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

岑春渲來到懷仁堂國政辦公大廳,貴賓室在懷仁堂南邊的花園裡。

雖然大總統辦公室也在懷仁堂之內,不過岑春渲走進來時並沒有遇到袁世凱,倒是與外交部長陸徵祥照了一面。岑春渲與陸徵祥的交情不深,僅僅點頭示意了一下,然後跟着侍從官來到花園的貴賓室。

熊希齡穿着一身正經的西裝,頭髮整整齊齊梳理成民國流行的三七分,打上髮油之後顯得烏黑亮澤。他好整以暇的站起身來迎接,順便整理了一下穿在裡面的馬甲下襬,對岑春渲迎着笑容說道:“雲公別來無恙,近來可安好?”

岑春渲與熊希齡不算陌生,雖然沒有深厚的私交,但熊希齡跟隨康有爲、譚嗣同等人組織維新運動時,雙方有過頻繁來往。岑春渲是極力支持維新變革,屢屢上書聲援維新派人士,因此這層政治關係頗有淵源。

論資排輩熊希齡在岑春渲面前還要自稱一聲晚輩,熊希齡當年參加殿試時,岑春渲已經是太僕寺少卿。等熊希齡被欽點至翰林院任職時,岑春渲則升爲大理寺正卿。

這些都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如今再次相逢,大家身份已有差別,一個是中央政府的國務總理,一個僅僅是地方政府的政務顧問,能有平等的禮儀算是不錯了。

“總理閣下客氣了,我這副老骨頭還算紮實,走南闖北尚且不在話下呢。”岑春渲用自己習以爲常的淡笑迴應道。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來來來,雲公請坐。”熊希齡做了一個“請”的手勢,保持着禮儀的笑容說道。他也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物,要不是袁世凱和進步黨內部一致要推自己出任內閣總理,自己未必稀罕這個傀儡之職。但在岑春渲面前,他一直都有一種提不起脾氣的感覺,這還是昔日留下的影響太深。

兩位主要任務落座之後,國務院陪同的幾個文職官員也跟着在旁邊落座。侍從官端來上號的茶水,又把貴賓室外面的爐子添了新炭火,保持室內暖氣不降溫。

熊希齡長嘆一聲,用舊式的官腔感悟的說道:“岑老在上海隱居多年,這次爲我中華民國的共和統一大業奔走,吾心甚慰啊。清王朝沒了已有兩年時間,不得不感嘆光陰似流水。然而如今放眼中華國內,雖已有法統之中央政府,可依舊有野心家心懷鬼胎,頻頻製造動亂。國無完國,這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說都是一件恥辱之難呀。”

岑春渲表情不置可否,但象徵性的點了點頭,接過話說道:“國無完國,着實是一件難解心憂的大事。聽總理閣下之言,似乎造成如今動盪的罪魁,鐵定只是南方那些野心家了?”

熊希齡故意調笑道:“若不然,雲公又以爲如何?”

岑春渲冷靜的說道:“常言道一個巴掌拍不響,官逼民則反,若不是咱們中央政府落下不乾淨的口實,下面的動亂也不至於鬧這麼大。總理閣下是明白人,理應知道其中的道理纔是,何必還要故弄玄虛呢?”

熊希齡見岑春渲直接捅破窗戶紙,臉色略微有幾分難堪,心中也有一些惱火。不過身爲一個政治場上的人物,這點限度還是有的。他看得出來岑春渲不喜歡講官面上的廢話,這可是對方長久以來的性格。也罷,反正也讓自己省省心,不必浪費時間。

“雲公還是一如既往的直言不諱。既然如此,我也不與雲公說冠冕堂皇的閒話,這次雲公北上表面上雖說是請願,可是不難想象其中肯定與廣東的戰事有關聯。說到廣東戰事,從北去年七月到今天已經有大半年不得安寧,不過這是大總統志在必得的決定,若雲公是想來勸停此戰,只怕困難重重。”他不疾不徐的說道。

“其中的道理老頭子自然明白,所以這次北上老頭子最終還是要多多仰仗總理閣下。”岑春渲一邊點着頭一邊說道,不過他的語態絲毫沒有流露出有求於熊希齡的意思。他只不過是把話說得好聽一些,兩人都是政治人物,能走到一塊只能說明有共同的利益驅使。

岑春渲想要利用進步黨在北京政府內部疏通停戰之事,熊希齡也想要利用岑春渲讓廣東戰事有一個合理的結局。

“雲公真是太看得起在下了。”熊希齡哈哈的笑道,聽上去是在謙虛,可是卻只有上半句話,聽上去弦外之音十足。

“我中華民國成立之初,大總統不思息戰養民,與各方勢力共圖國家繁榮昌盛,反而在短短一年之內屢屢用兵,從江西到江蘇,從上海到福建,兵災不斷,民不聊生。如今北洋軍五萬重兵壓境廣東,南方戰火愈演愈烈,中國人打中國人的醜聞咱們還經歷的少了嗎?”岑春渲鄭重其事的說道。

“雲公,這話怎麼聽起來有些不盡其實呀。要說宣佈廣東獨立,鬧出什麼討袁起義的人,不正是吳紹霆他自己嗎?現在戰場上吃不消了,反倒把責任全部都推到大總統身上,未免有些過分了吧。”熊希齡帶着幾分冷笑說道。

“總理閣下,吳大都督帶頭打響二次革命的原因,外人不知道情況也就罷了,您身爲中央政府的總理多多少少會有內幕消息纔是。先前老頭子已經說了,常言道官逼民反,若不是袁大總統對革命首義的功臣太有忌憚,吳大都督未必會走上這條道路。”岑春渲絲毫不在乎周圍那邊國務院的官員,直接把話攤開了說。

熊希齡也沒有太在意岑春渲的直言,他早就沒想過這次會談能有什麼保密措施,遲早是會讓袁世凱聽到風聲。而這次會談的內容,實際上正是爲了說給袁世凱聽,畢竟決定廣東戰事是否繼續打下去的主導人還是袁世凱本人

岑春渲現在面臨的對話壓力,不僅僅是要說服熊希齡,更重要的還是要說服袁世凱本人。當然他已經有自己的一套計劃,要想說服獨斷獨行的袁世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切還得循序漸進,讓袁世凱意識到繼續交戰的嚴重性。

“好吧,咱們不說這些誰對誰錯的話了,雲公您是明白人,對或錯有時候並不是問題的主要所在。今日我特意抽空與雲公一晤,也很像聽聽雲公究竟有什麼見解。誠實的說,戰爭始終不是好事,尤其還是內戰,南方的戰火燒到今天,勞民傷財不在話下,更是讓新生的共和國動盪不安,餘身爲國務總理,哪有不憂心的說法?”熊希齡自嘆自哀的說道,語氣和神態儼然表現出一個政客的作範。

“見解談不上,老頭子這次北上是真正要多多仰賴總理閣下從中翰旋纔是。如今在大總統的心理,已經認準大軍壓境必定能平克廣東。可是萬一大總統的是錯的,不說粵軍能夠反敗爲勝,只說北洋大軍如果深陷廣東僵持不下,大總統當如何應對?中央政府當如何應對?”岑春渲質問道。

“這些問題我何嘗不曾深思,可是大總統的決心不是輕易能動搖,如果戰事僵持不下,大總統一定會繼續增兵廣東,直到能徹底取勝爲止。”熊希齡嘆了一口氣。他知道岑春渲的問題只是假設,而這個假設也正是進步黨最擔心的地方。

“繼續增兵只會擴大戰事,就算最後吳大都督戰敗,北洋派只怕也未必勝的光彩。袁大總統在北方悠然自得,殊不知一戰下來元氣大傷,到時候中央政府的權威還能像現在這樣深入人心嗎?一個吳都督可以折騰數倍北洋軍,殊不知吳都督之後還會不會有唐都督、陸都督、熊都督呢?屆時袁大總統還有足夠的底氣平復這些人嗎?”

岑春渲故意把話題牽扯到中央政府的權威上,熊希齡身爲國務總理代表的是政府首腦,自然最關心的還是中央政府的利益。袁世凱這個大總統是國家領袖,雖然是中華民國實際的統治者,可在憲法上仍舊區別於國務總理。

熊希齡聽了岑春渲的話,果然陷入了沉思之中,不得不承認岑春渲是說到要害之處。

“雲公,你說的有道理,可即便如此,若是單憑我的話就能說服大總統的話,年關之前廣東的戰事早就結束了。”他無奈的笑道。頓了頓之後,他繼而又說道,“再說,雲公你也太不仗義了,說到停戰那是南北雙方的事,怎麼弄得好像一定要讓袁大總統先退步呢?”

“老頭子動身北上之前,吳大都督確實對我囑咐過一些話。吳大都督對發生在省內的戰事自有一番看法,戰鬥打到今天他不在乎血拼到底,可終究認爲北京政府一味心思製造內戰,反而放着蒙古叛亂之事置之不理,這是非常不理智也是不顧中華民國主權利益的事。真不知道洋人們怎麼看,大總統寧可把精銳部隊和大筆經費投入內戰,卻任由國際野心家們分裂中華領土,這難道不可笑嗎?”岑春渲慢條斯理的說道。

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18章 ,復活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632章 ,夾擊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439章 ,見面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40章 ,擒李福林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961章 ,通電第154章 ,袁樹勳督第1135章 ,改制第75章 ,以德服人第826章 ,損傷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416章 ,交心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969章 ,強攻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5章 ,初識倪端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356章 ,碰巧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868章 ,探監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360章 ,緊盯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1176章 ,調查第899章 ,到福州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40章 ,擒李福林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14章 ,預言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89章 ,反腐行動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21章 ,見革命黨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706章 ,大戰前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49章 ,翻譯翻譯第82章 ,不期而遇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43章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958章 ,鏖戰第46章 ,志同道合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26章 ,協助進城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45章 ,施恩人心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300章 ,佈局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826章 ,損傷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90章 ,先斬後奏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982章 ,肇事第148章 ,合作菸廠
第736章 ,馮國璋活動第918章 ,復活第1160章 ,彼得格勒的動態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632章 ,夾擊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439章 ,見面第363章 ,隆重招待第548章 ,東南沿海鐵路網第40章 ,擒李福林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245章 ,徐樹錚南下第139章 ,故意泄露第1151章 ,殖民計劃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961章 ,通電第154章 ,袁樹勳督第1135章 ,改制第75章 ,以德服人第826章 ,損傷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416章 ,交心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214章 ,擴大沙俄內部矛盾第969章 ,強攻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5章 ,初識倪端第550章 ,淺嘗即止第1038章 ,愚公行動第356章 ,碰巧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868章 ,探監第717章 ,第三師鏖戰第360章 ,緊盯第435章 ,軍事論證會議第1207章 ,美國刺客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1176章 ,調查第899章 ,到福州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40章 ,擒李福林第712章 ,黃埔事故第1114章 ,預言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441章 ,岑春渲家宴第250章 ,先發制人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89章 ,反腐行動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349章 ,次日的早晨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21章 ,見革命黨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706章 ,大戰前第491章 ,中德廠的機關炮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1033章 ,聯合軍團第49章 ,翻譯翻譯第82章 ,不期而遇第609章 ,第七師團的主攻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1219章 ,出人意料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643章第758章 ,全國軍事整編會議第958章 ,鏖戰第46章 ,志同道合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26章 ,協助進城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45章 ,施恩人心第1128章 ,帝制苗頭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300章 ,佈局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826章 ,損傷第716章 ,杭州會戰第90章 ,先斬後奏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982章 ,肇事第148章 ,合作菸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