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歸來

鏗鏘的軍樂聲中,一艘蒸汽客船緩緩的靠上了碼頭,船尾飄揚着一面嶄新的五色旗,這是共和中華臨時政府制憲委員會確定的國旗,五色象徵着五族共和。

現在共和臨時政府已經成立,列強雖然尚未對這個共和政府予以正式的外交承認,但各國在華租界已解除了“中立”狀態,到漢口的華洋商船漸漸的增多了,中斷已久的中外貿易逐漸升溫。

鍋爐中殘存的那點蒸汽被釋放出來,一聲長長的汽笛之後,這艘蒸汽客船拋下了船錨,那艘將它推到碼頭的小拖輪“吭哧吭哧”的退了下去,客船上的水手將手裡的纜繩用力扔了出去,被棧橋上的工友接住,牢牢的拴在了碼頭上。

船上伸出一個兩人寬的跳板,搭在了棧橋上,護攔打開了,早已迫不及待聚集在出口的乘客紛紛擁上跳板,好奇的四下打量,聽着那鏗鏘的軍樂聲,多少有些摸不着頭腦,不知船上載着什麼大人物,竟會在碼頭上擺下這麼大的陣勢。

軍樂隊身穿灰色軍裝,頭戴船形軟帽,這種軍帽在中國極爲罕見,一看就知道,他們都是中華革命共和軍的士兵,而立在他們身後的那面鐵血軍旗,更是印證了他們的身份。兩個身穿軍官服的軍官站在軍樂隊旁,手舉望遠鏡,在那近在咫尺的船幫上瞄來瞄去。

一個頭戴禮帽、身穿洋裝的青年人走上跳板,看見碼頭上的陣勢,也是微微一怔,但腳步沒停,繼續向碼頭走去,並好整以暇地整了整洋裝,手裡提着的那個手提包塞得鼓鼓囊囊,似乎是裝滿了東西。

不等這個年輕人走下跳板,那兩個原本站在軍樂隊旁的軍官就走了上來,站在跳板兩邊,伸出手去,與那青年握手寒暄。

“百里,可算把你等回來了。”一個軍官笑着說道,擡起手指了指站在跳板另一邊的軍官,說道:“這位就是共和軍總司令趙振華。”

“總司令好。”

戴禮帽地青年伸出手與總司令握了握手。隨後做着自我介紹:“鄙人蔣方震。字百里。號寧。浙江海寧人氏。曾在日本士官學校深造。學得是步科。”

“幸會。幸會。前些日子聽說你在德國考察軍事。我還以爲你暫時不會回國呢。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前幾天蔡松坡到武漢。說你拍電報回來。要回國參加革命。我可是興奮得很。接風宴早就訂下了。就等你下船。咱們就可以打個牙祭了。”趙北笑得合不攏嘴。蔣百里啊。“中國近代軍界三傑”之一。能不開心嗎?

“鬆坡。我不是叮囑過麼。我回國地事要保密。”蔣方震對另一個軍官抱怨道。

“呵呵。這可不怨我。總司令見了我地面。就直接問你在哪裡。我能不說麼?對了。農怎麼沒跟你在一起?我這個湖南老鄉別又是中途改主意了吧?”軍官笑咪咪地說道。這軍官名叫蔡鍔。字鬆坡。湖南寶慶人氏。至於他說地那個“農”則是張孝準。兩人是湖南小老鄉。而且。他們與蔣方震一樣都是日本士官學校地同期同學。因爲成績十分優秀。被譽爲“中事三傑”。

蔣方震、蔡鍔、張孝準都是清廷第三批留日士官生。畢業於19o4年。回國之後。三人均受到“重用”。蔡鍔先後在江西、湖南、廣西等地充任軍職。蔣方震做了東三省督練公所參議。主持編練新軍。張孝準則在東三省總督徐昌幕中效力。不過由於舊軍將領對新軍地排斥。再加上年紀太輕。使得蔣、張二人最終無法在軍中立足。在舊軍將領張作霖、吳俊升等人地威逼下。東三省總督徐世昌只好出資送兩人出國“考察”。蔣、張二人已在德國呆了兩年時間。如果不是國內爆革命地話。兩人恐怕也會這麼快就回國。

至於蔡鍔。處境並不比蔣、張二人好多少。雖然沒有被逼出國。但到底還是沒有掌握軍權。而是被舊軍將領排擠到了廣西。做了6軍小學總辦。教書去了。

“戌申革命”一起,廣西會黨在同盟會的策動下準備動起義,蔡雖未加入同盟會,但當年他曾在譚嗣同、樑啓、唐才常等人舉辦的長沙時務學堂上過學,而且在日本時也接觸過革命思想,因此在內心是嚮往革命的,本打算策動新軍響應起義,與會黨武裝合作,光復廣西,但不料,廣西巡撫張鳴歧解除了廣西新軍的武裝,隨後又響應兩廣總督張人駿,宣佈廣西“中立”,並改組團防局,擴充團練武裝,加緊鎮壓各會黨,所以,這廣西地會黨起義就沒動起來。

蔡鍔見廣西局勢不利革命,於是不辭而別,帶着幾個6軍小學的學生跑到了上海,投靠他的恩師樑啓去了,並由樑啓介紹,認識了光復會會長陶成章,被委任爲“中華光復軍參謀長”,派到蘄州輔佐熊成基整頓部隊

等蔡鍔正式走馬上任,“建國戰爭”就爆了,在接到了委任他爲“建南路參謀長”的命令,到蘄州視察了熊成基的部隊,然後又馬不停蹄趕到武漢,拜會了共和軍總司令趙北,並參觀了漢陽兵工廠和鋼鐵廠。

作爲穿越,趙北很清楚蔡鍔是什麼人,也知道他的才幹,很想將他拉攏過來,幫助共和軍組建一座新式軍校和一座參謀學院,不過蔡鍔並未一口答應,而是說要等到戰爭結束之後纔給他回話,對此,趙北也無可奈何,只好隨他了,反正還有一個蔣方震、一個張孝準,“中事三傑”中隨便拉來一個,那都是無價之寶,因爲他們都接受過系統的軍事教育,不是國內那些武備學堂培養的半調子可以比地。

當從蔡鍔那裡得知蔣方震和張孝準要回國之後,趙北就翹以待了許多天了,爲此,他甚至將進攻四川地戰役起時間一再推遲,這讓袁世凱暴跳如雷,但卻又無可奈何。

爲了向蔣、張二人表示自己的誠意,趙北特意拉來軍樂隊,並親自帶着衛隊到碼頭迎接,張孝準也還罷了,可蔣方震卻是無論如何也要挖過來的人才,那可是中國近代的“兵學泰斗”,他寫地《國防論》明確提出了中日之間的全面戰爭只能是持久戰,“以空間換時間”纔是當時地中國對抗日本地正確戰略。

這樣地軍事人才怎能讓他溜走?軟磨硬泡,也得把他拿下!

“農在上海就轉道北上了,他想去天津。”蔣方震將皮包打開,從裡頭拿出封信,交給蔡鍔。

“這是農的信,他打算去投北洋軍。”

“百里兄,你該不會也想去投北洋軍吧?”趙北心裡可不太舒服,蔡被光復會拉過去了,張孝準又去投奔袁世凱,這蔣方震若是再跑了,那可就太失敗了。

蔣方震嘆了口氣,說道:“當年從日本回國地時候,我就特意去北洋新軍看過,軍容雖整,器械雖精,但軍人缺乏一股應有的新時代氣息,在我看來,北洋軍不過就是換上了新式軍裝和武器、用新式方法訓練的舊式軍隊而已,在那支軍隊身上,我看不到任何對抗列強的希望。當年鬆坡在《新民叢報》上說得好,中國弱不僅弱在軀體,更弱在思想!北洋軍看上去兵強馬壯,但維持軍心士氣的不過還是過去的那老一套,官位、金錢而已。在輪船上我看了幾份最近新出的報紙,上面提到了湖北地種種新政舉措,似乎與過去大不相同,既然民政方面如此,那麼軍政方面又如何呢?我打算先到湖北看看,若是共和軍有新氣息,我便留在湖北,就怕總司令不肯接納。”

趙北不由一樂,懸着的心才放了下來,笑道:“當然接納!你能來湖北,共和軍當然歡迎!”

“百里兄,你倒是直白,一下船就毛遂自薦。”蔡揶揄道。

“不直白不行啊,軍隊不強,國家就不強,這個時代的中國,還是要靠軍人來拯救的。”蔣方震嘆道。

“最近東北、蒙古都不太平,日本和俄國蠢蠢欲動,想趁着局勢混亂渾水摸魚,咱們不能不防啊。雖然軍隊的強大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早一日開始,便早一日有力量保護自己。”

“百里兄,這一點你放心,我們都想讓中國強起來,咱們革命軍人,參加革命就是爲了驅逐列強,強我中華。”

趙北連連點頭,搶過蔣方震手裡的那隻提包,說道:“走,先去黃鶴樓,咱們給你接風洗塵。”

見蔣方震一臉愕然,蔡揶揄道:“百里兄,你不必驚訝,這是總司令在假公濟私呢。你剛回國,大概不知道,總司令平常吃飯都是在底下的連隊裡和士兵一起吃,吃的是一樣地飯一樣的菜,平時很少見到葷腥,所以呀,每當有貴客到來,他總要如此假公濟私一番,一來是爲了款待客人,二來嘛,也是爲了打個牙祭,祭祭自己的五臟廟。”

“呵呵,也不算假公濟私啊,私人宴會都是我自掏腰包會帳,沒有動用一分一毛的公款。”趙北一本正經的說道。蔡這話說得也不算太過誇張,不過趙北每月地薪金倒是也有大半投進了餐館,好在他現在是光棍一條,倒也沒有人在耳旁聒噪。

“兵法曰:上下同欲勝。難怪共和軍能獨扛革命大梁,有總司令帶頭以身作則,底下的軍官又有哪個敢不把士兵當人看?”

蔣方震感慨道,指了指那隻提包,說道:“這包裡頭裝了不少德事書籍,都是德文,還沒翻譯完,總司令搶過去,莫非是想據爲己有不成?”

幾人相視一笑,都去爭着提那包,互不相讓,後來衛隊長田勁夫實在看不下去了,趕了過去一把搶走,纔算是解決了這件“提包之爭”。

第668章 特混艦隊(上)第938章 代號Q第1031章 夜雨(上)第154章 戰局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314章 誘敵(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291章 直接影響(上)第1245章 橋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81章 合電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927章 干涉(上)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534章 鴻門宴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386章 犧牲品第185章 擅自行動第685章 博羅堡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733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625章 夜鷹(上)第468章 冒險第219章 奴販第640章 捷報(下)第94章 廚子革命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527章 辦案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26章 通電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81章 跳板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230章 華陽(下)第555章 試探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674章 羣狼(下)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708章 鐵軍第1158章 分歧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54章 貳臣(下)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345章 雞公山第214章 鹽政變局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53章 貳臣(上)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59章 戰漢陽(下)第1064章 閃電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359章 軍閥與政客(上)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49章 束手無策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764章 琢磨不透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58章 戰漢陽(上)第657章 防禦(下)第432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下)第505章 不可接受的條件第1215章 阿拉斯第1222章 旋風第1222章 旋風第703章 立國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702章 援軍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314章 誘敵(上)第1105章 誘敵(上)第721章 普蘭店
第668章 特混艦隊(上)第938章 代號Q第1031章 夜雨(上)第154章 戰局第199章 復國大計第864章 腳下的土地第1085章 叢林軍刀(上)第314章 誘敵(上)第1008章 收買人心(下)第1093章 日澳戰爭第291章 直接影響(上)第1245章 橋第1033章 守株待兔第767章 混亂與憤怒第324章 南北之間(下)第783章 隱居療養(上)第81章 合電第675章 沉重一擊第927章 干涉(上)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534章 鴻門宴第718章 逆耳忠言第1072章 逐鹿南洋(下)第711章 田臺莊(上)第653章 鐵拳部隊(下)第1063章 家事與國事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103章 爲民請命(上)第386章 犧牲品第185章 擅自行動第685章 博羅堡第1126章 陣地前沿(下)第733章 戰爭與和平(上)第618章 迷一樣的人物第625章 夜鷹(上)第468章 冒險第219章 奴販第640章 捷報(下)第94章 廚子革命第188章 不識好歹(上)第110章 遠來是客(下)第1269章 飛兵亞平寧(上)第548章 毀舊立新第231章 瀘敘摩擦第527章 辦案第1178章 把握先機第125章 第一功臣第1229章 戰爭升級(上)第962章 填鴨行動(下)第670章 旅順咽喉第789章 鐵石心腸第389章 升官發財(上)第26章 通電第387章 內閣總理(上)第11章 同仇敵愾第781章 跳板第470章 北巡山海關(下)第230章 華陽(下)第555章 試探第1077章 製造戰爭(上)第674章 羣狼(下)第1137章 特殊任務第708章 鐵軍第1158章 分歧第284章 天牛分隊第54章 貳臣(下)第1167章 掌握主動(上)第345章 雞公山第214章 鹽政變局第149章 牛刀殺雞(下)第735章 總統回京第1073章 海空戰(上)第771章 訓政籌備委員會第53章 貳臣(上)第316章 戰西平(上)第59章 戰漢陽(下)第1064章 閃電第532章 犯顏直諫第359章 軍閥與政客(上)第123章 試辦共和第1129章 古怪打法(上)第49章 束手無策第517章 塞翁失馬第237章 厚此薄彼(上)第764章 琢磨不透第191章 公道與法律第58章 戰漢陽(上)第657章 防禦(下)第432章 真真假假與虛虛實實(下)第505章 不可接受的條件第1215章 阿拉斯第1222章 旋風第1222章 旋風第703章 立國第515章 歷史的慣性第702章 援軍第169章 中樞與地方(上)第314章 誘敵(上)第1105章 誘敵(上)第721章 普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