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清數

吳紹霆本人只會偶爾關注這些新聞,很多時候他心知肚明,有相當一部分新聞輿論是由新聞部一手策劃,沒有必要再去研究。至於外國人的報紙,雖然有一定提高知名度的作用,可畢竟篇幅太小,題材太侷限。眼下,他更關心廣東現在的實際問題是否得到解決。

重建工程從五月開始,到七月進入白熱化,已經浩浩蕩蕩走了三個月,預計年底之前或可全線告成。當然,這關鍵還要看後期的投資是否順利,好在吳紹霆對此很有信心。

解決了這件頭等大事,接下來要關注的自然是軍屯運動。

事實上吳紹霆對軍屯運動本身並沒有太多意見,岑春渲和軍事部把條條款款規劃的十分詳細,甚至連每一個營所分配的土地尺寸、生產分類都有大略的框架。對於他來說,現在要親手抓的還是軍風軍紀問題,哪怕現在三個師還算安穩,可難保不會潰敗在糖衣炮彈之下。

七月底,他召集黃埔軍校各部門幹事,決定先在黃埔軍校臨時開辦憲兵特別班,學員可以由在讀黃埔學員申報,利用業餘補習專業知識。同時,他還派了朱執信、周震麟等人前往上海,聘請外籍顧問來粵執教。

岑春渲也在月底時正式成立廣東軍法條例研討會,開始着手編制廣東特屬的軍事法規。立法之事看上去十分複雜,不過對岑春渲來說並不算難,當年在廣東任上時,他曾經主持過警例和軍規整頓,早有一套草案擬定在手。如今只要將草案重新取出來,結合實際情況修改一番即可,甚至連論證都免了。

八月初,吳紹霆派出倪映典再度北上,一方面是接應在京治療的王雲返粵,同時還兼顧着與北洋政府陸軍部、教育部協商,由央與廣東省軍政府共同出資,在韶關成立一所國立政法大學,取名爲國立南洋政法大學。即使申請不成功,吳紹霆也決定將以省府名義開辦這所大學,大不了改國立爲公立。

成立南洋政法大學的目的,正是憑藉一所綜合Xing大學落戶韶關,增加韶關的社會檔次,引來更多的投資發展。當然,政法大學的初衷也包含着當年吳紹霆與岑春渲的想法,憑藉一所先進清潔的大學培養一批新型的政治人才,以新血液替換舊血液。不但如此,等到南洋政法大學正式落成開班時,吳紹霆也會將黃埔軍校憲兵特科班移往該校,成爲大學的附屬學院,定名爲南洋政法大學軍法與憲兵學院。

這些屬於長期發展的項目,吳紹霆只是利用這段時間擬定了開頭,一旦前期準備工作都落成,他自然成立專門辦事處負責跟進處理。

八月五日下午,廣州都督府給駐紮在外的三個師的師長、副師長、參謀長以及其他編外部隊的長官發去通知,約定兩日後返回廣州召開軍事大會,商討一些軍事事宜。

鄧鏗將電報一一發出之後,返回吳紹霆的辦公室彙報了一聲。

吳紹霆點了點頭,忽然多問了一句:“士元,最近下面有什麼消息嗎?”

鄧鏗有些疑惑不解,反問了道:“下面?督軍大人您指的是……”

吳紹霆索Xing直接的說道:“最近我聽說軍有許多私下議論的事,大部分都是關於第四十旅旅長的任命,好像還有拉幫結派的現象。可有此事?”

鄧鏗這才明白了過來,這段時間他有自己的任務在身,所以並沒有太關注軍的議論,只是偶然聽到過一些風言風語罷了,但最終沒放在心上。現在聽到吳紹霆問起,他立刻把自己知道的說了出來:“原來是這件事,最近倒是時常有人提起,好些人還特意來詢問我,不過我都打發去了。”

吳紹霆顯出了幾分興趣,說道:“是嗎?你是我的副官,他們不好意思來找我問消息,自然打算從你嘴巴里套點口風。你說說吧,都是哪些人來找得你,或者你都是聽到些什麼情況?最近也打算落實一下第四十旅旅部的事,畢竟軍屯運動已經開始,四十旅總得有人統籌指揮纔是。”

“何總參謀長昨天剛問過我,岑先生的秘書於孜縣也來問過,其他的好像沒有了。不過我最近還聽說何總參謀長跟黃埔軍校教育長梁鴻楷來往頗密,也不知道與這件事有沒有關係。另外在大東街閒居的蕭耀南大前天接見了幾位廣州的鄉紳,具體是什麼還不清楚,我是聽財政部李部長在閒聊時說的。如果猜的不錯,這位蕭司令只怕是坐不住了。”

吳紹霆聽完鄧鏗的話,心暗暗覈算了一下,與自己最近收到的風聲相差無幾。

“士元,我讓你分析分析,從你這幾天聽到的情況裡,你能總結出幾條信息?”他平靜的問了道,並不是自己要考驗鄧鏗,只不過是想聽聽另外的意見,方便自己做參考。

“總的來說,第四十旅旅長的位置不少人都翹首以盼。督軍大人先前說這件事有拉幫結派的跡象,若真有此事,只怕大家爭奪這個旅長就是爲了擴大自己派系的勢力。我一直奇怪一件事,廣東戰爭剛結束,督軍大人竟然把龍濟光從團長任上撤了,只怕一開始都以爲會讓他來做四十旅的旅長,可等到了這麼久沒有消息,難免不會想入非非。總之,督軍大人一天不把旅長委任下去,咱們粵軍內部的爭議痕跡會越來越明顯。”

“呵呵,如果我馬上把旅長派下去,這爭議只怕會變成爭鬥了。”吳紹霆自嘲的笑了起來,他現在已經意識到,隨着廣東實力的發展,內團反倒越來越不和諧。當然,林大了什麼鳥都有,這種情況終歸是避免不了。

鄧鏗聽了吳紹霆這番話,表情陷入了沉思,暫時一言未發。

“仔細算算,咱們廣東軍政府內部的小團體不少了,以前二十三鎮革命派算是我的老班底,諸如倪映典、李濟深、孫繼直還有你鄧鏗;但是真正出大力的反而是二十三鎮的老臣一系,韋汝聰、莫擎宇還有老王都是難得的人才;再者是同盟會出來的革命軍,這就數關仁甫、陳炯明瞭,鄒魯、王和順也可以算在這一派;另外你可別小看岑先生,他和龍濟光一一武,一師一徒,都是廣西人,利益關係可不淺。”吳紹霆緩緩嘆了一口氣,慢條斯理的數說道。

“照這麼說,黃埔軍校的軍官俱樂部,似乎也算是一個團體了。”鄧鏗微微皺着眉頭,神色堪憂的說道。

“你說的沒錯,我剛準備提到黃埔軍官俱樂部。千萬別小看這些人,他們現在雖然沒有多少高層人物,可是下層軍官幾乎全部都是黃埔軍校出身。不過我很放心他們,有信仰、有思想、有火力,咱們粵軍的班遲早會由這些年輕人來接替,也只有他們才能徹底改變粵軍的Xing質。”吳紹霆充滿信心的說道。

“那督軍大人,蕭耀南算什麼?”鄧鏗又問了道。

“蕭耀南跟孫武、焦達峰差不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外來人,龍濟光好歹還在廣東混了這麼多年。孫武、焦達峰這些湖南革命派雖然勢力薄弱,但在內有周震麟、章士釗、徐佛海等人,在外好歹還有一個湖南團,實力基礎差但有勝於無。咱們蕭司令確實是孤家寡人,這幾個月他寓居在廣州不走,顯然是待價而沽。蕭耀南沉得住氣,是因爲他知道我遲早會用他,要不然也沒必要花那麼大的功夫把他從北洋派挖出來。”吳紹霆進一步細說道。

“督軍大人,您真打算重用蕭耀南?”鄧鏗疑問道。

“蕭司令好歹是一副將才,不能說因爲跟咱們打了一場敗仗就看不起人家了。南征軍鬧事的時候,他還能引來陳嘉謨相助,可見在軍頗有威望。你也說過,他整軍很有手段,這證明他是有能力的。有威望又有能力的將領,這年頭不好找啊。”

“唉,聽您這麼一說,我倒覺得咱們廣東的情況十分複雜了。要想均衡這些派系的勢力,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鄧鏗長嘆了一口氣說道。

“錯,不是均衡,而是分配得到。就好像你們這些跟我的老班底,雖然沒多少人在軍掌握大權,但大部分都放在只可有而不可無的位置上。倪映典掌握着廣州城防又兼有後勤部部長,你鄧鏗是我的副官,這些位置都不容小視。老臣一系與咱們最親,也值得信任,所以讓他們掌軍沒什麼不放心的。又比如新晉的黃埔系,這些年輕人一定要一步一步培養,就算值得信任也不能一下全給提拔起來。”吳紹霆解釋的說道。

“唉,真不容易啊。”

“沒錯,我坐在這個位置上不僅要處理公務,更要和各個派系的關係。有派系不要緊,要緊的是找到團結一致、共榮共利的核心。美利堅是合衆而成爲強國,我華民國也有這麼多省份。只要能精誠團結,沙也能變成磐石。”吳紹霆十分認真的說道。

鄧鏗仔細想了想,覺得現在的情況還是因爲第四十旅旅長引起,既然吳督軍能頭頭是道的分析出廣東內部的各個派系,自然是對這種情況早有考慮。他忍不住多問了道:

“總的來說,這件事還是大家在計較第四十旅旅長的歸屬問題,大人您到底有什麼打算呢?您剛纔說了不能拖下去,好歹要有一份準備纔是?”

“我自有分寸,正好在軍事大會上順便把這件事解決了。以前大家是沒得選,現在廣東戰爭打出了名堂,大家都想得更多了。”吳紹霆緩緩的嘆了一口氣,雖然才二十五歲的年齡,可臉上再也看不出年輕的樣來。

“另外……”他又補充了道,“剛纔我跟你的談話千萬不要說出去,這種事只可意會,不可擺在檯面上來說。要真是傳出去了,只怕下面拉幫結派的現象會越來越明目張膽,這是很不好的事。”

“大人放心。”鄧鏗鄭重的點了點頭。

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第451章 ,醒來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621章 ,收編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819章 ,誘敵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98章 ,舊部後哨第732章 ,答應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347章 ,得手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648章 ,動身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771章 ,威脅第490章 ,推心第1129章 ,內幕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191章 ,老狐狸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918章 ,復活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199章 ,新年與春夜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786章 ,諜報戰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490章 ,推心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47章 ,交通意外第961章 ,通電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52章 ,上任新軍第401章 ,北上前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220章 ,野心家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56章 ,張家大少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0章 ,一介武夫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385章 ,捧殺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1030章 ,收網第127章 ,香氣襲人
第393章 ,北方帶來的消息第451章 ,醒來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621章 ,收編第132章 ,一鳴驚人第819章 ,誘敵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98章 ,舊部後哨第732章 ,答應第159章 ,起義前夕第347章 ,得手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1190章 ,軍事博覽會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476章 ,德國人的大生意第648章 ,動身第414章 ,青雲閣見蔡鍔第752章 ,中華革命黨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700章 ,杭州事變第546章 ,計劃實施第771章 ,威脅第490章 ,推心第1129章 ,內幕第845章 ,一次倪端第985章 ,統帥部成立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946章 ,第三次會談第458章 ,準備行動第1011章 ,市場花園行動開幕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790章 ,戰前調任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438章 ,一段時間的發展第191章 ,老狐狸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918章 ,復活第1040章 ,吳佩孚的決心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552章 ,北京的冬天第622章 ,江邊花園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262章 ,高強度作戰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1146章 ,三股勢力形成第1199章 ,新年與春夜第806章 ,彼此的計較第255章 ,狙擊手顯神威第786章 ,諜報戰第762章 ,徐州戰事第490章 ,推心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47章 ,交通意外第961章 ,通電第529章 ,李厚基覺悟第444章 ,推廣新武器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859章 ,倒數準備第536章 ,福州之變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52章 ,上任新軍第401章 ,北上前第933章 ,收復漢口租界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318章 ,狙擊戰初露鋒芒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701章 ,浙省內訌第403章 ,陳炯明在檀香山第599章 ,多事除夕第1220章 ,野心家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402章 ,新式武器第722章 ,大勢已定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325章 ,岑春渲效應第901章 ,海防線計劃背後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56章 ,張家大少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650章 ,拉攏川軍第80章 ,一介武夫第925章 ,緊鑼密鼓第385章 ,捧殺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883章 ,青島善後問題結束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449章 ,黃埔班的侄子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1174章 ,中華革命黨的態度第277章 ,北面大戰第537章 ,泉州整頓第1030章 ,收網第127章 ,香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