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梁啓超

這時,熊希齡轉向第三個人,對方挺拔的身材,梳着民國流行的三七分頭型,一身裁剪得體的西裝十分帥氣。不過沒等熊希齡開口,此人卻先一步向岑春渲行了一禮,恭敬的說道:“後學見過岑先生,不知岑先生可還記得在下?”

岑春渲定睛一看,立刻笑道:“大名鼎鼎的樑卓如,老頭子就算記憶再差,也不至於忘了你這位故交呢。”

此人正是梁啓超,昔日百日維新運動時,與岑春渲在京城結識。不過那時梁啓超只是做爲康有爲的學生,因此並沒有太多活躍的機會。

梁啓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飲冰子、哀時客、中國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清光緒舉人等。漢族,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近代中國的思想啓蒙者,深度參與了中國從舊社會向現代社會變革的偉大社會活動家,民初清華大學國學院四大教授之一、著名新聞報刊活動家。

梁啓超自幼在家中接受傳統教育,1889年中舉。1890年赴京會試,未中。回粵路經上海,看到介紹世界地理的《瀛環志略》和上海機器局所譯西書,眼界大開。同年結識康有爲,投其門下,後來,與康有爲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其著作編爲《飲冰室合集》,包括影響後世深遠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

岑春渲與梁啓超認識的時候,對方還只是毛頭小子,名氣並不大。可是晚清末年保皇派和革命黨之間的爭執,反倒讓梁啓超一躍成爲戊戌六君子之後的保皇領導人,不知不覺之間竟成了一顆新起的政治之星。尤其在民國成立之初,梁啓超一手撮合統一黨、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合作,一舉成爲進步黨九大理事之一,並且即將出任熊希齡新組內閣的部長。

就算岑春渲以前沒有記住梁啓超的名字,最近幾年市井傳聞和報刊報道頻頻出現“梁啓超”的名字,也足以喚起他的回憶了。

梁啓超比岑春渲小十二歲,因此客氣的以“後學”自稱。這一點讓岑春渲在面子上感到很滿意,當然也應證了當年自己全力維新運動留下的人情。

“岑先生很是別來無恙,後學自維新失敗出走日本國之後,甚少與岑先生聯絡,實在是有愧岑先生昔日的教導之恩。在下在此向先生賠個不是了。”梁啓超誠懇的說道。

“卓如此言,讓老頭子我何以自處啊?”岑春渲感嘆的道。

“哈哈,既然都是熟人,確實不用如此客氣呀。來來,雲公,我再介紹其他人給你認識。”這時,熊希齡笑着說道。

接着熊希齡又把剩下的兩位客人介紹了一下,這些人都是進步黨的中堅分子。

大家在客廳坐了片刻,閒聊了一些南北軼聞,並沒有提及到正經事上來。前後半盞茶還未用完,晚宴即準備就緒。

熊希齡、梁啓超兩位帶頭,迎請岑春渲入席,其他客人也跟在其後,由主人家分配座次。

岑春渲是在場衆人中年齡最長者,由是今日相約而來的重要客人,熊希齡豪不吝嗇的請其上座。岑春渲不是一個喜歡客套的人,簡單應付了兩句之後,隨了熊希齡的殷情便坐下。熊希齡陪同坐在一旁,梁啓超在另外一邊。

菜餚酒水很快上齊,衆人在酒桌上暢快一番。

岑春渲原本以爲熊希齡會選在酒桌上與自己詳談有關停戰的事宜,沒料到從始至終進步黨人都未曾開口,一味只在酒桌上談笑風生,使得這場家宴尋常至極,絲毫看不出政治場上的波詭雲譎。

大家喝了少許的酒,直到酒足飯飽罷了,熊希齡才又請衆人移步到客廳飲茶。

岑春渲路過走廊時看了一眼大廳裡的座鐘,此時已經是八點過了。這個鐘點在北方不算早,尤其還是這初春寒冷時節,通常晚上沒什麼事在九點左右都上牀睡覺去了。

衆人落座之後,熊希齡吩咐下人上茶。

這時,梁啓超總算先一步把話題帶入正題上,他先試探的說道:“岑先生如今是在廣州謀事,說來這讓在下十分不解。廣東的局勢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不甚明朗,岑先生何必如此屈尊呢?依在下拙見,哪怕先生回到故里廣西也比廣東要更實在。”

岑春渲知道梁啓超的意思,因爲廣西都督陸榮廷也是進步黨成員之一,讓自己回廣西謀事無非是希望自己站在進步黨的立場上。他心中好笑,雖然現在進步黨掌握了衆議院大部分席位,並且也出了一個國務總理,但在他眼裡進步黨的希望甚至還不如國民黨。國民黨雖然屢次遭受打擊,但好在在南中國還是有不小的人氣,進步黨完全是生存在袁世凱籬下,並且內部複雜不一,那些進步黨的地方都督無一不是各懷鬼胎,看不出有做大事的潛力。

“老頭子一把年紀了,也不計較什麼名譽和利益,只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繼續發揮餘熱,多多少少爲咱們國家做點貢獻。廣東吳都督雖然勢力不大,可縱觀整個南方,有吳都督這樣魄力的人實在不多,就算說句不好聽的話,廣西陸都督都未必能出其右。”他微笑着道。

“原來如此………”梁啓超緩緩的點了點頭,同時與坐在對面的熊希齡交換了一下眼神,大家都明白了岑春渲的原則立場。

“最近京城的很多報紙都在報道雲公北上的原因,事實上我們進步黨對南北達成和平同樣十分看重。可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廣東方面是否能做出誠心的讓步。”蒲殿俊插嘴說道。

“前些日子我與熊總理已經有初步討論了,既然大家大體上的意見一致,何不直接拋開客套話,詳細的談論貴黨所希望的條件呢?”岑春渲鎮定自若的說道。

熊希齡早先與梁啓超等人已經有過討論,他知道岑春渲習慣直來直去,把所有政治場上的僞裝都拋開,就事論事的談判。此時岑春渲既然這麼說,他當然不會不願意,畢竟旁敲側擊的官腔官調大家都累。他與梁啓超再次交換了一下眼神,並且微微頷首表示同意。

梁啓超在得到熊希齡首肯之後,馬上說道:“岑先生昔日的剛直品性如今依然不變,讓在下佩服不已。既然如此,在下就直面與岑先生談談關於廣東停戰的建議。大總統如今對用兵廣東決心已久,輕易的是不會答應停戰,要想說服大總統就必須以同等的利益來做交換。”

岑春渲點頭說道:“這個道理老頭子明白。”

梁啓超又說道:“前不久您與熊總理所談時,曾說過廣東吳都督會取消獨立,歸附中央政府領導,並且承認大總統的法統地位。這自然是誠意的一部分,只是還不足以說服大總統做到停戰的地步呀。”

岑春渲嘆道:“談判自然是要討價還價,不知卓如你的建議究竟是什麼?”

梁啓超不是一個婆媽的人,他直接說道:“我們黨內昨天剛剛就此事進行了討論,大總統要拿廣東無非是要震懾南方其他軍閥,而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讓民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雖然這一仗打下來,所謂的震懾作用未必能如人心願,可是最起碼也能收復廣東,在南方打下一份基礎。岑先生要想說服大總統,那就必須要讓吳都督真心實意歸附中央,成爲中央的一份子,這要才能消除大總統的疑心,並且也完成了大總統在南方奠定勢力的心願。”

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914章 ,變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50章 ,入同盟會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418章 ,公開言論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254章 ,巷戰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434章 ,清數第217章 ,談不攏第11章 ,整頓軍務第1217章 ,內況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89章 ,反腐行動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665章 ,威壓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2章 ,郵輪奇遇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90章 ,先斬後奏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961章 ,通電第958章 ,鏖戰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42章 ,初次立功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211章 ,震動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81章 ,做小生意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3章 ,展開訓練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39章 ,突然交火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516章 ,克廈門第21章 ,見革命黨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147章 ,革命黨歸
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519章 ,北洋反應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885章 ,韋汝聰南下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914章 ,變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50章 ,入同盟會第321章 ,兵工廠的困難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551章 ,簽署盟約草案第418章 ,公開言論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670章 ,大變之前第254章 ,巷戰第1058章 ,越南制度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142章 ,總參謀長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756章 ,對話吳佩孚第434章 ,清數第217章 ,談不攏第11章 ,整頓軍務第1217章 ,內況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89章 ,反腐行動第719章 ,一天之內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665章 ,威壓第500章 ,德國福克式飛機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2章 ,郵輪奇遇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186章 ,榮譽勳章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90章 ,先斬後奏第641章 ,致命搗毀第502章 ,法令引發的血案第961章 ,通電第958章 ,鏖戰第1046章 ,弗倫奇軍團第42章 ,初次立功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211章 ,震動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81章 ,做小生意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954章 ,火線點燃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642章 ,劉厚臉之變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557章 ,北洋的北洋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3章 ,展開訓練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628章 ,開春之四川第39章 ,突然交火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202章 ,華興會背後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748章 ,遷都之前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450章 ,婚禮上的爆炸第516章 ,克廈門第21章 ,見革命黨第68章 ,張家邀請第411章 ,陸軍部會議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447章 ,南洋政經大學第1215章 ,赴俄談判第523章 ,鬆坡對百里第160章 ,同志們,革命!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93章 ,公正之名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143章 ,雙方算盤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425章 ,返回廣州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6章 ,陰謀詭計第1171章 ,投機主義第147章 ,革命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