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江聲挾雨夜潮通
第二天吃完早飯,孫元起讓老鄭出門多僱幾輛車,把這些洋人,以及補給、衣被都一股腦地送到新校區。因爲經世大學新校址建設,需要經常來往於兩地之間,家裡已經自備了兩匹馬、一輛大車。現在有二十人,一輛車卻是遠遠不夠的。
以前出城,守門的總要借個由頭檢查,其實就是要些茶水錢。如今車上有了洋人,就如同有了張天師的符籙,小鬼們望風避匿。六七輛迤邐地行駛在官道上。最前面的那輛車上,除了車伕,擠了六個人。要不是兩匹馬拉的大車,估計都走不動。
本來,孫元起想和O&C建築設計事務所副總設計師伯恩坐在一起,向他介紹自己的建校理想和一些設計願望,比如儘量保持學校範圍內的自然景色,希望他們在做設計的時候予以考慮。結果剛拉着伯恩坐上車,莉莉絲就大大咧咧地坐在自己身邊,妮娜也牽着薇拉坐到了自己的身後,一臉通紅的艾琳娜最後坐在車尾上……
孫元起能說什麼?和伯恩同志本着紳士精神,和艾琳娜換了個位置。兩人吊在車尾上,相對默默無言,因爲一說話可能就嗆一嘴土。那四個姑娘全然不顧車尾那兩個可憐的傢伙,圍成一團竊竊私語,不時“掩口胡盧而笑”。
走了兩個多小時,終於從官道轉到了混凝土大道。受了一路氣的孫元起招呼車伕停下車,拉着伯恩下了車,準備步行。結果,“呼啦啦——”,四個姑娘都跟着下了車。後面的洋人不明所以,估計是到了,有一學一,也下了車。孫元起哭笑不得,只好招呼他們過來,向他們大致講述學校的大致結構及未來構想
雖然時間只過去了二十天,但與上次石蘊玉來的時候已經大有不同。就拿不起眼的路邊來說,不再是光禿禿的泥土,已經用鵝卵石鋪好了人行道,幾莖頑強的野草從石頭縫隙間探出頭來。石板路的邊上是很早就移植的小松樹,此時有的已經抽出新葉。可能是經常澆水的緣故,各種野草、野菜鋪滿了樹下的空地。
再往前走,那個小廣場上很熱鬧,佟家的三個小子和老趙家的兩個小子正在上面撒歡兒,趙景惠和宋景堯站在一旁說話。見孫元起領着人來,都停下來行了個禮。孫家鼐老大人題寫的校名已經刻好,沒有鎦金,只是用黑漆填上,自有一種樸素莊重之感。
過了校門,便見一片綠油油的草地,隔着草地就可以遠遠望見那座風雨橋。一行人順着路往前走,孫元起身邊圍着的都是O&C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四位設計師,低聲交談着什麼。妮娜、莉莉絲等四個姑娘知趣地落在後面,驚奇地打量着這個校園。
韓蘧在後面,看到那四個姑娘,用英語打招呼:“你好,女孩們。我知道你們,你是莉莉絲,對麼?”
崇實中學是西方傳教士所辦,歷來注重外語。韓蘧從崇實中學畢業,英語倒也說得像模像樣。而且中學裡面的老師都是外國人,也不覺得這四個女孩長得妖魔鬼怪。尤其看到長相比較甜美的莉莉絲,便想和她搭訕。
莉莉絲哪是什麼善茬兒?便聽她說道:“小男孩,我是你們約翰遜老師的好朋友。所以,你應該稱呼我爲‘莉莉絲老師’或者‘莉莉絲女士’,明白麼?”
“小男孩”韓蘧碰了一鼻子灰,灰溜溜地退回來。
恰好這場景被潘鹹看見了,拍了拍韓蘧的肩膀:“哈哈,大師兄,‘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這些鬼妹可不好惹!”
“鹹菜,你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有種,你試試去?”韓蘧沒好氣地說道。
潘鹹自信滿滿:“大師兄,您就瞧好吧!”
說完,看看前面孫先生已經和一羣洋人走得遠了。幾步趕到了莉莉絲的旁邊,低聲問道:“莉莉絲小姐,我們聽說老師在美國有位未婚妻,那是你麼?”
本來莉莉絲面色不善,一聽潘鹹的話,頓時由陰轉晴,雙手捏着衣角搓來搓去:“嗯……什麼未婚妻之類,人家怎麼好說呢。不過揚克在美國的時候,確實跟人家關係比較親密的。未婚妻,呵呵呵……對了,你叫什麼名字?你們還聽說了什麼?”
看着原本一臉嚴霜的莉莉絲,現在和顏悅色地拉着潘鹹問東問西,韓蘧佩服得五體投地,不由感嘆道:術業有專攻啊!
孫元起走在前面,可不知道韓蘧和潘鹹的把戲。走過風雨橋,孫元起指着對面層巒起伏的山峰,對伯恩介紹道:“伯恩先生,你現在所能見到的山峰幾乎都在校園範圍內,就像剛纔說過的,校園總面積達到3500英畝,如果沒有規劃的話,會給生活在這裡的師生帶來極大的不便,尤其是在市政設施完全是空白的情況下。”
伯恩先生點點頭:“你說得對。”
孫元起繼續說道:“我想交付給O&C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工作,就是給出校園在未來十年到一百年間的遠景規劃,比如根據學校發展速度,給出生活區、教學區的建設進度和區域規劃。並對近期的校園建設給出合理性建議。”
說到專業領域的問題,伯恩自然毫不含糊:“約翰遜先生,我大致瞭解你所託付的任務。不過,我們需要實地勘測,並需要學校的相應數據,然後才能做出雙方都滿意的設計來。”
“只是我們接下來要談的。”孫元起說道,“因爲學校開學在即,現在學校的主體部分只有操場、一座教學樓,和一座圖書館。我想在明年4月份的時候,必須知道在哪個合適的地方建造一座舒適的宿舍樓、一座現代化的實驗樓和兩棟教學樓,以便於6月份開始施工,9月份前交付使用。”
伯恩在小本子上記下了要求:“我們會首先考慮你的要求。因爲這塊土地面積非常大,我們甚至可能需要花費2個月左右的時間進行前期的準備,然後回到美國完成最後的設計方案。”
孫元起知道這種事情不能操之過急,“慢工出細活”的道理還是懂的:“嗯,我認可並讚賞你們這種謹慎而細緻的做法。在你們前期準備工作完成的時候,我會首先支付百分之三十的費用;等我拿到並確認最後的設計方案,再支付百分之五十的費用。至於最後的百分之二十,在之後的五年內付清。因爲未來有太多不可確定的因素,隨時可能某種因素導致設計方案必須加以修改。”
伯恩思考了一陣子:“你的付款方式是合理的,我會向事務所建議採用你所說的方式。”
孫元起送了口氣,心想這樣今年的財政算是不會出現赤字了吧?
接下來的幾天,孫元起先安排老趙帶着幾個附近的山民,陪着O&C事務所的設計師漫山遍野地轉悠。沒有安排那些義和團殘餘人士陪同,一來他們不熟悉這山裡面的情況,二來怕他們對洋人的仇恨還沒有消褪,如果在深山裡把這幾個設計師給大卸八塊了,孫元起找誰哭去?
至於三所大學派來的所謂“助手”,現在既沒有學生教,又不能讓他們閒下來,只好讓他們編書。當然,不是編譯大學教材,他們都沒學過漢語,如何來翻譯?孫元起既然打着“需要助手”的旗幟把他們招呼來,自然要物盡其用。
耶魯大學、麥吉爾大學攏共五個人,都是研究原子結構的,可以組成一個小組,孫元起每隔一週給出一個主題及幾個研究方向,他們討論研究,到下週向孫元起彙報,孫元起作出評論:什麼對、什麼不對,什麼誤入歧途、什麼理論錯誤,具體應該是怎麼怎麼樣,一一向他們剖析。之後,他們回去思考,並就此形成文字,請孫元起改正。改定後,重新給出新的主題和研究方向。這些討論結果後來編成了《原子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及若干前沿問題》一書,以六個人集體署名的形式在加拿大的麥吉爾大學出版社出版。
MIT的四位助手,則專職研究一些孫元起提出的電子元器件的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案,比如錄音機、黑白電視機、太陽能熱水器,能不能實現是一回事,關鍵是集思廣益、開拓思路。即使理論上能實現,一方面有待回MIT的電子學實驗室做實驗,一方面還要等待科技的繼續發展。
學校的講堂,因爲投入的錢最多,所以人力、物力也極大豐富,工程量雖然最大,卻是最先完工的。等刷上石灰之後,放羊有一個月的孩子們重新回到了課堂,韓蘧、陳驥德這些老學生當老師已經是輕車熟路了。一年多沒見,景字班的學生都是初中水平,倒是孫家鼐老大人的幾個孫子輩,因爲來得遲,中間又有一年多缺課去了西安逃難,現在還是小學三年級左右的程度。
那四位美國姑娘,除了文雅大方的薇拉可以給學生們上英語課,其他三個惹禍包都被孫元起發配到山頂的圖書館。圖書館修好後,派人把家裡的書都悄悄地運到了山上。現在老佟過世了,翰林院被燒了,皇帝、太后跑到西安現在還沒回來,估計這些書在官府檔案中只能算是“焚燬”了事。殊不知,它們已經瞞天過海,到了經世大學的圖書館中。三位姑娘要做的事兒,就是把那些散亂的書湊成一套一套的,然後放到書架上。這是一個細緻活兒,不認識漢字也沒關係,只要根據封面的圖案就可以完成,連最小的妮娜都足以勝任。所以姑娘們忙得熱火朝天。
當然,孫元起這個“監工”還是要蒞臨現場的,主要是怕這些姑娘整出什麼幺蛾子。還有,這些姑娘也需要諮詢一些問題。比如原藏於京師大學堂的《行水金鑑》,共175卷,分爲36冊,她們就不知道如何排列順序。這在藏書中,還只能算是部頭中等的。
有一天,莉莉絲獻寶似的來到樓下,不顧孫元起正在編譯書稿,死活拉着孫元起上樓,看她們“最新、最重大的結果”。孫元起只有隨她上去,便看見艾琳娜和妮娜站在大書架前,整整兩個書架上都擺着同一種書。封面用粗黃布裝幀,開本足有A3紙大小。孫元起驚訝得目瞪口呆:老佟這是從哪兒淘換來的?
三個女孩看到孫元起吃驚的樣子,感覺自己辛苦沒有白費,相對展顏。
孫元起走到近前,隨手抽出一冊,就見封面上大字寫着“永樂大典”,下面是雙行小字“卷七千六百三”“杭字部”。打開,裡面是白宣紙、朱絲欄,內容用工整的楷書精心抄寫。《永樂大典》!絕對是真的《永樂大典》!即便孫元起從來沒見過《永樂大典》,可心裡早已確定這便是國寶《永樂大典》了。
後世的書籍中無數次提到《永樂大典》,均說該書散佚殆盡,百不存一。如今卻落在自己的手上!孫元起激動地問道:“這有多少冊?”
“六百三十二冊!”妮娜得意地說,“我數了兩遍,絕對不會錯!”
“啊?”孫元起張大嘴。
看到孫元起張大嘴巴的樣子,艾琳娜開心極了:“這可是我們花費了幾天工夫才整理出來的,或許書堆裡還有,但絕對不會超過10本了!”
“好,好,你們做得非常好!”孫元起擊掌讚道。
“那是!”莉莉絲得意地翹起下巴,頭後的馬尾辮晃個不停。
孫元起拍拍三個人的肩膀:“你們的工作非常有價值!我要用單獨的一間屋子來存放這套書!”
接下來的幾天,受到鼓勵的三個小姑娘再接再厲,先後從書堆中找到《四庫全書》的底本兩千餘冊,還有二十多種宋刻本、三十幾種元刻本。至於明刻本,幾乎比比皆是,總也有四五百種。
孫元起不知道版本知識,可認識字兒:看那些密密麻麻蓋滿硃紅印章的刻本,再加上明清著名人士的題字,自然知道這些宋、元刻本書是如何的價值連城。爲了存放這些珍若拱璧的寶貝,特意在圖書館第五層找了最安全、最適合的房間。最後,從書堆中整理出的《四庫全書》底本越來越多,只好在四樓又找了幾間屋子,才把這些書安頓下來。
至於那些數量最多的清刻本,只好委委屈屈地呆在二樓、三樓的書架上。老黃曆、教科書則擺放在最下面的大廳。有些書,老佟收拾回來時就是破碎的,得拼合好送到城裡的琉璃廠,請人重新修補裝池好,再重送擺到書架上。
孫元起在樓下編譯教材,每當累了的時候,就會到收藏珍貴圖書的五樓書庫中徜徉,在一枚枚藏書印、一段段題跋、一頁頁文字間,感受着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這些書,在清朝覆滅以前,恐怕是不能面世的,因爲這些其實都是有主之物,尤其是《永樂大典》殘卷、《四庫全書》底本,那絕對是皇家藏品。如果朝廷知道了,要予以徵收,難道經世大學還敢和中央政府對抗麼?
有一次,孫元起在摩挲《永樂大典》的時候,忽然想到,與《四庫全書》、《永樂大典》齊名的敦煌遺書、安陽甲骨是不是現在都已經出土問世了?那得趕緊收藏。如果佟文圖書館中再有那麼些寶貝,老佟和佟文樓定會隨之不朽。或許,這是對老佟最好的紀念吧!
1901年9月27日是辛丑年的中秋節。在中國傳統習俗中,這是除了春節外最隆重的節日。孫元起有些後悔把開學定在10月1日,這樣,很多學生就不得不得在旅途中度過中秋了。
中秋節前兩日,老佟兩個侄子佟友、佟益駕着車來接孩子回家過節。到了城裡,才知道現今學校已經搬到城外,老鄭領着他們找上門。
聽到老佟侄子到來,孫元起急忙從圖書館下來。見了孫元起,佟友、佟益連忙跪下請安。孫元起避開去:“可當不得你們這個禮!”上前扶起兩人,卻朝他們鞠了個躬:“老佟的事情,是我對不起你們。”
孫元起想起來到大清的第一個中秋節,便是和老佟倆人呆在馬神廟裡過的。倏忽三年,孫元起在城外有了一所大學,但老佟卻已經過世一年了,京師大學堂也名存實亡。在中秋節之際,看到佟友、佟益,說起老佟生前的事情,不禁相對唏噓。
說了半天,孫元起問道:“今年的收成怎麼樣?日子過得如何?”
佟友是佟家的老大,恭敬地回答說:“今年收成還行,日子還過得下去。說句不怕先生笑話的話,都說‘半大小子,吃死老子’,三個小子送到您這兒,家裡一下子少了三張嘴,可寬裕不少。收成差點,也能吃個半飽。”
孫元起點點頭:“那就好,那就好。現今學校建起來,人手還有些不夠,以前都是老佟幫襯的……如果你們兄弟有空,就來一個到這裡幫忙吧!”
佟友、佟益連連道謝:“謝謝先生。我們回去商量一下,看看誰來!”
這件事就這麼說定了,孫元起心中才稍微安心。
次日,孫家鼐老大人府上也來了車,要接三位小少爺回家過節,少不得隨車送來過節的禮物。孫元起不好拒絕,又回了些禮物,表示自己對老大人的拜會。
中秋節當天,家近的學生都回去了,剩下的人聚在新校址裡,看着月亮吃月餅。連老鄭一家都來了。那十多二十個洋人第一次在中國過中秋節,席間嬉笑不絕。莉莉絲在這種場合絕不會放棄坐在孫元起身邊的權利的,只見她眼冒桃心、一臉虔誠地看着孫元起和設計師、研究人員說話,連手裡的月餅都只啃了一口。相比之下,坐在孫元起另一側的妮娜小姑娘就厲害多了,聽講、吃飯兩不誤,手裡的月餅只剩下個月牙。
陳驥德、顧之麟、劉斌三個是直隸的,沒有回去,坐在桌子的另一端,陪着研究人員說話。孫元起的幾個學生,現在不僅要給孩子上課、預習大學功課,還要陪着各個大學的研究人員,算是徹底融入大學學習與研究的氛圍。
孫元起看見薇拉文靜地坐在一邊,也不怎麼說話,只是一小口一小口地啃月餅,像是被人冷落了一般。在中秋這個團圓的季節,漸漸融入這個時代的孫元起也會想起前世的父母、女友、老師、同學,可能現在的薇拉也是想起故鄉了吧。或許是同病相憐,或許是在這個節日裡一人向隅會舉座不歡,孫元起問道:“薇拉,是不是想家了?”
薇拉先是點點頭,又搖搖頭:“嗯,是有些想家。不過這裡也很好,不想回家。”
不想回家?難道你還想常住?孫元起不敢接話,轉過來問艾琳娜:“艾琳娜,你想不想回家?”
“嗯!”看來艾琳娜確實想家了。
“莉莉絲,你呢?”
莉莉絲從癡迷狀態中掙扎出來:“我……我是有些想家,不過,沒關係,只要呆着揚克先生你的身邊,我就沒問題!”
孫元起一頭黑線:我只是問你想不想家而已!
也不理她,再問妮娜:“妮娜,你呢?是不是想回波士頓了?”
“是的,我想回波士頓。”妮娜點點頭,“可是,揚克你也和我們一起回去麼?”
“……!妮娜小朋友,我想你應該稱呼我爲約翰遜叔叔,不是麼?”孫元起決定糾正這位小女孩的認識偏差,“我不會和你們一起回去。不過,以後我會每年去美國三個月,不用擔心,我們還會見面的。”
“這樣啊……”妮娜失望地說,在椅子上扭了幾下,說道:“其實……我每年在美國呆三個月也是可以的……”
妮娜直言無忌的話,讓周圍的設計師、研究人員都哈哈大笑。孫元起也覺得尷尬,卻不好說什麼。
老趙、老鄭兩家,以及老趙的那些老鄉,不知是怕洋人,還是聽不懂英語融不進來,在旁邊另搭一桌,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大圈子。聽到笑聲,都望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