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

馮國璋深深的點了點頭,隨即原本病弱的臉上恢復了幾分氣血,老邁龍鍾的雙眼裡閃光一絲精光,他說道:“沒錯,而且元首特意發來這份命令,讓老夫全權負責。”

師景雲微皺起眉頭沉思此原委,百思不得其解,於是問道:“這……甫公,可是元首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

馮國璋笑了笑,語氣平靜的說道:“元首已經對咱們北洋放下成見了。他此舉的用意,就是希望老夫能給他帶來一股嶄新的北洋力量。”

師景雲一點即透,立刻說道:“原來如此,若是這麼說,李秀山的大陸橋第一兵團也是這個意思了?”

馮國璋深以爲然的頷首認同,笑道:“沒錯。”

停頓片刻,師景雲還是有一些事情想不明白,他猶豫不決,但最後還是開口問道:“可是甫公,元首何必要打這樣的心思?他要掌握天下兵權,想要掌握央政府的統治地位,理應要扶植自己的親信勢力纔是,爲什麼……”

馮國璋擡起手打斷了師景雲的話,不疾不徐的說道:“你應該想到這一點,正是因爲元首要掌握天下的兵權,這天下的兵權當自然也包括咱們北洋。如果元首不能駕馭咱們北洋,那就只能毀滅它!這些年咱們北洋公黨勢力派別四分五裂,經過去年全國整頓之後,更是羽翼銳減,老夫原以爲經此整頓之後,我北洋當一蹶不振,卻沒想到還有枯樹逢春的時候。”

師景雲隱隱約約聽明白了馮國璋的話,元首要掌握全天下的權力,北洋自然包含在其。元首現在給北洋機會,一則是證實北洋的能力,二則是證實北洋的忠誠。李純的大陸橋第一兵團可以說是一個先例,這表示元首對李純的表現很滿意,進而對北洋也更有幾分信心。

“蘭峰啊,從南北戰爭開始,元首就在打擊咱們北洋,直到去年全國大整頓結束之後,纔是真正的開始塑造嶄新的北洋。咱們這些舊派並非與現時國家格格不入,關鍵還是要看咱們是否真正能捍衛這個國家、效忠這個元首。”馮國璋繼續說道。

“唉,在下有一事不明,究竟是國家在前還是元首在前?”師景雲認真的問道。

“蘭峰,千萬千萬不要考慮這個問題,你越是糾結於此,越是會遭此糾結,弄不好還會引火燒身。此事我們不可多關心,自然會有人代替我們關心此事。”馮國璋告誡似的說道。

“在下明白了。甫公,那您打算如何處理此事?”師景雲問道。

“老夫年事已高,總得爲咱們北洋的下一代做好準備。這兩天老夫已經很仔細的想了想這個問題,最後決定讓蘭峰你來負責組建大陸橋第二兵團。”馮國璋緩緩的說道。

“什麼?這,在下何德何能,甫公這可真是難爲在下了。”師景雲連忙說道。雖然他之前已經有所意識,既然馮國璋特意找自己來討論大陸橋第二兵團的事務,那就意味着這件事十之**與自己有關聯。只是話又說回來,縱然他是軍校畢業,可這些年來一直負責處理馮國璋府上的內務工作,幾乎很少涉足軍事,讓自己來擔當如此大任,實在是太過託大。

馮國璋當然知道師景雲心的想法,不過既然自己已經決定,自然有其的道理。

他不輕不重的笑了笑,說道:“蘭峰,如今我直系可信的不多,之前的舊部大部分已經委以軍職,身邊只剩下你一人可用。這次難得的機會,我北洋絕不能錯過。總之,你放手去做,老夫坐鎮央一日,必然保全你等一日。但是你一定要記住老夫剛纔所說的話,擺正自己的姿態,萬萬不可有僭越之舉。”

師景雲嘆了一口氣,說道:“甫公,景雲別無他求,只願意常伴甫公左右,爲甫公竭盡所能。此次籌備大陸橋第二兵團,大可委派其他人前去,我直系人才濟濟,斷然不會找不到真正合適的人選。”

馮國璋加重語氣,帶着幾分嚴厲說道:“你就是合適的人選。蘭峰,老夫已是蒼暮之年,你則正值壯年,理應在外好好闖蕩一番,奠定屬於自己的一番基業。咱們北洋的未來就全靠你們這些人來撐起一片天地,你若不答應,那就是讓我北洋後繼無力,老夫縱然西去也絕不瞑目!”說到這裡,因爲一時激動,不由自主氣喘了起來。

見到這裡,師景雲趕緊站起身來拍撫馮國璋後背,待到馮國璋氣喘稍微緩和一些,他又立刻快步走到一旁倒了一杯溫開水,雙手捧着遞到馮國璋手裡。

“甫公,萬萬不可氣急。”他急切的勸慰道。

“你若不答應,老夫這把老骨頭早晚毀於此事。”馮國璋沉聲音說道。

“既然是甫公吩咐,在下莫敢不從。之所以百般推辭,並非在下沽名釣譽,一來是因爲在下軍學不濟,恐怕會誤了大事,非但幫不了北洋,反而還連累了北洋;二來則是甫公身邊總得留人照顧辦事,在下追隨甫公多年,一應章程習慣清楚瞭然,自然不必讓其他人來處理。不過,甫公一心爲北洋大體,在下理應追隨甫公步履,替甫公分擔事故纔是。”師景雲言語懇切的說道。

“你毋須過於擔心,凡事秉公辦理,遵照章程辦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即可。之所以讓你接這個大任,目的在於磨礪你的資歷。要知道天底下再亂,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有戰爭,咱們北洋不僅要在軍事上有所建樹,更是要保證政治地位不動搖,你明白嗎?”馮國璋語重心長的說道。

“在下了然,謹遵甫公教誨。”師景雲誠懇的說道。他當然知道北洋老一輩所做的努力,也知道自己在大陸橋兵團所擔任的角色。

“既然你明白,那就好辦了。元首對這件事催的比較緊,你明後兩天抽空去一趟華門,跟部裡好好商議一番,儘快拿定詳細的籌備計劃。大致上大陸橋兵團的士兵必然要適應熱帶地區環境氣候,因此兵員還是從川雲貴桂四省招募。”馮國璋交代道。

“多謝甫公指點,在下銘記在心。”師景雲連忙說道。

“如果一切不出意外,三個月之外你便要上戰場了。不過不要太有心理負擔,總之這是好事,能到國外戰場上經歷一番的將領,到時候回國必然是一身榮譽。總之,你一定要好自爲之。”馮國璋深沉的又吩咐了道。

“在下必不敢忘甫公教誨。”師景雲鄭重答道。

兩天之後,師景雲處理好副總統府上的相關事務,帶着馮國璋交給自己的書證件前往華門國X防部。國X防部早就收到電報指示,在師景雲到來之後,他們立刻召開了一次論證會議,進行一番程序上的過場。

連續幾天的會議,國X防部副部長唐繼堯授予師景雲陸軍將軍銜,正式委任爲南亞大陸橋第二兵團總司令。唐繼堯告訴師景雲,元首之所以如此急忙要求成立大陸橋第二兵團,稍微有點大局觀的人都知道,這是在轉移戰場的重心,將朝鮮和遼東的戰爭戰略核心轉向南亞地區。綠魔計劃勢在必行,同時也勢在必得,一旦朝鮮戰爭結束,亞洲戰略的下一步就是進攻印度並且征服馬來羣島。

根據論證的結果,大陸橋第二兵團獲得四個衛隊師的番號,序列接在大陸橋第一兵團之後。衛隊師滿編兵力大約在一萬二千人左右,因此全兵團不會超過萬人。一部分兵力從四川、廣西、貴州三省的地方軍抽調,一部分從全國預備役部隊抽調,最後一部分則由兵團司令部在西南諸省就地招募,其還包括越南河內、仁化兩地。

武器裝備暫時採用各地軍火庫庫存的舊式裝備,不過即便是所謂的舊式裝備,在南亞戰場上的性能也算非常不錯。比如停產之前算得上最新式的漢式步槍,以及部分德國步槍等等。軍費分爲兩部分,一部分是地方政府負擔,另外一部分則爲國X防部負擔,但由於目前國防預算緊張,所以國X防部的那一份負擔還是得轉嫁到地方政府身上,只不過先打下欠條,等國家財政緩和過來之後再補貼給地方政府。

第二兵團總司令部設於廣西,命令師景雲三天之內擬定司令部人員名單,十天之內趕往司令部上任。因爲元首要求加進處理,因此兵團籌備時期限定爲三個月,三個月之後就要接受正式命令奔赴戰場。

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278章 ,商隊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52章 ,上任新軍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370章 ,梁啓超第70章 ,有機可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97章 ,陳芳提醒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1094章 ,突破口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79章 ,傾心一言第819章 ,誘敵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4章 ,陸軍衙門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799章 ,再戰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711章 ,共謀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90章 ,先斬後奏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6章 ,散財人氣第619章 ,下手第761章 ,婚姻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876章 ,決裂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370章 ,梁啓超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1030章 ,收網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889章 ,分寸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406章 ,進京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34章 ,清數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239章 ,推測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280章 ,策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360章 ,緊盯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56章 ,碰巧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1138章 ,出兵沙俄
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1209章 ,北洋震動第278章 ,商隊第660章 ,着一手準備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52章 ,上任新軍第562章 ,梧州之行第1123章 ,增兵計劃第336章 ,韶關防線第938章 ,山縣有朋的決定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844章 ,慶元會議的爭端第143章 ,趙聲妥協第721章 ,由內而外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141章 ,演習之後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370章 ,梁啓超第70章 ,有機可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97章 ,陳芳提醒第1118章 ,四國首腦會議第123章 ,謀而後動第657章 ,最後一戰第1094章 ,突破口第293章 ,不敗爲上第395章 ,陳其美的陰謀第79章 ,傾心一言第819章 ,誘敵第715章 ,共同敵人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4章 ,陸軍衙門第768章 ,威壓之下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639章 ,第五師團之解第799章 ,再戰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711章 ,共謀第119章 ,誤入閨途第90章 ,先斬後奏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1213章 ,內幕對話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594章 ,段祺瑞之見第76章 ,散財人氣第619章 ,下手第761章 ,婚姻第780章 ,逆流發生第1163章 ,軟硬兼施第227章 ,善後大借款第371章 ,進步黨的算盤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876章 ,決裂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370章 ,梁啓超第157章 ,討要軍費第1117章 ,對日軍事限制第1030章 ,收網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279章 ,沈鴻英的毒手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964章 ,怒火攻心第889章 ,分寸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406章 ,進京第146章 ,發展實業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50章 ,入同盟會第1036章 ,南亞戰區司令部第714章 ,軸心互制第434章 ,清數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45章 ,不太平的一夜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1147章 ,社會革命黨來訪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239章 ,推測第297章 ,革命大旗第966章 ,大戰在即第1107章 ,預備針對第366章 ,威脅和反威脅第280章 ,策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360章 ,緊盯第314章 ,岑春渲的想法第497章 ,履帶裝甲車第356章 ,碰巧第188章 ,敲詐和勒索第1138章 ,出兵沙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