拉過他妹子的手,將她拉到一個半人高的小櫥子前。那櫥子是給他裝雜物用的。楊鶴將櫥子打開,手朝着一摞書籍指着:“我的書呢?怎麼少了一本?定又是你不問自取。”

楊雁回甚是不好意思,一雙纖巧的天足向後退了兩步,準備開溜:“那個,你昨兒下午不在家,我又想找本書看,就自己過來翻了翻。我又沒弄亂,我這不都給你放好了嗎?”

“你這叫給我放好了?”楊鶴抽出其中一本書來,“這本《太平廣記》的書皮怎麼掉了?”

楊雁回道:“那書皮本來就快掉了呀。我抽出來時又不小心蹭到了別的書,就……整個都掉啦。哎呀二哥,你別發火,我給你粘好還不成麼?我這就去做些糨糊來。”

楊鶴道:“先別急着跑,我的《太平廣記》貳冊哪裡去了?趕緊還來。我今日正好想看。”

楊雁回道:“你急什麼,讓我先看完再說。”

楊鶴指指楊雁回:“你非讓我自己去搜,是吧?”

楊雁回道:“好歹我也是個姑娘,你好意思去我的閨房裡亂翻東西?”

楊鶴道:“合着我的屋子你就來得、翻得,是不是?”

楊雁回橫了楊鶴一眼,道:“小氣鬼,還你就還你。就在那呢,你自己去拿好了。”楊雁回朝楊鶴的牀邊努努嘴。

楊鶴忽覺不妙,腳下一步也未動:“那牀底下只有臭襪子,快去你屋裡將書拿來還我。

楊雁回只得轉身坐勢離去。她剛回過身,腳下一轉,忽然直奔楊鶴牀邊,一把掀起牀上的被褥。楊鶴想阻止,已然來不及了。楊雁回將他壓在牀被下的兩本書翻了出來。一本薄薄的《西廂記》,另有一本厚實些的《水滸傳》。

楊雁回拿着兩本書,示威似的朝楊鶴晃晃:“你再對我兇,我就告訴娘去,還要告訴爹”想了想,她又補充道,“還要告訴大哥。讓你看這些亂七八糟的書!”

這時,外頭傳來腳步聲,閔氏和崔婆子母女進了堂屋。招待表姐母女坐下後,閔氏便往楊鶴這邊來了:“雁回、鶴兒,怎地還不出來?什麼時候這般沒規矩了?”

楊鶴趕緊上前,將書從楊雁回手裡奪了,手忙腳亂的將兩本書又壓在被褥底下藏好。緊接着,閔氏便進來了,語氣也比剛纔凌厲了些:“楊鶴,快些出來。別盡顧着和妹妹鬥氣。”

楊鶴忙道:“這就出來了。”

閔氏看着楊鶴房間,皺了皺眉,又問:“怎麼牀鋪這麼亂?”

楊鶴連忙去抻被單:“我馬上鋪好。”

楊雁回上前和他一起鋪牀:“我幫二哥鋪牀。弄好了就出去了。”

“快着些,別讓姨媽和表姐久等了。”叮囑完,閔氏這才離開楊鶴的屋子。

眼看閔氏走了,兄妹倆才鬆了一口氣。楊鶴低聲對雁回道:“你不許說出去。”

楊雁回也低聲道:“成。不過我有條件。”

“你還有條件?”

楊雁回道:“你那《太平廣記》只有兩冊,太少了,看得不過癮。你再多蒐羅些來。”

楊鶴低聲道:“《太平廣記》全書有五百卷。若要蒐羅齊全了,我那櫥子可塞不下。你也太貪心了。”

楊雁回聞言想了想,便道:“那我將你的《太平廣記》讀完了,你得把《西廂記》給我看。”

楊鶴不甚在意這書,便道:“那書我翻了幾頁,沒什麼好看的。盡是些纏綿悱惻的淫詞豔曲,你要看便拿去看吧。”

楊雁回又道:“看完了這纏綿悱惻的《西廂記》,我可還要看那打打殺殺的《水滸傳》。你也得給我看。”

楊鶴便猶豫起來了。西廂記很薄,楊雁回很快便能讀完。水滸便沒那麼容易讀完了。況且他手裡這本並沒完,底下還有兩冊呢。雁回看完了這一冊,只怕還得要他蒐羅餘下的兩冊。偷偷讀的時間久了,便容易被人發現。好好的妹妹,給他引得看些烏七八糟的閒書,若給爹孃和兄長知道了,指不定怎麼教訓他呢。更何況他這本水滸也纔讀了小半,到時候,雁回若來同他搶着讀……

楊雁回看他猶豫,便道:“哼,我這就告訴娘去,說你看這些書。”楊雁回作勢要走,楊鶴慌得一把拉住她:“好妹子,我這裡的書,你要看便看吧。”

楊雁回這才滿意了,甜甜笑道:“那就這麼說定了,咱們快出去吧。再晚娘該生氣了。”哼,她上輩子怎麼說也比楊鶴多吃兩年飯呢。對付他還不容易?

閔氏這會兒早和崔婆子、綠萍,去自己屋裡坐了。秋吟也早已將茶水、點心、鮮果、瓜子、花生,一一擺了上來。

楊鶴和雁回進來時,就聽崔婆子道:“如今闔府上下都忙着三小姐定親的事,是以,我往後便又不得空了。侯府事情多,綠萍那邊只怕也不得閒。咱們姐妹再見面,又不知要等到何時了。”

楊雁回聽了這話,問道:“姨媽,秦家又要辦喜事了?”想不到這麼短的日子,秦蓉也說了人家。以蘇姨娘的性子,肯定又要巴結個高門顯貴。只是這次,不知道還有哪家高門顯貴肯娶秦蓉?

崔婆子笑道:“我們三小姐定了安國公馮家。”

“啊?”楊雁回奇問,“該不是給安國公做妾吧?”就算蘇姨娘肯,秦明傑丟得起這人?再說,那安國公也得樂意呀。

說起來,這安國公夫婦真是京中勳貴人家少見的一對。兩口子年過四十無子,安國公既不納妾也不立嗣,到也真沉得住氣。

安國公夫人上無公婆壓制,下無妯娌掣肘,丈夫又對她百般尊重,都老夫老妻了,依然恩愛有加。她一個人在偌大個府邸呼風喚雨,真是過得好不快活。引得京中不知多少貴婦又酸又妒,只恨自己沒這般好命,進而又開始用“至少自己能生養,那安國公夫人半根毛也生不出來”安慰自己——就連蘇姨娘這得寵的妾也是這般說的。

崔婆子笑道:“哪能呢?我話還沒說完。是馮家二房的嫡長子。”

二房?楊雁回想了想,心中只覺好笑。這蘇氏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她是做夢想讓秦蓉做公爺夫人呢,也不看看秦蓉的造化夠不夠!

綠萍奇道:“雁回,我聽着你的意思,你是早知道安國公膝下無子?”

楊雁回眨巴眨巴眼:“嗯。跟娘在京裡閒逛時,從路人嘴裡聽來的閒話。”

綠萍點點頭,“哦”了一聲,便不再問了。

閔氏驚歎道:“這蘇姨娘怪有本事的。只是……那馮家也樂意?”

崔婆子道:“怎麼不樂意?就憑着那份豐厚的嫁妝,得叫多少人家眼饞?”

閔氏奇道:“那馮家……竟是爲了錢?”心下不由鄙夷道,這樣的人家能好到哪裡去?

崔婆子道:“各取所需罷了。馮家二房缺錢,我們蘇姨娘是盼着那安國公立嗣!高門裡的事情,道道可多了。這你就不懂了吧?”

閔氏笑了笑,心說,立嗣也不能夠立這樣的人家呀。那蘇姨娘聽着便不是個善茬,竟爲了錢娶這樣的女人生養出來的女孩兒?哪個公侯糊塗了,纔會過繼這樣的嗣子?

楊雁回也撇撇嘴,心中一陣冷笑。蘇慧男是個蛇蠍心腸的小人,小人素來都喜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她若以爲人人都如她那般愛財,那她這算盤可就打錯了。更何況人家安國公兩口子也不缺錢。人家會爲了她女兒那點子嫁妝就過繼二房的嫡長子麼?只怕反倒因此越發不肯過繼那馮家二房的哥兒。不過麼,蘇慧男有後招也不一定。她就當看戲好了!

楊鶴也聽得來勁兒了,問道:“那馮家二房到底是多缺錢呢?”

崔婆子道:“原本也是過得下去的,是以,親事雖談得差不多了,但也沒有就此定下來。誰知馮家那哥兒近來做了一樁不爭氣的事。”

崔婆子話到這裡便住了口,她總是故意只講一半,吊着別人胃口,非等別人來問她。

閔氏知她是故意的,便順着她的意,笑問道:“是什麼樣不爭氣的事?”

崔婆子得到了滿足,便接着說道:“那馮家的哥兒雖說無甚大才,倒也算得上本分。可誰知前些日子,被人拉着去逛窯子……”崔婆子說到這裡,看了看楊鶴、楊雁回,又將話咽回去了。

楊雁迴心知崔婆子顧忌自己是個姑娘家,有些事不好說給自己聽,但卻佯裝不知,催促道:“姨媽,你快說呀。”

閔氏好笑的看了一眼女兒,對崔婆子道:“姐姐,你就當這是樁趣聞給我們講講吧。我們這樣的人家,沒那麼多講究。村裡人連更不堪的事也講的,雁回早不知聽了多少了。”又對楊雁回道,“雁回,這麼新鮮的事從你姨媽這聽了去,可千萬別去外頭講。姑娘家家的,不好亂說話。”

楊雁回忙乖巧的點頭道:“知道了。”

崔婆子這才又道:“那馮家的哥兒,竟然被個頗有手段的窯姐兒勾上了。那窯姐兒也不知用的什麼手段,哄得他買了好些名貴珠寶。那些不知道馮家二房底細的生意人,瞧着馮家也算是高門顯貴,就讓這哥兒憑着簽章買了許多珠寶首飾。等人家找上門要賬,馮家二房立刻慌了手腳。馮二太太賣了個莊子抵賬,這才保住了二房顏面。那莊子還是馮二太太的嫁妝呢!這下,馮家二房的日子愈發艱難了。馮家人不甘心吃這個虧,便命人去鎖那窯姐兒,誰知那窯姐兒早跑了。妓院的人說,那窯姐兒不過是在他們那裡掛個牌接客,並不是他們買來的姑娘。”

閔氏道:“好糊塗的哥兒。蘇姨娘也捨得將女兒嫁了去?”

崔婆子道:“男人麼,逛窯子、納妾,那不都是常有的?何況馮家那位哥兒平日裡也算規矩。這一回就是因爲平日太規矩,沒見過放蕩女子,這才被人家算計了。那哥兒被父親和大伯狠狠教訓了一通,指天對地的發誓,再沒下回了。”

楊雁回道:“因此,馮家便向秦家求親了?”

崔婆子道:“就是這麼回事。我們老太太一聽馮家來求親,便應下了。”

楊雁迴心道,蘇姨娘知道馮家境況不好,爲了不讓女兒沒面子,少不了暗地裡接濟馮家,也好讓他們將文定置辦得好看些。至於老太太羅氏那邊應得這麼痛快,只怕也有看笑話的意思。

嫁去這樣的人家,能過上什麼好日子?那馮家的哥兒竟能讓一個窯姐兒給算計的賠出一個莊子去,這得多草包?到是那位安國公,她越聽越有趣兒。他倒是肯幫着弟弟一起教訓不成器的侄子,偏偏卻不肯接濟二房一些銀錢,硬是能看着弟弟一家賣莊子還賬。

楊雁回又問:“婚期定在什麼時候?”

崔婆子道:“還沒這麼快選日子,不過兩家都想將日子定在明年三月。馮家的哥兒都二十了,等不了太久。”

楊雁迴心道,到那時候,秦蓉還未過十四歲生辰呢。這麼小便要離家出閣……她忽又想起,秦芳也還未過十五歲生辰呢。秦芳在家時,是再尊貴不過的二小姐,如今乍入侯門,又有幾個人會心疼她年幼,對她容忍禮讓幾分呢?

只怕不用自己出手報復,秦芳現在的日子也很不好過。楊雁回又想到自己,也不知自己如今這當閨女的痛快日子還能再過幾年。想到此處,她竟不知該痛快還是該發愁了。

崔婆子又對閔氏笑道:“妹子啊,說起小姐的親事,我……我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閔氏聞言,不由看了一眼綠萍,綠萍此時已羞得臉頰緋紅,恨不得將頭埋在胸前。閔氏和楊雁回同時心道,崔婆子不是想讓綠萍給威遠侯做妾麼?難道又改了心思?

綠萍羞怯了片刻後,又擡起頭來,說道:“娘,您先和姨媽說着。我想去後頭院子裡看看,雁回,你和我一道去吧?鶴哥兒,你也來吧。”

綠萍不待楊雁回說話,便拉過她往屋外去了。楊鶴見狀,便也乖乖跟了出去。

閔氏看孩子們都出去了,便對崔婆子笑道:“姐姐的心意我明白,綠萍這孩子不錯,我會幫她留心好人家的。只是……那侯夫人肯放她出來麼?”

崔婆子聞言大喜,激動地握着閔氏的手:“你肯幫綠萍相看好人家就好。放綠萍出府的事,我自會想法子。我人在秦府,難得出來一次,我家原本又不在這一帶,除了你,也不認得旁人。我也只能將綠萍的終身大事託付給你了。”

不等閔氏回話,崔婆子又道:“綠萍如今還是清白身子,只要得了你這話,往後她更會想法子保全清白。這事你要跟相中的人家說清楚,別讓我們綠萍遭了嫌棄。”

閔氏忙道:“綠萍生得模樣好,又是侯夫人身邊的丫頭,性子也大方得體,只怕想求娶的人家多着呢。哪個敢嫌棄?”

崔婆子聽閔氏如此誇讚女兒,又笑起來:“那是你做姨媽的疼她,自然看她樣樣都好。換做旁人,指不定怎麼挑她的不是呢。”

兩個人正說着,門外傳來於媽媽的聲音:“老爺回來啦?”

於媽媽的大嗓門一直傳到後院裡。楊雁回正不耐煩陪着綠萍說閒話,聞言立刻從馬紮上站了起來:“綠萍表姐,你再坐會兒,我去看看我爹和我大哥去。”

第265章 對策第10章 憂煩第191章 往事第77章 中秋變故第248章 避難第126章 多情女思慕多情郎第73章 收繳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215章 歡心第43章 錯過第272章 恩愛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305章 結束第117章 聽人言楊鳴願救妹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235章 變故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86章 父子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9章 誤會第224章 反目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66章 看戲去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295章 危急(一)第178章 託付第170章 再毆第267章 開審第292章 □□第24章 對頭第288章 懇求第4章 長兄長嫂第220章 污名第270章 鬧事第268章 捱打第49章 揍他第231章 約會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262章 大哥第273章 未歸第263章 乞求第239章 瑣事第184章 婚前第205章 風波第193章 懶起第176章 逼迫第129章 苦命侯相對苦命兒第54章 運河運河第246章 審訊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246章 審訊第154章 陷害第4章 長兄長嫂第264章 清淨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246章 審訊第268章 捱打第260章 糾結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26章 受傷第284章 歸來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300章 在意第255章 歇菜第28章 志向第210章 非禮第245章 前夕第154章 陷害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50章 倒黴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161章 匣子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181章 說親第291章 紛亂第72章 老爺發怒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190章 育嬰堂第168章 選擇第307章 番外一第59章 離婚案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178章 託付第57章 多事之秋第175章 無題第70章 繼續看戲第177章 歸來第203章 家法第61章 糗事第151章 主意
第265章 對策第10章 憂煩第191章 往事第77章 中秋變故第248章 避難第126章 多情女思慕多情郎第73章 收繳第2章 楔子下·飛來橫禍第215章 歡心第43章 錯過第272章 恩愛第81章 楊家女初會狠羅娘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305章 結束第117章 聽人言楊鳴願救妹第96章 俏小姨問診聞喜訊第235章 變故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135章 見仇人雁回急避劫第92章 起變故惡人強入局第286章 父子第83章 施巧計巧入公侯府第9章 誤會第224章 反目第5章 大哥的主意第66章 看戲去第116章 欲遠遊河畔惜別離第295章 危急(一)第178章 託付第170章 再毆第267章 開審第292章 □□第24章 對頭第288章 懇求第4章 長兄長嫂第220章 污名第270章 鬧事第268章 捱打第49章 揍他第231章 約會第132章 楊小妹話本抒相思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262章 大哥第273章 未歸第263章 乞求第239章 瑣事第184章 婚前第205章 風波第193章 懶起第176章 逼迫第129章 苦命侯相對苦命兒第54章 運河運河第246章 審訊第98章 少俠夜探少女香閨第246章 審訊第154章 陷害第4章 長兄長嫂第264章 清淨第139章 思故人雁回誓悔親第123章 弱質女決意立事業第246章 審訊第268章 捱打第260章 糾結第37章 舊園遇故交(上)第128章 犯小人太監進讒言第26章 受傷第284章 歸來第87章 姨母仗義巧爭名分第300章 在意第255章 歇菜第28章 志向第210章 非禮第245章 前夕第154章 陷害第39章 舊園遇故交(下)第250章 倒黴第38章 舊園遇故交(中)第99章 迎新春智計驅大伯第161章 匣子第86章 爲懲惡雁回亦作惡第106章 蕭夫人動怒訓義子第181章 說親第291章 紛亂第72章 老爺發怒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103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四)第134章 被擋駕佳人生怒意第190章 育嬰堂第168章 選擇第307章 番外一第59章 離婚案第101章 小兒女大鬧元宵節(二)第178章 託付第57章 多事之秋第175章 無題第70章 繼續看戲第177章 歸來第203章 家法第61章 糗事第151章 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