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會見海軍

看着張懷芝猶豫的臉色,吳紹霆慢條斯理的又說道:“此事理應對子真公來說算是好事,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難道子真公真打算與靳翼青平分秋色?吳某此話雖然說的太過挑撥,不過請公試想,假使我這番話同樣對靳翼青說,你猜還會顧念舊情嗎?”

張懷芝臉色大變,儘管他不會輕易相信吳紹霆的話,可是吳紹霆這句話顯然還有另外一層暗示的意思,那就是在自己與靳雲鵬之間遲早會說服一個人排擠另外一個人。就算靳雲鵬能熬得過第一次,誰能擔保他能一直保持立場不變?到時候被陰的人豈不是自己?

激烈的猶豫,他一時半會還是拿不到主意,難道就這麼被一個毛頭小子輕易說服了?好歹自己年過半百的歲數,連這點定力都沒有,簡直太讓人笑話了。

吳紹霆等了一會兒,微微一笑說道:“公果然是重情義之人。此事我不會強逼,只希望公能慎重考慮。我吳紹霆雖然做事極端了一些,不過向來都有自己的一套處事原則,只要是自己人什麼話都好說,就看公取足何處了?”

張懷芝無奈的嘆了一口氣,他艱難的問道:“吳執政,您此番如此重視北京大本營,而且一定要算上我們山東這一份,若在下沒有猜錯,理應是應付青島的國人和威海衛的英國人?我們山東都是一些舊派勢力,這國際之際的縱橫捭闔只怕難以插手。”

吳紹霆淡然的笑道:“如何應付國際自然不由地方政府操心,我的意思很簡單,在國家利益上山東政府必須緊密的與中央政府團結在一起,不管下一步是什麼動作,我需要子真公能徹底支持我的決定。”

張懷芝咬了咬牙,緩緩點頭說道:“好,吳執政的旨意在下明白了。在下一定全力配合吳執政交代下來的命令。”

吳紹霆欣然的說道:“如此甚好。我知道公是識時務者,日後該如何應付靳總督,公應該瞭然了。”

“瞭然,瞭然。”

次日中午,總統府專列再次啓程,由濟南直達天津。

張懷芝特意派了自己的心腹孫宗先秘密跟隨吳紹霆一同北上,負責北京大本營籌備期間的所有聯絡工作。

雖然張懷芝看似被逼無奈選擇倒向吳紹霆,不過吳紹霆知道張懷芝是老狐狸,絕不會盡心盡力幫自己辦事,甚至只會利用這次契機排擠靳雲鵬,然後獨攬山東大權。他心裡早有盤算,山東是自己計劃設計的重要地方,必須要牢牢掌握在手裡纔是。

十一月十日,總統府專列抵達天津,天津鎮守使商德全早已安排好接應工作,一行人在天津火車站停留了兩個小時,等待總統府專列交錯鐵道,換上津奉線的軌道,然後繼續北上。當天下午四點鐘抵達北京大前門火車站。北京留守使王瑚與南苑代理軍務總督雷震春奉命到火車站迎接。

王瑚清末河北有名的清吏,也是民國成立之後京兆尹署衙第二任京兆尹。他素來與袁世凱不和,只是袁世凱迫切希望拉攏一批清流來鞏固自己的聲望,因此才調其來京任職。

袁世凱頒佈民三約法時,王瑚曾經憤慨至極,辭去京兆尹之職閒居在家。直到南北以後之後,馮國璋從北京脫險南下之前,特意請出王瑚來代理北京之事,南苑軍營也暫交予雷震春統制。

吳紹霆此番北上之前已經有打算,意欲請王瑚這位名士出任南京市長,正好可以空出北京市長交給黎元洪來接任。至於雷震春可以留在北京擔任警備總司令,負責北京的城防工作,當北京大本營正式組成完成之後,南苑軍營的軍務終歸要收歸大本營麾下。

下了火車之後,吳紹霆一行人與王瑚、雷震春寒暄問好,先一步北上執政官常務副官張孝準已經安排好車輛,直接迎接衆人前往新華門。如今的新華門早已不是總統府,南北議和之後,馮國璋特意派人把這裡收拾了一下,之後負責打理北方第一集團軍事務的吳佩孚也特意派人進駐這裡,維護日常的閒雜事務。

車隊開支新華門大門前,門樓依然如舊,只是門口懸掛的總統府大牌匾換成了“中華民國總統府北京行營”的字樣。負責這裡安保工作的是一支隸屬於特勤局的特工隊,大部分是直接從之前計劃營救馮國璋的第三特戰大隊成員調職而來。雷震春都不敢加派警衛士兵來這裡,生怕警衛裡面有忠心袁世凱的死士,會對吳紹霆不利。

新華門行營包含北中南三海,很快也將是北京大本營的司令部所在。

下車之後,吳紹霆望着物是人非的門樓,無奈的嘆了一口氣,兩年前自己來這裡時的一切印象都已經模糊甚至改變,不得不感嘆命運的難測。

當天剩下的時間,吳紹霆只是召集了北京駐軍的高級將領,與隨行的國防部官員們進行了一次碰頭會,大致交代了一些要預備的事先。晚上在新華門內設下宴席會餐,除了下午碰頭會的官員之外還邀請了京津地區的士紳名流到場,既助漲了氣氛,又快拉攏了京津地區本地勢力的關係。

次日一早,吳紹霆派人去請北洋政府海軍部的諸位高級將領到懷仁堂會商。李鼎新、劉冠雄、薩鎮冰等人盡數到場,甚至就連閒賦在北京的前海軍上將蔡廷幹也邀請到來。儘管這些海軍將領們都是資歷頗深的大人物,其中大部分是親身經歷過甲午海戰,之前還對吳紹霆這個年輕後生當政不屑一顧。可是海軍部終歸不能一日沒有着落,北海、南海、長江,好幾支海軍艦隊和海軍基地都等着經費來維持生計。

下面那些艦隊司令之所以尊敬他們,直截了當的說還是指望這些老前輩來保全中國海軍的命運,如果沒有這些老將軍們坐鎮海軍部,只怕政府早就把海軍這個無底洞似的消耗兵種忘得乾乾淨淨了。

吳紹霆對這些海軍將領由衷的很尊敬,親自來到懷仁堂大門口迎接衆人,舉手投足皆顯得熱情和恭敬。進入收拾好的會議大廳,會場是以圓形來佈置,儘量不表現出有主次之分。這些老將領們對吳紹霆真誠的態度都有好感,之前的成見也消弱了幾分。

落座之後,簡單的寒暄了幾句閒話,吳紹霆進入正題的說道:“今日請諸位將軍前來,主要是爲了兩件事,其一是關於南京中央政府海軍部的重組,其二則是全國海軍艦隊的重新整編和調防。諸位將軍既是行家又是前輩,理應知道這兩件事的重要,吳某也就不多說什麼。”

在場的諸位海軍將領當中,要數薩鎮冰資歷最老,他不疾不徐的開口說道:“吳執政所言極是,海軍畢竟是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既然南北大局已定,國家統一衆望所歸,中國海軍自然也應當有所歸屬纔是。”

此時的薩鎮冰已近花甲之年,有着色目人典型的臉頰輪廓分明,即便說話時表情沒有任何變化,都能給人一種不怒而威的感覺。

吳紹霆點頭道:“銘公所言極是。”

這時劉冠雄又說道:“不過話有些話必然要說在前面,我們海軍雖然自有一套體系,可終歸是捍衛國家的軍人,之前國內混戰牽扯到我們海軍各個艦隊之間留下種種恩怨,再者有些原本一直不歸屬海軍部統轄的艦隊也該表明一下立場,若這些問題不解決,只怕吳執政整編海軍艦隊的願望不容易實現啊。”

吳紹霆看得出在來之前,這些老將軍們已經放下彼此之間的矛盾,早已商量好這次會商的條件。他聽出了劉冠雄的意思,無非是希望把全國海軍艦隊統一起來,全權聽從海軍部的命令,而不是自己這個大執政官又或者國防部。

“海軍的統轄展之權力自然應當由海軍部掌控,如今咱們民國海軍精英都在眼前,南京中央政府那邊真正能懂得海軍技術的人少之又少,海軍的大事終歸是要交給幾位前輩用心的。試問英公,諸位所預想的海軍部該如何重組?”他故意問道。

“從前清至北洋政府,我們海軍部向來都是獨立的部閣。我們幾個老頭子也曾認真的磋商過,海軍部應該按部就班遵循先例而爲,只有這樣才能利於儘快展開工作。若是按照吳執政計劃將海軍部編入國防部之下,上上下下的環境變了一個樣兒,我們這些老頭子更是難以適應這種新的制度。因此,還請吳執政能三思。”劉冠雄直接說道。

吳紹霆不動聲色看了一眼在場所有人,除了蔡廷幹悠悠然的端着茶杯,吹着裡面的茶葉之外,其他人都是一副堅毅的態度。

(未完待續)

第48章 ,血性之怒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664章 ,動變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68章 ,張家邀請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1020章 ,列車炮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309章 ,敘舊第880章 ,鞏固第232章 ,暴風雨第332章 ,思索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419章 ,遇刺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54章 ,拯救行動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288章 ,在梧州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602章 ,在宜賓第273章 ,振軍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82章 ,不期而遇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027章 ,在越南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45章 ,施恩人心第95章 ,調任營長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910章 ,事先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706章 ,大戰前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347章 ,得手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1020章 ,列車炮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55章 ,按部就班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851章 ,真格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121章 ,亞洲國際銀行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7章 ,上任哨官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022章 ,遊鬥第96章 ,一番切談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300章 ,佈局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140章 ,佈政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261章 ,絞肉機第197章 ,韶關善後
第48章 ,血性之怒第1108章 ,弗倫奇軍團撤退第837章 ,輿論攻勢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664章 ,動變第1161章 ,尼古拉耶維奇第68章 ,張家邀請第644章 ,陳宦之決第1020章 ,列車炮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309章 ,敘舊第880章 ,鞏固第232章 ,暴風雨第332章 ,思索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第419章 ,遇刺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54章 ,拯救行動第710章 ,西線有戰事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288章 ,在梧州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602章 ,在宜賓第273章 ,振軍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1093章 ,歐洲新局勢第82章 ,不期而遇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1082章 ,平壤軍事基地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1027章 ,在越南第1221章 ,彼此心理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164章 ,廣州之戰第793章 ,日軍的覺悟第45章 ,施恩人心第95章 ,調任營長第1134章 ,另一個理由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910章 ,事先第816章 ,沒有俘虜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706章 ,大戰前第997章 ,裂痕漸起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707章 ,曹錕策略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822章 ,上海艦隊第818章 ,日本海軍的榮譽第878章 ,一次報復第1072章 ,迎回李熙第815章 ,西線破竹第539章 ,走訪李厚基第347章 ,得手第381章 ,蕭耀南的公開信第1020章 ,列車炮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55章 ,按部就班第996章 ,從嚴辦理第810章 ,齊山鎮關鍵要素第860章 ,新的軍備方向第1203章 ,一戰預測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851章 ,真格第829章 ,窮途末路第1006章 ,緊急會議第751章 ,恩怨情仇第1121章 ,亞洲國際銀行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7章 ,上任哨官第204章 ,庫銀事件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1022章 ,遊鬥第96章 ,一番切談第134章 ,南軍北軍第477章 ,盛業重工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983章 ,紈絝子弟第300章 ,佈局第1177章 ,中華革命黨和德國第610章 ,瀘州第一戰第990章 ,三十八師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140章 ,佈政第1179章 ,臺灣海軍大學第261章 ,絞肉機第197章 ,韶關善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