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南方

“當世,這是不是那小子的安排?”文彥博問。

“不知道,”馮京答道。

東明縣事件,千人進京城。還有這個萬民請願書,實際若做得高明,推動起來並不難。

後世甚至一個“民主律師”就能推動着幾百人幾千人抗議了。

但在這時代,仍是比較高明的手段。

然而那時王巨已經離開慶州,離開延州,前往橫渠。所以說不清楚。

就是王巨推動的,那也是王巨確實在慶州做出了很大的政績,換其他官員去推動試試看,不要說幾萬戶一齊簽名畫押上書,恐怕十分之一都辦不到。

所以不管王巨有沒有推動,在這條長達幾十米的請願書下,一切都是蒼白的。

馮京隱隱感到文彥博地位不穩了。即便還能呆在西府,以後也沒有什麼發言權。

就不知道這件事最終如何收場。

並且隨着這些老人向京城出發,王巨在慶州的作爲,也漸漸流傳開來,包括王巨所說的那些話。

國是大家,陛下乃是這個大家的家主。小家要和睦團結,互相幫助,大家也要和睦團結,互相幫助,官員則是這個互相幫助的融合劑凝固劑。

官員是百姓的父母官,可官員的薪酬也是從百姓身上斂出來的,因此反過來百姓也可以說是官員的衣食父母。

我幫助了你們,讓你們富裕安定,你們幫助了我。讓我出了政績……

這些話並不是什麼大道理。言語樸實。

然而只要聽到了這些話。便能看到王巨爲什麼能出政績,爲什麼幾乎讓環慶二州所有百姓請求朝廷償還公道的原因。

又有一些消息靈通的官員,則看到了慶州的那個發展基金。

雖然他們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不明覺厲,但又讓他們想到更多。

因爲開始時王巨便獻了國策,許多大臣未看到王巨那個國策,但也聽說了這件事。實際從皇上陸續採用那些國策時。國家經濟就漸漸扭轉過來。

但那時候產生過什麼騷動,又有什麼斂財苛民的現象?

請注意,這裡有一個背景,實際在王安石未進京之前,最少有七成大臣同意國家要變革,不變真的不行了。包括現在與王安石成了政敵的趙抃、張方平。

只是因爲王安石的變法,才使得這些人與王安石越行越遠,甚至許多人投入保守派的大軍。

然而王巨在慶州,財賦增加了,卻沒有苛民斂民。這無疑又讓他們看到了一絲光亮。

當然,王巨現在還沒有想立即形成“第三極”。不過能讓一些人看到光亮,也就足夠了。

況且本身這件事就已經十分轟動,再加上悲情的因素,更多的中低官員紛紛替王巨上書,向趙頊求情,陛下,這樣的人臣爲什麼還不用,那麼什麼樣的大臣才能用之。

高滔滔在內宮聽到消息後,找到了趙頊,問:“頊兒,王巨爲何辭官?”

“母后,兒臣召他進京述職,他不願……於是辭官。”

“爲何突然召他進京述職。”

趙頊有些啞然,另一面的說法,就是這一百萬貫,他們死死咬住的也是一百萬貫。

但聽了王巨的說法,實際一百萬貫,也不算什麼。十幾萬將軍分攤的,一人能分攤多少,難道僅是七八貫錢,就能讓將士替王巨死心塌地。

或者趙頊又能說,朕並沒有懷疑你,除了這一百萬貫,還有燒酒作坊的捐獻,以及那個考成法也要問一問。

然而燒酒作坊,下面的官員本身確實做得不對,就算市易務要徵攤一點吧,也不能給那個數量,那個價錢。再說王巨自始至終說了什麼。這個數量完不成,這個價格接受不了,只好便宜便賣不經營了,難道不對嗎?

“頊兒,去年因爲免役錢,導致一千多名百姓圍住了宰相府邸。今年無辜逼迫一個良臣辭官,兩千多名鄉老不遠幾千裡,從慶州帶着萬民書請願。以後史官如何書載這兩件事?”

現在高滔滔聽到的是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外面的一些大臣妻室,她們說了許多王巨惡劣的一面。

第二種說法,便是高家人的說法,他們則說了王巨優秀的一面。

高滔滔無從甄別,因此將幾個去慶州傳詔的太監一起召過來詢問,這幾個太監也不敢去評價,只說了在慶州的見聞,包括錢東春,也說了他在慶州所看到的種種。

聽後高滔滔還不能替王巨下一個結論,但無疑,慶州大治,罕見的大治,這才讓那些百姓主動替王巨請願的。

其實諸位大臣對付王巨的,還是對付狄青的那個套路,妖魔誇大,抹黑顛倒黑白。

就象某條新聞,葛洲壩船閘人字門底部的橡膠密封條有貫穿性裂縫。

記者新聞發佈:葛洲壩船閘出現貫穿性裂縫。

網易、騰訊等:葛洲壩出現貫穿性裂縫。

公知:三峽大壩出現貫穿性裂縫。

精英:三峽大壩或將潰壩……

外國媒體:三峽大壩大災難。

狄青下去了。

可那是狄青,只是被動挨打,不知道還擊。

現在的他們的對手是王巨。

在王巨努力下,還有一些人暗中配合下,至於那些人,連王巨也不清楚,不過這個反抹黑文彥博的大好機會,抓住的人也不會少。

無論這些大臣怎麼抹黑王巨,虛的終是虛的。

因此真正的真相,漸漸也浮出水面。

那就是當初慶州大捷時,王巨看到朝廷久沒有獎勵下來,故意用了那些傷兵獻俘。逼迫朝廷發放獎勵。

再就是不想朝廷又將那段橫山重新還給西夏。

可能中間的一些手段是有點不大合規矩。但不能說王巨做錯了。因爲朝堂文彥博確實是拖住了皇上的賞賜。不久也同意了“換”出那段橫山。

這便是文彥博與王巨結怨的原因。

但拋除手段外,王巨有沒有做錯?而且王巨在慶州同樣很節制,朝廷在議和,王巨大軍屯駐在鹽州,並沒有對西夏發起進攻。隨後主動將軍隊撤回。

再看前線的狀況,因爲慶州大捷,這一年多來,邊境罕見的靜悄悄一片。換作以往。那一年沒有大大小小的入境抄掠事件發生?

因此道理是在王巨這一邊。

至於發展基金的什麼,高滔滔暫時還沒有注意到,畢竟她在深宮裡。

不過分析出這真相,高滔滔同樣也茫然了,因爲王巨這樣一鬧,文彥博的真面目也暴露了,朝堂兩大重臣,一個變着法子斂財苛民,一個自私陰險,如何了得?

因此問了一問。

其實這個問題問得很關健。

無論怎麼替趙頊解釋。趙頊用人與控制能力確實比較差。

一個簡單的比喻,漢武帝一生做了不少事。對的錯的,獨尊儒術、窮兵黜武、殺死太子,以及用桑弘羊斂財,也有許多反對聲音,漢武帝並沒有將大家的嘴巴堵上,甚至默許了司馬遷在史書裡將他醜化,但那時有沒有象現在這麼混亂?

做爲帝王,肯定需要一些平衡之道的,實際異論相攪本身也沒有錯,至少可以對絕對權利制度進行一些監督,錯的不是兩者本身,而是使用的人。

比如趙匡胤一直在趙匡義與趙普之間玩平衡,趙普下去了,又要拉上老三趙匡美上來,結果連命也玩沒了。

現在沒人要趙頊的命,但有很多人要的是這個國家的命……

至於高滔滔則更差,只是她隱約感到不妙,當然,趙頊也知道這件事拖之不得了。

於是立即連下授詔,蔡挺有功勞有苦勞,而且西夏也老實了,因此先下詔授,將蔡挺調到京城擔任樞密副使。又以曾孝寬爲籤書樞密院,它在樞密副使之下,與南北院宣徽使差不多,不過後者多是武將才可擔任的官職。

其實就是挾持文彥博,因此文彥博越做越過份了。

隨後又將陳襄貶知濱州。從杭州貶到了濱州,貶得不輕。但誰讓他開起的事端?

接着將章楶調到杭州。

現在趙頊最擔心的就是士氣,因此作爲慶州戰役的二號長官,立即將他提撥,也有助於士氣回溫,至少朝廷不是你們所想的那樣,大捷後非擔無功,反而有罪。

隨後又是一系列的處罰,連同他的老師孫固都貶到了光州。

除了孫固外,又有其他七名彈劾王巨的重臣陸續被貶出朝堂。就算你認爲委屈了,朕這樣做,也應當解了你的氣。

趙頊這才下詔,並且讓張若水親自做爲中使,前去橫渠。

…………

“知制誥?”王巨聽到這個新的授任,有點驚訝。

說老實話,此刻他真的有些心動,如果在這個位子上坐得好,參知政事幾乎一隻手就可以摸到了。

但隨後他還是冷靜下來,問:“張都知,軍器監如何?”

“去年官家又額外撥了一百五十貫錢帛下來,如果繼續保持下去,頂多四五年時光,便可將三軍上下一起換裝。不過……”

“不過什麼?”

“許多士大夫彈劾咱家,那些話太難聽了,恐怕我在軍器監也呆不長久。但還好,有着官家庇護,程昉那才叫慘,分明有大功於朝,卻被士大夫不停地彈劾,貶到了洛陽。”

“程昉……請對官家轉告一句話,其他無論是武將、士大夫或者是宦官,都一樣是人。宦官用之正則正,士大夫用之邪同樣也是邪。”

“就是啊,現在有的士大夫都成了什麼。”

“張都知,這句話我可以說,但你千萬不要在外人面前說,若傳將出去,一旦士大夫將你視爲眼中釘肉中刺,即便官家也庇護不了你。”

“我知道,就是憋悶。”

“那我豈不是更憋悶,怎麼辦呢,都想國家好,只好忍着。再向官家轉告一句話,凡是水利,有人受益,就有人受害。那怕千萬人家受益,也會有幾十戶人受害。原因實際很簡單,有的耕地因爲興修河渠淹沒了,還有的因爲分配水源不滿產生仇恨心理。因此夫子說,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當年我興修鄭白渠,還不是同樣有許多人反對之。若是因爲這些人的反對,而將臣罷免,鄭白渠還能不能修建成功,如果沒有鄭白渠,幾場戰役下來,陝西會出現什麼局面?程昉這幾年,爲了國家,幾乎全呆在了河北大大小小的河渠上。雖然河北我未去,但也聽說了他修渠有功。如果因爲一些人岐視宦官,或者帶着什麼的心思,就將有功之臣貶廢,長久下去,誰人敢替國家立功。早晚有功之人全部歸隱,而朝堂只剩下一些賣弄口舌筆墨之輩,那時國將不國了。並且似乎這幾年國家已經有了這種趨勢,也正式有了黨爭。是真正的黨爭,而非是異論相攪。”

不要再搞平衡術了,不是你那樣玩的。

“是啊,不對,子安,你還不接受這道詔授?”

“這也是我要對陛下所說的話,先謝過陛下的信任。不過臣若是接受了,以後必有人仿佼之,以此挾持朝堂,就象當年司馬挾持曹魏一樣。國家危矣。因此陛下非要用臣,請讓臣去南方的泉州。若不然,臣就在這裡與恩師一道教授學生。”

“泉州?”

“一略作貶職處罰,以免後人產生誤解仿佼之。二遠離軍權,避免瓜田李下之嫌。三是我對泉州很感興趣,有一些理財的手段,必須在泉州纔可以試驗……”

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02章 在等着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90章 好兆頭第243章 虎踞炮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30章 兩顆心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300章 一箭第28章 高人第304章 獻舞(上)第701章 場務第18章 折服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598章 白衣(上)第624章 縮影第601章 保馬第535章 號角第441章 火拼第703章 大事(下)第171章 貴人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338章 小人第738章 哭第438章 求親第73章 自作孽第7章 路窄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375章 交待第181章 神文字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65章 拜節第817章 一波波第436章 小人物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5章 寶藏(下)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182章 子午山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75章 交待第111章 挑戰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774章 腥氣第771章 軟第276章 威名(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150章 葬花第682章 嚇一嚇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159章 錢哪(上)第524章 夜聲第327章 錦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196章 破\處(下)第230章 都想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29章 畫皮第399章 二王(上)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94章 第一躍(四)第335章 高利貸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854章 囚籠(中)第173章 攏心第398章 困惑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279章 從龍功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231章 迷惑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205章 禁馬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160章 錢哪(下)第366章 誣奏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504章 放棄第560章 請功第264章 朱序(上)第41章 聯親第703章 大事(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3章 喜相逢第828章 青丹谷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301章 等機會第41章 聯親
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402章 在等着第221章 三次點集(下)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90章 好兆頭第243章 虎踞炮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730章 兩顆心第819章 孤獨的背影第300章 一箭第28章 高人第304章 獻舞(上)第701章 場務第18章 折服第194章 東澗橋(下)第515章 死亡樂章(四)第598章 白衣(上)第624章 縮影第601章 保馬第535章 號角第441章 火拼第703章 大事(下)第171章 貴人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338章 小人第738章 哭第438章 求親第73章 自作孽第7章 路窄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621章 膽子大第49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176章 新私商(下)第375章 交待第181章 神文字第529章 開胃菜(下)第409章 各自找朋友(下)第412章 掣天大樹第65章 拜節第817章 一波波第436章 小人物第785章 動手了(上)第25章 寶藏(下)第692章 聲東擊西計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182章 子午山第825章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75章 交待第111章 挑戰第185章 子午山剿匪記(中)第774章 腥氣第771章 軟第276章 威名(下)第704章 殺母(上)第44章 奇蹟之戰(一)第150章 葬花第682章 嚇一嚇第250章 九屍迎客(四)第159章 錢哪(上)第524章 夜聲第327章 錦囊第845章 撲朔迷離第196章 破\處(下)第230章 都想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29章 畫皮第399章 二王(上)第671章 新的開始第94章 第一躍(四)第335章 高利貸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854章 囚籠(中)第173章 攏心第398章 困惑第628章 苦澀的勝利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187章 三清在上第279章 從龍功第619章 堵水導水第231章 迷惑第32章 山那邊的人第205章 禁馬第826章 紙老虎(上)第160章 錢哪(下)第366章 誣奏第105章 空穴有風第746章 三個要求第48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上)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第504章 放棄第560章 請功第264章 朱序(上)第41章 聯親第703章 大事(下)第449章 十將-血衣第463章 喜相逢第828章 青丹谷第696章 第三個(中)第301章 等機會第41章 聯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