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十月底

吳紹霆對這些都略有所聞,這些海軍上將們雖然人在北京坐辦公室,可是勢力和影響在舊部當中深入人心。他相信這些舊部也只能死心塌地跟着他們,期盼着這些在辦公室的海軍上將們爲艦隊爭取多更多的經費。

“這幾位可都是親自經歷過甲午海戰的前輩啊!總之海軍的維持離不開國家,我相信這些海軍元老們都明白這個道理,該退讓的時候還是會退讓的。”他緩緩的說道,他說完之後繼續邁步沿着走廊前進。

經過煦園一處花亭,吳紹霆索性與蔡鍔一起走了進來落座下來,反正談公事在裡面是談,在外面也是談。

“震之,我聽說你向美國購置了一批軍用物資?”蔡鍔問道。

“是的,這件事要慎重一些,所以我沒有告訴太多了,是崇石告訴你的吧?”

“是他。他是希望我瞭解國防部一些需要掌握的消息。”蔡鍔點了點頭說道。

“從現在開始,所有先進的、新式的軍用優先裝備國防軍第一師。我計劃讓國防軍第一師全員更換紹霆式自動步槍,至於從美國訂購回來的軍用車輛和散彈槍,也都以國防第一師爲基準。等國防軍第一師配備差不多了,再轉給中央第三集團軍和北方第二集團軍。”吳紹霆簡單的描述道。

蔡鍔倒是有些意外,沒想到吳紹霆不優先裝備他的粵軍集團軍,反而是以國防軍和中央第三集團軍爲主。不過他很快又聯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吳紹霆這麼做顯然是有準備的。

“震之,目前國內對反日情緒不淺,我在日本也看了不少新聞,日本的輿論把你描述的很不友好。另外,崇石也跟我說了一些關於德國人的事,中德關係現在表現的太密切了,歐洲陣營的局勢一目瞭然,日本也在積極準備向旅順增兵。這可是一場十分危險的對弈,加入國際的戰場可不比內戰戰場,各國列強可都在精打細算。”他語氣很認真的說道,表情也顯得很冷靜,但給人的感覺並非是顧慮重重,反而是一種決心。

“鬆坡兄,你應該明白帝國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區別。誠實的說,四年前大革命剛結束的那會兒,我根本沒有考慮的那麼多,一心一意只打算打好廣東的基礎,這也是爲什麼你我第一次見面時你會痛斥我是禍國殃民的軍閥。可是當我一步一步接着走下去時,我才明白當時的中國遍地都是軍閥,北洋也是,無非是一個實力雄厚的軍閥。我突然醒悟,人人都是軍閥,也就只能靠軍閥來挽救這個國家,別的軍閥沒有這樣的大義,索性就讓我來。成功了,我爲中國奠定了統一的基業,失敗了,照樣還是一個軍閥的罵名。”吳紹霆誠懇的說道。

蔡鍔一臉沉思,他顯然明白吳紹霆說這番話的用意,當年他也知道中國的局勢,雖然自己把希望寄託在袁世凱身上是錯誤的,可好在爲時不晚。他也很瞭解吳紹霆的爲人,就算這位年輕的領袖與袁世凱一樣有野心,但卻比袁世凱更有國家、民族的原則性。並非是說袁世凱不愛國,只是這位北洋領袖骨子裡有太多無法更改的東西。

“直至今日,南北總算能握手言和,北洋的將軍們也能跟我們一起談笑風生。我試問鬆坡兄,你覺得我這個軍閥已經完成了所有當初的宏願,該功成身退了嗎?”吳紹霆用一種嚴肅的眼神看着蔡鍔,字字清晰的問道。

“國家大局初定,震之你又正直青壯之年,日後還有很多的國事需要你操持,豈有功成身退之說?再者,我真心的認爲如今還沒到功成之時,更別說身退了。”蔡鍔鄭重的說道。

“國家是統一了,可是國家主權仍然未能得到伸張。日本人先是向北洋政府提出所謂的《二十一條》,之後竟然又找到我來進行外交訛詐。鬆坡兄,我們不應該笑話日本人腦子有毛病,而是應該爲我們國家感到悲哀。正是因爲我們中國長久積弱,日本纔敢把我們當傻子一樣看待,拿出這樣一份條約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吳紹霆語氣越來越強,甚至都有一種難以掩飾的激動。

蔡鍔怔了怔,吳紹霆的說法讓他大有感觸:是啊,日本人爲什麼膽敢拿出這樣不平等的條約來訛詐民國政府?那是因爲長久以來在列強眼裡中國實在太弱,任由列強宰割的太久,所以他們纔敢如此狂妄得寸進尺。

吳紹霆深吸了一口氣,加重語氣肅然的說道:“做任何事都有風險,就像我當初從廣東崛起直至今日在南京完成國家一統一樣,每一階段我都肩負着極大的風險。可是有些事總得有人去做,憂心忡忡的事就讓那些政治活動家們去承擔好了,我們是軍人,該爲國家流的血一滴都不嫌多。”

蔡鍔鄭重的點了點頭,讚歎道:“震之,你這番話說的很好,軍人就應該效力在爲國家爲人民的戰場上,不能讓洋人們說我們只會打內戰。”

吳紹霆接着說道:“鬆坡兄,過幾天我會召開國防部的核心會議,到時候我會親自把國防部目前的戰略準備都告訴你。其實我們現在的時間並不多,值得把握的機會也很難再有第二次,所以一定要有效率的走好每一步。”

過了一會兒,吳紹霆又說道:“對了,韻農兄就先不要安排到國防部了,我打算給他一個總統府常務副官的身份,讓他去一趟北京。”

蔡鍔疑惑的問道:“讓韻農去北京?”

吳紹霆點了點頭,鄭重其事的說道:“我要找一個值得信任的人去北京組織大本營的工作。再者北京南苑那幾個袁世凱的嫡系師也該收攏起來,韻農兄雖然在北京沒有什麼勢力,不過我相信他是有這個統籌能力的。我會讓吳子玉從中協助。”

蔡鍔說道:“也好,我對韻農兄有信心。”

來到官邸大院門口,蔡鍔又問道:”震之,前天我派人送來的一份軍中禁菸法案你看過了嗎?這件事最好不要拖延,趁着這次全國軍隊整編之際開始執行,把不合格的士兵一一剔除出去,省的日後建制完成時再行此事會有諸多麻煩。”

吳紹霆自然看過這份提案,不過卻有一些拿捏不準,別說北洋軍中抽大煙者十分普遍,就連自己的粵軍嫡系部隊中都難免沒有癮君子存在。如果真要貫徹施行這份軍中禁菸法案,其結果要麼是不了了之,要麼是引起極大的變動。

“鬆坡兄,此事我覺得應該分層次來執行。”他嘆了一口氣,凝重的說道。

“分層次?如何分層次?”蔡鍔問道。他深刻知道鴉片大煙對軍隊的危害,民間抽菸已成風氣,一時無法整治那是情理之中,可是如果不下狠心整頓軍中的煙氣,國防力量始終有一個致命的漏洞。

“我有一個計劃,可以這樣來辦,共和國衛隊的士兵我們暫且不管,只是把禁菸的條例派下去,任由他們執行或者不執行。至於共和國精英師則制定相關法令,所有軍官必須限期戒掉吸食煙土鴉片的習慣,士兵可以寬容一些,不過要將煙癮列入晉升和報考士官學校的考覈範圍,間接的鼓勵士兵戒掉大煙。國防軍倒是可以從上到下嚴格要求,反正特訓營入營考覈時可以過濾士兵的不良嗜好。當然,咱們禁菸是禁鴉片煙,軍供煙照樣免費供應。”吳紹霆詳細的解釋道。

“你的辦法倒是很科學,嗯,我贊成這麼辦。”蔡鍔點了點頭說道。他覺得吳紹霆這麼做已經把共和國衛隊、共和國精英師和國防軍分成三種等級,士兵們要想升級自然要先遵守高級軍隊的規定。

十月三十一日,總統府門樓前剛剛被更名爲光輝大道的馬路上,由七輛小轎車組成的車隊低調的行駛着,除了第一輛和最後一輛小轎車的車頭插着總統府的旗幟之外,其餘五輛轎車幾乎無甚裝扮,就這樣在毫無引人注意的開進了總統府門樓。

馮亞男縮着身子坐在其中一輛小轎車裡,低着頭捏弄着自己的婚紗,目光撲閃不定,映出了內心的緊張和不安。她從來沒過有穿過這樣的衣服,甚至不知道這種禮服的材質叫什麼,可總感覺胸前裸露出一片肌膚來很不合禮數。偏偏又不敢有任何怨言和反抗,因爲今天迎娶自己的人是中華民國的大執政官,是中華民國現在最有權力的人,就像之前的袁大總統,或者前清還在那會兒的皇帝,在這樣的大人物面子,自己可不敢讓人見笑。

隨着轎車穿過總統府門樓,光線漸漸柔和黯淡下來,這是一條很長的林蔭大道。

她讀過幾年書,也學過許多傳統文雅的物事,卻沒有像其他同齡女子那樣學習西洋的學問。十二年那年還遵守家長的安排裹小腳,儘管家長們說晚了一些,可總省得讓鄰里笑話的好,直到去年二伯父勸說之下,才又撤了那裹腳布。她不知道這算好事還是壞事,總之一切都要聽家長的話纔是。

對於接見侍奉的夫君,她只是在報紙上看過對方的照片,那還是三年前北京授勳儀式上的剪影。在她看來,吳紹霆是一個很冷酷的年輕人,照片的樣子冷酷,做事也冷酷,要不然怎麼會才短短几年的時間就把袁大總統逼死了呢?

不過,她心裡除了緊張或者隱隱約約的害怕之外,卻沒有一丁點的怨言,既然是家長的意思,自己只能默默的順從,哪怕未來的夫君再如何兇狠,自己也必須盡心盡力去服侍。

就在昨天晚上,二伯父特意來找過父親,馮亞男本來想要回避,不過二伯父還是留住她在一旁聽着。二伯父與父親的談話至今她都記得很清楚,這不僅是自己的人生大事,還是馮家與吳家締結友好的基礎,所以無論如何自己都不能退縮,因爲這次婚姻不光是自己一個人的事情,還有整個家族的前景。

轎車的速度放慢了下來,坐在副駕駛席上的軍官回過頭來,微笑着說道:“馮小姐,要停車了,等下會有官邸的下人來接你。你先到官邸休息片刻,半個鐘頭之後會安排你去見執政官夫人。”

馮亞男回過神來,卻仍然不敢擡頭,只是怯怯的回答道:“謝謝鄧大人,我記得了。”

鄧鏗總覺得這位十六歲的新娘子還有放不開的地方,不過他也不便提醒什麼,只是點了點頭,然後在轎車停下來之後先打開們走了下去。

馮亞男鼓起勇氣擡起頭,透過車窗鏈子的縫隙向外望去,只見鄧鏗正在與自己的父親、母親以及二伯父站在臺階前聊着什麼。沒過多久,車門輕輕的敲響了,外面有一位侍女小聲的請示道:“二夫人,您準備好出來了嗎?”

馮亞男對這個稱呼感到很陌生,但不敢怠慢,連忙應了一聲。

車門打開,門外早就等候了七八個打扮鮮豔的侍女,小心翼翼的將馮亞男從車內接了出來。剛下車門就是一條長長的紅地毯,東朝房大門口聚集着很多穿着西洋禮服的人,不過除了幾位家族的親戚之外,她大部分都不認識。這是她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出現在這麼多人的場合,心裡的小鹿不由自主的亂撞,一時羞紅了小臉,趕緊低着頭不去多看陌生人。

侍女們簇擁着馮亞男向大門口走去,那些穿禮服的人們紛紛向她欠身行禮,這反倒讓她不知所措,到底是該停下來回禮呢?還是繼續向前走呢?那回禮時又該行什麼禮,是中式的還是西式的?

猶猶豫豫之際,下人早應該將她帶到了臺階前,她只好窘迫的繼續向前走。

在經過父親身邊時,父親母親都沒有看她一眼,只顧着與二伯父等人說話。只聽見鄧鏗說道:“總統府西廂還在裝修,今日宴會只能在官煦園露天舉行,多有不便,還請兩位馮大人見諒啊。不過二位放心,一切早有佈置妥當,一定不會簡陋。”

“哪裡哪裡,吳執政爲天下表率,節儉是應該的,應該的。”

“鄧大人這次辛苦了……”

第81章 ,做小生意第273章 ,振軍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406章 ,進京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664章 ,動變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32章 ,遭遇劫案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618章 ,醒來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201章 ,授勳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462章 ,口供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280章 ,策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891章 ,法租界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34章 ,張直之憂第649章 ,離間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656章 ,夜談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899章 ,到福州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77章 ,強渡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703章 ,換督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089章 ,僵局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020章 ,列車炮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83章 ,狀元商人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505章 ,在柳州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
第81章 ,做小生意第273章 ,振軍第356章 ,活捉蕭耀南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1092章 ,龍戟級二號艦第1150章 ,遞交投降書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406章 ,進京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664章 ,動變第448章 ,周震麟的消息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32章 ,遭遇劫案第623章 ,黨政一談第618章 ,醒來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201章 ,授勳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1152章 ,規劃南亞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462章 ,口供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683章 ,西巡計劃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338章 ,前線督師第280章 ,策第1167章 ,文化發展第470章 ,宋教仁的反應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891章 ,法租界第1048章 ,中朝外交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110章 ,李琛變節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963章 ,暴行事件第1007章 ,彌彰西北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738章 ,北方突變第156章 ,烏龍之談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175章 ,周小虎之死第34章 ,張直之憂第649章 ,離間第196章 ,蔡乃煌的彙報第1023章 ,援軍出現第951章 ,風雲漸起第656章 ,夜談第766章 ,濟南一會第427章 ,整編全軍第888章 ,亞洲戰略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226章 ,丁家花園重逢第949章 ,東三省體制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899章 ,到福州第430章 ,陳其美的心態第177章 ,強渡第1184章 ,破壞行動第703章 ,換督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1089章 ,僵局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24章 ,大陸橋第三兵團第1113章 ,臺灣問題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208章 ,馮國璋病危第777章 ,明確遠東戰略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80章 ,巧遇德國領事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1195章 ,生意問題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1020章 ,列車炮第225章 ,臨時大總統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83章 ,狀元商人第545章 ,東南沿海巡閱使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1180章 ,黃浦大飯店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505章 ,在柳州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