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兩位高人

無論王巨前世或今生,有三類人最重要。

第一類人是教師,宋朝稱爲教授、先生,父母只能育自己的子女,他們卻能育無數人家的子女,所以王巨前世美帝洗腦,先從香江的教獸洗起。

因此官員必須重視操守,老師也要必須重視操守。

第二類是警察,現在叫衙役,他們是離百姓最近的執法者,執法若不公平,直接會影響到國家的形象。

第三類是醫生,現在叫大夫,救死扶傷,若沒有一顆仁心,如何救死扶傷?

李家經營藥材生意,實際經營藥材也與治病有關,比如張偕,他雖然治死了病人,可能是他的錯,也可能確實是病人病入膏荒,無藥可醫了,這時代絕症不要太多,所以改了行。不過平時有小病,他還是免費給大家治療,頂多一些疑難雜症,他不敢再做主了。許多大的藥鋪同樣如此,在賣藥時替病人順便搭脈看病。包括李家的藥鋪。

可是藥鋪也是生意,沒有錢,藥鋪難道也讓你抓藥嗎?

反正李家是這麼想的。

但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況且又因爲李家引出山匪,鬧出好幾條人命,李家名聲就漸漸臭了。

並且胡謙又帶着幾個蕃子,騎着馬進了城,跑到他家門口,一刀將李家的門扁劈下,兇惡地說了一句:“你們殺害了我弟弟,父債子償,這事兒沒完。”

僅是如此。

沒有打一個人,更沒有殺一個人。僅是用刀劈了一個門牌,上哪兒告狀去?

但將李家上下嚇壞了。

胡謙本來武藝出衆,在慶州城中頗有名氣。現在又立下戰功,並且被授了蕃騎副指使之職,不要說李員外死了,就是李員外活着的時候,這時也不敢開罪胡謙哪。

並且街坊們傳得很邪,說胡謙他們這一行個個都是從刀山血海里爬出來的,不知殺了多少西夏人,老遠都能聞到血味。就算殺了人,難道這麼多天過去了,他們不洗澡?

但確實胡謙幹掉了十幾名西夏人,所以才因功授予了成忠郎副指使。

面對這個殺人魔王,李家能不怕?

胡謙威脅後,李家的人都不敢出慶州城了。

李家二郎心情鬱悶地來到慶州鬱香樓茶樓喝茶。

茶是好茶,來自建州的茶餅,又在裡面刻意放了一些名貴的香料,蔥姜,江南上等糯米粉,茶湯濃郁香醇,又有一名歌激在曼唱,不過李家二郎卻沒有多少心思,於是揮揮手說道:“下去吧。”

將那名歌激趕出去。

這時就聽到隔壁有人在說話。

“子尹兄,你們慶州運氣好啊,孫公成了你們慶州的知州,纔來便獲得大捷。”

大捷個屁,那是孫沔打的嗎?李家二郎心中罵道。

首先他對父兄之死的結案略有些懷疑,儘管證據確鑿,不過是王巨經手的,人證又讓王巨殺掉了,胡謙也得到王巨重用了,天知道那天在子午山王巨是如何審的。

其次孫沔收了他們家許多禮物,收禮得辦事吧,不但沒有辦事,反而公事公辦,將那個邸店還給了胡家,連他家幾個僕人也被判決,或棄市,或流配。

但他有沒有想過,即便那個邸店不還給胡家,以胡謙如今的官職威望,他們李家還敢不敢要?何謂成忠郎,這是階官,階官與實權無關,但有了成忠郎這個武官,就代表着胡謙成了朝廷的正式正九品武將,國家的真正官員。許多縣尉還未必是正九品的官員呢。

不過站在各自的立場想法肯定不同,特別是孫沔受了賄賂不辦事,讓李家恨上了。

隔壁繼續在交談,這一回說話的卻是一個歲數更大的聲音:“夫正,你說錯了,慶州大捷根本與孫公無關,相反的,孫公又貪又懦,這是華池縣將士打出來的勝仗。”

李家二郎對華池縣將士同樣痛恨,不過這句話卻對了他的胃口,於是聆耳細聽。

“竟然有這回事。”

“我只說幾件事,第一件事是孫公查禁私鹽,罰沒了幾家近萬貫錢帛,但這些錢帛到了哪裡?”

“哪裡?”

“他口袋裡去了。”

“居然如此。”

“我再說一件事,華池縣那個小知縣剿子午山山匪,那個山匪楊四洗掠了好幾個大戶人家,得到了天價財富,那個小知縣似乎拿出一部分分給了官兵,餘下的上交給了孫公,但這些錢最後上了哪裡?”

“孫公的口袋?”

“中的也。我再說馬,華池縣得到許多戰馬,然後獻給孫公,但我卻聽說了一件事,這些馬頂多一半分給了諸營騎兵,餘下的一半又不知所蹤了。”

“沒人舉報。”

“孫公資歷深,誰敢舉報?”

“但我卻聽到一件事,那個小知縣繼續在派人買馬。”

“你以爲他不知道啊,知道,這是變着法子給孫公送禮,一個要錢,一個要功,沆瀣一氣了。”

對啊,李家二郎心中一亮。自家給了孫沔好處,可能及王巨給的好處多?孫沔當然會站在王巨這邊說話了。並且章楶又是王巨的同年,這三人沆瀣一氣,自家上哪裡討得公道?

原來如此,爲什麼我就想不到呢。

“不至於你說得那樣不堪吧。”那青年又說道。

“不相信,你打探一下,我有沒有虛言。”

沒虛言,沒虛言,確實如此,李家二郎心中大吼道。

“那個小知縣也是好心。”

“一將功成萬骨枯啊,本來兩戰勝得很光彩,可好大喜功,他畫蛇添足出兵雜裡寨。山那邊可是一個雄主,十幾歲便殺死了權相沒藏訛龐。想一想他吃了這個虧,能不報復嗎?一旦大兵壓境,慶州百姓將會生靈塗炭。”

這豈不是歪理嗎?難道坐看着西夏一次次虐,一個小反擊都錯了嗎?

但可能就會有市場,至少李家二郎聽了,認爲很有道理。

“唉,原來是這樣。”

“夫正,你我還是安心讀書,好考取一個功名,這些事不是你我所以過問的。”

“爲何不能過問。”

“人家一個新科二甲進士,一個國家老臣,如何過問。”

“不然,我倒聽聞了一件事,孫公本來就因爲貪污,從而被逼着致仕,是歐陽公硬將他擡出來的。朝中有許多大臣不滿,特別是知諫院司馬公不滿。並且官家想追贈濮王爲皇考,歐陽公支持官家,司馬公則不同意,兩人勢同水火。如果聽聞了這些內幕,他必然會彈劾孫公。況且這是嚴重的私罪,朝廷也痛恨之。”

“難道孫公與你有仇乎?”

“沒有。”

“有恨乎?”

“沒有。”

“那你用什麼理由去面見司馬公?”

那個字夫正的青年語塞了。

不過李家二郎眼睛一亮,孫沔與你們沒仇,可與我家有仇。而且那青年說的辦法真不錯。至少自己就聽說了孫沔好幾起受賄事件。一個私罪就足以讓孫沔貶官了。

孫沔離開慶州,王巨就沒辦法與孫沔沆瀣一氣,說不定新知州來了,自家再打點一下,能將父兄冤案審清楚,也能將胡謙再度送到大牢。

李家二郎想繼續聽下去,可兩人離開了雅間,李家二郎也追了出來。不過兩人走得很快,肥胖的李二郎在後面追之不及,只好喊:“前面二位高人請留步。”

但兩人未想到李家二郎是喊他們的,走得反而更快了,不知道辦什麼事去。幾拐之下,看不到人影。

李二郎只好回去與母親商議。

他母親擔心地說:“孫公可是國家重臣哪。”

“我知道,但我可以先到京城打聽一下。”

“你能聽到什麼內幕?”

“別的聽不到,但那個皇考兒子總能聽到吧。只要司馬公不同意官家立濮王爲皇考,兒子就去找他。若是司馬公不反對,兒子就回來。”

“司馬公與孫公那個官大?”

“不知道,應當司馬公官更大吧,而且他連官家都不怕,還會怕孫公。”

似乎有理,李母猶豫良久才說道:“那你要打聽好了再去拜見司馬公,不能冒失。”

“兒子知道,我也會央求司馬公替兒子保守秘密。並且司馬公都敢得罪官家,一定是一個好官員。”

那他就想錯了,在趙念奴事上,司馬光使了十分力,趙禎好欺負啊。在三丁刺一事上,司馬光只使了八分力。韓琦不大好欺負了。在濮儀之爭上,司馬光只使了三分力。趙曙是滾肉刀,有理說不清楚,不如不說。不過他是知諫院,一點不說也不大好。所以略略說了一說,後面索性連寫三道辭呈,安心編《通志》了。俺開始著書,世事不問。

但現在司馬光仍在擔任着知諫院之職。

於是讓王巨利用起來。

王巨與孫沔也沒有什麼深仇大恨。

但孫沔能繼續呆在慶州麼?大順城勝負功勞不提了,一旦大順城失敗,到時候大家追究起責任,說不定就會給他安上好大喜功,引來強敵之罪。

將孫沔弄走是第一步,如何將蔡挺弄過來是第二步,這個就與那兩匹馬有着極大的關係……

第452章 爭標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39章 勞動吧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01章 十條罪第23章 香玉第108章 姐第200章 動手第107章 盜版第532章 南來風第25章 寶藏(下)第8章 懷疑第13章 殿下(下)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129章 吹三秦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128章 快活第2章 黑蜂盜第488章 泄露第126章 捉婿第235章 孩子氣第538章 會戰(三)第307章 南方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799章 不敢碰第264章 朱序(上)第587章 燕歸來第402章 在等着第303章 改良第474章 鼓聲(上)第256章 上火把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32章 宋燦第198章 遷徙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693章 完了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854章 囚籠(中)第647章 蘇茂蠻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569章 戲耍(上)第524章 夜聲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838章 願望第41章 聯親第173章 攏心第520章 天上(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358章 不可傳第726章 微調第609章 兇狠第73章 自作孽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607章 冒泡(下)第309章 帶頭第650章 海盜(下)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280章 不早死第37章 魅影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24章 觀燈第215章 希望第764章 進京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205章 禁馬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332章 水與火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306章 愛護第360章 一句話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7章 意境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72章 悲情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160章 錢哪(下)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9章 高家第370章 楊家將第650章 海盜(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59章 屹立(中)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63章 親戚
第452章 爭標第186章 子午山剿匪記(下)第39章 勞動吧第834章 浴火重生第401章 十條罪第23章 香玉第108章 姐第200章 動手第107章 盜版第532章 南來風第25章 寶藏(下)第8章 懷疑第13章 殿下(下)第420章 美好時代第129章 吹三秦第554章 一路向北(下)第128章 快活第2章 黑蜂盜第488章 泄露第126章 捉婿第235章 孩子氣第538章 會戰(三)第307章 南方第576章 錦衣晝行(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241章 大順大順(上)第799章 不敢碰第264章 朱序(上)第587章 燕歸來第402章 在等着第303章 改良第474章 鼓聲(上)第256章 上火把第477章 鼓聲(續上)第432章 宋燦第198章 遷徙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693章 完了第248章 九屍迎客(二)第240章 保衛家園第854章 囚籠(中)第647章 蘇茂蠻第286章 周郎顧曲,瓊娘亂弦第569章 戲耍(上)第524章 夜聲第736章 最暗黑(中)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838章 願望第41章 聯親第173章 攏心第520章 天上(下)第92章 第一躍(二)第358章 不可傳第726章 微調第609章 兇狠第73章 自作孽第101章 見龍在田(下)第453章 一路向北(中)第607章 冒泡(下)第309章 帶頭第650章 海盜(下)第512章 死亡樂章(一)第497章 二十五里第280章 不早死第37章 魅影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461章 最大的底牌(下)第124章 觀燈第215章 希望第764章 進京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205章 禁馬第798章 風雪定天都第332章 水與火第390章 大智慧大勇氣第465章 四樣物事(下)第306章 愛護第360章 一句話第573章 以進爲退第77章 意境第720章 王遍天下第93章 第一躍(三)第791章 九丐十儒第72章 悲情第516章 死亡樂章(五)第514章 死亡樂章(三)第160章 錢哪(下)第528章 開胃菜(中)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324章 逼死皇帝的事物第89章 高家第370章 楊家將第650章 海盜(下)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222章 誰更蠻橫誰更狂(上)第451章 十將·雪城第259章 屹立(中)第643章 原來是虎(下)第63章 親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