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整編協商會議

“福建這一仗緣何而起?大家稍微有點見識、看過一兩篇報紙文章就能一清二楚。北邊的那位大總統篡改民法、踐踏民主、詆譭共和,他這個大總統要把中華民國的天下據爲己有啊。這些大道理說不說都無所謂,我再說一些淺顯的道理,大總統讓福建的兄弟打漳州,這命令白紙黑字抵賴不了對吧?所以不管橫着說還是豎着說,這場戰爭的罪魁禍首就是袁世凱!”何福光聲色俱足的再次說道。

在場的閩軍衆軍官其實對戰爭的原因並不看重,他們只不過是混一口飯吃,上級說要打誰他們就打誰,至於爲什麼打、打不打得過,一切都等打了再說。早幾年還沸沸揚揚的喊過革命的口號,可如今革命不再是主流,到頭來也沒弄清楚革命究竟是什麼。現在再談什麼國家大義、民主共和,更是如同無字天書一般難懂,不過只要肯給一口飯吃,他們照樣會跟着高呼這些口號。

何福光前半部分話沒有說服力,可是後半句話多多少少是點中了一些要害。誰都不喜歡戰爭,唯命是從只不過是無奈而爲,總會在心中有一個抱怨。既然這次戰爭不是廣東軍政府的錯,那必然就是北洋政府的錯。

一個閩軍團長立刻響應了起來,大聲的說道:“大人說的對,這場戰爭本不應該發生,兄弟們也是迫於無奈才走到今天。現在大家都知道是大總統不安好心,那索性咱們就不認這個大總統。之前大人說的廣東人、福建人不應該有隔閡,同是中國人,同是中**人,這句話也說到了咱們心坎上。正所謂識時務者爲俊傑、良禽擇木而棲,誰對咱們好,咱們就跟着誰,廣東吳大督軍不還是一箇中國人嘛。”

另一個閩軍營長深有感悟,連連跟着說道:“就是這個道理,只要吳大督軍能一視同仁,我們絕無二心,一定效死力的跟着吳大督軍。”

隨着有人帶頭,其他閩軍軍官也都附和了起來。

雖然這些話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話,在閩軍軍官心中不可能完全沒有地域隔閡,只不過因爲眼下大勢所趨,不管是爲了生存還是爲了前途都要喊出響亮的口號。至於日後會怎麼安排日後再說,相信廣東人也不會太過分。

何福光點了點頭,滿意的說道:“很好,諸位兄弟有這種覺悟那是最好不過。咱們南方人就應該團結在一起,不要奢望北方會給我們什麼好處,也不要讓北方對咱們指手畫腳。”

“對,南方歸南方人管,不讓北方來指手畫腳!”

“一切都聽大人的安排,絕無二言。”

“跟袁世凱咱們吃大虧,再也不相信袁世凱這狗屁大總統了!”

“就是就是,他那個大總統不過只是個紙老虎!”

何福光心裡有數,知道自己現在喊出“南方北方”的區分帶着濃厚分裂的口吻,不過走到什麼程度就說什麼程度的話,現階段只能用南方人這個共同點來凝聚人心。更何況南北之隔從大革命開始就一直存在,他也只不過是冷飯重炒。

接下來,商討大會進入了正式話題。會議一直進行到中午,一上午的時間除了統計兵力和物資之外,何福光大部分時間都在聽取閩軍軍官建議。他是故意給出空間來讓這些閩軍軍官暢所欲言,讓他們在心理上覺得這是共同協商的會議,至於採納不採納還看要他們是不是說到了點子上。

中午在大堂吃過午飯,因爲大家都是軍官,所以伙食安排的還不錯,起碼是有帶着葷腥。飯後又上了一些茶點,讓衆人休息一陣,三三兩兩聚在一起閒聊。這些閩軍軍官都在感嘆粵軍的伙食真不錯,一天三頓飯不錯,還有特供煙、特供茶,所有練級以上軍官都配全了皮靴和皮手槍套,外人不知道還以爲是營長。想想在福建當值這幾年,混到營長級別都要先看軍需充裕不充裕,否則還得穿着破布鞋、打綁腿,真是唏噓不已。

兩點鐘還沒有到,何福光再次召集所有人進會堂開會。

他花了一點時間整理清楚早上的內容,下午則開始用來頒佈整頓計劃和分配任務執行。

參謀總部決定先將泉州這裡的福建軍隊統一編成一個番號,暫定爲福建整編第二師。全師轄下三個團,不過全部是滿編滿算的大團,師部再配一個警衛營和一個炮兵營,全師定額七千六百五十八人。

之前福建第一師和泉州本地的防衛軍合起來有六個團,都是一些參差不齊的小團。這六個團整編爲三個團之後,必然會少三個團長的職位。何福光直接說明這裁掉的三個團長全部劃歸師部軍官,也算是一種升職安撫。

福建整編第二師的整頓工作就在泉州展開,參謀總部和三十九師派遣教練官協助訓導和規劃。從十月十五日開始,預期一半個月之內完成所有建制。在目前統計的情況下,整編結束之後仍然會有不少中下級軍官空缺,這些空缺的名額會從粵軍教導團、黃埔軍校分配人員來接替。所有團部級以上軍官名單會盡快公佈,何福光承諾儘量原職原人。

除此之外,何福光還規定整編第二師正式落成之後,後勤部由參謀總部後勤處直轄,全師上下的一切供應和軍餉都與粵軍保持一致,絕不會有任何偏袒。既然是由廣東軍政府出資養兵,福建軍隊同樣也要遵守廣東軍隊的規章制度。參謀總部會盡快制訂派遣顧問軍官團規範風紀的計劃以及進駐福建各軍的憲兵隊計劃。

對於這些要求,閩軍軍官雖然有些擔心,畢竟他們的習慣跟粵軍有很大的出入,不知道能否適應。但是他們心中都很清楚,既然從此以後吃人家的、用人家的、穿人家的,當然要聽人家的指揮。在擔憂之外也有讓他們感到欣慰的地方,那就是物資供應上與粵軍一致,這可意味着日後自己也能享受到特供茶、特供煙等等的待遇。

不少有骨氣的閩軍軍官在心裡鼓起一股勁兒,粵軍能做到,憑什麼閩軍不能做到?粵軍軍官可以不貪污軍餉、不吃空額、軍紀嚴明,憑什麼閩軍軍官不能如此?他們下定決心,一定不能讓粵軍看扁,甚至還要做得比他們更好。

“何大人,爲啥我們第一師要改叫第二師啊?那整編過後第一師是哪一路?”這時,一名福建第一師參謀官疑惑不解的問道。

“新福建第一師的番號會由漳州師來接替,這不是任人唯親的決定,畢竟漳州師的建制要提前完成。再者,第一師、第二師只不過是番號序列,可沒有第一師拿的軍餉比第二師多的說法。你們真要爭一個第一,那就在戰功和軍紀上爭第一。正如我們廣東第一騎兵師轄下的第十一光榮騎兵團,假設你們第二師在各個方面都發揮了優良作風,遲早都能贏的比番號序列更響亮的榮譽稱號。”何福光擲地有聲的說道。

在這個問題上閩軍衆人並沒有太多閒言碎語,番號只不過是一個稱呼罷了,反正只要後勤保障沒有差別大家都能很輕易的接受。

會議到傍晚結束,何福光決定了整編泉州部隊的大框架,至於細節問題則交給各級長官、參謀官負責落實。當晚七點,他帶領參謀總部的軍官小組又動身前往莆田,由於莆田尚且不在粵軍部隊的掌握之中,爲了安全起見三十九師調動麾下第八團隨同前往,同時閩軍第一師也派出兩名師部軍官陪行,方便安撫暫編第二師。

半夜時第八團前鋒部隊先一步抵達莆田,因爲天黑不識路,暫時沒有進城。

到第二天天亮之後,何福光帶領後續部隊趕到,衆人一起開進城去。

暫編第二師早就收到福州發來的電報,也得知了泉州的情況,深知大勢已去。論起戰鬥力和裝備情況,暫編第二師的戰鬥力比第一師相差甚遠,麾下三個團全部是預備役部隊抽調而成,全員加在一起才勉強四千多人,大部分武器都是舊式步槍,其中還有不少因爲長期欠缺保養而損壞。

面對剛剛收編泉州第一師的粵軍勁旅,暫編第二師師長几乎沒有任何選擇餘地,只能命令麾下部隊在營中待命,等待接受改編的命運。對於那些不服氣的部將,不等粵軍進城處理,他已經先一步綁了起來。

何福光進城之後,與暫編第二師師長見了一面,對第二師明智的選擇表示欣慰。

之後就在第二師的司令部內,召開了關於莆田各路閩軍的整編會議。

在莆田的閩軍駐部除了暫編第二師之外,仍然還有幾支零散的舊營部隊,合計起來差不多有一千多人。何福光早在整編泉州軍務之際就已經擬好莆田的整頓計劃,他決定將福建暫編第二師和本地其他駐軍合編爲福建整編第三師,編制與整編第二師一樣,轄下三個滿編大團,配全師部直轄部隊。

莆田方面兵力不足,可以從同安、廈門、龍巖等地抽調之前的閩軍降部。

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45章 ,施恩人心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881章 ,索要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45章 ,施恩人心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65章 ,自討苦吃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619章 ,下手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401章 ,北上前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665章 ,事未息第1067章 ,獅城海軍基地第960章 ,戰況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852章 ,放言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68章 ,張家邀請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439章 ,見面第87章 ,似有隱情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558章 ,碼頭上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5章 ,借力打力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1135章 ,改制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868章 ,探監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26章 ,協助進城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795章 ,夜襲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475章 ,生產線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401章 ,北上前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351章 ,委屈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283章 ,新年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16章 ,被俘第847章 ,病況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36章 ,識野追蹤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6章 ,將軍召見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38章 ,偷聽內幕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6章 ,協助進城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47章 ,交通意外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910章 ,事先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
第399章 ,訂婚宴上的合作第45章 ,施恩人心第630章 ,局勢之急第881章 ,索要第147章 ,革命黨歸第45章 ,施恩人心第350章 ,張小雅犒軍第376章 ,推心置腹的教訓第65章 ,自討苦吃第124章 ,冒死營救第944章 ,德國反應第619章 ,下手第962章 ,李太王的抉擇第401章 ,北上前第1076章 ,緊急行動第242章 ,上海戒嚴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1182章 ,上海陰謀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665章 ,事未息第1067章 ,獅城海軍基地第960章 ,戰況第1104章 ,春川大捷第852章 ,放言第833章 ,預備手段第68章 ,張家邀請第357章 ,複製格里芬行動第439章 ,見面第87章 ,似有隱情第335章 ,製造聲勢第631章 ,合江開戰第807章 ,第三天到來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357章 ,雙喜臨門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607章 ,滇軍風波第137章 ,無奈陣亡第1173章 ,上海陰謀第373章 ,外國勢力的野心第637章 ,長江長江第558章 ,碼頭上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1116章 ,戰場和會場第15章 ,借力打力第840章 ,慶元會議的動作第454章 ,抓住嫌疑犯第636章 ,兵臨城下第251章 ,陸榮廷之怒第1135章 ,改制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1108章 ,繼續推進第868章 ,探監第854章 ,四天的佈置第108章 ,陰謀陽謀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1125章 ,貿易中心制度第532章 ,拉攏和新生意第193章 ,地動山搖的前兆第1162章 ,正式國談第26章 ,協助進城第737章 ,段祺瑞突襲第626章 ,杭州之事第1066章 ,海峽殖民地第549章 ,南方聯合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795章 ,夜襲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475章 ,生產線第662章 ,怒火會堂上第1158章 ,莫斯科來電第115章 ,班師凱旋第401章 ,北上前第1122章 ,航空戰列艦服役第351章 ,委屈第361章 ,進步黨的出現第283章 ,新年第726章 ,圍追吳佩孚曹錕第916章 ,被俘第847章 ,病況第862章 ,世界大戰的決心第742章 ,最後的北洋第36章 ,識野追蹤第1169章 ,新的格局第697章 ,國防之願第6章 ,將軍召見第615章 ,敵後動作第436章 ,刺殺案的新線索第38章 ,偷聽內幕第284章 ,沈鴻英末路第26章 ,協助進城第518章 ,留一手準備第1098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443章 ,提防丹尼士第1021章 ,黃海海戰第47章 ,交通意外第739章 ,日本的誘說第910章 ,事先第926章 ,沸騰反應第489章 ,宋教仁的一談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