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

興和四年十月,鮮卑中部草原。

軻比能又驚又怒,他攻打錯了方向,沒有料到東部落大人彌加及其部如此不堪一擊,致使悲慘的結果需中鮮卑部落承受。所幸步度根足夠精悍,否則只此一戰三部鮮卑便會盡數陷落,今後當不復再有鮮卑之名。

即使驚懼,也不能改變軻比能所需面臨之困局,曾經草原上最強大的中鮮卑部落被西遷的東鮮卑亂軍連殺帶趕,消失在鮮卑草原與大漠之中。他沒有部落、沒有補給,縱橫大漠三十年,軻比能一生從未如此窘迫。

在興和四年,他的人生像被人用刀子劈開,往前是鮮卑雄主,往後是落水老狗。

在他身後窮追猛打的是幷州牧馬騰,在他身前圍追堵截的是徵北將軍太史慈,這些燕氏悍將無比兇猛,令虎步塞外的軻比能進退維谷。他不敢打這樣的仗,因爲他的部落勇士死一個便少一個,可又不能不打,因爲他很清楚……這些中原人離開黃河土地,深入大漠只有一個目的。

取他的命。

前路彷彿成了一個個艱難險阻,即使能躲避漢軍的追擊,許多年前他自己分出去的西部落大人步度根也未必能放過他。軻比能,大約清算的時候要到了。

但他並不憎惡,不憎惡漢軍、不憎惡燕北、不憎惡彌加也不憎惡步度根,即使在最爲難的時候,他也不曾憎惡任何人。別人咒罵時他不抱怨,別人不咒罵了,他仍然不曾抱怨,他只是引領着自己部下的勇士,一次又一次險而又險地避過漢軍追捕、一次再一次逃出生天。

這種時候人心都是焦躁的,就像塞外的戰事從來不是以單純人力就能取勝一般,真正決斷他們生死的從來都不是人,人哪裡有這麼大的威能呢?決定生死的,是天。

是太一神是蒼天是黃天是馬鹿天神,因爲冬季要來了。

軻比能與太史慈,在春夏之交同時由塞外與漢地出征,他們軍隊的部下身着單衣鎧甲。不過這一次,蒼天顯然站在燕北這邊。太史慈部因掠奪了衆多部落,他們的軍卒早就都換上毛皮大鎧,儘管數量不是很多,但這對太史慈來說,無疑增加了他們能繼續在草原上作戰的時間。

軻比能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他們的糧食快被吃完,依然沒有在逃竄路上尋找到能夠讓他們避難的部落。

他只有一路向北,逃。

不是軻比能膽怯,他也試過在塞外給身後追擊的馬騰帶來一個深刻的教訓。但馬騰並非像他心中所想那般怯懦不知兵事,恰恰相反,這個司州扶風人早年以涼州軍司馬身份加入叛軍,後與統領十萬羌人叛軍的首領韓遂分庭抗禮的漢將又豈是易與之輩?哪怕馬騰兵少,但接近兩萬幷州軍士在燕氏最重視的兵甲器械武裝之下,哪裡是鮮卑人說攻取就能攻取的。

雙方歷經數次遭遇戰,不分輸贏甚至軻比能還隱隱有些劣勢,倘若不是他部下兵馬多,只怕如今士氣便崩潰了。即使如此,他也不敢再向南交戰,只顧着悶頭向北跑,一路逃過弓閭河翻越至狼居胥山北。

就是霍去病封狼居胥的狼居胥山。

這過去是漢家大將軍霍去病徵討匈奴時出塞兩千裡追匈奴人逃竄的路線,軻比能今日翻山而逃恍如昨日重現。倘若有步度根部下首領在此,恐怕西鮮卑會有人在此叩拜祖先……雄極一時的匈奴人衰落自此而始。那時候他們的祖先便是如此,越過狼居胥山,逃向更北方不適人馬生存的地帶,本欲休養生息,但殘酷的嚴寒與短缺的糧食卻令匈奴更加衰落。

他們花了兩百年時間才從瀚海(貝加爾湖)重新回到塞北,回來時物是人非,留在塞北的匈奴子孫成了漢地歸附的南匈奴,而漢朝,已經從西漢的元狩年間變成東漢永和年間,剛想再和漢朝碰碰手,卻被竇固、竇憲幾代大將軍輪番征討,四軍齊出打得屁滾尿流,大部向西遷去,這纔給了東胡種的鮮卑、烏桓在草原上發展的機會。

西鮮卑要比中鮮卑更清楚這些事,因爲西鮮卑大人步度根所征服兼併的部下中,就有過去屬於匈奴人的鐵弗部。

“軻比能再往北走,死路一條。”

在東方朔的《神異經》中寫到:北方有層冰萬里,厚百丈;有溪鼠在冰下土中,其形如鼠,食冰草,肉重千斤,可以作脯。

海象如果知道它們被東方朔稱作‘老鼠’,恐怕會氣得用大板牙戳死這個漢家神棍。

匈奴人與漢孝武皇帝的戰爭,就是一戰打掉百年國運的典型案例,只是他們當時還不知道。

當軻比能率軍越過狼居胥山進入瀚海也就是後世稱之爲西伯利亞,率領他的部衆被太史慈驅趕地離北極圈越來越近要和海象做朋友時,他也還不知道此情此景,在後來的歷史中意味着什麼。

東漢竇憲讓北匈奴被迫西遷的二百年後,中亞草原上出現一個叫阿提拉的匈人,其滅亡東羅馬被稱作上帝之鞭。現在中部鮮卑雄主被趕進瀚海,誰又能知曉在將來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

一百三十多年前匈奴人離開草原,給予東胡鮮卑做大的機會,那是因爲那時候的漢人尚沒有充足的輜重補給來完成佔領草原的使命。但現在不同,在太史慈的身後,每隔十里是綿延不絕的亭、每隔百里是接連不斷的寨,這意味着……在目空一切妄自尊大的趙王統治下,中原王朝將第一次向草原邁開步伐。

至於究竟能不能擴張版圖?

能做決定的人不在乎,在乎的人又沒資格決斷。

燕北想要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他想惠及後人卻沒有多少顧慮今人,至於這江山是不是由他來坐、至於燕氏又能稱霸多久……即使在不遠的將來他再度造反登上天下九五,說真的,他並不在乎。

時至今日,當他有資格去想一些東西並切實做出影響今後百年千年的決斷時,卻發覺這些決斷大多滄海一粟。王朝的輝煌無可避免,那麼王朝的衰落亦無可避免,這些事情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那麼他又能抓住什麼?

平定天下?天下總有人平定的,就算他燕仲卿不去平定,也有曹孟德劉玄德去平定,而後千代萬代,這道理終歸不變。秦亡有漢興,漢亡有趙興,那他又能改變什麼?

漢人夠多、天下夠大,他的子民與後世子孫,有資格也有才能去決定、評判他們的過去、現在、以及未來。

他要做,便去做秦皇漢武沒做卻想做的事。

足矣。

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
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三百二十九章 懦弱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二十五章 託付甄氏第二百一十二章 昌豨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九十章 痛打落水狗第八十三章 亦有權謀第八十八章 李氏家兵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六十四章 慾壑難填 七夕快樂第三十六章 定計庚渠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二十三章 屯田之法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一百八十一章 智與力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三十四章 燕潘決鬥第九十三章 衝擊第一百零一章 反賊出身第八十二章 袁氏董氏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一百章 拜見陛下第八章 曹操徵徐第八十六章 夜戰五阮第四十五章 兗州之變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五章 價高者得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一百零四章 遺禍兒孫第三十六章 天塌地陷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七十五章 舊部陳佐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二十七章 兌下離上第九十三章 所圖也大第八十九章 青石橋之戰 二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四十三章 句麗變局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一百一十章 棄關而走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八十九章 打個商量第八章 中山之變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八十九章 故漢官儀第六十三章 萬餘甲兵第二十四章 以金鋪路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五十七章 渡河爲戰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八十章 將帥不和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一百一十五章 臨行贈甲第一百零四章 龍蛇蟄地第十六章 強渡樑水第一百零三章 牆頭架弩第四十六章 兵者權謀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三百章 大快人心第七十二章 同而不和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第十九章 應當應份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二十三章 爭奪滎陽第二十一章 鄴都修太學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戰第九十九章 母子平安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一百零七章 莫要後悔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二章 孫文臺死第一百八十八章 荊州亂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一百章 幽州風雪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九十二章 刀不如袁第十八章 勝軍祝酒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九十二章 青石橋之戰 五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二十一章 所謂謠言第四十三章 圍困邯鄲第三章 受人恩惠第五十三章 遼西紕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