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真正的太傅

“前面就是沈存中家,去看一看。”王巨說。

但王巨也不是純粹是前來拜訪沈括。

一行人來到沈府。

沈括立即大開中門,隆重地將王巨迎了進去。

古代貴人家的門很有講究的,分爲中門與角門,身份低下的人,如府中的下人,或下人家的親戚,只會打開角門讓他們進去了,有正式身份,但身份稍低的人,會打開中門讓他進去,不過這個中門只會開一道小縫,如果地位差不多,則半開中門,如果地位很高,則中門全部打開。

如果鬼鬼祟祟的,怕人看到,會從後門求見,所以美其名曰,走後門。

王巨覺得噁心,於是將府邸的門做了變動,角門直接堵上,然後呢,中門整天到晚全部打開着,不管是官員來訪,或者是下人,全部是中門大開着進去。

普通人無所謂了,但一些極保守的官員,無疑對此很排斥。

或如王巨自己所說的那樣,他與司馬光王安石是三類不同的人,註定他們必會產生嚴重的衝突,即便王安石與王巨理論更接近一點,但也不會接受王巨的理念。

那是王巨,沈括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這麼做。

走了進去。

沈括吩咐自己的妻子沏茶。

大過年的,先是相互問好了。

隨後王巨說正事,問:“如今利民監可安否?”

“還是不太平啊。”沈括皺起眉頭說。

爲了獲得利潤,利民監設作坊,打造各種器械,沈括將壓力鍋都弄了出來,民間也開始有人嘗試着購買蒸汽機灌溉。

不過總的來說,它未來的利潤主要就是與蒸汽機有關,但現在蒸汽機成本太高了,也逼得它價格很高,並且還有兩個致命的問題,各種技術還沒有完善。這意味着它的零部件時常損壞,損壞了就必須修,但不可能爲這少許的零部件,在各州縣置一邸店吧。那樣真的不要成本了?還有就是,除了利民監的工匠,又有幾個人會修這玩意?

這三個缺陷影響了它的銷路。

然而銀行司那邊在不斷地分紅,因此各個契股股東便不停地吵。

也不能怪他們吵,這些加入的股東。有不少人有點背景,其次利民監與銀行司不同,利民監朝廷幾乎未出一文錢,完全是空手套白狼……

所以越想大夥越覺得心裡不平衡。

還有呢,沈括急得想脫離苦海,於是不斷地帶着工匠研發,只有更大型更完美的蒸汽機與相關機器出現,纔可以於三門那邊鋪鐵軌,用機車替代人力運輸。

這些研發很燒錢的,無疑又分攤了其利潤。

“存中兄。我來,就是替你解決這些問題的。”

“太保,說說。”

“第一,你可以對他們再次申明,雖然眼下利潤確實有些薄,但不要多,只要它平安地成長十幾年,它的利潤將會是銀行司數倍以上。如果誰不願意,可以隨時退出,我讓彼岸商賈頂替之。”

“太保。它的前景,我說了多遍。”

“那不同,以前你說我也說,但沒有深說。更沒有明說允許他們退出。其實你還沒有弄懂他們吵鬧的原因,實際當初才成立時,我就說過這件事,暫時利潤會不多,不過它前景卻是無比的光明,所以這些商賈豪紳個個爭先恐後的加入。爲何。一是它不會虧損,有虧損嗎?”

沈括搖了搖頭,只是賺得少一點罷了。

“其次加入利民監,等於與朝廷搭上了關係,就憑這一條,對於普通商賈來說,就有着無比的誘惑力。而且一千萬貫多嗎?”

一千萬貫不少了,但京城有多少富人家?

一萬貫家產在京城才勉強算是小康之家,十萬貫家產纔算是中富人家,百萬貫家產才能算是鉅富。

十幾個鉅富人家就可以將這一千萬貫湊齊了。

實際沒有認真的查訪,如是認真的查訪,宋朝這時候恐怕就已經出現了好幾個千萬貫級別的超級富翁。

關健它沒有銀行司那樣苛刻的條件,先是買絲料,時間那麼短,想買足夠的絲料,是何其的困難,然後出的還不是銅錢與絹帛,必須出金銀,才能加入。

因此看似銀行司熱鬧無比,但先集齊款項的卻是利民監。

“爲何吵,民間有諺,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主要他們與銀行司攀比了,才覺得心裡面不平衡。”

“是啊,是啊。”

“他們雖在吵,雖覺得心裡不平衡,但有沒有想過要退出?”

“不錯!”

“這是第一個解決辦法,第二個解決辦法,則是有目標的推廣,開始範圍不能太大,就在京城周邊的幾十個州府推廣,然後從這幾十個州府招納加盟者。”

“加盟者?”沈括表示有點暈。

“存中兄,還記得當初竹紙與雪鹽是如何銷售的嗎?其實差不多了,就是有意者,出邸店,利民監向他們出售零部件,並且替他們培訓修理人員,機器壞了,有零部件賣了,有人修了,那麼購買者還會有顧慮嗎?而且利民監不斷地出售零部件,也能賺取一些利潤。”

“不錯,這是一個好辦法。”

雖然它們確實很貴,可是效率高啊,想一想一百畝地靠人力拉水車灌溉,得用多久吧。而且人力當真不要錢?

普通百姓還是用不起了,不過有的大戶人家擁有的耕地,往往達到幾千畝幾萬畝,無疑這些機器就是最好的選擇。

“第三個解決辦法,則是旅行社。”

“旅行社?”

“它開始盈利了。”

旅行社也辦了好幾年,但這幾年一直沒有分紅,而是將其利潤不斷地投資,現在共擁有四百多家客棧,近三百家酒肆。酒肆比客棧少的原因,就是有的小縣城,或者小鎮子,單設一家酒肆不划算,因此酒肆與客棧聯在一起辦的。同時還置辦了大量的舟車馬。

除了主線外,還有幾十條支線。

不過選擇“全國遊”者還是很少。大多數選擇的是中短旅遊,比如從杭州出發,看一看江寧,不錯了。可以返回去。或者再遠一點,跑到江州看一看廬山,更遠一點,跑到荊湖南路看一看衡山,趕緊回來吧。

但它的出現。確實帶來許多正面的意義,比如多少拉動了一些經濟,開闊了大家視野,就象嶺南與雲南,在中原百姓心中是神秘又恐懼的,但隨着一些遊客的前往,這層面紗也就扯了下來,那麼也無疑利於文明的溝通交流。

王巨還做了一件事,去年京城十幾個全國遊的遊客於秋後返回京城,王巨將他們召到中門。詢問各地情況。

前年就在全國大範圍地基建,效果如何呢?只聽地方官員的報告了。

雖然遊客一行,都是有選擇的路線,一是要當地安全,特別是治安安定,二是比較發達的地區,不過聽一聽這些人的看法,也是一個補充,當真一點看不到聽不到?

這也算是一個作用。

因爲它名聲漸漸有了,也開始收費了。不過這個費用收得仍然很低,主要來源還是那些客棧酒肆以及代售各地工藝品的利潤,但因爲着重衛生,這些客棧與酒肆在當地也漸漸有了名氣。所以造就了利潤不停地增漲着。

王巨要離開京城了,這是最後的牽絆,但交給內庫,還是交給三司,王巨心中主意不定。

最後想來想去,還是決定交給利民監。

不是說朝廷沒有出任何資本嗎。現在出了,因爲不斷地投入,它的固定資產就價值一百餘萬貫了,即便拋去南方一些親近宋朝豪強蠻酋的股份,也達到了近百萬貫。

而且它的管理難度比較高,交給利民監,私人佔了一半契股,就能繼續小心的經營。如果交給內庫或三司,反而未必能經營得好。

有了這個利潤與資產,那麼便能進一步地緩解沈括的壓力。

另外,士農工商,包括沈括自己都對它卑視之。

實際真的很重要,不僅是蒸汽機與其他相關的機器。想要改進其質量,那麼必須不斷地對冶煉與鑄造工藝也要改進,這一涉及,不僅對國家有利,而且還可以說,它就是工業的之雛形!

得到了旅行社的利潤,反對聲音變小,它才能長久。雖然未來王巨去了彼岸,也希望宋朝能繼續繁榮下去的。否則他都不會如此拼命了……而工業的發展又有多重要?

沈括支吾着。

“存中兄,時光如流梭,還有幾個月,我就要離開京城,這個旅行社到了交出之時。”

“謝過太保。”這樣一說,沈括也就不再拒絕了。

“然而有一條請切記。”

它的利潤主要就是來自各個客棧酒肆,包括京城都有兩家大型客棧,京城的人往外跑,京城外的人也想往京城跑,這是很正常的。

但難就難在這一點,賬目容易出現混亂,容易被各家掌櫃貪墨。

因此成立之時,王巨採取了分紅做法,聘請各地的經濟人做掌櫃,但不是支付薪酬的,而是將其邸店的二成利潤當成分紅當成薪酬。

同時不停地派專人下去檢查,一是賬目,二就是衛生,三就是對客人的態度。

用此督促各家掌櫃小心地經營,經營得越好,他們得到的收入就會越高,但不作爲,對客人態度差,或者衛生不乾淨,一二三就走人了,什麼也沒有了。如果貪墨,不但失去了這份高薪職業,還要送到官府吃官司。

正是因爲這個制度,儘管還有些漏洞,但能保障所有產業都能正常運轉着。

王巨囑咐的就是這個制度,切不可破壞之。

從沈家走了出來,瓊娘有些茫然,畢竟她就是京城人氏,對京城感情最深。

王巨則是滿臉的輕鬆,旅行社交了出來,接下來就是賀蘭石了,到了秋天,利民監的工匠們,各行務的經濟人們,也會陸續地從中原撤離。

不過這次支援。也替彼岸培訓了大量人才。

彼岸也有銀行,但沒有宋朝這種種複雜的關係,在宋朝磨礪好了,到彼岸做事就會綽綽有餘。

當然。不會一下子全部擺脫的,就象旅行社,想一一交接,最少持續數月之久。

至於這些工匠與經濟人,可能一直撤退到明年。今年不可能一下子撤乾淨的。

全部擺脫乾淨了,以後高滔滔或者某些人只有傻眼的份,難不成他們到各港口抓捕各個海商?

一行人又到處轉了轉。

瞎轉唄。

還到瓦肆裡看了一下藝人的表演。

直到天黑時分,他們纔回家。

剛到家門口,老門房說道:“太保,下午時,一個俏婢子來到府上,問太保可記得這一句,回首望,長天冬壟。誰最媚,殘雪伊人,陌上小小。”

“這一句不錯,整首小令呢?”瓊娘笑了起來。

“二娘子,那個小婢說完,就走了,沒有說整首小令。”

瓊娘扭頭看着王巨樂。

其實一開始王巨納瓊娘,也沒有多少人在意。

後來在各地方,他一直是主官,而非是幕僚官。主官就是父母官,百姓的父母,只有仰望之,也沒有人想其他的心思。

直到上次回到京城擔任參知政事。大家才注意到一直伴隨王巨左右的瓊娘。

宋朝的小妾地位很低的,連哺養自己子女的權利都沒有,比如狄家小娘子的親生母親。包括皇宮也是如此,比如宋仁宗的親生老孃,比如趙煦的親生母親。

除非一種情況,就象范仲淹妻子死後。在饒州納的那個名妓小妾,不僅替范仲淹生下了第四子範純粹,而且范仲淹前妻李氏生下的幾個孩子範純仁等人,對這個小妾皆很孝順,但就是這樣,也沒有成爲正妻,而是所謂的如夫人。

不過怎麼說呢,雖如此,總比嫁到貧困人家好吧。

不要說宋朝了,就象後世,爲什麼那麼多小姑娘願意做**三奶四奶,無他,貧困夫妻百事哀!

若是如此,還沒有多少人注意,關健王巨對瓊孃的感情,名爲小妾,但實爲王家的二娘子,不僅下人呼二娘子,就是王巨幾個孩子也呼二孃娘。

所以京城的一些行首心動,瓊娘能做王家的二孃娘,爲什麼我們不能做王相公家的三娘娘,四娘娘。

因此總有一些自持自己姿色美麗動人,有貌有才的行首,找理由接近王巨。

王巨夫妻倆都習以爲常了。

王巨說道:“陶翁翁,下回若有這樣的客人,你直接替我回拒,不要稟報我了。”

“好呢。”

不過瓊娘進屋後又問道:“回首望,長天冬壟,誰最媚,殘雪伊人,陌上小小。這是誰寫的?”

“沒有全首小令,如何能得知,反正不是我寫的,我都許多未作詩詞了。”

“其實這一句真不錯。”

“如果看小令,且看大蘇寫的小令吧。”

“他寫的小令太粗鄙。”

“你不懂,若干年後,後人必對大蘇推崇之,況且大蘇所寫的小令,也不全是豪放派,許多小令同樣很婉約的。”

也就是這樣了,隨後兩人都將這件事遺忘掉了。

旅行社交接。

這事兒很快就傳到趙頊耳朵裡,聽後他眼中有些惘然若失,不管王巨去了彼岸會不會做海外王,但這代表着王巨從現在起,就在爲功成身退做準備了。

他想了許久,帶着兒子趙傭來到王家。

並不是很遠,出了宣德門,往東南走一會就到了。

王巨立即迎了出來,說:“參見陛下,殿下。”

然後將這對父子迎到家中,並且望意看了一下趙傭,這個小哲宗看上去,依然不是很健康,但比原來要好一點。

因此又說道:“陛下,殿下還要適度地鍛鍊。”

趙頊點了點頭。

他有很深的體會,永樂城之慘敗傳來,趙頊大病了一場,差一點都有性命危險,若非如此,王巨讓他戒意,他也不會聽了。這還是身體差的原因,如果身體好,就是聽到慘敗,頂多難過一下罷了。何至於重病?

瓊娘立即過來沏茶。

王巨於下首坐下。

趙頊卻將王巨拉了起來,讓趙傭坐在下首。

“陛下……”王巨很不解,別以爲趙傭只是皇子,那不是皇子。而是太子,儲君,只是現在趙頊還沒有冊封罷了。

“王卿,你且坐下,朕前來。是有一事相托。”

“陛下,何來此言,有事請囑咐就是了,豈能用託字。”

“王卿,傭兒漸長,需要大儒教其功課。”

“也是,”王巨道,原來趙傭歲數不大,識字就可以了,但現在歲數漸漸大了。則要派專人認真教導了。

“這個人選必須要慎重,首先學問要好,其次必須要正直,最後就是不能迂闊。”

“陛下,此言大智也。”王巨欣慰地說。

這是替國家培養未來的人君,而不是一般人,特別是最後一句,不能迂闊,讓王巨十分滿意,不管怎麼說。自己多多少少對趙頊是產生了一些良好的影響。

“但朕思來覆去,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因此想用卿爲傭兒的侍講。”

“陛下,不妥啊。”王巨立即拒絕:“臣爲著數學,早不深究儒學了,而且臣雖然不愧於大宋,但爭議太多,不足以擔當殿下的侍講。”

“數學也可以。”

“陛下,臣以前評價過仁宗皇帝。什麼都不會,只會做官家,但只會了這一條,就是一個好官家!因此殿下學習的,不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那樣弄不好還是害了殿下。比如李煜,才情光照千古,卻成了一個昏庸的國主。因爲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做爲陛下,學好儒學,但不是學好儒學,而是學好儒學中做人愛民的道理,對於殿下就可以了。這個數學可以重視之,但也不用學習了。”

它不是數學,而是數理化!

“王卿!”趙頊有些不悅了。

王巨無奈,說:“如果陛下非要下詔,臣做殿下的侍講,臣可以答應,在這幾個月內抽空替殿下講讀一些學問,但未必是數學方面的學問,也未必是儒學方面的學問。”

王巨說的略有些隱晦,數學儒學我不教,但會教如何做人治國,不過現在趙傭還沒有立爲太子呢,王巨沒有直接說出來了。

“而且若是以臣做侍講,那麼臣還推薦三人,以蔡公爲太傅,真正的太傅,再以範公與張商英爲侍講。”

“張商英?”

“論操守,範公與張商英也,但範公思想保守,所以用張商英做補充。但有一條,只講學問,不得參與其他……”

其實這一條是釋去趙頊心中的疑心,三四名超級重臣成了趙傭的老師,萬一趙頊胡思亂想呢,當然,現在不會威脅到他位置,但將來趙傭長大了怎麼辦?

然而那可能哦,這個中風有什麼不順,或者多吃了一點酒,或者偶感風寒,說發作就發作的,但王巨說不出口。

但爲什麼讓蔡確做太子太傅?

如果蔡確做了太子太傅,還會幫助趙顥嗎?

“然而朕想以卿爲太傅。”

“陛下,臣爲太保即可,太傅不妥啊,爭議真的很多。比如外面的一些謠傳,說是我這次回來,是爲了哄騙陛下,弄一些百姓去彼岸。還有一些膽大的人說,陛下看重了彼岸的金銀,變相地將許多百姓賣到彼岸。實際臣也無語,這些赤貧百姓如果公開販賣,一戶百姓能值多少錢帛?還有大前天,臣家中的護衛王紫川兄弟,在路上聽到有人議論,遼使來到我朝說一旦我去了陝西,遼國必出兵攻打我們大宋,我們大宋到時候不得不與宋夏兩面開戰,國家危矣。遼使說過這樣的話嗎?”

“外面有這樣的謠傳?”

“傳就傳吧,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王巨“大度”地說:“王紫山將那人押到了開封府大牢,做了記錄,不過隨後臣去了開封府,將那人訓斥了一頓,讓開封府衙役將其釋放。因此臣一直說陛下才是臣的倚仗,沒有陛下的支持與信任,臣什麼事也做不了。不要說京城了,就是去了陝西,恐怕還會有一些謠傳。”

“王卿,請放心吧。朕非是句踐。”

“臣知道陛下胸懷頗似光武大帝,但臣去了彼岸,一是與這些人鬥來鬥去,確實很累。二也不是完全功成身退。”

“咦?”

“陛下,臣就是去了彼岸,並不是某些人所想的那樣,要做海外王,海外就那些百姓。並且還分散在各個島嶼上,最大的城市還不及我朝的中州,一個大縣的繁榮,這個海外王做了有何意義?還不如擔任我朝一個府尹呢。但臣去彼岸,除了想休息外,另外還有就是爲了數學,爲了技術。”

“恩師曾著《的一》,前朝除了秦隋與西晉,兩漢、唐朝再到我朝,每一朝代開國幾十年都很承平的。原因有二,能混一天下的,都是一代人傑,所以能平天下也能治天下,另外戰亂不休,人口少,耕地不緊張。隨着國家發展,各個問題也就來了。不過有了彼岸,它爲疏散人口找到了一條出路,但這還是治標。治本之術還是國家不斷地調節,減少兼併與貧富分化,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內外結合,國家才能長久。”

“但臣還要補充一條。不僅是這兩條內外兼治,還有技術的提高,也能利於國家久安。就象火炮,它在平夏城之戰中就發揮出巨大的威力。這是軍事方面的,還有民生方面的。前幾天臣去了沈括家中,將旅行社交給利民監。他就在一心發研發更先進的蒸汽機車,用於三門漕運。但如果技術再進步一點呢,用於幾百裡上千裡的運輸,會對我朝產生何等的影響?”

趙頊激動了,問:“行嗎?”

“未來一定行的。”

如果是現代化的火車,那是不可能了,但王巨所指的,只是很落後的機車,一個大蒸汽機車頭,拉着幾十輛車子,每個車子裝載貨物不是五十噸,只不過一兩千斤,那麼對道路橋樑技術要求都不是很高的。

但就是這種落後的機車,沒有幾十年的研發,也不可能成功。

各方面技術都落後,因此掣肘了研發的進度。

“它只是一個方面,還有很多呢。然而放在我朝研發,爭議聲太多,只有彼岸纔能有一個清靜的環境再說,臣去了彼岸,大多數時間不在溫市就在豐市,豐市已經交給了朝廷,朝廷每年都有官員駐紮在那邊,有什麼情況,陛下可以詔書臣了。”

“王卿……”

“陛下,這是臣應當做的,臣是宋人,死是宋鬼。況且從仁宗贈書給臣,再到先帝與陛下的器重,臣去了彼岸,難道就能忘記大宋對臣的恩德嗎?”

趙頊還能說什麼!

因此臨走前,讓趙傭深了一個大禮說:“傭兒,子安不是太傅,但卻是你永遠的真正太傅。”

“陛下,”王巨連忙避開說:“你要折殺臣哪。”

但這對父子走後,瓊娘立即問:“官人,陛下有些反常啊。”

“不反常了,我就要去陝西了,有的話,也要含蓄地說清楚的,而且我將旅行社交給了利民監,官家大約聽到後,也來問一問,只是我說到那份上,官家已經不用再問了。但官家心中,確實有些不捨我離開宋朝。”

王巨只說了一半,這是走了,得不到就是好的,有些不捨了。

如果王巨真的不走,即便趙頊還能平安地活着,到了平定西夏之後,也會產生忌憚了。

而且趙頊一直顧慮着自己會不會去彼岸做海外王,到了這時候,彼岸是肯定離不開宋朝的,不過宋朝對彼岸也產生了許多倚賴,稅賦、技術、金銀、物產,如果看得遠一點,彼岸的貿易又養活了多少宋人,所以纔有了王巨這番話語。

元宵節到來,國家“小治”,西北數場大捷,這一年的元宵節格外的熱鬧。不過那邊旅行社在繼續交接着,讓許多人心中暗暗嘆息。

但元宵節剛過,開封府尹王震就來到王家,說:“太保,有一行首狀告你了。”(。)

第327章 錦囊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702章 大事(上)第258章 屹立(上)第680章 黃雀(下)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570章 戲耍(下)第158章 請權(下)第560章 請功第674章 惡婚(下)第830章 反轉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129章 吹三秦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315章 青澀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360章 一句話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272章 來了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273章 撈好處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828章 青丹谷第395章 富!第570章 戲耍(下)第468章 旅(上)第444章 二王(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556章 生疑第641章 文臣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685章 撈人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649章 海盜(中)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520章 天上(下)第615章 威名(上)第486章 買安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640章 前世第689章 待發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467章 兵臨第433章 默契第480 勸說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42章 爲難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743章 逼第159章 錢哪(上)第645章 長城(中)第78章 不合格第432章 宋燦第608章 下馬第401章 十條罪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133章 春回第838章 願望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144章 巧遇第151章 弟仇(上)第702章 大事(上)第192章 初戰(下)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89章 不能言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682章 嚇一嚇第42章 爲難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405章 頂替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238章 不能比第8章 懷疑第97章 放榜(下)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563章 羞侮第468章 旅(上)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570章 戲耍(下)第473章 迷宮(下)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
第327章 錦囊第299章 舅舅們(下)第810章 黑白顛倒第702章 大事(上)第258章 屹立(上)第680章 黃雀(下)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780章 二桃殺三士第199章 這個臉不能打第570章 戲耍(下)第158章 請權(下)第560章 請功第674章 惡婚(下)第830章 反轉第136章 快意恩仇(上)第129章 吹三秦第462章 三個富翁第315章 青澀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360章 一句話第840章 富弼出使第272章 來了第612章 北部灣海盜第751章 月光燦爛的日子第273章 撈好處第131章 簡單的妙策第828章 青丹谷第395章 富!第570章 戲耍(下)第468章 旅(上)第444章 二王(上)第404章 私軍(下)第556章 生疑第641章 文臣第749章 六個禮物(下)第685章 撈人第684章 文豪的產生(下)第289章 水中壩第649章 海盜(中)第228章 有些歡喜有些憂(上)第520章 天上(下)第615章 威名(上)第486章 買安第737章 最暗黑(下)第640章 前世第689章 待發第242章 大順大順(下)第467章 兵臨第433章 默契第480 勸說第784章 曼尼普爾第337章 白衣女子第42章 爲難第758章 大家都動手吧第743章 逼第159章 錢哪(上)第645章 長城(中)第78章 不合格第432章 宋燦第608章 下馬第401章 十條罪第753章 找骨頭(下)第333章 決戰時候第584章 東明縣(上)第133章 春回第838章 願望第103章 公主怎麼辦(上)第144章 巧遇第151章 弟仇(上)第702章 大事(上)第192章 初戰(下)第565章 資本的開始(上)第562章 人是吃人的第809章 沒完沒了第224章 心驚肉跳第839章 小馬過河第484章 墨菲定律第511章 不好解決的問題第189章 不能言第188章 玩於股掌第246章 五萬十萬第682章 嚇一嚇第42章 爲難第353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下)第452章 十將·真實的西軍第405章 頂替第448章 以牙還牙第352章 種諤不死,邊事不己(上)第238章 不能比第8章 懷疑第97章 放榜(下)第495章 會戰開始(下)第141章 沽名釣譽第563章 羞侮第468章 旅(上)第734章 愛國人士(下)第452章 一路向北(上)第570章 戲耍(下)第473章 迷宮(下)第699章 另一個世界(上)