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五天時間

圍觀的人羣紛紛響應,跟着一起高呼口號。人浪幾乎把整個使館區外圍街道全部堵塞了,無論什麼人想要進出使館區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抗議的口號從之前集中在“反日”上,漸漸擴散到反“協約國”,一些激動的人羣甚至直接跑進了使館區,唯獨在英國、法國、俄國公使館門口,高舉着旗幟標語衝着裡面怒吼。

負責使館區治安的中國憲兵不得不緊急衝動,在幾個受圍堵的使館前面設置警戒線,而這些使館的警衛隊也緊張不已,攜帶武器站在大院大門後面,謹防激動的人羣會發起對使館的衝擊。不過好在真正圍堵到使館門口的人並不算多,幾個使館平均分攤一下人頭則顯得更少了,大部分人還是年輕氣盛的學生,可正是因爲是學生,好歹還是保留道義理性。

爲此,不僅協約各國的公使頻頻聯絡總統府,要求中方立刻遣散示威抗議的人羣,就連其他受到波及的使館也通過各種方式訴苦。不過南京總統府卻以目前正在召開國民大會爲理由,不宜節外生枝和抽調軍警力量來維持使館秩序。吳紹霆的外務副官顧維鈞還專程覆電英、日公使,聲稱在使館區抗議示威的人羣處於中國領土上,這是人權自由,政府沒有理由干涉他們的行爲。

得到這樣的回覆,協約國公使除了生一肚子悶氣,再沒有其他辦法應對,只好忍受着這些野蠻的人羣在使館外大呼小叫。

在這過去的幾天時間,儘管吳紹霆沒有去參加國民大會接下來的幾場會議,但他並非無事可做。除了大肆製造輿論氣氛,抨擊熊希齡等人的罪行,營造中華民國正在受列強欺負,他還連續與德國公使館辛慈、美國公使賴因施進行了多次會面。

前者的會議自然是暗中進行,主要是催問德國是否支持中國正面參加歐洲大戰。

之前德國公使辛慈與德國本土的軍事委員會都認爲中國是貧窮的弱國,國家實力還不如奧斯曼土耳其,因此一直不曾看好,中國能在亞洲牽制協約國殖民地和日本已經是非常不錯了。但是經過青島戰爭,以及吳紹霆親自向辛慈公使做出的分析,再加上歐洲局勢漸顯僵持,德國理所當然會對此加以重視。

不過辛慈公使依舊保持之前的態度,無論如何不能做虧本的買賣,再者之前德國對中國的援助已經不算少,沒必要急着再進行第二輪經濟支援。在這幾次會面當中,他一直大放厥詞,表示只要中國出兵,德國絕對會遵守約定施以援手,爲此還可以簽訂一份新的條約,但歸根結底沒有透露“施以援手”的具體細節。

經過這幾次會面,吳紹霆總算可以確定辛慈公使的態度,在中國參加世界大戰之前是不可能得到德國經濟援助,即便在宣佈參戰之後的一段時間也未必會得到承諾的“支持”,一切還要看進展是否順利。他並不在乎這些,等到中國軍隊收復西藏、外蒙,兵臨南亞和沙俄邊境時,差不多正是德軍發動反擊時,德國肯定想趁着一鼓作氣徹底掌握戰局,到時候中國軍隊在後方的動作就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談不攏不要緊,等到關鍵時再談情況自然就大有不同。

更何況,在前期時他還要集中力量應付日本人!

正因爲與德國公使的談話並不能得償所願,所以吳紹霆又主動開始與美國公使賴因施接觸。由於之間中國向美國訂購了一大批軍火訂單,給賴因施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即便中國目前身處於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尷尬的境地,賴因施對華政策仍然沒有太大的變化。

對於美國而言,他們現在最大的商機不僅僅侷限於軍火貿易,更重要的是國際投機。歐洲大戰的戰火能促進美國多方面經濟的發展,同時還能借購買國家戰爭債券、投資戰爭必需品的企業來獲得更長遠的利益。美國對歐洲的態度同樣可以運用在亞洲,之前青島戰爭是一個轉折點,讓很多美國財閥看出亞洲潛在市場所在。

假使亞洲爆發如同歐洲那般大規模的戰爭,那就能給美國帶來雙倍的收入。

但是關於亞洲戰爭爆發的前提,那就是美國必須把資本運用在合適的對象身上,不至於投資失敗。青島戰爭前後進行了三天時間,中國軍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戰鬥力,全殲了第十八師團和日本第二艦隊,這早已成爲震驚西方國家最大的話題,也讓投機者認識到中國與日本之間差距的縮減。

吳紹霆一早就看穿美國政府的態度,於是在跟賴因施接觸時,先由商品戰鬥機爲切入點,隨後很快轉入到正題上。他將中國目前面臨的國際困境分析了一遍,認爲即便英法俄三國可以得過且過、認同中德盟約僞造之說,但是日本絕不會善罷甘休,而礙於協約國之間的軍事同盟協定,最終英法俄三國會站在日本的立場,中日之間的一場決戰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吳紹霆如此清晰並且直接的態度,賴因施反而有些錯不及時,在他一貫的外交經歷上,早就認爲中國x政府是一個軟弱怕事的政府,卻沒想到眼前這位年輕的領袖竟有如此強硬的對外政策。而這立刻就引起他敏感的市場嗅覺,有戰爭就有發財的機會,而有吳紹霆執政中華民國,自然就有強硬的國際衝突。

在第三次會面時,賴因施因爲與公使館的所有參贊進行會商,決定促使中國繼續與協約國發生衝突,當然在這份衝突當中側重點不是英法俄三國,僅僅是日本一國而已。

“對於英國公使毫無根據的指責,我表示遺憾,出於國際公義,我們美利堅應該表示對貴國政府的同情。如果吳閣下願意,我很樂意出面爲此事調停,最起碼也應該能夠要求英國公使給予公正嚴謹的對待。”賴因施冠冕堂皇的說道,今天已經是第三次會面,而在前面兩次會面上,中美雙方已經開始談論軍火合作方案和短期國家債券發行問題,所以他相信即便自己說出調停的意願,吳紹霆也絕不會在這件事上有心思。

“我對您的好意表示感謝,不過據說日本政府已經決定在四個月之內完成在朝鮮的擴兵,同時向朝鮮增派兩個師團以上的駐軍。從一點完全可以開出,就算沒有中德盟約泄密事件,日本也早晚要挑起另外一場戰爭。您在這個時候出面調停,只怕最多是起到拖延的作用罷了。”吳紹霆心裡很清楚賴因施說的是客套的話,他沒興趣跟對方繞彎子,於是直接點破了這一層。

“哦,哦,說到朝鮮方面,最近我從美國駐日使館打聽到一些小道消息,正如吳執政您所說的一樣,日本國內對青島戰爭失敗的情緒非常激烈,一批老派軍閥根本無法容忍這場失敗,他們都在鼓吹大陸威脅論,認爲應該儘快挽回青島戰爭失敗的顏面。唉,我對此表示很擔心。”賴因施嘆了一口氣,故作憂慮的說道。

吳紹霆看着賴因施的樣子,心裡好笑:只怕你還巴不得日本立刻發動戰爭吧!

雖然心裡這麼想,但是他在臉上仍然保持着凝重之色,順着賴因施的語氣說道:“日本國內的情況我也有所聽聞,亞洲的局勢越來越不明朗了。今日再次前來拜訪公使先生,同樣還是爲了前兩天沒有談完的事,希望經過這幾天的接觸,公使先生心裡應該有一個態度了。”

賴因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隨後說道:“關於您想借助我們美國商人的渠道往東亞銷售戰鬥機的事,這件事我可以立刻給您一個確定的答覆。對此我們很樂意幫貴國這個忙,甚至不需要向美國本土請示,直接由花旗銀行亞洲分部出面便可。至於您所說的短期國債,這件事我個人無法做主,不過請您放心,昨天我已經派專人返回美國洽談此事。請您見諒,路途遙遠可能需要多等一些時日。”

吳紹霆知道這應該是美國政府購買他國國債的正常程序,但是橫跨太平洋往來要一兩個月的時間,自己可等不了那麼久。他沉了沉氣,稍微加重了語氣說道:“我知道公使先生已經盡力了,但我同時也希望公使先生能夠意識到,出售國債對中國目前的重要性。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公使先生能夠動用您個人的人際資源,幫忙推銷一部分國債,若有必要,我甚至可以做出相應條件的承諾。”

賴因施快速的思考了一下,沉吟的說道:“這……請容我必須再多考慮一下,畢竟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而且我也需要了解我是否有這個能力。”

吳紹霆微微一笑,說道:“這是理所當然。”

今天他只是要將短期國債推廣給私人的消息放出去,並不打算再這件事上深究,畢竟賴因施一個公使總要按照規章制度辦事。停頓了片刻之後,他話題一轉,又說道:“哦,今日前來還有另外一件事,不得不說這件事比起前面兩件事要更加迫切一些。”

賴因施揚了揚眉毛,拿出一副關切的模樣問道:“是嗎?請問是什麼事呢?”

吳紹霆調整了一下坐姿,表情嚴肅的說道:“公使先生,您應該很清楚這段時間是我們中華民國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的期間,而從後天開始,國民大會的進程將開始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的大選。儘管現在我國國內對我的支持聲日益劇增,然而鑑於協約國目前與我們中華民國的矛盾,哦,或者說是與我本人的矛盾,他們一定不會承認我合法大總統的身份。”

賴因施立刻明白了吳紹霆的意思,他呵呵的笑道:“如果我猜的不錯,吳執政現在需要的是我們美利堅的聲援支持,對嗎?”

吳紹霆點了點頭,說道:“正是如此,我想,目前的中美關係正處於親密合作,這個小忙對您和您的政府來說並不算難,難道不是嗎?”

四個月前吳紹霆與賴因施簽訂的軍火貿易,到目前美國並沒有全部交貨,中國也沒有全部付款,再加上這段時間重新商討的戰鬥機對外銷售合作,這個時候中美之間還是有很多共同的利益。因此賴因施以及美國政府都不會在這個時候反對吳紹霆當選大總統,更何況吳紹霆當選大總統之後反而還會有更多的商機所在。

“吳執政您說的對,哈哈,”賴因施笑着說道,“我相信貴國舉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是符合貴國的國情與法治,因此在合法的國民大會上誕生的大總統,同樣應當享有合法的地位。我想,在這一點上毋庸置疑。”

“有您的這番話,我就放心了,我相信今後中美之間的合作會更加密切。”吳紹霆故意示好的說道。

“我也期望如此。”賴因施呵呵的笑着說道。

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41章 ,援軍到來第79章 ,傾心一言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26章 ,協助進城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1章 ,歸國途中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3章 ,碼頭別見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58章 ,雞毛令箭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28章 ,張家小姐第424章 ,在日本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498章 ,勢變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868章 ,探監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429章 ,全省振興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965章 ,進程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75章 ,以德服人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53章 ,義正嚴詞第11章 ,整頓軍務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78章 ,拜訪恩師第855章 ,支走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211章 ,裂痕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1022章 ,遊鬥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799章 ,再戰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203章 ,在北方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309章 ,敘舊
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921章 ,逐一定罪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689章 ,希望之滅第41章 ,援軍到來第79章 ,傾心一言第1008章 ,西北馬家軍第26章 ,協助進城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085章 ,危急關頭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787章 ,空軍基地第1章 ,歸國途中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1109章 ,一個不留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3章 ,碼頭別見第286章 ,獨裁手段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282章 ,戰鬥表彰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608章 ,大戰再臨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1018章 ,戰場轉折點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58章 ,雞毛令箭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486章 ,戶籍制度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28章 ,張家小姐第424章 ,在日本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498章 ,勢變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329章 ,岑春渲的能力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868章 ,探監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152章 ,流氓鬧事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131章 ,開闢新戰場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429章 ,全省振興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965章 ,進程第811章 ,情勢急轉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682章 ,火海!火海!第75章 ,以德服人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625章 ,北洋之內第53章 ,義正嚴詞第11章 ,整頓軍務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78章 ,拜訪恩師第855章 ,支走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211章 ,裂痕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212章 ,湖南,廣東第1022章 ,遊鬥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326章 ,中國海軍的夢想第799章 ,再戰第397章 ,海軍送別第203章 ,在北方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779章 ,典型英國主義第309章 ,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