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黨政一談

宋教仁把手裡的茶杯放了下來,頷首說道:“是的,忙了將近兩月,執政府的準備工作總算接近尾聲,是該落實執行了。”

岑春渲政治敏感極高,很快就參悟了吳紹霆心裡的想法,他主動補充的說道:“不過霆帥不用太着急執政府這邊的事務。參議院第一次大會並沒有確定要立刻選舉執政府主席,關於選舉的方式總要花點時間磋商,相信等選舉方式議定下來,會另外安排正式的選舉。”

吳紹霆緩緩的點了點頭,這確實是自己眼下關心的問題。

“你們也知道,我從來不干涉籌備處的工作。一切就按照你們的計劃來辦,執政府早日落定,咱們南方也早一日有個名份。這方面就全仰仗諸位了。”他語氣不溫不火的說道。

“是啊,是啊,這一天多麼令人期待!我們在一個腐朽、壞死的政權之外建立一個嶄新的政權,爲民主和共和帶來嶄新的希望,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好事。”坐在外圍的陳少白頗有激動的說道。

其他人都笑着附和了幾句。

陳炯明嘆了一口氣,帶着幾分嚴謹的說道:“不管如何,四川的戰事纔剛剛有了起色,執政府成立之後我們將面臨更大的壓力。我想我們都應該做好心理準備,用不了多久我們會與北洋政府做最後的決戰!”

許雪秋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居安思危。四川只是我們反抗北洋政府的一個縮影,一旦執政府成立,那將是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吳紹霆正色的說道:“諸位放心,在軍事上我一定會竭盡全力,絕不會讓北洋軍佔半點便宜。不過後方的政務工作對前線多多少少是有影響,所以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協調一致。”

宋教仁贊同的說道:“正是如此。我們國民共進會既然是一個團體,就應該儘量發揮團體優勢,在政治上支持震之的立場,爲震之爭取更切合的軍事環境。”

吳紹霆露出一個笑容,對宋教仁說道:“漁父兄,你這句話甚合我意,不得不說是點到要害之處。如今只有軍事聯合會議,前線將士的行動大有張弛,所以纔會在四川旗開得勝。執政府成立之後,有了卓如先生的進步黨,還有其他省的政治勢力,爭權奪利不在話下。雖然這是政治上在所難免的事,不過一旦影響過大,反而會對大局不利。”

岑春渲點頭道:“霆帥是我們國民共進會的總裁,我等自然要以霆帥的政策馬首是瞻。如今參議院的席位我們國民共進會雖然只佔得一百一十二席,不過仍然有不小的影響力。這幾天我與卓如、熊秉三、張四爺都有接觸,他們認爲執政府主席的人選要麼是蔡松坡,要麼就是霆帥。我相信蔡將軍應該沒有這個心思,霆帥是十拿九穩了。”

吳紹霆微微笑道:“執政府主席也只是臨時罷了,不過若我真能僥倖得選,那也是代表咱們國民共進會當權。說一句誅心之言,執政府終歸不是我們中國的出路,等到消滅北洋政府或者迫使北洋政府妥協之後,終歸還是要進行一次真正意義的大選。”

他說完這番話,心裡有一種自嘲的發笑,顯然這一番冠冕堂皇的大論具有很強烈的政治色彩。他需要國民共進會站在自己這邊在執政府國會裡翰旋,所以儘可能的強調自己國民共進會總裁的身份,算得上是一種安撫。

宋教仁、陳少白、許雪秋等人都是心懷政黨政治和民主願望的政客,他們在黨內和執政府都會有不小的影響力,對這些人是需要承諾和鼓勵的。當然,岑春渲是一個老辣的人物,幾乎可以是在場其他人的前輩,他的想法自然更實際一些。

聽完吳紹霆的話,衆人都很高興,他們現在同處於國民共進會的屋檐之下,理所當然要團結一致。

“對了,關於稅政和財政的討論,你們可有了統一的意見?”吳紹霆接着又問道,這是他今天要確定下來的第二件事情。

岑春渲和宋教仁交換了一下眼色,兩個人的臉色顯得很平靜。

“這件事我們與進步黨有過交涉,不過似乎還有待磨合。”宋教仁嘆了一口氣說道。

“另外,其他省的議員和那些無黨派議員也有不少異議者。唉,我們正打算找時間跟霆帥好好談一談的。”陳少白補充的說道。

“到底怎麼了?他們不贊同我們東南沿海的稅政?”陳炯明迫不及待的問道,他一直在忙着軍務,籌備處的事情知道的並不多。

吳紹霆臉色收斂了起來,稅政和財政可是關係到自己在廣東和福建的根基。他好不容易在廣東和福建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稅政制度,商人、地主以及老百姓早已經適應其中的利益關係,如果國會要頒佈新的稅政,肯定會動搖廣東、福建兩省的人心,這是極其不利的。

宋教仁說道:“卓如和四先生倒是沒說什麼,四先生反而還認爲咱們東南的稅政很利民,他都打算把江浙的一些產業轉到福建去。秉三先生還有其他省的議員倒是頗有微辭,一方面他們認爲採用廣東和福建的稅政太過於偏重東南方,只怕會不利於南方團結;另外一方面他們擔心這樣的稅務政策短時間內難以支持執政府的運作,畢竟執政府成立意味着要與北洋政府決裂,到時候會有一場在所難免的大戰,開銷肯定不小。”

吳紹霆知道自己在東南兩省推行的政策更適合修生養息,不過他不覺得南方執政府成立之後會有財政上的困難,只要自己能順利連任執政府主席,德國給與的援助足以支撐南方打敗北洋政府。

陳炯明冷冷的“哼”了一聲,說道:“這完全是無理取鬧。我猜測是其他省認爲施行這樣的政策,會讓他們的財政收入銳減罷了。哼,沒有真心實意對待老百姓,老百姓怎麼會真心實意對待你。看看廣東,看看福建,推行新的稅政之後上下齊心,人民安居樂業,就算虧損一時,只要能咬緊牙關挺過去,依然能夠盈餘一世。”

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090章 ,扭轉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351章 ,委屈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741章 ,泄密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22章 ,有事相求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21章 ,收編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424章 ,在日本第475章 ,生產線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1129章 ,內幕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665章 ,事未息第434章 ,清數第120章 ,鬧劇之後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026章 ,風滿樓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44章 ,立功升官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343章 ,信誓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763章 ,孫傳芳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215章 ,開刀第936章 ,用意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799章 ,再戰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711章 ,共謀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7章 ,交通意外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952章 ,態勢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1067章 ,獅城海軍基地第3章 ,碼頭別見第706章 ,大戰前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881章 ,索要
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634章 ,重慶攻略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898章 ,黃興的變化第1090章 ,扭轉第864章 ,國民大會第351章 ,委屈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015章 ,黃雀在後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235章 ,再赴上海第741章 ,泄密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511章 ,驚人一鳴第284章 ,陳炯明迴歸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567章 ,第二次會議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22章 ,有事相求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21章 ,收編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11章 ,整頓軍務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424章 ,在日本第475章 ,生產線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1129章 ,內幕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665章 ,事未息第434章 ,清數第120章 ,鬧劇之後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056章 ,南疆門戶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1026章 ,風滿樓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44章 ,立功升官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343章 ,信誓第1120章 ,亞洲擴張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763章 ,孫傳芳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215章 ,開刀第936章 ,用意第1204章 ,對俄軍貿第155章 ,策劃起義第213章 ,無理之下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799章 ,再戰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874章 ,日本的決心第1183章 ,部署反擊第711章 ,共謀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7章 ,交通意外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952章 ,態勢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365章 ,初見袁世凱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940章 ,吳紹霆的決定第873章 ,英法立場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063章 ,高空轟炸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1067章 ,獅城海軍基地第3章 ,碼頭別見第706章 ,大戰前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37章 ,放棄南亞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881章 ,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