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醞釀而爆發

吳紹霆知道岑春渲之所以在這個時候唱反調,不是因爲與宋教仁有矛盾,恰恰是因爲對方站在自己的心思上在考慮事情。他一直都想好好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發展,在廣東實力更上一層樓之前,儘量避免與外交發生矛盾衝突。

在《中華民國正式約法》的通電這件事上,他確實認爲不能忍,一旦忍下這口氣,不僅自己苦心籌備了一年多的國民共進變得毫無意義,更重要的是在氣勢上被北洋壓了下去。退一萬步來說,他就算可以忽略國民共進會和廣東氣勢這兩點,繼續埋頭隱忍,只求一朝爆發徹底把北洋打死,但正如自己所預料的那樣,《中華民國正式約法》只是袁世凱走出的第一步棋,緊跟着而來必然還有第二步。

這袁世凱的第二步,一定會比第一步更讓人不能容忍。因此,無論如何都要見招拆招,甚至還要防守反擊,絕不能讓北洋壓迫南方的陰謀計劃得逞。

“大家的話我都聽明白了。不錯,袁世凱做了一件足以令國人髮指的蠢事,我中華民國自此以後已經再無民主共和之言。這件事我一定不會沉默不語,明天我會親自與各省督軍取得聯繫,爭取達成聲勢上的共識,聚集衆力向北洋政府施壓。袁世凱進逼一步,我便回敬他兩步!!”吳紹霆熱血沸騰的大聲說道。

“震之,好樣的,就是要這樣。我們一定要讓袁世凱付出代價!”宋教仁興奮的附和道。

衆人散去之後,吳紹霆獨自一人在辦公室沉思了一陣。

沒過多久,辦公室的房門被敲響,鄧鏗走了進來。

“怎麼了?”吳紹霆問道。

“雲公有事要單獨請見霆帥。”鄧鏗說道。

吳紹霆很快猜出岑春渲還是在爲剛纔的事情來找自己,他微微的嘆了一口氣,然後向鄧鏗點頭示意請岑春渲進來。

很快,岑春渲再次出現在辦公室,此時他臉上的神色已經不再是先前的鎮定,而是顯得有幾分憂慮。吳紹霆請岑春渲坐下來,開門見山的問道:“雲公,你是不是對我剛纔的決定有異見?”

岑春渲也不含糊其辭,說道:“霆帥,難道你真打算立刻就作出反應?”

吳紹霆攤開雙手,不置可否的說道:“這又有什麼不好嗎?”

岑春渲皺了皺眉頭,連忙加重語氣說道:“霆帥,現在外面的輿論到處都拿我們廣東與北洋做對比,看上去我們廣東區區一省能與整個北洋集團平起平坐,可真正算起來這未必是好事,畢竟真正不計後果的拼起來,我們仍然是打不過袁世凱。這次袁世凱拋出正式約法,必然是做足了應對準備,在這個時候我們更應該小心應對,而不是針鋒相對。”

吳紹霆若有所思片刻,隨後輕鬆的笑道:“聽雲公你這麼說,彷彿我們廣東又要跟北洋集團開戰了似的。這次正式約法的出臺,必然會傷了不少人心,諸如進步黨和一些小軍閥,對他們來說甚至可能是滅頂之災。袁世凱之所以拿正式約法做文章,而不是直接對付所有反對勢力,這就說明他仍然投鼠忌器。試想一下,假如因爲這件事再次開戰,到時候袁世凱手下會有多少人支持?南方督軍們又有多少人依舊會袖手旁觀?”

岑春渲堅持說道:“霆帥,這可不是單憑臆斷就能決定的事。南方的政治局面大有不同,唐繼堯、陸榮廷、劉顯世這些人可是說變卦就變卦,幾乎不可信。萬一他們嘴巴上是一面,背地裡又是另一面,吃虧的那可就是我們了。”

吳紹霆篤定的說道:“雲公放心,你的意思我完全明白,廣東不應該做這個出頭鳥。不過有兩點希望雲公記心,其一,袁世凱這次擺明是在針對我們國民共進會,所以才步步緊逼,炮製正式約法穩固他的地位,在這一點上如果我們不及時做出反應,反而會讓袁世凱的氣焰更加囂張;其二,戰爭是誰都不想看到的結果,我不是戰爭狂人,自然會竭盡所能去避免。”

岑春渲聽到這裡,還想再說什麼,可是他看到吳紹霆凌厲的眼神盯着自己,心中突然一堵,很快就明白了過來。在這件事上吳紹霆已經打定主意,只怕絕不會輕易再做改變。雖然他很是憂心,不過好在也有釋然的地方,顯然吳紹霆是有分寸的人,在對方意識裡是有一道底線存在的。

“唉,”他微微吐了一口氣,隨後又問道,“那霆帥你下一步打算怎麼做?真的要與其他督軍聯繫嗎?這些人絕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他們的話不可盡信,否則只怕會誤導了霆帥。”

“雲公放心,我還不是三歲的小孩。更何況我從來沒想過能拉攏這些人站在一起。我只不過是藉助這次電詢製造聲勢,讓袁世凱知道我廣東對他的陰謀東不會坐視不理。他出什麼牌,我們就回敬什麼牌,倒要看誰能沉得住這口氣。”吳紹霆聲色俱在的說道。

五月底,吳紹霆陸續與幾位南方督軍取得聯繫,其中包括陸榮廷。

他並沒有把這些電聯看得那麼重要,這個年代越是位高權重的人越是口是心非。

在回覆電報裡,除了陸榮廷態度含糊,措辭似是而非之外,唐繼堯、劉顯世、熊克武,還有陝西的陳樹藩、浙江的朱瑞,幾乎都對袁世凱頒佈的正式約法感到不滿,其中也不乏措辭激烈者。除此之外,吳紹霆也特意聯繫了湖南督軍湯鄉茗、江西督軍李純和福建督軍李厚基,這些都是北洋集團的內部人物,但卻不是一心一意向着袁世凱的人。

在三人當中,李純和李厚基回電極短,僅僅只是一句話,表示他們會堅持擁護民意決定。這個“民意決定”一詞顯得十分玩味,乍得一看還以爲李純和李厚基是站在袁世凱一邊,擁護參議院、國會這兩個民意機構通過的《正式約法》。可是仔細斟酌,又似乎是在暗示着民間的反應,國內輿論是什麼意思,他們便擁護這個意思。

不管怎麼說,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李純和李厚基內心深處,多多少少對袁世凱這個決定有所不滿。不過一方面考慮到同是北洋集團的利益陣營,另外一方面正式約法不管如何,對他們個人的利益並不多大的損害,因此纔是這樣模棱兩可的態度。

至於湯鄉茗則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老狐狸,雖然他的地位是袁世凱一手扶植起來的,可在湖南省內奠定實力基礎那還是自己一步一步打拼得來。因此他更願意在湖南自成一派。在回覆吳紹霆的電報裡,他的長篇大論了一番,把《正式約法》的利與害做了詳細陳情,最後信誓旦旦的揚言,一切以吳督軍馬首是瞻!

吳紹霆可沒有任何得意,他知道湯鄉茗這是在故意慫恿自己站出來,巴不得廣東與北洋再打上一仗,然後對方這個夾道南北中樞的湖南省必然能大撈一筆橫財。

除此之外,北方的進步黨也傳來了激烈的聲浪,梁啓超、熊希齡、張謇等人早已按耐不住,紛紛向總統府提出抗議。不過他們的聲音僅僅熱議了一時,很快就被袁世凱打壓下去。袁世凱之所以能讓參議院和國會通過自己的《正式約法》,自然已經是在進步黨和國會內部威逼利誘了一批人物,除了高層的梁啓超等人之外,進步黨下面早就是一盤散沙。

如今的形式已經十分清晰,各界大部分人對這次正式《中華民國約法》的頒佈都有碎言,可是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敢站出來抵制袁世凱肆意妄爲。南方几個督軍的心理其實只是不痛快,但他們根本不相信什麼約法、憲法、法律,因此正式約法對他們的約束力不足輕重。除了進步黨這些官僚大失所望之外,實力派人士對此看法並不嚴重。

但是吳紹霆看得出來,無論是南方軍閥,還是北洋團體,他們都在等待一次激烈碰撞,以此來改變目前國內的現狀。在這些人眼中,來完成這次碰撞的人選不外乎就是吳紹霆和袁世凱兩人。雖然頒佈正式約法只是前奏,各方勢力忍不住做好了準備,把自己的決定擺好位置,等待着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的機會。

吳紹霆可不是一個講規矩的人,與其讓別人煽風點火,還不如由自己來掌握主動權。

五月二十九日,他秘密舉行了一次新聞部和軍事部的聯合會議,策劃了一次輿論事件。

到了六月一日早上,《廣東民報》、《廣州週報》、《粵商報》等積分在南方影響較大的報紙同時刊登了一篇採訪文章。兩天前吳紹霆邀請了幾位關係不錯的記者和國學院的學者,將這段時間與各省督軍聯絡的內容做了詳細描述,並站出來全力支持這些督軍反對袁世凱踐踏共和民主之法度。

採訪文章一經刊登,十天之內傳遍了大江南北,一時又成爲了轟動。

在民間看來,原來各省軍政府已經在籌劃抵制正式約法的準備。而對於當事人的幾位督軍來說卻是十分尷尬,他們萬萬沒料到吳紹霆會來這一手,把一些私底下的言論公開出來,推他們到風頭浪尖上來當擋箭牌。

尤其是湯鄉茗,在看完報紙內容之後,立刻就爆出了粗口。

吳紹霆並不在乎這些督軍的反應,真心反對袁世凱的自然不會緊張,虛情假意的人由得他們自食其果。他不怕得罪這些督軍,對於這些掌握地方實權的人來說,一世的仇恨永遠不會大過一時的利益,只要有利可圖,這些人永遠都會笑容可掬。

沒過多久,這份報道傳到了北京。

當天段祺瑞就在陸軍部發了一通脾氣,大罵湯鄉茗這個吃裡扒外的傢伙。

幾分鐘後,總統府侍從處就派人來陸軍部,請段祺瑞趕緊前往總統辦公室議事。

段祺瑞知道大總統一定是要拿這件事問話了,他不敢怠慢,匆忙準備了一下隨後動身前往懷仁堂總統辦公室。來到辦公室時,楊士琦、陸建章、張一鏖還有黎元洪等人已經到場,讓段祺瑞感到奇怪的是,大總統袁世凱的臉色並沒有不好看,相反顯得很輕鬆。

“芝泉,你來了。人都到齊了。”袁世凱平靜的開口說道。

“大總統,今日的報紙您可曾看了?”段祺瑞連忙先問了一句。

袁世凱沒有說話,只是向自己的辦公桌上面點了點頭示意,只見面前桌子上正攤開一份今日的《順天日報》,很顯然剛剛讀過這份報紙。

“大總統,湖南那邊真是不可靠譜,我看有必要換一換人了。”段祺瑞雖然心裡更加疑惑,但仍然按照自己的意思先說了道。

一旁的楊士琦冷笑了兩聲,不過他只是眯着眼睛沒有說話。

段祺瑞心頭一涼,看來自己是悟錯了袁世凱的意思。

這時,袁世凱很輕鬆的吐了一口氣,好整以暇的說道:“芝泉,你可知道吳紹霆發這份採訪文章的用意是什麼嗎?”

段祺瑞尋思了一陣,然後說道:“這必然是吳紹霆對大總統頒佈正式約法做出的反應,他想號召南方各省軍政府聯手來對付咱們!”

【聽說縱橫改全勤了,我打算衝擊1000元全勤。當然只是預期之中,能否堅持日更一萬還有懸念,不過我會努力的】

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558章 ,碼頭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795章 ,夜襲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217章 ,談不攏第711章 ,共謀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1090章 ,扭轉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1042章 ,罪證第852章 ,放言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998章 ,風聲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258章 ,變中變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923章 ,事後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215章 ,開刀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979章 ,七月第899章 ,到福州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98章 ,舊部後哨第1089章 ,僵局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1201章 ,拜年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868章 ,探監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842章 ,會議第475章 ,生產線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
第216章 ,一夜之間第423章 ,另外一場談判第814章 ,煙臺慘案第558章 ,碼頭上第208章 ,張家晚宴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206章 ,德國啤酒第795章 ,夜襲第731章 ,“獵雕”作戰室第775章 ,對德態度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219章 ,上海之行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705章 ,閩軍之難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555章 ,梁啓超返回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217章 ,談不攏第711章 ,共謀第62章 ,堅持到底第1168章 ,詳細布置第1001章 ,返回奉天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984章 ,可大可小的爭執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796章 ,黎明行動第620章 ,昆明一談第480章 ,舊事重提第1005章 ,特工行動第1090章 ,扭轉第128章 ,乙酉新年第967章 ,師部行動第1042章 ,罪證第852章 ,放言第138章 ,欲擒故縱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543章 ,一代海軍忠魂第1060章 ,兩元老之言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998章 ,風聲第597章 ,謀而後動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283章 ,勃然大怒第342章 ,何應欽執行任務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853章 ,親信會議第101章 ,得償所願第346章 ,突然反攻第981章 ,北京縮影第218章 ,全省一統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911章 ,蔡鍔的想法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68章 ,第一標進攻!第563章 ,晚宴上一幕第258章 ,變中變第367章 ,醞釀聲勢第372章 ,段祺瑞回京第923章 ,事後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315章 ,無限制狙擊戰策略第69章 ,營銷思路第1115章 ,新的議和第408章 ,虛情假意第524章 ,張小雅先見之明第468章 ,消滅和扶持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126章 ,戰列艦還是航母?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1091章 ,猛虎式自行火炮第560章 ,恩恩怨怨第215章 ,開刀第173章 ,拔除眼中釘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979章 ,七月第899章 ,到福州第1012章 ,空降奇兵第971章 ,另一種戰場第249章 ,二次革命第98章 ,舊部後哨第1089章 ,僵局第746章 ,三個集團軍準備第1095章 ,突襲吉林省第540章 ,舊式軍人第1201章 ,拜年第452章 ,北洋的反應第744章 ,趨勢穩定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868章 ,探監第240章 ,又遭炮擊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842章 ,會議第475章 ,生產線第1078章 ,聯合參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