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子午山

子午山南接耀州,北達鹽州,綿延八百里,華池縣便位於它的北部餘脈上。生態環境也很好,八百里子午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千峰競綠,萬嶺爭翠。

好戲法就是從這座大山裡變出!

這天從子午山深處走出一羣人。

領頭的人說道:“還要承蒙秦五郎好意。”

“楊大哥,不敢,我家以後從這條道走,還要承蒙大哥多多關照。”

“放心,有我楊老四在,保證你家的貨以後少不了一根汗毛。”

十幾人來到樂蟠鎮。

楊老四便是盤居在子午山的一夥大盜,山太大了,就是沒有三丁刺一,子午山也有一些盜匪,不過大多數是亦民亦匪,不爲非作歹時便是山民,或者逃戶,作歹時便化身爲強盜。三丁刺一後,子午山橫跨慶、鄜、寧、坊、耀、邠六州,涌上去更多的逃民。於是山上的情形更亂了……

對此官府也無奈,山大林茂,情形又複雜,因此只要不做得太過份,大家就權當看不到了。

並且宋朝還有一些古怪的制度。

應當來說宋朝內治還不錯,比如救災賑貧,開辦了一些養老院,對官員操守也重視,平時偶爾也喊一喊齊人的口號,政策上確實也偏坦於貧困百姓,做是兩回事,但至少名義上喊出來了。

但有的制度卻是亂七八糟,比如害怕百姓造反起義,一有災害,大肆將災民充於廂軍,是好心,可得要多少財政去堆?這些財政不是變出來的,而是從百姓頭上斂出來的。

再比如對待一起造反起義,要仁治嘛,因此以招安收撫爲主,鎮壓爲輔。

於是民間便傳出一句話,想做官,佔山爲王等招安。

那倒未必。

不過這種糊塗的制度,某種程度上確實緩解了國家各級層的矛盾,因此舉宋一朝,各種小起義,以及叛亂情況不斷,但始終形成不了規模,方臘、李順王小波那種規模,已到了極致。

但不代表着宋朝平靜了,類似宋江之類的小股起義,或者佔山爲王情況卻是很多的。

其實這些人不能稱爲起義,只能稱爲山匪水匪流寇,也與趙禎時王倫那次搞笑的起義不同,儘管有的大股山匪可能比王倫多,但他們不攻城奪寨,也就是平時做一些惡,搶一點小錢,逃避國家的徭賦與兵役,甚至呆在山裡面,自己還會自力更生,種植,打獵。

不過楊老四一夥算是其中臭名昭著了。

他也不擔心,這個秦三郎找上門來,自報家門,要求打通子午山私商的道路,似乎他家生意做得很大,因此一出手便是價值好幾千貫的禮物。

將他人頭割了,到官府領賞,也不及這些禮物值錢。

今天是他的生辰,秦三郎又好心派人去慶州城請了幾個有名氣的行首來助興,於是楊老四帶着一羣兄弟下了山。

鎮門口邊上站着一人,看到秦三郎來了,他轉身進鎮。

秦三郎會意,帶着楊老四他們一行進了鎮,但隱秘的跟在那人後面。

“這是那家在請客?”婢女問。

“管那麼多幹嘛?”秋兒說道,自己再不接生意,馬上連小閣樓都要挪出來讓人了。她剛說完,眼睛卻直了起來,死死地盯着街角一行人中的一人。

“就在前面的館子裡,不過我不大好進去,與劉三兄弟,張虎兄弟呆在偏廳,畢竟我也偶爾去慶州城,與那些激子們熟悉。”

“哈哈哈,”楊老四大笑。年青有錢,能不狎激嗎?

這個說法也正常不過了,畢竟他們是盜匪,人家是正經生意人。

“還是做生意好啊,不象我們,”楊老四笑完後,有些發苦地說。

“那也未必,生意沒那麼好做的,其實,其實……”

“其實什麼?”

“你可聽說了董志趙都頭案?”

“董志趙都頭案?”

楊老四一名手下湊過來,對他講了那件案子經過。

“趙都頭這樣的人宰了也就宰了,並且宰了大快人心,楊大哥,你不知道啊,聞聽趙都頭被殺後,董志有許多百姓張燈結綵,就象過元宵節一般。”

秦三郎說這句話時正好路過了秋兒所在的窗戶下面,也讓秋兒聽到了。

趙都頭的什麼,她沒心思管了,此時正死死捂住她身邊婢女的嘴。

這些人一看就不是好人哪,而那個秦五郎原來是與這些人是一夥的。當然,秋兒不知道現在秦五郎不叫秦五郎,而是改成了秦三郎。藥材商人也改成了私鹽商人。一行人進了館子,一名小廝過來,對幾個貌美的激子喝道:“人來了,人來了,快進去吧。”

幾個激子放下手中的茶水,準備進館子去。

秋兒卻問了一句:“是不是剛纔那羣人?”

“是啊,好好侍候着,不會對你們薄。”那個小廝說完,從兜裡拿出一個小包,裡面包着許多貴重的首飾,每一個激子都散發了一些首飾。沒有發錢,但比發錢更讓這些激子喜歡。有的激子便當場撒着嬌。

然而秋兒腦海裡亂哄哄的一團,這還能進去嗎?自己改了名字,這個秦五郎不知道,但一進去,準得認出來。這時她又想起了那處算命先生的話。

“切記一條,有大難時便要立走。”

“是殺災,你才走,只要你一走,終於則會平安無事。”

“走!”她心中想。

於是站起來說:“小哥子,奴家忽然來了月事。”

“有月事你還來,想找死啊。”

“奴家也不清楚,它突然就來了。”

“晦氣,晦氣,滾吧你。”小廝怒道。

“是,是,”秋兒立即喊上車伕,離開龍蟠鎮。

“娘子,爲什麼不報官。”

“他們大搖大擺來到龍蟠鎮尋激作樂,在龍蟠鎮報官起什麼作用?到慶州城報官。”

秋兒回到慶州城立即報案。

算命先生那一節沒有說了,說了也與案子無關,事兒反而更多,再說人家是好心的,孫沔聽了連連蹙眉頭。派人又能將章楶喊來,讓他帶人去龍蟠鎮抓人。

但衙役過去了,人家玩也玩了,樂也樂了,早就回山去了。並且章楶詢問之下,都得到了楊老四的姓名。這就有點麻煩了,不過審案子要緊,還有一件積案沒線索呢,立即將那些激子得到的首飾收交上來,派衙役去董志請趙母來辨認。然後回到了慶州城。

趙母帶到慶州城,一看那些首飾便大哭起來。

現在兩個案子都有眉目了。

有兩個可能,第一種可能還是胡謙等人做下的,因爲武魁便是董志人氏。

可能武魁帶着胡謙先行潛入董志,找到一個同鄉好友,先將趙都頭殺死,掠走財貨,然後來到慶州,誘出李員外父子。自己將胡謙抓了,那個好友秦五郎害怕之下逃入大山,投奔了楊老四一夥。

但有一個問題繞不過去,那就是時間。

胡謙招供的探聽情報,那是王巨綜合了自己前世的記憶,李三狗的回憶,以及王巨在華池縣得到的消息,還有姚兕的稟報,即便孫沔手中都沒有這份詳細的資料。

章楶做夢沒想到王巨爲了一個胡謙如此大費周折,因此這個問題繞不過去。這幾人肯定是潛入到敵境探聽了,不然不可能有這份情報,那麼他們作案時間呢?

以前沒有新的疑點,那麼所有疑點指向了胡謙,如今有的新的疑點,這個問題就不能忽視。

還有一個可能,兩個案子根本與胡謙無關,就是楊四一夥做的。可能李員外父子結仇了,某個人投奔了楊四,得到楊四的重用,於是楊四幫助他,誘出李員外,這纔有了這兩樁案子。

其實趙家的案子無所謂,主要就是李家的案子,他們在城中,影響太惡劣。

但李家大惡不及趙都頭做得多,可小惡卻多如牛毛,天知道得罪了那一個人?這個不大好查。

章楶想來想去,只好想出兩條辦法,第一個辦法將注意力轉向董志,派人查武魁平時的好友,以及那些人與趙都頭結仇的,這個人還懂一些醫術,以求找出那個秦五郎,他是此案關健人物,找到了,兩個案子一起破掉了。

第二個辦法便是派官兵進山剿匪,只要抓到楊老四,兩個案子同樣也就能破掉了。

於是他去拜見孫沔,將來意說出來。

“進山剿匪,章質夫,你知道子午山有多大嗎?”孫沔怒道:“帶兵馬多了,必然打草驚蛇,什麼人也找不到,帶的兵馬少了,弄不好就是全軍覆沒,這個責任你能擔當得起?”

然而孫沔忽然了一點,那就是章楶在軍事上的造詣。

章楶不急不忙地說:“孫公,不用那麼麻煩,此人在龍蟠鎮大搖大擺地出沒,龍蟠鎮必然有他熟悉的眼線。而且其活動範圍大約就是在華池、龍蟠與鄜州直羅三縣一帶的子午山。孫公派責令華池與龍蟠兩縣知縣派人查訪,再寫信給程公,請求他讓直羅知縣配合。探聽了詳細的情報,三縣發兵,那夥盜匪必然全部捉拿歸案。再說據下官探聽的消息,楊四這個人平時也作惡多端,不爲這兩件案子,就爲黎民百姓,也要派人剿匪。”

孫沔猶豫,章楶又說道:“如果孫公不放心,下官來督辦這次剿匪事宜,否則這兩件積案,恕下官無能爲力了。”

剿個匪你都擔心,何必督辦我嚴查這些積案?那是前任的失職,與我有什麼關係?

第568章 隱患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3章 伏擊(上)第138章 鄉黨第415章 潑(上)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4章 伏擊(下)第574章 維穩第848章 誘餌第500章 大殺器第140章 明妃曲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27章 先帝第702章 大事(上)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556章 生疑第755章 你不懂第219章 賀蘭硯第318章 資格第530章 跑吧第641章 文臣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174章 有條魚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378章 新語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12章 行歌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391章 鬥將第289章 水中壩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401章 十條罪第555章 和平派第314章 錦袍第534章 小孩子第564章 退一步第676章 藉口第859章 落幕第823章 值第860章 堯舜(上)第433章 默契第336章 安靜第499章 清洗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360章 一句話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180章 趙曙的心思第451章 聖斷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63章 親戚第375章 交待第284章 應戰(下)第520章 天上(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520章 天上(下)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555章 和平派第828章 青丹谷第750章 張睦(下)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205章 禁馬第505章 飛天(上)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335章 高利貸第443章 市易第443章 市易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5章 寶藏(下)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8章 懷疑第756章 第一步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657章 海戰(上)第442章 法術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196章 破\處(下)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808章 好消息第537章 會戰(二)第531章 斬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03章 幾振(上)第759章 張睦(上)第771章 軟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85章 鬧大吧(四)第726章 微調第797章 獻書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93章 第一躍(三)
第568章 隱患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3章 伏擊(上)第138章 鄉黨第415章 潑(上)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4章 伏擊(下)第574章 維穩第848章 誘餌第500章 大殺器第140章 明妃曲第675章 茶馬古道第127章 先帝第702章 大事(上)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556章 生疑第755章 你不懂第219章 賀蘭硯第318章 資格第530章 跑吧第641章 文臣第483章 誤打誤撞第174章 有條魚第239章 都有手段第378章 新語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12章 行歌第271章 可憐的李諒祚第391章 鬥將第289章 水中壩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776章 與活人鬥,與死人鬥(中)第748章 六個大禮(中)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401章 十條罪第555章 和平派第314章 錦袍第534章 小孩子第564章 退一步第676章 藉口第859章 落幕第823章 值第860章 堯舜(上)第433章 默契第336章 安靜第499章 清洗第285章 還不會吵架第360章 一句話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180章 趙曙的心思第451章 聖斷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326章 背後的賬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581章 最強最不要臉的吼聲第518章 死亡樂章(七)第63章 親戚第375章 交待第284章 應戰(下)第520章 天上(下)第454章 膽大包天(下)第520章 天上(下)第234章 喜上加喜第555章 和平派第828章 青丹谷第750章 張睦(下)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205章 禁馬第505章 飛天(上)第844章 以一當五第335章 高利貸第443章 市易第443章 市易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5章 寶藏(下)第345章 天下第一女(下)第8章 懷疑第756章 第一步第55章 後悔的趙禎第614章 兩朝元勳第657章 海戰(上)第442章 法術第732章 愛國人士(上)第196章 破\處(下)第110章 怎麼刺的第808章 好消息第537章 會戰(二)第531章 斬第58章 苦逼的丁家(下)第603章 幾振(上)第759章 張睦(上)第771章 軟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85章 鬧大吧(四)第726章 微調第797章 獻書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93章 第一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