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一次報復

正式大總統選舉結果很快出現在各大報紙的頭版頭條,中國本土的報紙大肆渲染一個具有領袖魄力和人民希望的領導人誕生,南京城內大街小巷到處奔走這個說法,彷彿這是比推翻滿清還要值得慶祝的事情。

然而在歐洲國家的報紙上卻是另有新聞,尤其是協約國國家的輿論媒體,幕後總暗含着對亞洲政治的威懾言論。在這方面最典型的要屬英國,《泰晤士報》從唐紹儀外交泄密事件開始,每天都在用大版面追蹤報道中國的最新動態,甚至一度把中德盟約的危機性擴大到影響外交部的決策。

“不可否認,吳紹霆是一位年輕有爲的強權領袖,然而這位年輕人的做爲僅僅表現在對中國國內的態度上,而更爲複雜的國際形勢顯然還欠缺火候。”

“吳紹霆當選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錯誤的政治事件,以吳紹霆在對待國際外交方面近乎白癡的眼光,遲早會將中國引向重大災難的深淵。”

“迫切希望我國政府能給予中國足夠嚴厲的制裁,用以提醒這位無知、衝動甚至野蠻的中國領袖一個必要的事實。而我們也非常願意相信,通過對中國的制裁可以有效的保證大英帝國海外利益與海外子民的安全。”

相比之下英國的報紙還算溫和,雖然對吳紹霆持有反對態度,但也僅僅是從假設性的利益角度來說明,而日本的輿論從青島戰爭開始就帶有強烈的攻擊性。不僅把吳紹霆的執政府塑造爲顛覆正統的非法政府,還將吳紹霆本人評論爲新一代的戰爭狂人,爲了所謂“極端的國家主義”,完全放棄國際道義。

不僅如此,爲了迴應中國對青島戰爭日軍暴行的報道,日本各大報紙還開設專欄,連續報道中國殘忍對待俘虜和戰場屠殺的行爲,包括故意製造事端挑起已經投降的第二艦隊衝突,藉故強行霸佔了第二艦隊所有船隻。

對於這些報道,吳紹霆都會認真的關注,西方人的報紙他只是一笑而過,而日本人太多歪曲事實、刻意掩蓋戰爭罪行甚至惡意詆譭,則讓他非常惱火。這已經不是日本人第一次這麼做了,甲午戰爭時日本人就收買了大批東、西方記者,在報紙上發表扭曲不宣而戰事實真相的文章,把一場入侵戰爭宣傳爲不得已、並且擁有正義之名的戰爭。

其中在“高升”號事件上,日本人因爲向落水的清兵開槍遭到國際譴責,爲此還故意收買了當時“高升”號的外籍船員,說是清軍士兵自己向落水同胞開槍,而日本水兵還在“英勇”的搭救落水者。經過這場大肆的輿論宣傳,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英國對日本的制裁。(“高升”號是英國商船,由清政府僱傭運送士兵前往朝鮮。)

面對日本媒體又一次不要臉的散播不利中國的言論,吳紹霆心情非常不好,同時也覺得應該讓中日衝突繼續加深下去,索性決定給日本一個教訓。在國民大會大選結束的第二天晚上,他向北京大本營發出一份密令,由大本營軍事情報局負責在天津、瀋陽秘密糾結了一幫暴民,發動對日本人幕後控制的《順天時報》報社、記者站的襲擊,要求一定要徹底搗毀報社,不許留下一件完整的器械。

幾天之後,天津、瀋陽兩處《順天時報》的報社遭到不明身份的暴徒襲擊,所有社員受到不同程度的毆打,報館和記者站被砸的一塌糊塗。不僅如此,當天深夜還發生了不明原因的失火,兩地的報社大樓全部焚燒的一乾二淨。

早在報社遭到暴徒襲擊時,《順天時報》主編中島真雄與總經理山島平八郎已經向當地警察局和領事館報案,領事館發出強烈要求,要警察局立刻給一個交代。可是萬萬沒想到,當地警察局剛剛立案,還沒來得及深入調查,報館又讓人一把火給燒了。

日本駐瀋陽領事館對此事憤怒至極,雖然大火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可報社設備、通訊工具、檔案全部化爲灰燼,短時間之內根本無法恢復運營。做爲由日本外務省親自出資並且暗箱操作的漢文報紙,也是日本在中國唯一的輿論工具,只一天的時間裡連續遭到兩次攻擊,任誰都不可能認爲這只是意外。

領事館立刻把消息發到南京公使館,公使館則又馬不停蹄的向南京中央政府提請抗議,要求中國賠償日方的一切損失,儘快緝拿兇手並且給出一個交代。代理外交部長伍廷芳就此事做了一番書面解釋,說了一些敷衍的話,隨後表示一定會嚴肅對待。

於是,南京中央政府再次向北京大本營下達命令,要求北京大本營親自介入調查。

北京大本營秘書長張孝準接到命令,非常高調的派出了兩支軍方調查小組,分別前往天津和瀋陽展開《順天時報》報館遇襲案的調查。當然,原本是北京大本營暗中製造的襲擊再由自己人去調查,顯然是調查不出什麼結果。不過張孝準可沒打算就這麼簡單處理,在調查小組臨行之前,他曾暗中叮囑過一定要“調查點什麼來”!

二月十二日,國民大會第三部分議程正式結束,除了選舉之外也通過了《中華民國憲法》綱要草案,同時還公佈了第二部分議程部分延期審議的地方諮議局提案結果。《憲法》綱要草案並不是憲法全部,僅僅是將《憲法》的精神、權力和定義進行了審議,至於《憲法》的內容需要逐條審議,則放在最後一部分議程進行。

從這一天開始,大會進入第四部分議程,關於中華民國國家結構、南京中央政府結構、地方政府結構以及其他國家基礎事務的審議。

一大早吳紹霆乘坐總統專車前往國會大廈,自從大選結束之後,他已經是正式中華民國大總統身份,第二天便換下了執政官禮服,穿上最新量身訂做的大總統禮服。大總統禮服是按照禮節意義設計的,不過爲了突顯吳紹霆是中國軍隊最高領導人,也仿照德國、法國增添了一些具有軍人氣質的裝飾。不過較之之前華麗的大執政官禮服,這身新禮服還是顯得低調收斂了許多,除了有腰帶、肩章、領章,其實看上去就像是一身加長版的西服。

在過去的幾天時間裡,吳紹霆每天會參加一半的國民大會會議,並且親自公佈了幾項地方諮議局提案的結果,除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提案他動員複審予以否決之外,其餘哪怕是形式上的提案都能通過。不在國民大會的時間裡,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首當其衝的就是限期半個月的政府組建名單。雖然早在國民大會還沒召開之前,他心裡已經有了一份詳細的正式中央政府名單,不過由於最近接連發生的事,不得不讓自己重新考慮。

包括此時乘坐在專車上時,吳紹霆仍然在不停的盤算着該如何設計一個以元首製爲中心的政府結構。

坐在副駕駛席上的鄧鏗剛好在看今天出來的報紙,隨後忍不住笑着說道:“霆帥,張秘書長可真是做了一手絕妙的安排,我看小日本現在想哭都哭不出來了。”

吳紹霆回過神來,疑惑的問道:“哦,是嗎?是《順天時報》的事?”

鄧鏗從前排轉過身來,把報紙遞給了吳紹霆,臉上還是一副忍俊不禁:“調查隊在瀋陽《順天時報》總社開展工作時,意外調查出一批間諜器材,包括沒有登記的無線電、監聽器、僞造中國官方證件以及一些沒有燒燬的文件證據。呵呵,這下可熱鬧了。”

吳紹霆接過報紙,這是一份上海版的《大公報》,頭版雖然還是國民大會的內容,不過頭條指示時政版“揭露日本在華文化間諜單位”,還有一個小標題是“《順天時報》十二年的真相”。他把報紙翻到了時政版,快速閱讀了一遍這篇文章的內容,文章中間還附帶了兩張照片,是北京大本營調查隊在報社廢墟里拍攝的間諜“證據”,文章最後還提到北京大本營正式宣佈以“間諜罪”逮捕《順天時報》所有工作人員。

“張閏農還真是一個機靈的人,乾的很好,回頭去一封電報,讓北京那邊放手去幹,無論鬧得多大都無所謂。”看完報紙之後,吳紹霆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說道。

“我知道了。我看日本公使最近又要來拜訪您了。”鄧鏗笑着說道。

“是嗎?他來不來都一樣,不過我倒是要跟他好好談談青島戰俘的問題,如果日本政府還是那麼小氣的話,我可沒那麼多耐心和閒錢繼續養活這些俘虜,到時候直接全部押送到西北去,支持西北大開發。”吳紹霆毫不客氣的說道。

“說的也是,濰坊軍事基地那邊已經催問過好幾次了,俘虜若是萬把千把人也就算了,可是海軍陸軍加起來已經有四萬人了,其中還有不少傷員正在接受治療,這些可都是錢啊。德國顧問魯登道夫幫我們做過一個粗略的統計,每天花費在俘虜身上的費用起碼是三十萬。”鄧鏗臉色嚴肅的說道。

“這個問題月內就要解決,哼,決不能再拖下去了。下午我會正式宣佈政府結構提案,只要把這件事定下來,之後我便能專心應付國際問題。”吳紹霆意味深遠的說道。

“霆帥放心,該準備的事都準備妥當了,今天下午絕不會有任何差池。”鄧鏗說道。

車隊開進雨花臺,在隨後早上的會議上國民大會主要討論的是國家結構,一致通過仿效西方國家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體系,以國民大會、中央政府和最高大X法院組成國家權治階層。在大會上,吳紹霆以大總統身份提名由徐世昌出任最高大X法官,經過國民大會的表決,以一千三百二十九票贊成、三百三十六票反對和兩百八十二票棄權的結果,正式通過這項人事任命。

十點三十分時,徐世昌走上主席臺宣佈正式退出北洋公黨,並自願解除所有公務,宣誓捍衛《憲法》,堅持公正、公理成爲中華民國首位大x法官。

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918章 ,復活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4章 ,昔日恩師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892章 ,朝鮮人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890章 ,佈置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201章 ,授勳第653章 ,大言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665章 ,威壓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39章 ,突然交火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13章 ,展開訓練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95章 ,調任營長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39章 ,突然交火第95章 ,調任營長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914章 ,變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78章 ,拜訪恩師第982章 ,肇事第64章 ,昔日恩師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23章 ,虎頭蛇尾
第166章 ,民軍自亂陣腳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527章 ,德國顧問首次參戰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541章 ,袁世凱之悟第866章 ,場面失控第1148章 ,暗示革命第918章 ,復活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1088章 ,北方第二集團軍第812章 ,收網行動第266章 ,兩面的重傷第847章 ,波瀾漸起第1155章 ,大型航空戰列艦第21章 ,見革命黨第178章 ,起義告捷第1206章 ,舞會陰影第187章 ,北伐韶關第1099章 ,大陸橋第二兵團第64章 ,昔日恩師第493章 ,袁世凱野望第770章 ,南京消息第892章 ,朝鮮人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890章 ,佈置第589章 ,西南密謀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409章 ,初見蔡鍔、蔣百里第877章 ,塵埃落定第15章 ,借力打力第238章 ,滬寧鐵路醫院第396章 ,恢復和整頓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129章 ,檢閱之前第1069章 ,議和談判第849章 ,採取行動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201章 ,授勳第653章 ,大言第1153章 ,南洋特別行省第782章 ,國會大會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222章 ,高談闊論第693章 ,國防軍計劃第503章 ,梁啓超的拜訪第292章 ,扶持桂林軍政府第665章 ,威壓第290章 ,慷慨激昂第1156章 ,七年發展計劃第39章 ,突然交火第1055章 ,南亞殖民第652章 ,鼓動民力第174章 ,戰新滘軍火庫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1196章 ,馬來半島第158章 ,敷衍了事第13章 ,展開訓練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333章 ,本性之舉第559章 ,迎接蔡鍔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1105章 ,戰爭後事第1079章 ,南亞進展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704章 ,激流之下的局勢第978章 ,協約國決議第740章 ,第二次外交第1062章 ,平壤大捷第1212章 ,南京街頭第727章 ,失算與被擒第95章 ,調任營長第668章 ,壯士暮年第692章 ,大執政官第1181章 ,目標在美國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39章 ,突然交火第95章 ,調任營長第183章 ,當仁不讓第304章 ,蛇嶺對峙第495章 ,力量加盟第927章 ,緊急外交照會第400章 ,買賣還是交換?第974章 ,東亞經濟復甦計劃第914章 ,變第865章 ,直接攤牌第78章 ,拜訪恩師第982章 ,肇事第64章 ,昔日恩師第956章 ,血染鴨綠江第614章 ,年後南方第179章 ,新的一天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1037章 ,戰略重心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289章 ,黃埔聚會第118章 ,排擠洋奴第23章 ,虎頭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