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長江長江

“現在是什麼情況?”劉震寰沒有廢話,直接問道。

“回師長,鎮子已經拿下了,兄弟們正在清理戰場。屬下這邊剛派出偵查騎兵去前面打探情況。”九連連長不亢不卑的回答道。

“敵人呢?你們進攻時遇到怎樣的抵抗?”劉震寰再次問道,這個問題他一直很奇怪。

“九連並沒有遇到抵抗,不過聽六連的通訊官說,他們進攻時遇到了一個敵軍碉堡,兩發手榴彈就打垮了。據說這個鎮子只有一個巡防營的駐紮,總兵力還不及咱們一個連。六連抓到不少俘虜,一刻鐘前屬下看到他們押送俘虜去團部受審了。”九連連長儘量詳細的彙報道,他自己也很鬱悶,九連是第二衝鋒隊,結果剛到鎮子戰鬥就結束了。

劉震寰沒有再理會九連連長,他沉思了片刻,轉過身來對自己的傳令兵吩咐道:

“讓六團繼續重慶方向推進,佔領所有交通要道,鐵路、郵電局、官道都給我設防。另外,給師部下令,就在鎮子上按扎。我現在先去前線視察!”

“師座,團部那邊已經在審問俘虜,何必還要親身去前線,這實在太冒險了。”參謀長李文博打馬上前,強調的說道。

“無妨,重慶兵力本來就已空虛,我料定陳宦小兒也無兵可調,前面應該沒有太多危險。”劉震寰豪氣的說道。

“可是咱們也沒必要犯這個險啊。”李文博又說道。

劉震寰沒有多說,一揮手裡的馬鞭,帶着親衛隊快馬離去。李文博無可奈何,只好緊隨其後的跟了上去。

一行人穿過綦江鎮,沿着渝黔官道策馬奔馳。出了鎮子之後,遇到的人越來越少,偶爾能看到幾支前鋒隊士兵在探路和測繪地形。繼續向前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劉震寰勒下繮繩,摸出自己的懷錶看了看時間,此時已經快到下午三點鐘了。

李文博讓一個騎兵去前面山丘上瞭望,他自己輕踢了一下馬刺,來到劉震寰身邊。用手搭起一個棚子向周圍野地看了看,他沉着聲音說道:“咱們離鎮子已經有十幾裡了,還真是一個敵人的影子都看不到。繼續前進的話,恐怕就到巴南縣了,那是重慶江岸南邊的最後一個縣城,陳宦十之**會在那裡佈置防線。”

劉震寰緩緩的點了點頭,說道:“所以我們一定要抓緊,讓六團火速衝上去,不要給敵人一絲一毫的準備時間。只有在南岸重創了重慶守軍,咱們渡江的時候纔會更容易,要不然長江這個坎兒可不是那麼好過的。”

李文博說道:“不過就算渡江不順利,我們只要在巴南縣製造足夠的壓力,同樣能牽制重慶的兵力,到時候能掩護鬆坡將軍的部隊從上游渡江,直接偷襲重慶。”

劉震寰一臉嚴肅的說道:“不能什麼事都推給鬆坡將軍,咱們手裡的兵比師團司令部那邊要多,理所應當擔任先鋒部隊。無論如何,打進重慶是我們現階段的目標。”

李文博剛想開口說什麼,可是腦海裡閃過一些靈光,索性閉嘴不語。

就在這時,之前派到前方山丘上觀察動靜的騎兵匆匆忙忙的跑了回來,一邊跑還一邊大喊:“前面有人,一隊騎兵!”

衆人立刻警覺了起來,也許是巴南縣北洋軍派來的偵察隊。

李文博趕緊讓親衛隊保持警戒,拉着劉震寰來到後面。親衛隊有一百多人,應該不會有什麼閃失,說不定還能活捉幾個敵人來審問。

沒過多久,那隊騎兵出現在前方山丘上,不過他們在看到這邊的情況後,並沒有急着備戰,反而慢條斯理的騎馬向這邊跑了過來,一點都沒有交手的打算。這讓劉震寰這邊感到很吃驚。等到對方走近時才發現,原來這隊突然出現的騎兵穿着南軍的軍服,正是九連剛剛派出來的偵察兵。

李文博先一步上前詢問了道:“你們怎麼跑到這裡來了?”

偵察隊隊長趕緊敬禮,然後說道:“連長讓我們偵查敵情,從中午一直找到現在,一個敵人影子都沒找到,所以我們就繼續向江邊前進。”

李文博有些驚詫,忙問道:“你們去了巴南縣?”

隊長摸了摸腦袋,回頭對自己的手下問道:“那縣叫巴南縣?”他又轉過身來,一臉無辜的說道,“大人,咱們不太認識這附近的地名。不過我們確實是沿着官道前進,大約前進了四十里左右,然後遇到了一個鎮子,應該就是大人所說的巴南縣。”

李文博仔細想了想,沿着官道前進到江邊唯一的縣城就是巴南縣,他大感驚奇,追問道:“那你們在縣城遇到敵人了嗎?可有什麼發現?”

隊長搖了搖頭,說道:“我們去了縣城,裡面一個敵人都沒有,我們也問了縣城周圍和城內的老百姓,他們說見到軍隊,大約一個鐘點之前,也就是一點半左右,軍隊都渡江去重慶城了。我們還在江邊探查了一下,漁民和渡船都不見了。看來敵人打算固守重慶城,不讓咱們渡江!”

李文博馬上轉向身後的劉震寰,臉色沉重的說道:“師座,看來陳宦還是早做了一步打算,咱們可能要吃點虧了。”

劉震寰冷冷的哼了一聲,慍怒的說道:“這陳宦小兒真是膽小如鼠!”

李文博思索了片刻,接着說道:“師座,現在說這些沒有用,不如我們還是回師部再從長計議。實在不行,咱們把所有火炮都集中起來,好好的招呼一下重慶城內,爲鬆坡將軍爭取渡江的時間。”

劉震寰十分懊惱,他還一直惦記着自己能第一個打進重慶城內去。現在重慶城內有兩個團死守江邊,進攻的壓力徒然增加,不僅需要一段時間準備船隻,渡江的過程也要做好重大傷亡的心理準備。他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只能先這樣了。不管能不能打進重慶,退一萬步來說,咱們也要把重慶給堵在自家門口,徹底與瀘州、成都斷絕聯繫。這樣一來,咱們可算是完成了大戰略的切割包圍了。”

李文博點了點頭,認同的說道:“師座所言極是。咱們渡江進攻困難,就算湖北的援軍到了重慶港,他們渡江反攻也不會容易。大不了就跟瀘州一樣,一直耗下去,耗到最後成都、瀘州都沒了,重慶人心惶惶,一切必然迎刃而解。”

劉震寰沉吟了一會兒,說道:“沒錯,一切迎刃而解。”

吳紹霆沒有按照計劃在廣州只呆一天,由於參議院大會順利結束,四川戰事也有條不紊的發展,於是他在廣州一直留到三月二十二日。在這幾天時間裡,他處理了一些廣州積累下來的政務,加強憲兵師的建設和沿海鐵路工程的辦事效率,也抽了半天空閒的功夫去觀看“大致政府”號的第一次武裝試驗。

張志誠只用了兩天時間就完成了投彈裝置的改進,這次武裝試驗十分順利,安裝在空艇吊艙下面的兩個投彈裝置,可以在十分鐘之內分批次投下一千五百公斤的炸彈。在理想狀態下的戰鬥力,完全可以夷平一個營級單位的駐地。

這次試驗連在場的德國工程師和菲利普少校都大有興趣,試驗結束之後就着手取得這個投彈裝置的生產技術。吳紹霆僅僅洽談了半個鐘點,很快就簽署了技術共享合同,幾乎無償的把投彈裝置贈送給了德國。

在動身離開廣州的前一天,吳紹霆與齊柏林公司駐廣州辦事處,以及黃埔機械公司、馬尾造船廠一同簽署了新的空艇建造計劃,擬定了“榮武將軍”號、“南國”號、“戰鷹”號三艘大型軍事空艇的草案,兩廠同時開工,預計六月之前完成其中兩艘。

其中“榮武將軍”號預計將成爲中國最大的空艇,全長到達兩百三十八米,可攜帶六千公斤的炸彈。

三月二十二日這天下午,吳紹霆啓程返回梧州。

第965章 ,進程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640章 ,閃擊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31章 ,一些水果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55章 ,按部就班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13章 ,展開訓練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9章 ,孚琦警告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424章 ,在日本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28章 ,張家小姐第881章 ,索要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384章 ,善後第801章 ,制空權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239章 ,推測第97章 ,陳芳提醒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343章 ,信誓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54章 ,拯救行動第273章 ,振軍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706章 ,大戰前第254章 ,巷戰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217章 ,談不攏第424章 ,在日本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795章 ,夜襲第923章 ,事後第1022章 ,遊鬥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
第965章 ,進程第907章 ,東三省陰雲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1031章 ,風捲殘雲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428章 ,軍屯運動第603章 ,宜賓衝突第640章 ,閃擊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057章 ,越南帝制第182章 ,以退爲進第955章 ,三路渡江部隊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271章 ,劉永浩事件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31章 ,一些水果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55章 ,按部就班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387章 ,韶關風波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800章 ,新的佈防第13章 ,展開訓練第863章 ,二月一日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19章 ,孚琦警告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424章 ,在日本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28章 ,張家小姐第881章 ,索要第734章 ,案件進展第924章 ,大動作之前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713章 ,朝鮮學員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384章 ,善後第801章 ,制空權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463章 ,黃埔第四期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239章 ,推測第97章 ,陳芳提醒第257章 ,廣西戰略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343章 ,信誓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1016章 ,新的戰況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54章 ,拯救行動第273章 ,振軍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706章 ,大戰前第254章 ,巷戰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217章 ,談不攏第424章 ,在日本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795章 ,夜襲第923章 ,事後第1022章 ,遊鬥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941章 ,接見朝鮮人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612章 ,空襲之後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