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沙俄兩大政權格局

“我想,這是顯而易見的中華民國的國家大權全部集中在貴國元首一個人手中,也就是說使得中國走向一條極其危險的道路的人,也就是貴國元首之前我已經強調過這一點,如果胡先生和廖先生想要得到我的確認,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們,貴國元首的所有政策,尤其是國際外交政策,已經是在傷害中德之間的友誼”威爾曼換上一副嚴肅的樣子,語氣十分認真的說道

“您說的很對,我們中華人民是最重視文明禮儀,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們決不能因爲一個人的思想觀念而破壞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利益”胡毅生點着頭說道

“能聽到這句話,我表示很欣慰看來,我們已經達成了應有的共識”威爾曼露出了一抹高深莫測的笑容說道

就在這時,從小客廳外面走進一人,通知廖仲愷說二樓的會議室準備完畢

廖仲愷立刻站起身來,十分客氣的請威爾曼移步到樓上威爾曼當然知道他已經得到了中華革命黨的初步信任,在稍後的會議上很快就能進入策劃一場政治陰謀的行動

衆人紛紛跟隨廖仲愷、胡毅生和威爾曼向樓上去,在上樓梯時威爾曼還詢問一下關於孫中山的消息廖仲愷告訴威爾曼,孫先生現在還不能參加這次會議,不過今天到場的全部是中華革命黨核心成員,事後也會有專人將會議內容通知孫先生

威爾曼心中雖然有一些不滿,這次他到訪就是抱着與孫中山直接對話不過他表面上依然裝作一副若無其事,一切只要能夠順利進行,到時候這位孫先生肯定還會露面了

於是,德國方面與中華革命黨第一次正式交流會議,就這樣在上海的夜色中展開中華民國的政治場上漸漸又一次凝聚起烏雲,一場逆流的風波在被人忽視的角落裡形成

七月十五日一大早,吳紹霆剛剛從二樓臥室洗漱完畢來到樓下,一等侍從官龍雲便急匆匆的找了過來,將一份從烏梁海轉發而來的文件遞到吳紹霆面前

吳紹霆打開文件看了一眼,這是關於沙俄帝國憲政大會的詳細內容彙總,他若有所思的說道:“六月底召開的帝國憲政大會,前後進行了十二天,七月十三號就正式結束,這還真是開的有模有樣啊”

龍雲補充的說道:“這份電報是昨天晚上發到的,秘處先送到了外交部那邊,外交部的那些人連夜進行了討論,今天早上才送過來”

吳紹霆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饒有興趣的向龍雲問了道:“是嗎?外交部那邊討論出什麼結果嗎?他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的?”

龍雲說道:“剛纔我去外交部時,伍部長說沙俄帝國可能會爆發一場很嚴重的內戰因爲就在兩天前我們的國際情報來源表明,彼得格勒的布爾什維克黨開除了所有前往莫斯科參加帝國憲政大會的黨員,彼得格勒下定決心要把革命進行到底,他們認爲這次尼古拉耶維奇大公召開的憲政大會依然是封建王朝欺騙人民大衆的一次行動”

吳紹霆提起了精神,認真的問道:“是嗎?布爾什維克黨開除的那些人當中都有誰?”

龍雲想了想,說道:“名字倒是沒怎麼記住,沙俄人的名字都挺長的不過我知道國家社會工黨應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的邀請,一共有十二名代表前往了莫斯科這些代表大部分是孟什維克派,還有一個人是普通的工人代表”

吳紹霆默然思索了一會兒,他不難猜測,社會工黨裡面的孟什維克已經被全部掃地出門了,這對布爾什維克黨人來說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壞事好的一面是布爾什維克黨全面掌握了國家社會工黨的大權,在今後的發展和鬥爭運動之中有統一的思路和統一的行動,不會再被反對派的聲音干擾和影響

而壞的一面是,雖然孟什維克派是少數派,但是他們代表的是與資產階級改良派、開明貴族之間的聯絡,原本國家社會工黨與社會革命黨之間的矛盾可以經過調解而緩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形成共同的利益反對沙皇獨裁政權但布爾什維克派的如此決定,意味着徹底跟社會革命黨決裂

從此以後,社會工黨將會站在尼古拉耶維奇大公爲首的君主改革派一邊,布爾什維克派則要同時面臨與這兩股勢力爲敵的壓力

不僅如此,正因爲孟什維克向着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利益,他們手裡是掌握着一批實質的實業資源如果布爾什維克能夠很好的運用這筆實業資源,他們的發展必然會加迅而現在他們斷絕了與孟什維克的關係,孟什維克自然不會再爲社會工黨着想

布爾什維克不僅是要孤軍奮戰,而且還要通過所謂的“無產階級革命”來從“無產者”和“有產者”等人的手裡吸收社會資源,因爲只有這樣才能穩固政權也就是說,革命領導者必須成爲最大的資產階級纔有足夠的力量來完成“無產階級革命”,至於革命成功之後,這種現象會不會結束還是一個問題

只能說,無產階級革命必須承擔一次巨大的歷史使命的考驗

“外交部分析的沒錯,沙俄帝國的內戰馬上就要來臨了”在沉思許久之後,吳紹霆喃喃自語似的說道

“元首,沙俄帝國如果爆發內戰的話,對我們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龍雲說道

“確實如此,再沒有什麼比投機一個國家的內戰有賺頭了之前列強一直在投機咱們中國的內戰,從我們中國撈取了不少利益,今日總算是風水輪流轉了”吳紹霆頗有感悟的說道,停頓了一下之後,他又向龍雲問道:“另外,外交部那邊對沙俄帝國的這次帝國憲政大會有什麼評價嗎?”

“伍部長那邊倒是沒多說什麼,他只說根據文件上記錄的內容,這次帝國憲政大會就是一次確定絕對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代表會議,雖然沙俄帝國早幾年前已經對外宣佈是君主立憲制,但事實上還是沙皇獨攬國家大權這次憲政大會通過了國家政治制度,確定了內閣議會制度,還確定了的選舉法案,規定只要是沙俄帝國的國民都擁有選舉權”龍雲把自己知道的內容說了出來

“還有其他的嗎?”吳紹霆一邊點着頭一邊問道

“其他的也沒有什麼特別的了,他們通過的法案全部是削弱君主權力,把國家統治權集中在內閣和議會上面”龍雲想了想之後說道

“看來,這次沙俄國是走上了一個歷史轉折點了”吳紹霆意味深遠的說道他知道沙俄的歷史已經徹底改變,就像世界大戰的歷史被改變一樣這究竟對中國來說是不是一樁好事,還有待歷史的進一步檢驗才能得知不過,他私底下還是希望沙俄不會因爲這次政治改革而走上一條快富強發達的道路,否則中俄畢竟爲亞洲霸主一位發生衝突

“希望這一切都能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龍雲自然是明白吳紹霆這句話的涵義,他順着吳紹霆的口氣說道

“被開除出社會工黨的孟什維克有什麼反應嗎?”吳紹霆又一次問道,他對這些人還是有一些興趣,縱然他們只是一股脆弱的政治勢力,但終歸是有頭有臉的一派,說不定日後還能加以利用

“倒是沒有多的消息”龍雲搖了搖頭說道

“你等下去一趟外交部,讓外交部注意觀察沙俄國內的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孟什維克派的政治意圖,第二件事是莫斯科與彼得格勒兩個政權在沙俄國內各自的影響力有多大順便讓外交部派人到沙俄去見一見克倫斯基,只要沙俄完成政治改革,並且願意退出世界大戰,我們中華民國願意與他們的政權建立外交關係”吳紹霆交代的說道

“是,我這就去”龍雲說完,轉身離開了大總統辦公室

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1042章 ,罪證第482章 ,宋教仁到訪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976章 ,總攻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979章 ,七月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916章 ,被俘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15章 ,借力打力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935章 ,條件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067章 ,獅城海軍基地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1210章 ,分裂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88章 ,貪污事件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1186章 ,華盛頓計劃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027章 ,在越南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919章 ,真相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703章 ,換督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4章 ,氣勢服人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351章 ,委屈第41章 ,援軍到來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
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311章 ,南征軍戰敗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72章 ,經濟戰略第893章 ,初次聯繫第272章 ,二團的決心第1042章 ,罪證第482章 ,宋教仁到訪第1218章 ,直接干涉沙俄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340章 ,大膽之舉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759章 ,七個集團軍第1165章 ,教育文化第474章 ,張家重工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327章 ,袁世凱的壓力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49章 ,購買軍火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976章 ,總攻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979章 ,七月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916章 ,被俘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15章 ,借力打力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935章 ,條件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1067章 ,獅城海軍基地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323章 ,援閩計劃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1210章 ,分裂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041章 ,激戰惠山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624章 ,寒冬未去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88章 ,貪污事件第774章 ,大隈重信之憂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457章 ,德國人的幫忙第374章 ,日本人初露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999章 ,高處不勝寒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169章 ,血戰廣仁路第1186章 ,華盛頓計劃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027章 ,在越南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948章 ,朝鮮臨時執政府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919章 ,真相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324章 ,岑春渲南下第703章 ,換督第259章 ,臨陣換將第14章 ,氣勢服人第1144章 ,蒙古鐵路計劃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328章 ,王士珍的焦慮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351章 ,委屈第41章 ,援軍到來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1035章 ,斬首行動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