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當仁不讓

“聽得你們這麼說,反而我越來越錯了。”吳紹霆故意的嘆了一口氣,憂鬱的說道。這場戲當然要演到底,這樣才能保全他的個人形象了。

“你簡直是大錯特錯了。”譚人鳳一副長輩教訓晚輩的語氣。

“是呀,震之,你要知道你可是革命元勳,起義功臣,起義剛結束就鬧性子,這不是獻寶嗎?”胡漢民認真的說道。

陳炯明嘆了一口氣,卻沒有多說什麼。

吳紹霆沉默了一會兒,隨即說道:“本來我打算去香港,好好經營實業,就算我不帶兵了,日後也能爲革命籌集經費。可是現在聽得你們這麼說,如果我今天就這麼一走,反倒就成爲罪人了。其實那天做出這個決定,肯定是有一些情緒使然,都忙了好幾天沒怎麼睡好,腦袋有些不清楚啊。”

胡漢民拍了拍吳紹霆的肩膀,微笑着說道:“震之你現在還沒走,一切都還來得及。我們已經做出了決議,革命政府軍事部部長將由你來擔任,克強就擔任副部長。”

吳紹霆猶豫了一下,繼而說道:“其實我以爲,我們革命軍的軍事體系未必要遵從舊有的定規。我們可以將軍事部改爲軍事議會,這樣革命軍纔是屬於革命的!什麼部長、副部長,都是可以平起平坐,一起制訂軍事行動。”

胡漢民眼前一亮,驚奇的說道:“軍事議會?就像是參議院、國會那樣,讓軍事行動由議會來決議操控?”

吳紹霆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也是昨天晚上忽然想到的。”

他所說的軍事議會,是參照二十一世紀美國軍事體制中的參謀長聯席會議制。

當然,他知道軍權的重要性,要讓什麼議會、聯席會議來制衡自己,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他知道現在自己在新軍中有無可代替的地位,可以說已經牢牢掌握了新軍軍權。之所以提出這個軍事議會,無非是緩解黃興等華興會對自己的矛盾,同時也給自己一個不錯的臺階下去罷了。到時候軍事議會做出的決議是否要執行,還得看他吳紹霆的臉色。

胡漢民大喜道:“震之果然是奇人呀,這樣的方式都能想到。甚好甚好。”

不過,陳炯明卻有一些疑惑,他說道:“軍事議會卻是很好,可是實施起來肯定需要一段時間,不可能一促即成。更何況眼下我們還要急着出兵北伐,上下需要統一一心纔是。至於這個體制,等光復了南京、成立共和民國時再詳細討論纔是。”

吳紹霆看了陳炯明一眼,看來這位未來的粵軍領袖還真是很有眼光的,確實,實行這個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除非是假設一個空架子,否則要想具備實用性還得經過一段時間的論證。

這時,譚人鳳說道:“軍事體制之事暫時容後再議,現在要拿準的是震之你的決定。我們都把話說道這個份上了,震之若還要執行離去,那就是要氣死我這個老頭子了。”

吳紹霆就坡下驢,道歉的說道:“善公都這麼說了,在下豈敢頑固下去?我向組織道歉,這次是我情緒了,也向克強先生道歉,我絕對沒有任何要與克強先生作對的意思。”

大家見吳紹霆釋然,於是也都放心下來。

下午,吳紹霆親自來到新軍軍營安撫衆兵士,同時也讓那些遞交辭呈的中下級軍官全部收回辭呈,各還各職。

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裡,革命政府忙着政務和外聯上的事情,同時爲了籌集出兵北上的軍費,不得不與那些地主、實業家們合作,給予了許多政治上的便宜。非但如此,在廣州臨時議會的席位當中,幾乎有一半以上讓給了這些人物,差不多就算是變賣出去了。不過資產階級革命本來就是代表資產階級利益,唯一讓人感到怪異的,就是原本是正兒八經的企業家,偏偏要在這個時候混上一個政治職位。

新生的政府面臨很多危機,最大的威脅莫過於國際上對革命的看法。

1月1日發生的起義行動讓廣州英法租界和其他外國領事館都感到震驚,英法租界甚至直到今天都採取了軍事封鎖,拒絕任何華人進出租界。而這幾天裡,沒有一個外交機構主動與革命政府取得聯繫,北京大使館方面目前還在觀察整個中國的事態發展。

而革命政府這邊派出宋教仁陸續拜訪了幾個外國領事館的總領事,強烈要求這些國家表示政治軍事中立,不得干涉中國革命事業。不過在廣州的外國領事館原本就沒有打算進行任何行動,只是遵從上面的命令,靜觀其變。

在經過了辭職事件之後,吳紹霆順利成爲了革命政府軍事部部長,不過因爲開始的幾天大家都以“總裁”來稱呼,所以即便更改爲部長之後,麾下的部將依然用已經叫順口的“總裁”代替“部長”。這些只是細枝末節。吳紹霆上任之後,按照他既定的軍事整編計劃開始對廣州所有起義軍進行重編。

首先他將起義軍、革命軍統一規稱爲革命粵軍,將原第一混成協擴編爲革命粵軍第一師,自任爲第一師師長。之後,第一標改爲第一團,團長韋汝驄,副團長孫繼直;第二標爲第二團,團長莫擎宇,副團長徐少文;炮兵營與總督府炮隊合編爲炮兵團,團長張達開,團參謀陳芳、許廣;騎兵營新增加一個特務連,改編爲師部直轄特務營,特務連裝備有溫特斯特M1897,營長由李濟深出任。

師部設置總參謀部、武官處、後勤部和隨營高等軍官學校。何福光出任總參謀長,許海英、倪端以及原第二標的一些參謀官出任參謀長。武官處下轄侍從處和警衛營,李琛擔任侍從處總長,王雲擔任警衛營營長,總長一職暫時空缺。後勤部下轄輜重營和戰地醫院,由師長副官鄧鏗兼任部長,倪端兼任總辦。

何福光監管隨營高等軍官學校,許海英爲總辦,旨在培養團部級參謀官。

除此之外,吳紹霆還將黃明堂、李福林、關仁甫等民軍,陳炯明、黃興從惠州帶來的循軍,再加上巡警營投誠的部隊,整編爲革命粵軍第二師。黃興擔任第二師師長,李福林爲副師長,關仁甫、黃明堂、陳炯明則分爲下轄第三團、第四團、第五團團長。

看上去起義新軍與革命民軍各分歸屬,互不干涉,但是實際上明顯反映出了革命粵軍兩個師的差異。第一師是正規軍,無論制式、素質、軍風都是最好的,第二師雖然是純正的同盟會血統,可是到現在都沒有制式裝備,而且還有那麼多的會黨成員,素質可見一斑。

只不過黃興還是挺高興的,自從上次吳紹霆辭職事件之後,他深刻的認識到,如果要讓自己來統領起義新軍根本是不可能的。現在吳紹霆整編了一個同盟會純血統的第二師出來,哪怕軍事素質再差,黃興也是心甘情願的。

在會黨衆人的心中,黃興就是一個傳說級的人物,包括李福林在內都是十分仰慕這位革命實幹家。所以說,與其讓黃興來指揮一支根本叫不動的部隊,倒不如將其安排在最恰當的位置。正所謂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

對於這樣的編制,胡漢民、廖仲愷等人也相當滿意。他們原先還有些懷疑上次辭職事件是吳紹霆故意使詐,可是現在看來,吳紹霆自然而然不是這樣的人了。

1月7日這天,革命粵軍的編隊總算完成。

黃興找到吳紹霆商議,自廣州起義成功之後,他們已經休整了這麼久,可是廣州周邊城鎮依然沒有全部光復,眼下應該果斷髮兵出征,先平定省內,然後北上支持江西。吳紹霆早就知道同盟會的這個打算,他也明白要想擴大革命聲勢,北伐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吳紹霆同樣知道未來革命局勢的走向,出兵北伐最終是失敗的,而以革命粵軍現在的實力不可能在省外有立足之地。經過折中的考慮,他決定先讓黃興帶領第二師出省北伐,廣東省內的平定任務由第一師來承擔。

廣東省內的情況並不是那麼輕鬆,韶關巡防提督吳祥達擁兵四千,坐鎮北方重要關隘。儘管吳祥達不可能進犯廣州,但是隻要其原意堅守韶關,廣州的革命粵軍根本不可能輕易北上。除此之外,肇慶還有兩個綠營軍,兩廣交界的梧州更有龍濟光的第二十三鎮。如果革命粵軍全部出兵北伐,廣州無兵可守,同樣十分危險。

於是,黃興很爽快的同意了吳紹霆的計劃,他現在革命情緒高漲,巴不得能夠早點出省帶動全國革命的發展。

當天晚上,吳紹霆在軍部召開了出兵會議,制訂詳細的作戰策略。

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199章 ,新年與春夜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98章 ,舊部後哨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805章 ,煎熬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253章 ,戰賀州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76章 ,散財人氣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97章 ,陳芳提醒第475章 ,生產線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991章 ,事露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664章 ,動變第58章 ,雞毛令箭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617章 ,大伏擊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24章 ,城門任務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760章 ,十月底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15章 ,開刀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1106章 ,琉球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673章 ,梧州戰火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18章 ,復活第79章 ,傾心一言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868章 ,探監
第1017章 ,江界會戰第973章 ,投機計劃第510章 ,聲明和對策第1199章 ,新年與春夜第1094章 ,沙俄反應第501章 ,袁世凱的算計第1138章 ,出兵沙俄第832章 ,內閣會議第98章 ,舊部後哨第506章 ,柳州淪陷第1039章 ,人肉炸彈第805章 ,煎熬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320章 ,三省危機第362章 ,熊希齡的想法第417章 ,北伐新聞會第412章 ,進步黨和解第112章 ,打擊報復第233章 ,中國憤青第407章 ,會袁世凱第253章 ,戰賀州第171章 ,佔領將軍府第718章 ,兩頭局勢第903章 ,預計數據第1070章 ,軍團行動第442章 ,奇怪的越南人第886章 ,中央政府工作會議第431章 ,絕不善罷甘休第247章 ,整頓海軍第515章 ,激戰廈門島第148章 ,合作菸廠第102章 ,副總經理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76章 ,散財人氣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970章 ,第二次援助第528章 ,攻進泉州第749章 ,新式裝備第334章 ,韶關鏖戰第97章 ,陳芳提醒第475章 ,生產線第1028章 ,閉門會議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65章 ,自討苦吃第437章 ,越南生意拓展第783章 ,一記反擊第122章 ,迫在眉睫第317章 ,唐天喜的思想第798章 ,第一回合第991章 ,事露第1202章 ,大陸橋計劃第165章 ,城中舊軍之防第688章 ,火車站遇刺第684章 ,瀘州黔軍行營第392章 ,岑春渲南歸第882章 ,一天一百萬第875章 ,關鍵會議第161章 ,西郊軍營之戰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664章 ,動變第58章 ,雞毛令箭第364章 ,徐樹錚彙報第133章 ,實戰演習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617章 ,大伏擊第542章 ,船政學堂和造船廠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535章 ,粵軍與閩軍第24章 ,城門任務第1019章 ,增兵計劃第658章 ,見馮玉祥第1002章 ,蔡鍔的反應第928章 ,不必再談第760章 ,十月底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131章 ,北洋之邀第278章 ,激戰白石界第685章 ,一夜一世第514章 ,再次先發制人第1223章 ,歷史使命第215章 ,開刀第526章 ,飛機作戰計劃第1106章 ,琉球第1003章 ,北京大動第673章 ,梧州戰火第199章 ,二十三鎮安置事宜第185章 ,編遣第二師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274章 ,失而復得第733章 ,洋人的態度第808章 ,第二階段作戰第66章 ,承受下場第163章 ,不留情面第918章 ,復活第79章 ,傾心一言第308章 ,第二師迴歸第189章 ,鐵血進攻政策第868章 ,探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