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動援

“子安,介甫公沒有利用好這次的大好機會啊。”章楶說道。

王巨的用費讓王安石心痛了,然而也不能全怪王安石。改革好,變法罷,總之是爲了去除國家的種種弊病,化解國家的危機。

但王安石接手的宋朝最大危機是什麼?財政!

所以王安石變法的首要任務便是消除國家赤字,使國庫與內庫充盈。國庫沒有錢糧,如何振災,如何用兵?次之,纔是改革國家的一些弊病。

最好的例子便是剛剛提上議程的免役法,一矯正原有差役法的弊端,二是斂財。所以纔有了那個寬剩錢。

因此即便慶州這一戰很重要,王安石仍鑽進錢眼裡爬不起來。

不過隨着變法深化,已經造成了很多矛盾。

實際這次就是一個大好的轉移矛盾機會。

與王韶開邊不同,那是“侵略外國”,而這次戰爭,則完全是一次“自衛反擊戰”。什麼大義都有了。

如果王安石利用好了,會給他的變法帶去最好的鬆壓。最少沒有變法,能有充足的財政支持這場大戰嗎?

“介甫公清高啊。”

非是王安石不懂,也非是王安石清高,而是王安石與王巨不是一路子的人。再說,王安石在軍事上略欠缺,也不敢賭王巨八萬就能大敗三十萬。但王巨能說什麼呢?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王巨看着茫茫的撤向後方的百姓感慨道。

應當說王巨這次撤離政策很人道的。

百姓家中笨重的鍋碗瓢盆桌椅房宅。那是沒辦法帶了。可是西夏人要它們做什麼?難道爲了撒氣將它們燒燬嗎。即便如此。也比寨破人亡強吧。

貴重的彩鍛金銀細軟,是帶走的,“寄存”的僅是不值錢的衣服布料,就是這些衣料,同樣讓百姓自己做了記號,登記在冊,戰後可能甄別時引起一些混亂,但這個也不嚴重。

關健的是糧草。糧草在甄別、稱重入各堡砦後,也會產生誤差,可戰後還有那個百分之二十的額外補償,足矣讓百姓不吃虧了。

值錢的大牲畜,如馬牛驢騾駱駝,讓王巨殺也捨不得殺,宋朝最缺的就是這些大牲畜,這些大牲畜全讓百姓馱着貨物帶走了,而且在後方王巨替這些百姓準備好了草料。

餘下的豬羊與家禽,估價時可能也會產生一些誤差。不過當場宰殺後的一半肉類,無償給了百姓自己在路上進補。難道還不滿足嗎?

這幾乎是用金山銀山堆起來的一場大撤離。戰後朝廷還不知得爲之花多少錢帛呢。

但實際執行中卻產生了許多麻煩。

時間倉促問題不大,即便一些偏完的村寨來不及運到各堡砦,也做了登記,戰後補貼,當場燒燬。

問題主要是在朝廷的信譽。

就象豬羊家禽當場宰殺,如果朝廷能拿出錢帛,當場發放給百姓,百姓會踊躍之。但慶州州庫裡那來的這麼多錢帛,即便有,王巨的差官也與張亢不同,有權利發放,這些錢帛也必須用在獎勵將士殺敵上。

那麼只能以國家的信譽,或者說李復圭的信譽,讓百姓相信了。

李復圭能有多少信譽,就是王巨正式露面,恐怕也不能使所有百姓相信。

所以有許多百姓不願意接受這個命令,那麼只好恫嚇了,說是幾十萬敵軍即將到來,這是爲了你們安全着想。

依然有許多百姓不相信,即便相信了,也是忐忑不安,哭哭啼啼地離開慶州。

致命的是整個慶環二州多達五萬多戶,與戶冊無關,戶冊上只有三萬來戶,然而蕃人當真不管了?要撤離的戶數幾達三萬餘戶,近二十萬百姓!

這場浩大的撤離,會帶來多少恐慌與混亂?

“西夏不平,戰事不止。”

“是啊,三軍即將集結完畢了,我們下去吧。”王巨說道。

這就是先行趕到各前線堡砦的二十三營保捷軍。

有的百姓經過這裡,也好奇地看着這一萬餘人在集結。

王巨走到他們身前,大聲說道:“諸位,你們可看到這些撤離鄉親的慘象?痛不痛心?”

人數有些多,王巨的喊話不是每一個兵士都能聽到的,還要傳令兵一個個傳達下去。傳達完了,一萬餘人齊聲吼道:“痛心!”

但他們也搞不懂,爲何有這次大撤離。

王巨又說道:“上古春秋戰國時,胡人便屢屢侵犯我們中原。爲什麼要侵犯中原,因爲中原富足。爲什麼中原富足,是因爲我們百姓的勤勞!將荒山變成了桑田,將沼澤變成了沃土,這才建設一個美好的家園。但是胡人想不勞而足,做強盜做土匪抄掠我們的財富,殺害我們的親人。我們同意嗎?”

“不同意!”這一回答的聲音更整齊了。

前世王巨最反對的一句話就是中國地大物博。

地是大,可物博個屁啊!

耕地面積甚至還不及印度,餘下的都是山區雪原沙漠。在古代更惡劣,比如東南,上古時揚州乃是最下州,爲何,都是沼澤與湖泊,然後由百姓的勤奮,一點一滴地改造成良田。還有遼東,漢人未闖關東之前,遼東一直是真正的北大荒。若無漢人前去遼東,那來的北大倉!之所以看上去中原富裕,乃是漢人象辛勤的小蜜蜂一樣,生生變出來的。

“上古時,面對胡人我們祖先就一直不屈,齊恆公兵出塞外,趙國揚馬長城。那時還是諸候分裂,中原力量最虛弱的時候。到了漢朝,更吼出凡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的最強聲音。即便五胡亂華,他們也拿漢人望門高閥沒有辦法。到了我朝。號稱史上最富的王朝。難道我們就不如我們的祖先嗎?”

“不是。”

“因爲表現不好。導致民間有諺,說好鐵不做釘,好漢不當兵,你們甘心嗎?”

“不甘心。”

“西夏原來的地盤只有定難四州,但現在生生從我們手中搶走靈原,蘭州,但是我朝爲了百姓太平,依然與他們苟和。有許多百姓因爲飢寒交困而死,有許多百姓養不活更多的子女,生生將自己親生的孩子溺死,可是我朝仍從百姓的民脂民膏裡擠出二十五萬五千銀帛,送給他們買安。我們當真是欠他們的嗎?”

“不欠。”

“我們拿了這麼多民脂民膏去買安,可是西夏仍然屢屢入侵,搶我們宋人的財產,殺害我們大宋子民,姦淫我們的女子,你們服不服?”

“不服。”

“爲什麼他們敢這麼做。是因爲認爲我們很軟弱,你們真的軟弱嗎?”

“不。”

“那麼我們一道去向我們的親人、我們一億族人證明吧。”

“喏。”

“出發。”

шωш¸ TTκan¸ ¢O

一萬多保捷軍再度出發。

王巨則默默地站在一個小土丘頂上。看着一隊隊保捷兵士遠去,在士兵的另一側是伏在路邊讓道的老百姓。因爲離得遠,他們還沒有認出王巨來,只是覺得這一支龐大的軍隊很是精神。

餘下的兵士越來越少。

王巨嘆道:“不知道有多少好兒郎,又要倒在這邊陲。”

“子安,想要以後不再出現這樣的犧牲,只有滅掉西夏。”章楶道。

這個犧牲是避免不了的。

即便進攻派,也分激進的進攻派,盲目的進攻派與理智的進攻派這三路。王章二人則屬於最後一個派系。

所以倆人都認爲平滅西夏的最佳方式就是淺攻。

之所以淺攻,一會避免大軍盲目深入,帶着慘重的傷亡。這種傷亡只要出現一次,宋朝又原還原了。不要問古怪,宋朝乃是最小最弱的大一統王朝,居然還輸不起,但這就是宋朝的特色。

二是淺攻穩妥,也不要以爲慢,雖然這種穩妥的蠶食過程確實是慢,但陝西邊境是哪裡?橫山。其實真正蠶食的只是橫山這一片地方。整個橫山吃下去了,西夏不用攻打,不久也會自滅。

三就是逼得西夏拼血值。一旦到了這種結果,以西夏的血值,是拼不了多久的。並且狂拼了血值後,整個西夏境內會是真正的民不聊生。那麼宋朝拿下,略施一點仁政,便不會有多少部族反抗,真正能統治這片地區。

得到了西夏,西北再無大敵。

西方還有國家,可隔着天山、蔥嶺與大沙漠,對宋朝成不了危害。

並且宋朝又得到了最想要的東西,戰馬!

那麼宋朝會更加強大,所需的軍隊也不用象現在那麼多,整個陝西百姓也解脫出來。

但這個拼血值的過程,同樣是傷敵一千,自殘八百的打法。如果捨不得,是不可能達到這個目標的。

當然,章楶想的還是理想化了,拼完了西夏,戰爭就結束了嗎?即便宋朝放棄收復燕雲地區,未來金人還會南下,就算將金人也擋住,未來又有元蒙。

不過西夏不滅,宋朝會更危險。

當然,王巨心情肯定是很複雜的,畢竟這些保捷軍與王巨關係非淺,在建設鄭白渠過程中,整整處了好幾年。因此章楶又安慰道:“經過子安的激勵,士氣有了。”

“小小的動援罷了。”

“子安,相信西夏那邊也會有動援,子安,你猜他們用什麼來動援?”

“漢家的財富。”

“我想也是,這是我朝的悲哀啊,馬上將百姓全變成了豕羊,任由夏遼宰割。”

這也是王巨所帶來的影響,但章楶到現在也弄不明白,爲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或者能怨誰?似乎那一個都怪不了,或怪司馬光、文彥博、宋太宗、唐玄宗、孔夫子、司馬遷(指司馬光在史記裡一再地稱所謂的黃老無爲,以及對漢武帝開邊的指責與對漢武帝的醜化,所給後人帶來的影響)……

想到這裡,他也癡了。

王巨眼看兵士越來越少,對李壯說:“你也隨他們一道去柔遠寨吧。”

李壯在京城裡看上一個小康人家的娘子,妃兒立即派人上門提親。那戶人家聽說是王巨的門人,十分高興,本來是同意的。可再聽說李壯是蕃人,立即變得猶豫不決了。

與王巨官職無關,王巨雖在京城不算是高官,但在青年一代的官員中算是最有出息的官員。況且李三狗在邊陲也是一個主要的蕃將。

這便是宋朝對異族婚的排斥。

直到王巨來到西北,這門親事還沒有談妥。

所以王巨這次讓李壯去前線,那怕李三狗分一點戰功,自己操作一下,混一個從九品的三班奉職還是不難的。

那麼再去提親,難度便會下降。

“喏。”李壯答了一聲。

“質夫兄,慶州先交給你了。”王巨說。

他暫時不能冒泡的,馬上要返回寧州,與餘下的保捷軍呆在一起,根據情況才能公開出現在慶州。但李復圭已經與他完成了交接過程,承諾他的要求,高調地去一趟大順城,便要離開慶州了。所以只能指望章楶了。

“放心吧。”

“我當然放心了,”王巨哈哈一樂。

對章楶能不放心嗎?那還能放心誰?

第591章 良臣第195章 **(上)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94章 倚仗第764章 進京第799章 不敢碰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26章 底氣第70章 潤筆費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301章 等機會第79章 人選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40章 裂車(中)第654章 不會吧第292章 首相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355章 驕傲(下)第855章 囚籠(下)第124章 觀燈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762章 咬死第343章 贖人第399章 二王(上)第436章 小人物第209章 真相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855章 囚籠(下)第508章 逆轉(中)第856章 割土(上)第694章 一天第463章 喜相逢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122章 賭第255章 分裂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729章 考驗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843章 朔正第725章 斷錯了第258章 屹立(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91章 第一躍(一)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472章 迷宮(中)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860章 堯舜(上)第279章 從龍功第93章 第一躍(三)第521章 蔣幹第501章 好牌第835章 同意第236章 不安第525章 心機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504章 放棄第455章 存在第261章 家第348章 又坑了第135章 蠱母第150章 葬花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284章 應戰(下)第127章 好高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50章 磨古斯第159章 錢哪(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13章 殿下(下)第730章 兩顆心第417章 請求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152章 弟仇(下)第38章 垂涎第401章 十條罪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33章 愚者第469章 旅(下)第850章 磨古斯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
第591章 良臣第195章 **(上)第393章 攻長避短第46章 奇蹟之戰(三)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294章 倚仗第764章 進京第799章 不敢碰第329章 送神容易請神難第226章 底氣第70章 潤筆費第595章 市易市易(上)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301章 等機會第79章 人選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740章 裂車(中)第654章 不會吧第292章 首相第723章 親戚關係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220章 三次點集(上)第841章 一土蓋天第355章 驕傲(下)第855章 囚籠(下)第124章 觀燈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533章 天都天都!第762章 咬死第343章 贖人第399章 二王(上)第436章 小人物第209章 真相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855章 囚籠(下)第508章 逆轉(中)第856章 割土(上)第694章 一天第463章 喜相逢第448章 十將-春行第526章 開胃菜(上)第122章 賭第255章 分裂第763章 牛鬼蛇神第729章 考驗第626章 不是不想第843章 朔正第725章 斷錯了第258章 屹立(上)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453章 膽大包天(上)第91章 第一躍(一)第836章 多畫了尾巴第472章 迷宮(中)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860章 堯舜(上)第279章 從龍功第93章 第一躍(三)第521章 蔣幹第501章 好牌第835章 同意第236章 不安第525章 心機第36章 漁夫的故事第504章 放棄第455章 存在第261章 家第348章 又坑了第135章 蠱母第150章 葬花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284章 應戰(下)第127章 好高第761章 誰有心機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5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850章 磨古斯第159章 錢哪(上)第678章 溫水之戰(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642章 原來是虎(上)第593章 東施效顰第812章 想不到的人第13章 殿下(下)第730章 兩顆心第417章 請求第519章 死亡樂章(八)第152章 弟仇(下)第38章 垂涎第401章 十條罪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700章 另一個世界(下)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184章 子午山剿匪記(上)第二○七章 立學稱子第33章 愚者第469章 旅(下)第850章 磨古斯第781章 真正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