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新一輪輿論

隨後,吳紹霆又來到了監獄的另外一邊,關押熊希齡的地方可沒有唐紹儀那麼舒適,雖然同樣是單人房間,不過這裡沒有書桌和牀榻,只是鋪在地面上的一層溼漉漉的稻草。特勤局的一名警衛上前拍打着牢門,衝着裡面吆喝了一聲。

一天沒有吃東西的熊希齡幾乎已經暈睡過去,被這突如其來的吵鬧聲驚醒過來,一時只感到天昏地轉,好不容易纔撐着地面坐直起來。藉着走廊上的燈光,他眯着眼睛看清楚站在大牢門口的幾個人影,當即強打起精神來。

“哼,你別以爲把我關在這裡吃苦頭,就能讓我畏懼你。你等着吧,遲早有一天你會知道,當全國人民都開始唾棄你時,你終歸會淪落到我今天的地步。”

“熊希齡,我就算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你整天指責別人走極端、背叛民主、踐踏共和,可是難道你自己就沒有發現,真正走極端的人是你嗎?”吳紹霆看着熊希齡死不悔改的樣子,心中頓時生出一股厭惡。他不害怕政治場上的任何鬥爭,因爲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沒有那種鬥爭能真正威脅到自己。但是他不得不提防,一旦遇到像熊希齡這樣極端思想的衛道士,簡單的事情遲早會弄得複雜起來。

“我走極端?如果不是你的野心越來越大,我又怎麼會走到這一步!如果不能推翻你的獨裁統治,中華民國勢必要承受比戰爭更可怕的後果。”熊希齡咬牙切齒的說道。

吳紹霆發出了一陣冷笑,站在他身後的任宗元等人則不住的搖頭嘆息,他們總算認識到什麼是“執迷不悟”,什麼是“瘋子”!

深深吸了一口氣,吳紹霆長嘆的說道:“我算是明白了,不僅僅是一個極端的衛道士,還是一個神志不清的狂徒,你做事從來都不用理智去思考,只憑着一股所謂的信仰和決心。今天蒲幹事的一番話讓我頗有感觸,你口口聲聲的稱頌民主、共和,可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是民主、什麼是共和嗎?你把中國國民不不情願的事情強加在他們身上,回過頭來還道貌岸然的說是爲了人民、爲了國家,簡直是可笑之極。”

熊希齡輕蔑的反駁道:“你以爲你用一些花言巧語的新聞報道,就能掩蓋你獨裁的行爲嗎?國民都在你的蠱惑之中,但是我相信他們遲早會看穿你的嘴臉。今時今日他們在你的統治下可以誤解我,可以唾罵我,甚至可以要我的命,但我絕不會怪他們。等到黎明百姓知道共和的真諦、民主的真義時,他們會把積累的仇恨全部爆發出來!向你!”

吳紹霆冷冷的說道:“如果黎明百姓都不知道何爲民主,那麼民主還有什麼意義?”

熊希齡哼了一聲,怒道:“這些都是你的片面之詞。”

吳紹霆譏諷的笑了起來,他算是真正看明白熊希齡了,對方真的已經越陷越深,如果用“瘋子”來解釋或許還能挽回其幾分名聲。緩緩的搖了搖頭,他臉色突然一變,顯得冷酷而無情,說道:“我知道你不會死心,我也不指望能說服你什麼。你現在一定還在指望着洋人能夠推翻我的統治,然後再東山再起。不過我現在就告訴你,別說我不會讓協約國欺負我們中國一分一毫,即便到時候協約國逼走了我,你們慶元會議也休想死灰復燃。我現在不殺你,但是會讓你身敗名裂,從此往後休想再出去見人,更別說重新返回政治舞臺。你最不想看到的東西,我偏偏讓你活着親眼目睹!”

儘管吳紹霆沒有把話說得太過明顯,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這番話的涵義,尤其是最後一句話。熊希齡是極端的民主人士,因此對於他而言最不想看到的當然是獨裁統治的出現。現在吳紹霆故意把話放出來,就是要從熊希齡的本質上進行打擊,同時也預示着其接下來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

“你等着吧,總有一天你會知道後果的,就像袁世凱一樣,衆叛親離、不得善終。你囚禁了我熊希齡一個人不要緊,除非你能把千千萬萬信仰民主的鬥士都囚禁,否則還會有人繼續反對,而且還會愈演愈烈!”熊希齡衝着鐵門外大吼道。

吳紹霆冷冷的笑了笑,不再理會熊希齡,轉身沿着走廊離開了。

任宗元等人看着熊希齡瘋瘋癲癲的樣子,都不自覺的搖了搖頭,唏噓不已。

“他真的瘋了!”

“他錯就錯在根本不是在跟強權鬥爭,而是在跟這個時代鬥爭!”

“罷了罷了,莫說太多,咱們走吧!”

兩天之後,關於國民大會的報道沸沸揚揚,引起市井小民們關注的還是熊希齡叛國遭到揭露的事件。大街小巷熱議不斷,誰都沒有想到繼唐紹儀之後又出現了一個熊希齡,甚至據報道所言連唐紹儀泄密事件都是熊希齡幕後指使。全國上下爲之震動不已,上至老人下至少年,連一些剛剛上學的小孩們也深受影響,紛紛痛罵熊希齡。

湖南名士聯名上書省府民政公署,要求除去熊希齡湖南籍貫。鳳凰縣縣政府暗中指使村鎮上的青壯,把熊希齡當年考中進士興建的牌坊給砸了。不僅如此,昔日以熊希齡爲容的親朋好友,此時也急忙站出來聲明跟熊希齡斷絕關係。就連昔日的恩師、學生、同窗,即便在心裡都感到惋惜,但也不得不低調處理與熊希齡的關係。

只兩天的時間,報紙與新聞通電的消息飛速傳遞大江南北,除了一些偏遠荒野地區交通不便之外,整個中國都知道熊希齡的罪行。一傳十十傳百,在傳播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添油加醋,輿論彷佛失去了控制,所有最惡毒、最憤怒的罵聲全部圍繞着“熊希齡”三個字。

二月四日,獲釋之後的唐紹儀在《民國時報》發表了一篇親筆撰寫的文章,陳述關於中德盟約泄密事件的“真實內幕”。他洋洋灑灑的寫了數千字,把整個事件的過程做了詳細的描述,包括事先與熊希齡的談話,受熊希齡的蠱惑捏造《中德盟約》副本,爲了使文章顯得更加真實,連談話時的語氣、態度、舉手投足都做了描述。

文章一經刊登,把整個熊希齡事件推向了一個高氵朝。全國人民開始深信兩件事,其一是《中德盟約》僅僅是一份商業合作條約,並不是協約國列強強調的軍事同盟,其二則是熊希齡是中國陷入國際困境的罪魁禍首。

從這天開始,全國各地的抗議聲音再次攀升了一個高度,中國人已經不再是聲討賣國賊,同時也把多餘的憤怒轉嫁到協約國身上。激動的人們在痛罵熊希齡之餘,同樣要痛罵協約國列強不分青紅皁白,一味栽贓中國,企圖藉故擴大更多的在華利益。

南京城使館區外的抗議活動原本在國民大會召開的當天中止,這些狂熱的愛國人羣更關注第一屆國民大會對中國的改變。不過在看過唐紹儀的文章之後,再加上一些情緒激動的演說誘導,披露洋人故意使壞,意圖吞併外蒙、西藏和青島,於是稍微停頓的抗議活動再次爆發出來,而這次要比之前的規模更加壯大,更多的市民加入了抗議陣營。

青年學生們重新搭建起舞臺,拿着喇叭高聲喊着口號,反對列強侵蝕中國。

強烈推薦:

第29章 ,又見刁蠻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94章 ,明降實升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836章 ,瓜分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91章 ,鬧大事情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1217章 ,內況第385章 ,捧殺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648章 ,動身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588章 ,議定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917章 ,行刺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920章 ,處理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851章 ,真格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897章 ,南訪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80章 ,一介武夫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795章 ,夜襲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385章 ,捧殺第1053章 ,預兆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1090章 ,扭轉第919章 ,真相第3章 ,碼頭別見第273章 ,振軍
第29章 ,又見刁蠻第680章 ,掃清廣西第494章 ,南北密謀第950章 ,戰前會議第94章 ,明降實升第988章 ,換一種合作第455章 ,爆發前的沉默第772章 ,濱口雄幸的外交第836章 ,瓜分第894章 ,三月日本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348章 ,莫擎宇負傷第221章 ,又見龍濟光第838章 ,討價還價第337章 ,決戰戰場第699章 ,督導海衛隊第887章 ,中央凝聚第91章 ,鬧大事情第181章 ,廣東革命政府第200章 ,宋教仁來訪第270章 ,親臨前線第306章 ,簡約行爲第113章 ,拔出隱患第595章 ,袁世凱命令第512章 ,漳州求援第547章 ,領事館之談第377章 ,特殊安排第992章 ,張孝準決心第144章 ,劃分勢力第422章 ,壓力之下第945章 ,世界大戰的改變第1217章 ,內況第385章 ,捧殺第121章 ,獲悉陰謀第648章 ,動身第556章 ,北京行動第1024章 ,官場改革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460章 ,上海行動第316章 ,江西軍南下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265章 ,退下來的防線第194章 ,龍濟光使者第841章 ,新的暗流第588章 ,議定第675章 ,兩路人聚首第73章 ,一場比試第1149章 ,定局南亞第1172章 ,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第440章 ,引薦人才第1013章 ,第二階段進攻第606章 ,重慶成都第307章 ,鼓舞民心第743章 ,雙方心思第1142章 ,南亞議和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295章 ,湖南潰兵第353章 ,陣地上的除夕夜第917章 ,行刺第1059章 ,反殖民狂潮第566章 ,拋磚引玉第533章 ,朱成貴變節第611章 ,首戰告捷第1047章 ,二十五師第1188章 ,美國參戰第1166章 ,簽署和約第920章 ,處理第378章 ,讓香港成爲臭港第354章 ,不期而遇第851章 ,真格第591章 ,雙方陰謀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723章 ,末路之下的北洋第389章 ,南征軍內變第456章 ,安德烈的探訪第897章 ,南訪第1187章 ,風險投資第80章 ,一介武夫第939章 ,交換條件第432章 ,德國人的又一談第750章 ,日本福岡第130章 ,馮狗段豹第1049章 ,提前安排第517章 ,德國對華政策第702章 ,黃興在望第745章 ,中美初探第795章 ,夜襲第785章 ,慶元會議第410章 ,授勳儀式第1014章 ,螳螂捕蟬第561章 ,廖仲愷突然來訪第754章 ,鞏固政府結構第322章 ,騎兵團的大破襲第385章 ,捧殺第1053章 ,預兆第1051章 ,龍戟級戰列艦第1090章 ,扭轉第919章 ,真相第3章 ,碼頭別見第273章 ,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