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兩黨合作

何福光拿着電報急匆匆的走進督軍辦公室時,吳紹霆正在與許雪秋、陳少白、岑春渲等人商議與進步黨合作的細末事宜。何福光在門口站了一會兒,覺得這個時候自己不好上前打攪,不過很快吳紹霆看了過來,立刻開口問道:

“崇石,你有什麼事嗎?”

“回霆帥,柳州那邊傳來最新戰報,情況.........不太明朗。”何福光嘆了一口氣說道。

吳紹霆略加思索,然後站起身來對岑春渲說道:

“雲公,有勞你先與許部長、陳部長繼續談,我出去一下。”

衆人都知道吳紹霆現在很關心廣西局勢的變化,自然不敢不答應,客套了幾句之後,吳紹霆先一步與何福光離開了辦公室,來到門外的走廊上。

“怎麼回事?”

“霆帥,三天前柳州失守了,廣西第一軍和第三軍齊頭並進,前後只用了五天六夜的時間。按照電報裡的描述,劉震寰應該是故意放棄柳州,意圖誘敵深入,在永福縣打一個伏擊戰,欲求扳回局面。”何福光拿着電報唸了道。

“哦?如此看來,劉震寰的伏擊戰失敗了?”吳紹霆不動聲色的問道。

“據情報說,這次伏擊戰是劉震寰的副總參謀長李文博親自佈置,雖然時間倉促,但李文博在永福縣還是安排的天衣無縫。桂軍佔領柳州之後休整了一日,之後才繼續向桂林挺進,不過前鋒部隊是廣西第三軍李漢章統領。”何福光把自己知道的情況說了出來,這些消息本不是電報上的內容,而是特勤處情報站蒐集而來的情報。

“李漢章?以前似乎聽過此人,去年粵桂戰爭時,好像就是他做出了最後的決斷參謀。此人是一個難纏的角色吧!”吳紹霆緩緩的說道。

“沒錯,就是這個李漢章。去年他是廣西都督府的總參謀長,今年外派下來擔任第三軍軍長,是陸軍大學的高材生,性格傲慢,但手段極爲穩健。這次李文博設置的伏擊圈,如果是陸裕光打頭陣的話,必然會深陷其中。可惜李漢章十分謹慎,派了三、四支偵察隊先行探路,李文博的部隊誤以爲這偵察隊是敵軍主力,提前發動了圍攻。結果雖然圍殲了這小股偵察隊,卻暴露了行蹤讓敵軍主力知曉。”何福光嘆了一口氣,頗有一種惋惜的意味。

“我相信李文博的策略沒錯,佈置也沒錯,錯只錯在他手下的軍官、士兵軍事素質太差,上面指揮無法與下面建立配合,想不敗都難。”吳紹霆意味深遠的說道。

他深知抗日戰爭時期,**在正面戰場上屢戰屢敗的原因不僅是因爲裝備落後,更多的則是士兵素質太差。當年號稱世界四大軍校的黃埔軍校,不可不謂是培養出許多優秀將才。就算黃埔軍校不濟,之前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成績頗優的中**官,也絕不會比日本將領差的道理。戰略無不優秀,指揮無不精細,無奈高層的優秀不能彌補基層的參差,優秀的戰略不能被士兵貫徹落實,精細的指揮沒有高效的執行力,戰局只能一敗再敗。

這是一個教訓,他知道自己不能把全部資源只投在軍官的教育上,基層士兵同樣有更多的提升空間,軍官與士兵能達到協調的素質,這樣才能組建出最強的軍隊。

何福光明白吳紹霆說這番話的意思,他緩緩的點了點頭,嘆聲說道:“劉震寰雖然有一些將才,只是劉谷香半斤八兩,再加上桂林留守府長期以來都是依靠我們廣東的援助,去年年底中止了援助之後,劉震寰和劉谷香的實力銳減,根本沒有人力物力來培養軍隊。要說桂林留守府的幾千人是烏合之衆也不爲過。”

吳紹霆負着雙手,臉色陷入沉思,一時沒有說話。

何福光等了一會兒,這才進一步說道:“霆帥,參謀部那邊已經在着手梧州增兵事宜,即便我們不援助桂林方面,最起碼也不能讓陸榮廷以爲我們廣東毫無準備。”

吳紹霆微微頷首,說道:“你說的對,準備是應該提前做好的。我現在倒真的佩服劉震寰和劉谷香,都到這個時候了還不肯發電報向我求援,可見他們真是鐵石心腸了。”

何福光有些不痛快的說道:“劉谷香和劉震寰真是不識擡舉,要不是我們廣東的支持,他們能跟陸榮廷劃江而治、平起平坐嗎?哼,倒要看看這次他們自食其果。”

他發泄完了,很快又冷靜下來,頓了頓之後又說道:“不過霆帥,難道真要眼睜睜的看着桂林丟掉?不管怎麼說,在外人和袁世凱眼裡,桂林可是我們廣東的附屬勢力,一旦讓陸榮廷這般輕易的拿下桂林,只怕會讓那些不明事理的人誤以爲我們廣東勢力縮水,袁世凱更是會得意洋洋的認定成功打壓了我們廣東。”

吳紹霆看了何福光一眼,他知道現在軍事部和參謀總部的軍官們,對廣東得來不易的威信和地位十分珍惜,只會希望廣東的勢頭每日劇增,而不是日益衰弱。他露出了一個淡然的笑容,胸有成竹的說道:“崇石,做大事要有耐心,一時的退讓不算什麼,蓄力一擊才能彰顯我們的能耐。”

何福光心裡漸漸明白了過來,看來霆帥已經有一套計劃,而這一套計劃十之**就是要利用桂林來當誘餌。他立刻問道:“霆帥,那我們下一步該怎麼做?”

吳紹霆說道:“你下一步就按照你之前所說,參謀總部負責加強梧州防務。不過不要急着增兵,只要準備充足,到需要時反應迅速,梧州仍然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何福光點了點頭,正色答道:“我明白了。”

吳紹霆回到督軍辦公室之後,繼續與岑春渲、許雪秋、陳少白等人商討進步黨合作事宜,不過此時他已經有了決心,跟進步黨聯手的計劃應該加快步伐。在會議結束前,他要求三天之內就要擬出與進步黨聯合聲明的草稿,月底之前即要正式公開通電,

當晚,岑春渲與許雪秋二人來到廣州總商會招待所。如今總商會的招待所已經成了都督府專屬的政務招待所,即便都督府西廳同樣有客房,但吳紹霆不會把隨便什麼人都安排到自己家後院暫住。

見到梁啓超之後,衆人坐在一起詳細談論了幾個鐘頭。岑春渲將吳紹霆的意思轉告給梁啓超,國民共進會與進步黨的合作方式不必是合併,但爲了保證輿論聲勢的轟動,以進步黨現任國務總理熊希齡爲首的所有國務大員,必須集體辭職南下,共同發表抵制袁世凱新法的聲明,向北洋政府施壓。

岑春渲還告訴梁啓超,一旦袁世凱對輿論聲勢仍然置若罔聞,進步黨與國民共進會應該採取更強硬的措施,在廣州成立南方臨時執政府,通過《臨時約法》和國際憲法慣例彈劾袁世凱的法統身份,另外執政府代理國務。

當然,岑春渲的這番話僅僅是爲了給梁啓超一個心理安慰,促成進步黨徹底放棄北方的虛位,毅然全心全意的站在北洋政府的對面。

至於成立南方臨時執政府,對於吳紹霆來說是真正的冒險。此舉不亞於歷史上孫中山在廣州號召的非常國會,當時好在有南方五省的督軍捧場支持,雖然最後是無疾而終,但起碼掀起了一股聲勢。南方執政府成立,必然在中國形成兩個中央政府的對立,這不僅要考慮各省各勢力的響應支持,也要顧全各國列強的態度,否則這個執政府的結果與非常國會相差無幾,無非幾個軍閥相聚一起小打小鬧,國內國外根本無人承認。

梁啓超聽罷岑春渲的話,臉色充滿嚮往又有幾分擔心。進步黨如今在北方的局面已經山河日落,儘管袁世凱還沒有正式辭退國務總理和幾位進步黨的內閣部長,但他心裡有數,這些都不過是時間問題,要不然袁世凱也不會冠冕堂皇的頒佈總統任命內閣部長的法令。唯一難以拿定的事情,還是熊希齡、張謇這些在任之人的想法。

進步黨是一個貌合神離的政黨,梁啓超能代表的分量並不多,熊希齡、張謇這些人與黎元洪相差無幾,都是各懷心思的人物。他很明白岑春渲的意思,要想製造真正的聲勢壓力,說服這些人辭職南下是重頭之舉。

當即,他向岑春渲做出承諾,自己一定會竭盡所能促成這次合作。

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36章 ,識野追蹤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2章 ,郵輪奇遇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763章 ,孫傳芳第34章 ,張直之憂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801章 ,制空權第1102章 ,投彈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83章 ,狀元商人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15章 ,一談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356章 ,碰巧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619章 ,下手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253章 ,戰賀州第976章 ,總攻第191章 ,老狐狸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56章 ,張家大少第892章 ,朝鮮人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309章 ,敘舊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50章 ,入同盟會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936章 ,用意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891章 ,法租界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404章 ,洪門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356章 ,碰巧第602章 ,在宜賓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960章 ,戰況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98章 ,舊部後哨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
第773章 ,吳紹霆強硬態度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778章 ,迎風而向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36章 ,識野追蹤第698章 ,杭州軒波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2章 ,郵輪奇遇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507章 ,兩黨合作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763章 ,孫傳芳第34章 ,張直之憂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801章 ,制空權第1102章 ,投彈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1065章 ,軍容素質第83章 ,狀元商人第78章 ,拜訪恩師第415章 ,一談第627章 ,恆榮貿易公司第298章 ,粵北開戰第600章 ,最弱而最強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126章 ,全身而退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356章 ,碰巧第1101章 ,東亞經濟復甦工程第619章 ,下手第228章 ,廣東聯合銀行第725章 ,蔣百里一談第525章 ,胡宗南發現敵情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871章 ,五天時間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776章 ,索要青島第253章 ,戰賀州第976章 ,總攻第191章 ,老狐狸第908章 ,張作霖之決定第56章 ,張家大少第892章 ,朝鮮人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260章 ,陸裕光的野望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309章 ,敘舊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867章 ,掌握之中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224章 ,共和國成立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50章 ,入同盟會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904章 ,中國轎車工業第728章 ,湘贛鄂戰線第848章 ,唐紹儀與熊希齡第936章 ,用意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891章 ,法租界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51章 ,美國奸商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404章 ,洪門第646章 ,大選之前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296章 ,落井下石第929章 ,第一階段制裁行動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869章 ,與唐紹儀一談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356章 ,碰巧第602章 ,在宜賓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960章 ,戰況第1080章 ,大陸橋兵團出擊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98章 ,舊部後哨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534章 ,潛入福州第1010章 ,段祺瑞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