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南北商幫(下)

既然中樞政府有心將南北商幫撮合起來,那麼,衆人自然也就不能再窩裡鬥了,好歹攥成個拳頭,跟洋商鬥一鬥。

中國商人和商幫,這財力還是有一些的,過去是因爲沒有人主持,所以才一盤散沙,但是現在,如果這個工業發展計劃能夠順利實施的話,那麼,這盤散沙未必不能變成磐石。

雖然財政部設在總統府外頭,但是這也不是說能進就能進的地方,那門口的哨兵說什麼也不肯放衆人進去,後來還加了崗,說是財政總長熊希齡的命令,叫衆人少安毋躁,財政部正在整理文件,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將“四年工業發展計劃”的正式方案發布,實業家們不必進財政部就能知道詳情。

衆人無奈,只好在附近找了些茶館閒坐,劉人祥與韋紫峰坐了一桌,兩人這才找到共同話題,開始關注這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

其實這個“四年計劃”早就廣爲人知,不過以前那是聯合陣線單方面的計劃,當時趙北尚未入主中樞,所以,那個工業發展計劃底氣不足,商人們多多少少都有些騎牆觀望的意思,但是現在,既然趙北已經入主中樞,做了民國大總統,而聯合陣線也已控制了國會參衆兩院,那麼,這個工業發展計劃就很值得商人們關注一下了。

前幾年,清廷辦“新政”的時候,也是提倡實業投資,優惠政策也給了一些,但是相比之下,這個“四年計劃”更讓人覺得新奇,因爲據說這個工業發展計劃是一整套方案,從小到螺絲釘的製造到大到輪船的製造,現代工業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步驟,這個工業發展計劃都考慮到了,就連工業所需人才也制訂了計劃,一邊是自行培養人才,一邊是引進國外的人才。

但是這個工業發展計劃有一個先天不足,那就是缺乏資金,這個中樞政府太窮,這個國家也太窮,洋人也說了,像這種大規模的工業成套發展計劃,沒有雄厚的資金和技術支持是做不到的,而這,恐怕也是財政部爲什麼會將目光投向民間的主要原因,此次財政部制訂的這個“四年計劃”實際上就是想募集民間資本,然後由中樞統一指揮,將這些資金投入工業建設中去。

換句話說,這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中的許多工廠將是合資工廠,政府、民間都擁有股份,但是到底哪一方的股份更多,這纔是衆人最關心的問題,沒人願意自己的工廠讓別人來指手畫腳,如果還是像前清時候的“官督商辦”那樣,那麼,商人們恐怕不會對這個工業發展計劃感興趣,這方面的教訓可是不少,當年,在輪船招商局的經營中,民間商人可沒少吃虧,最開始的時候,輪船招商局確實是民股居多,可是現在,再去看看,那輪船招商局差不多快成了盛宣懷的私人企業了。

民間商人,最怕的就是官商以勢欺人,巧取豪奪。

這一次的“四年工業發展計劃”,是否還是掛羊頭賣狗肉呢?對此,許多商人並沒有信心。

但是劉人祥卻很有信心,與趙北打交道的時間雖然不長,但是他現在基本上已摸清了趙大總統的爲人,這個人確實當得起“革命先鋒”這個稱呼,不然的話,他也不會將劉老闆送去的那二十萬大洋真的轉交給國會了,這樣一個人主持的中樞政府,豈是見小利而忘大義的?

當然,如果趙北想當皇帝的話,那二十萬大洋他確實是看不上,但是劉人祥卻明白這樣一個道理,至少從前段日子的表現來看,趙北確實是真心扶持實業發展的,而且,他也一向對“官督商辦”很有意見,這從他拍賣那些前清洋務派舉辦的企業就可見一斑了。

所以,當韋紫峰對這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表示了謹慎的觀望立場之後,劉人祥就開始爲他打氣,現在劉人祥的資金在地產上壓得很厲害,如果真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工業項目的話,他恐怕一時拿不出足夠的週轉資金,所以,現在就很有必要拉上一位合夥人,而這個韋紫峰不僅本人是個富豪,而且他與粵商集團關係密切,拉上了他,就等於拉上了整個廣東商界的力量,再加上那些旅居海外的粵籍華僑的資本,工業投資所需的資金根本不是問題。

劉人祥與韋紫峰沒談多久,財政部就已派人到附近茶館,開始散發剛剛油印出來的“四年工業發展計劃”,商人們人手一份,劉人祥也分了一份。

匆匆瀏覽一遍,劉人祥擊掌感慨。

“大手筆,大氣魄。果然如此,這個工業發展計劃果然是扶持民間企業,絕非是官督商辦。如此,我放心了。”

韋紫峰不似劉人祥那般激動,仔細閱讀了幾遍之後,他仍是有些疑問。

“劉兄,這個‘國民經濟統籌委員會’是個什麼衙門?我怎麼覺得,這個衙門可以對民間企業、工廠指手畫腳呢?”

韋紫峰詢問劉人祥,但劉人祥卻是搖了搖頭。

“這個衙門我也沒聽說過,不過看上去倒是與武漢軍政府裡頭那個‘後勤總部’有些相似,前段日子南北大戰的時候,武漢的工廠都是在‘後勤總部’的指導下進行生產的,每月需要多少成品,製造這些成品需要多少原料、多少人工,這都仔細計算過,如此一來,工廠既不必擔心產品賣不出去,也不必擔心原料進多了爛在倉庫裡,這個辦法好,用軍政府的話來講,這就是‘照着計劃生產’,效率最高,而且統一價格,能與洋商競爭。”

“如此說來,這利潤怕也是定下來的,想賣高價也不行啊。”

韋紫峰也是商界翹楚,劉人祥一說,他立刻抓住了這裡頭的關鍵。

“賺一文是一文,不論你賺不賺錢,這工廠開工一日,就有成本,就有捐稅,再說了,限制的利潤也只限於給軍政府的訂貨,你向民間銷售,誰管你價格啊?”

“若真如劉兄所言,那麼,這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倒是大有可爲。”

“何止是大有可爲,依我之見,若是眼光準,將來這些工廠裡未必就不會出現托拉斯、辛迪加。”

見劉人祥非常樂觀,韋紫峰卻是苦笑着搖了搖頭。

“劉兄,這談何容易啊。如今洋商遍地,咱們無論如何也鬥不過洋商的,人家不僅資本大,而且背後有政府撐腰,咱們中國商人比不了啊。”

“你這算什麼話?咱們中國商人過去是一盤散沙,現在中樞這個‘四年工業發展計劃’既然拿出來了,這就是要把咱們擰成一股繩,如此一來,咱們未必不能與洋商一較高下。況且,現在共和了,不是過去的滿清朝廷了,這中樞政府也是要給咱們商人撐腰的。你看,這不,日本元老伊藤博文遇刺案馬上正式開始審理,現在,司法部、外務部一致拒絕讓日本法官參與審判,也沒見日本政府怎麼着麼,由此即可看出,這中樞政府也是不怵洋人的,至少不怵東洋人。”

劉人祥拿起桌上一份報紙,指着那頭版頭條,繼續爲韋紫峰打氣,不過他本人的心裡也是有些奇怪,不知道日本人爲什麼突然消停下來了,現在伊藤博文遇刺案眼看着就要進入審理程序,不僅法庭沒有設在東交民巷使館區,而且就連主持審判的法官、起訴被告的檢控官、爲被告辯護的律師等關鍵人物,那都是清一色的中國人。

“這事確實希奇,日本政府裝聾作啞,其中必有蹊蹺。”韋紫峰也是若有所思。

就在劉人祥和韋紫峰琢磨着伊藤博文遇刺案審理程序中的蹊蹺之處的時候,一個外國人也在思考着這件案子。

這個外國人就是朱爾典,英國駐華公使。

當得知中國司法部正式決定由中國法官全權審理伊藤博文遇刺案之後,朱爾典也是非常驚訝,因爲按照之前與北洋中樞政府的口頭約定,這個法庭應該由一名中國法官和一名日本法官共同主持,而負責提出控告的檢控官也應該由中日兩國司法部門各派一人協同工作,就連法庭也應該設立在東交民巷使館區,以示“公正客觀”。

但是現在,中國中樞政府突然改變了主意,將日本人一腳踢到一邊,打算獨自審理這件國際刺殺案了,而且,法庭也不再設在東交民巷使館區了。

在法律界人士看來,這件事有兩層含義:第一,中國中樞政府決定對這件國際刺殺案行使司法主權,這表明,共和之後的中國正在努力向“文明世界”學習,用“文明世界”的規則保護自己的利益;第二,考慮到伊藤博文是在北京大前門火車站遇刺身亡的,那麼,這件案子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都應該由中國法庭審理,任何外國的干涉都是無法在法律層面站得住腳的。

更爲重要的是,從中國中樞政府的這個決定裡,國際法律專家們也看到了這個政府的自信,他們一致認爲,中國的法律界和政府試圖通過對這件國際刺殺案的公正審理向外國政府表明這個國家已經在向“法治”邁進,那麼,以後的“治外法權”就是值得商榷的了。

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個法律問題,更是一個外交問題。

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158章 分歧第621章 戰爭不可避免(上)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646章 戰爭魔法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657章 防禦(下)第99章 君憲與共和(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445章 長辛店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038章 平叛(下)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1273章 刺客第1177章 燈泡盒子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849章 新規範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259章 武穴(上)第752章 奇兵(下)第467章 旅順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188章 斡旋人第282章 木偶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212章 宣慰使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3章 省垣激戰第365章 正定(下)第334章 落幕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645章 短視的代價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1188章 斡旋人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68章 龜山腳下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939章 M先生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892章 打仗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320章 南與北的不眠之夜第55章 炮兵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826章 進步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609章 事變(上)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702章 援軍第380章 彷徨(下)第1222章 旋風第938章 代號Q第972章 變數(下)第1007章 收買人心(上)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1035章 進軍(上)第991章 宅廬主人(上)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68章 龜山腳下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
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1158章 分歧第621章 戰爭不可避免(上)第70章 獨木難支(上)第646章 戰爭魔法第608章 戰爭準備(下)第1247章 開羅來客(上)第657章 防禦(下)第99章 君憲與共和(上)第664章 追擊與防禦第104章 爲民請命(下)第946章 戰鬥在巴黎(下)第940章 航空母艦第445章 長辛店第705章 敵人與朋友(上)第1038章 平叛(下)第265章 決裂邊緣第806章 臺前幕後(下)第950章 默契與對抗第1273章 刺客第1177章 燈泡盒子第935章 總統的1919(上)第922章 越過國境第849章 新規範第1116章 “打蛋器”行動第259章 武穴(上)第752章 奇兵(下)第467章 旅順第225章 防區與獨立師第1048章 戰略尾巴第494章 軍政強人的奮鬥第956章 速戰速決第553章 雪山基地第374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407章 夢醒時分第1188章 斡旋人第282章 木偶第961章 填鴨行動(上)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477章 君臣名分第212章 宣慰使第1042章 局中人(下)第1194章 閃亮登場第780章 初步進展第830章 使命與“蒼蠅”第457章 南北商幫(上)第742章 風起南洋(下)第1012章 口是心非(下)第3章 省垣激戰第365章 正定(下)第334章 落幕第486章 強國與權欲第709章 心腹親信(上)第924章 一面旗幟(下)第645章 短視的代價第51章 忠奸難辨(上)第713章 一切盡在掌握之中第121章 穩坐釣魚臺第74章 陰雨綿綿(上)第1188章 斡旋人第726章 磨拳擦掌第68章 龜山腳下第311章 捨我其誰第1257章 原子能委員會第939章 M先生第1235章 安納托利亞的天空(上)第892章 打仗第356章 曼佗羅與籠中鳥第945章 戰鬥在巴黎(上)第633章 空中游獵第320章 南與北的不眠之夜第55章 炮兵第223章 匈奴未滅第815章 “伏特加”(上)第1124章 大國戰略(下)第916章 陸軍總動員(下)第1243章 克澤爾謝魯斯的硝煙第144章 深遠迂迴第1140章 新的戰爭第1122章 和氣說話手持大棒(下)第476章 終身大事第1156章 總統巡邊(下)第826章 進步第1065章 決不讓步第609章 事變(上)第651章 清川江畔(下)第702章 援軍第380章 彷徨(下)第1222章 旋風第938章 代號Q第972章 變數(下)第1007章 收買人心(上)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第1035章 進軍(上)第991章 宅廬主人(上)第901章 快速戰爭第68章 龜山腳下第794章 巴達維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