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態勢

新書推薦:

平靜了一個月時間的中日氣氛,就在這最後的兩天時間裡突然升溫,這一切看去彷佛毫無徵兆,暴風雨如同平地而起一樣讓人猝不及防。只有那些真正坐在國家核心位置的重要人士們才知道,這一切並非空穴來風,該來的遲早都是要來的。

從第二天開始,南京、北京、奉天、廣州四地的重要報紙同時在頭版刊登關於中日外交代表團於天津的最新談判進展,中國外交代表團主席陸宗輿親自揭露日本失信,拒不履行“雙五協定”歸還旅順租界和南滿鐵路,不僅不撤去旅順租界的駐兵,甚至還在繼續向朝鮮增派兵力,其目的正是在利用外交故意拖延時間,並非是真心實意爲“刺殺元首”之事道歉。

“距離中日好聲明與互不侵犯條約簽署已經一月之久,遵照此次協定內容,日方已取消在華的一切特權,其中明確指出駐兵權之相關事宜,理應在簽署條款之後迅速執行。不僅如此,日方也必於一月之內無條件歸還旅順租界。時至今日,不僅旅順駐軍毫無撤退之意願,旅順租界收回更是無望,與此同時,日政府還不斷向朝鮮增兵,大軍壓至中朝邊境,其意圖何爲昭然若揭!”

“由此反推,既然日本政府並無真心實意改善中日關係,對刺殺我國元首做出實質交代,又在此期間不斷向朝鮮增兵,可見發生在一個月之前的刺殺事件,並非日方外交代表團公佈的調查結果,而是由日本政府精心策劃、意圖挑起中日戰爭的刻意陰謀!”

“中國外交代表團已經決定結束與日方繼續會談,儘快揭露日本陰謀家的真相,不能再給他們拖延時間的機會!”

陸宗輿在不同報館的記者採訪下,發表了不同的言論,但是所有言論的中心思想都很明顯,那就是在斥責日本政府失信,並且重新提起吳紹霆遇刺案的假想。

不僅報紙開始大造聲勢,新聞通電、茶肆酒樓、街頭巷尾等等,一下子都出現所謂的“知情人”開始高談闊論,像模像樣的將日本人的陰謀大談出來。在一些國立、公立學校之內,也出現了匿名的大字報,痛斥日本人出爾反爾,捏造刺殺案的調查結果,矇蔽南京中央政府與全世界人民的視線,如今還公然拒絕履行“雙五協定”,簡直就是不把中國人放在眼裡。

整個報道僅僅進行了幾個鐘頭,就在當天下午時,南京街頭再次出現了遊行示威的人羣。

最初的遊行人羣並不是自發組織的,而是在情報單位的策動之下,讓憲兵、警察換平常的衣服,高舉旗號在繁華的街道大喊大叫,甚至打出了非常尖銳的旗幟標語:“徹底驅逐日本人”,“與日本斷交,武力收復旅順”!

然而沒有多久,越來越多的羣衆加入到遊行示威的隊伍之中,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隊伍竟從之前的三、四十人一下子壯大了數百人。

南京城區內的一些高等學校內,不少教授、講師都公開鼓勵學生們發起運動或者組織義演,一定要將日本人的野心揭露的更徹底,喚起更多國人保衛國家的民族性來。在得到了教授、講師的指導之後,許多大學的文學社、話劇社開始行動,由學生團體的領導發起組織,帶領社團的學生們直接來到使館區附近搭起舞臺,在搭建過程中,周圍不少路過的人都好奇的過來詢問,在得知是爲了向日本發出抗議後,甚至還有路人幫忙參與搭建舞臺。

使館區附近進進出出的洋人看到這一幕之後,馬感到他們的生活將會再次陷入混沌當中,好在洋人們並不是第一次經歷這種情況,早已經有了一些應對經驗,趕緊吩咐僕從去購買一些生活物資儲備起來,未來幾天之內都不打算出門了。

在天津外交交涉會議,當中國外交代表團的態度突然改變時,日本方面立刻意識到情況的不對勁,面對原本溫文爾雅、說話不疾不徐的陸宗輿突然變得歇斯底里起來,甚至無論如何解釋、如何退讓都得不到諒解,這已經足以說明問題的嚴重性。儘管日本外交代表團沒有在“雙五協定”寄予拖延太多時間的希望,畢竟臺灣、日本本土向朝鮮增兵的事實是不容否認的,中國國防部不可能毫無感覺,只是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八千萬日元的租金僅僅只換來了三十天的時間,實在是太不值了。

但不管怎麼說,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中國的態度再次強硬起來,戰爭一觸即發,日本方面必須做好充足的應對準備纔是。日本外交代表團馬把這個消息發送到駐華公使館和朝鮮總督府,警告日本軍方隨時應對來自中國的軍事行動。

協約國陣營的其他諸國對今天發生的事變繃緊了神經,很顯然這次事變不會在像一個月前那樣可以私了,中國無論如何都會發動這場戰爭。此時英國、法國以及俄國已經無暇關係究竟是哪一放不對,他們最擔心的是一旦中日開戰,自己在遠東的利益會不會受到影響?

日本畢竟是協約國,一個月前的刺殺事件時,英法俄三國早已經與國內取得聯繫,得到來自各國首腦的明確指示,由於目前歐洲戰事處於非常緊張的階段,務必要爭取到更多的盟維持協約國陣營的氣勢,因此一旦日本與中國開戰,協約國陣營必須遵守協約內容同時向中國宣戰。雖然英法俄三國目前根本沒有多餘的資源用來對付中國,但口頭的名義絕不能有失,否則一旦失去日本這個盟,勢必會造成整個協約國內部人心惶惶、士氣大跌,這對早已不利的前線局面則會是雪加霜。

只是英法俄三國真的向中國宣戰的話,又無法採取實際的軍事行動,以中國目前的實力再加吳紹霆的強國思想,說不定還會像對付日本那樣的來對付他們,諸如武力收回租界、取消英法俄三國在華所有特權等等。一旦如此,英法俄三國在遠東苦心經營的勢力利益將會化爲烏有,甚至若是日本在戰場再度失利的話,整個協約國都將會陷入一場危機之中。

英國、法國在印度確實還有一些可以調用的兵力,可是一方面印度的兵力不是主戰部隊,戰鬥力非常有限,另外一方面發生在法國境內的歐洲主戰場原本已經疲憊不堪,要想再在亞洲開闢第二個戰場實在是有心無力。哪怕咬緊牙關強行與中國開戰,不僅要承擔極其嚴重的戰場風險,同時還會增加兩倍的軍費開支,弄不好反而還會影響歐洲主戰場的戰況。

當天晚,朱爾典匆匆忙忙召集法國、俄國公使,會商中日戰爭發生之後的應對措施。

俄國公使仍然抽着他的大煙槍,只不過緊鎖着眉頭,先默默聽完了朱爾典和康德建議,隨後才說道:“我希望英國、法國立刻從印度和越南抽調必要的兵力,當然,我們並不指望這些兵力能夠對付中國,但最起碼要保證一種威懾力,一種來自協約國團結一致的威懾力。”

朱爾典冷冷的瞥了庫朋斯齊一眼,沒好氣的說道:“威懾力?我已經再三強調,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就是激怒中國而招致不必要的戰爭行爲,你以爲現在的南京中央政府還是以前的北洋政府嗎?你以爲現在的國際時局還是我們共同瓜分遠東蛋糕的時刻嗎?”

康德也附和着說道:“你讓我們調兵來到中國,向中國製造威脅,可是你們俄國呢?難道這就是你所說的團結一致?”

庫朋斯齊把自己的菸斗在面前茶几的菸灰缸裡用力的磕了磕,沉着氣說道:“先生們,難道你們就是用這樣的想法來揣測我們沙俄帝國嗎?你們在歐洲戰場的失利,包括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閣下,還有你們法國的雷蒙·普恩加萊總統,短短一個月的時間裡,已經不下七次向我們的大皇帝陛下催促援兵。你們真以爲我們沙俄帝國什麼都沒做嗎?該死的馬恩河戰役,你們居然連六個月都沒有守住,不得不讓我們緊急調動阿貝拉軍團和新西伯利亞軍團向前線增援,我們國內一個星期之前剛剛發佈國家動員令,幾乎所有年滿二十二歲的壯年都接到動員的通知了。”

朱爾典聽到這裡,一時失去了發脾氣的信心,他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說道:“庫朋斯齊先生,我知道你們俄國目前的努力,但是我們身爲駐華公使,首先要保證的是在華利益,難道不是嗎?就算我們從印度調來幾個營的兵力,甚至臨時徵召退伍士兵重新效力,再不行也可以去北歐諸國尋找僱傭軍團,但歸根結底,這些兵力遠遠不足以確保我們既可以向中國施壓,又可以保障我們在華利益。所以,在這個時候我們千萬千萬要小心處事,切不可引起更多的不必要的衝突。”

庫朋斯齊冷笑道:“那按照您的意思,我們不應該站在日本一邊向中國宣戰了?”

康德立刻意識到危機所在,如果在這個時候拒絕站在日本立場向中國宣戰,確實可以保證他們在遠東的相關利益,可必然會因此而導致歐洲前線戰場的動搖,協約國不能履行協約內容,同盟國肯定會抓住這一點大做文章。更重要的是,今天英國可以爲了保障自己的利益而放棄對日本的支持,說不定明天還會故技重施用在法國身!

“不,我認爲這是不可能的!”他不等朱爾典回答,馬大聲的強調道,“我們一定要向中國宣戰,這不僅僅是爲了履行協約軍事同盟的關係,更是爲了保證歐洲主戰場的軍心士氣。我們決不能顧此失彼,明白嗎?”

“這一點我當然清楚,所以我纔來找你們,看看能不能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朱爾典強調的說道。他知道康德現在在擔心什麼,整個歐洲戰場目前就是英法聯軍在陸戰的主力部隊,或者說法國現在完全是在依賴英國的支援,英國若是拋棄日本很有可能造成法國內部的憂心忡忡。

“兩全其美的辦法?這個世界哪裡有那麼多兩全其美。”庫朋斯齊諷刺的說道。

“我也覺得這是不可能的事,畢竟中國不是傻子,我們即便跟中國人好好談,說只是遵循盟約而向中國宣戰,但不會發動任何針對中國的軍事行動,可是我們背地裡給日本的援助,讓中國在戰場的失利,最終會讓那位瘋狂的元首先生做出更瘋狂的舉動!用他們中國話來說,這就叫做破罐子破摔!”康德言辭激烈的說道,說完之後更是惆悵的嘆了一口氣。

“想想,我們一定要仔細想想!”朱爾典擰着眉毛喃喃自語似的說道。

《》是作者“閩南愚客”寫的一部小說,最新。

熱門推薦:

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617章 ,大伏擊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232章 ,暴風雨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95章 ,調任營長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18章 ,復活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604章 ,升級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3章 ,碼頭別見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43章 ,見龍濟光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73章 ,一場比試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509章 ,戰之心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67章 ,重傷第305章 ,破襲戰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801章 ,制空權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638章 ,分割第56章 ,張家大少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439章 ,見面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786章 ,諜報戰第79章 ,傾心一言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章 ,初識倪端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558章 ,碼頭上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516章 ,克廈門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916章 ,被俘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960章 ,戰況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858章 ,預示第124章 ,冒死營救
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617章 ,大伏擊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232章 ,暴風雨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27章 ,香氣襲人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95章 ,調任營長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466章 ,上海的混亂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918章 ,復活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604章 ,升級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103章 ,總督午餐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244章 ,北方的反應第902章 ,航空戰列艦第291章 ,黃埔軍官俱樂部成立第3章 ,碼頭別見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1084章 ,以地換時間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14章 ,下山之後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331章 ,張小雅的想法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267章 ,粵桂戰爭第1127章 ,建立太平洋艦隊第488章 ,潛移默化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43章 ,見龍濟光第830章 ,最後一擊第73章 ,一場比試第92章 ,大校場上第1075章 ,東京事變第368章 ,袁世凱的懷疑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509章 ,戰之心第957章 ,一點五代戰機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167章 ,重傷第305章 ,破襲戰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276章 ,壯士斷腕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994章 ,對話“毒氣彈”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801章 ,制空權第968章 ,山地狼行動第638章 ,分割第56章 ,張家大少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439章 ,見面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445章 ,越南人突然再訪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786章 ,諜報戰第79章 ,傾心一言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5章 ,初識倪端第1103章 ,破竹之勢第558章 ,碼頭上第471章 ,震怒在日本第516章 ,克廈門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916章 ,被俘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960章 ,戰況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858章 ,預示第124章 ,冒死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